2012电影业十大关键词:大片转型小片逆袭

  十大热片

  文/马巍 李璇 喻若然 王玉舒

  据国家广电总局最新公布数字,2012年全年全国累计实现票房170.73亿元,较2011年增长30.18%。170亿具有一定节点意义,对照2011年市场大盘和中国不相上下的日本——虽然当地官方统计的年度数据尚未出炉,但业内预计日本2012年的总票房在22.9亿美元左右(约合142亿人民币),和中国的差距拉大,这意味着中国内地已坐稳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宝座。

  但显然不能再满足于数据,更要看增长的背景与质量。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了高速发展,尤其是2009、2010两年,年增速达到了顶峰,最近两年又回落到30%左右的水平。虽然去年市场整体30.18%的增幅略高于2011年的28.93%,但大盘增速放缓已成事实。

  2012年,中国电影出现格局性变化。终端方面,内地目前已有1.3万块银幕,且终端数量仍在持续攀升。之前多年影院建设的“量变”逐渐引起市场生态“质变”。在产业链的另一端,国产片的生产显然没有跟上终端建设和市场生态的前进步伐。

  虽然国产片82.73亿元的总成绩相比进口片88亿元的总票房不算差得太远,但除了少数几个高潮时段,国产片在全年的表现可谓疲软,上半年的市场份额更是一度低至35%左右。虽然凭借贺岁档挽回了不少劣势,但整体竞争压力很明显——国产片最终48.46%的市场份额更多要归功于少数几部影片的超额产出,其中仅《人再囧途之泰囧》就贡献了约7个百分点,而亚军《十二生肖》和季军《画皮2》又联手贡献了7个多百分点。

  2012年内地票房可以分成基本平均的三份,其中年度总卖座榜的前5名,包括3部国产片和2部进口片拿走了大盘三分之一的收入,余下的74部进口片和224部国产片又各自占据了三分之一的份额——产量与效率之间的差距一目了然。

  相比2011年,2012年国产片的票房增速只有17.7%,但就产量而言,去年故事电影的产量达到754部,在前年558部的基础上增长了超过35%。这意味着不少国产片依然在亏损。

  正如香港著名电影人江志强所言,目前中国电影最大的敌人不是外人,正是数量日趋庞大的“烂片”。有时,越是票房、行情下滑,烂片反而却越多。市场形势的严峻导致了投资逻辑主导行业, 造成既有问题进一步恶化。2012年中风传的各类电影“烂尾楼”,数量也是近几年最多的,甚至出现了《杨贵妃》这样的大片烂尾闹剧。

  相比往年,2012年市场秩序感有所削弱,例如围绕影片的分账比例问题,片方与院线、影院方一年一度的纠葛在年底升级。一批业内中坚制片公司在贺岁档前夜联合起来,以异常强硬的方式抢攻,招致以几大院线为首的终端方的反击,形成了某种对抗与僵持,激烈和复杂程度超过以往。

  在市场变数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相关管理部门去年出手了更多举措,释放出不少积极信号,比如采取引导而非直接干预的方式处理市场问题、对国产片的保护和本地产业的扶持更趋实际,尤其是新近出台的电影专项资金补贴本地片方和影院的政策。随着中国电影发展的深化,主管部门面临的调控、管理难度还会进一步加大,比如对国产片的扶持现在只是刚刚开始,还有分账比例的问题,以及内容管理体系……中国电影的改革,目前已进入深水区。

  具体片目方面,国产片的2012是“贫富差距”放大的一年。一边是单片票房天花板越推越高,国产片卖座纪录3强在过去一年内悉数易主。另一边,投资风险也越来越高,大批在影院市场“一日游”的小片自不必说,即便是以往旱涝保收的华语大片,也有不少在市场上折戟沉沙。

  早在2011年,作为国产电影一大品牌的古装大片市场下滑趋势就已相当明显,很多大片的最终票房滑到了1.5亿上下,基本处于盈亏线。到了2012年,古装大片的境遇更为不堪,《铜雀台》《王的盛宴》《血滴子》……这些拥有大导演、大明星的项目连票房过亿都成了老大难。

  在商业大制作领域,除了古装、动作类型,2012年的中国影坛也出现了一些新线索,比如富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文艺大片难得地在市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白鹿原》票房达到了1.5亿元,而冯小刚的《一九四二》报收3.7亿元。虽然这样的成绩并不能保证两片盈利,但其对市场和观众的影响无疑是正面的,有效开拓了本地大制作的题材疆域。

  国产片2012年真正的惊喜来自中低成本。

  去年票房达到了3000万-1亿元之间的“小片”数量,是近年来最多的,类型也更为多样,其中出现了一朵奇葩级产品《人再囧途之泰囧》。诚然,这样的案例本身带有极强偶然性,但这个故事依然提醒我们:机会永远属于做好准备的人。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以弱胜强,才让我们在面对越来越近的好莱坞时仍能保持信心与乐观。

  2012年也是青年导演集中爆发的一年,这一年里共有十多位华人新导演的作品票房过亿。去年国产片的光环,更多属于才执导了两部电影的乌尔善和第一次当导演的徐铮,而非冯小刚、成龙、陈凯歌这些如雷贯耳的大名。不过市场也是残酷的,在新一批年轻导演风光无限的同时,陆川、宁浩这两位上一波新导演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新片票房、口碑均欠佳,这也显示出了市场选择的残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除此之外,中美合拍的首批产品开始在市场上亮相:《敢死队2》《环形使者》《云图》《钢铁侠3》;中国电影凭借资本优势向海外积极输出,例如投资人吴征发起的、旨在投资英语电影的七星娱乐,万达收购AMC、小马奔腾收购数字领等;香港电影的“回归”;大陆与台湾电影的合作加深等,都是2012年中国电影值得记住的变化。

  关键词1:大幕

  内地银幕总数增至13118块;全年观影人次达4.6亿。

  2012年,内地新增影院848座,银幕3832块,银幕总数达13118块,同比增长41.3%。银幕总数中,2K数字银幕1.2万块,IMAX银幕100块,中国巨幕15块,X-LAND幕(万达4K)4块,POLYMAX2块。

  自2010年来,银幕数增长连续三年以超过30%的增幅高速发展,新建影院多厅化发展趋势加强。此外,2012年中国银幕总体呈现数字化、3D化、巨幕化的多元发展特点。

  2010年时,国内数字银幕占比7成左右,时隔仅两年,数字银幕占比就达9成以上,国内主流院线、影院已经基本全面实现数字化放映,其中,3D银幕占比达到7成以上(按早前公布的2012年前11个月的电影市场数据)。

  此外,高端银幕——“巨幕”也不再是IMAX银幕一枝独秀。

  2012年,IMAX在中国保持了49%的高增长率。与此同时,国内自主研发的各种“巨幕”纷纷上阵。

  2011年12月,首块中国巨幕在北京UME影城双井店投入使用,短短一年时间内,就有15块银幕正式运营。预计2013年春节前投入使用的数量将达22块。2013年中国巨幕公司的目标是50块银幕。

  城市影院快速发展,县级城市的影院建设也值得关注。到2012年底,全国县级城市拥有数字影院近千座,银幕数超过3000块,县级城市数字影院普及率达到35%以上。按照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国将实现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全面覆盖。

  观众方面,2012年,国内城市影院的观众人次达4.6亿,城市以外的可统计观影人次15亿。2012年1月、4月、8月和12月的单月观影人次均达到4000万以上,其中12月份冲破7000万。全年的市场低谷为3月份,只有2492万,当月只有两部进口影片《异形战场》和《灵魂战车2》撑市。票房较低的5月份和11月份,均与入市影片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够有关。

  关键词2:小片

  除了《人再囧途之泰囧》书写票房奇迹,还有一众表现出色的“小片”不容忽视。

  “小片”《人再囧途之泰囧》已经不再是一部喜剧片,而是一部“票房恐怖片”。“票房过了5亿,冲7亿、8亿的时候,这部电影已经不再属于我了,而是变成一匹脱缰的野马。”徐峥面对影片几近“疯狂”的票房涨势感叹道。

  至2013年1月中旬截稿之日,《人再囧途之泰囧》票房已突破12亿元,创国产电影票房最高纪录。光线影业去年出品的《匹夫》《铜雀台》都铩羽而归,却借投资只有3000万的《人再囧途之泰囧》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各媒体对于《人再囧途之泰囧》的报道纷至沓来,《新闻联播》也不例外。一时间,《人再囧途之泰囧》成了全民话题。

  自2006年《疯狂的石头》,2009年《疯狂的赛车》,到2010年的《人在囧途》, “平民喜剧”便已初露锋芒。2011年《失恋33天》属厚积薄发,2012年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则铸就票房神话。究其原因,一方面缘于观众口味的变化,另一方面得益于几年间终端市场暴涨。

  除了平民式喜剧,另外几种“小片”也不能忽视。

  文艺片在国内电影市场历来不怎么“受待见”,但从2011年的《最爱》《观音山》到2012年的《桃姐》《晚秋》《二次曝光》,文艺片终于熬得“出头之日”。相较商业类型片,文艺片的营销更加重要。《观音山》和《二次曝光》的票房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于范冰冰的人气和影片的策划宣传。至于《桃姐》,诸多中外奖项对影片票房的助推看似巧合,但出品人于冬就谈过合理借势的重要性。

  带点小清新气质的爱情片也颇讨喜观众。典型案例是2012年年初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儿》。此片2011年在台湾上映后一举斩获4亿多新台币,成当时台湾本土电影票房亚军(仅次于《海角七号》)。在大陆上映后,凭借不俗口碑拿下7000多万元票房。

  除了“文艺范儿”和“小清新”,还有两种类型片往往也能够“小题大做”,即惊悚片和动画片。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上映的惊悚电影约20部,票房合计约2.5亿元。惊悚类型已自成一派,不容小觑。去年清明档期上映的《绣花鞋》以4000多万元的成绩成为当时国产惊悚影片票房亚军,仅次于2011年的《孤岛惊魂》。但这个纪录很快被后来者《笔仙》打破。韩国惊悚片大师安兵基将执导《笔仙》的消息一经传出便成为业界话题,《笔仙惊魂》基于《笔仙》的“寄生营销”还引发了不小的口水战。最终两片分别借势获得近6000万元和2000多万元的票房。

  前几年,国内动画电影市场似乎只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天下,但近几年,《魁拔》《赛尔号》《摩尔庄园》《洛克王国》等新动画品牌相继涌现,很多作品票房也都十分可观。去年的《我爱灰太狼》《麦兜当当伴我心》凭借之前的品牌基础分别斩获7000万元和4000多万元票房。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上映国产动画电影共20余部,大多集中在暑期、寒假两个档期。十几部动画片争夺十分有限的市场空间和观众资源。混战之下,必有炮灰。除《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具有品牌基础的动画电影,很多片子不免一遍遍重演“院线一日游”的悲剧。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是国产动画电影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3:25亿

  单院线票房近25亿元,院线整合呼声再起;影市单月票房冲高至25亿元,创新纪录。

  2012年,万达院线的总票房接近25亿元,占比国内市场的14.5%。与此同时,院线榜单前10名的票房之和高达120亿元,占比全国市场的70%,院线榜单前20名的票房之和达161亿元,占比全部市场份额的94%。而国内目前的院线公司总数多达45个,这意味着其他25个小型院线公司的市场份额只有6%左右。

  大院线快速发展,但中小院线举步维艰。特别是诸多以加盟影院为主的中小国有背景院线公司,对旗下影院的主导能力正在逐渐失去。在现代意义的院线制中,院线的作用主要是整合旗下影院的优势资源,在助力影片终端销售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释放影片的市场潜力。但数量过多的院线公司摊薄了这种资源整合的效果,加之院线两极分化严重,院线兼并的呼声日益高涨。

  与院线发展不平衡相对应,国内各省区以及一线城市和其他城市之间的电影市场也呈现出较大差距。2012年,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票房前5的省区瓜分了一半的国内市场份额。而西藏、青海、宁夏、甘肃等边远地区,票房份额占比尚不到不到1%。

  2012年单月票房方面,在传统票房淡季的4月份,因3D版《泰坦尼克号》《超级战舰》《黄金大劫案》等中外影片共同助推,单月票房高达近16亿元,同比增145%。而在热门档期的暑期档,尽管有《画皮Ⅱ》一枝独秀,但从6月到8月份,在放映场次同比大幅放量65.7%的情况下,观影人次和票房基本持平,除了《画皮Ⅱ》和《冰川时代4》,其余影片并没有掀起太大的市场波澜。这样的情形还出现在五六部同级别影片扎堆的国庆档期,8天小长假的市场表现并没有给片方带来太多惊喜。

  2012年的最后一个月,《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九四二》《人再囧途之泰囧》和《十二生肖》等多片入市,特别是后两部引发的观影热潮,使得市场在年底出现井喷,25亿多元单月票房产出创造了有确切数据统计以来的新高,“观众观影习惯逐渐养成,观众的第一诉求还是影片本身,档期对影片票房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四川峨眉院线经理陈刚表示。新影联院线总经理黄群飞也指出“档期只能是锦上添花,关键还在影片自身。比如《寒战》和《大海啸之鲨口逃生》逃离暑期和国庆档期,选择在11月淡季上映,一样产出高票房。反之,影片不给力,再好的档期也是浪费。”

  关键词4:分账

  “电影分账风波”让产业上中下游的利益格局进一步清晰化。

  2012年11月15日,中影、华谊、博纳、星美、光线五家发行商联合向全国院线发出《调整国产片分账比例通知》,要求将票房分账比例从原来的43%提升至45%-55%。11月19日,十三家院线联合发布《关于对<调整国产片分账比例通知>的意见》,院线方不仅严词拒绝了修改分账比例的要求,甚至表示,如果发行方坚持,将有可能造成影院大规模拒绝放映的严重后果。

  后经数番交锋,2012年11月24日,华谊兄弟公司与院线私下会商,达成梯级分账模式:3亿内维持43%:57%;超过3亿的部分,45%:55%;超过8亿的部分,47%:55%。此举直接造成了五大发行公司联盟的溃散。星美也随之公布了《王的盛宴》的分账比例:首周43%,次周41%,再次周39%,直至下片。其他三家公司相继与院线沟通,表示分账比例维持原有的43%:57%。

  如此一来, 分账模式大致形成了三种:维持原有比例,如《人再囧途之泰囧》《一代宗师》; 按上映时间采取梯级分账模式, 如《王的盛宴》;按最终票房采取梯级比例,如《一九四二》。分账模式的革新打破了原来单一的固定分账模式。未来,梯级比例分账模式将逐渐替代固定比例分账模式。

  2012年年底的“电影分账风波”让产业上中下游的利益格局进一步清晰化。一番激烈较量下来,也帮助了每个环节去了解应该怎样彼此配合。它促使产业从粗放式加工到精细化加工转型。“无论制片还是放映,都有精耕细作的空间。但在做大的同时,必须调整分账比例。否则由此产生的问题迟早要暴露。”一位业内人士评价道。

  影评人周黎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这次分账比例之争:“在中国,影院的扩张和超市的普及是同步的,两者可以类比。销售平台分成越高的产品,往往越高档;销售平台分成越少的,越是大路货。十二年前,生产商和经销商完全没办法和超市讨价还价,而现在情况早已改变。就电影而言,当电影还是稀有产品时,影院的分账比肯定高,当电影变成大众产品时,比例必然降低。影院越建越多,终端谈判的筹码就会越来越少。”因此,虽然影院现阶段仍占据谈判优势,但话语权在逐步削弱。

  发行公司与院线的博弈远未结束。但这绝不仅仅是2%的问题,而需要长期的市场调查和双方冷静的探讨,最佳的合作模式只能在一步步的摸索和一次次的碰撞中产生。而业界也似乎已经有心理准备,2013年的某个时间,也许发行公司将再次发难——50%:50%的“国际平均标准”是个大考。

  关键词5:并购

  中国企业对海外知名电影企业的并购成为2012年全球电影界的一个热点。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好莱坞,万达集团对美国第二大院线AMC影院公司的收购都是2012年娱乐产业的年度事件之一。

  2012年5月,这桩酝酿、谈判了两年多的交易终于正式公布。成立于1920年的AMC是北美的老牌院线,旗下有346家影院、5028块银幕。万达集团以26亿美元加承担债务的代价,从持有AMC的5家基金手中购得了公司的全部股权。加上之后还需投入的运营资金约5亿美元,万达在此次并购中总共将支付31亿美元——这是中国民营企业迄今为止在北美完成的最大并购案。

  海外并购方面,万达并非个案。虽然交易金额比万达收购AMC要小很多,但小马奔腾对美国著名特效企业数字领域集团(Digital Domain)的收购同样备受关注。在整桩交易中,加上竞购款和数字领域未来一年所需的运营费用,小马奔腾总共花费了4000多万美元。

  实际上,数字领域与小马奔腾在去年年初刚刚达成合作协议,在4月份举行的第二届北京电影节期间,双方宣布将合资在内地建立一个后期特效基地,并计划合拍一部预算9000万美元的动画电影《唐波传奇》。然而天有不测风云,9月初,长期经营不顺的数字领域宣布进入破产保护程序。公司主要的六块业务被公开拍卖,小马奔腾联合数字领域在亚洲的另一位主要合作伙伴、印度巨头信实媒体集团(Reliance Mediaworks)联合购得了该公司的核心资产,包括数字领域最重要的特效业务和主攻广告、3D舞台技术的子公司Mothership,以及魔幻大片《安德的游戏》(Ender's Game)37.5%的股份。在重组后的数字领域公司中,小马奔腾以70%的股份成为绝对控股方。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之前在谈到对AMC的收购时,表示中国文化产业现有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小、散、乱,而并购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快车道”。在对AMC的收购完成之后,万达集团将继续加大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并购和布局。目前有消息称万达正在和欧洲的院线企业洽谈,预计2013年还会有大规模并购案公布。

  在这些海外并购中,中国电影企业显示出了素质的进步,尤其是介入国际交易的积极性和反应迅速明显超过以往。数字领域从宣布破产到资产拍卖最终完成,为时不过短短半月。作为民营影视企业,小马奔腾能从众多资深专业基金、企业中成功夺标,实属不易。

  当然,收购完成并不等于一切搞定。其实海外资金对好莱坞的“征服”并不鲜见,单论交易规模,索尼当年对哥伦比亚的收购要更具轰动性,但这桩在外界看来可谓软、硬件互补的合作至今都没能擦出火花。此外,之前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大宗并购经验也告诉我们:当老板并不容易。对于专业资历和运作经验都尚浅的中国电影企业而言,并购更多还是一个深入接触和学习先进产业经验的机会。此外,被并购企业的一些既有问题,也不会因为并购而在短期内消融,对于中国“老板”们来说,并购完成后能否建立有效合作机制,能否整合好各自资源,就变得很关键——并购只是一个开始。

  关键词6:好莱坞

  2012年,中美合拍出现了一波新热潮。

  2012年内地市场与好莱坞的第一个关键词是“34部”。

  年初,内地引进分账片的配额在既有的20部基础上新增14部3D或IMAX电影;美方分账比例从13%提高到25%。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对于好莱坞的实际价值有了翻倍的提升。

  从2012年的情况看,中国市场已成为了好莱坞海外最大市场。好莱坞大片中的《碟中谍4》《少年派的奇幻漫游》《复仇者联盟》《黑衣人3》《地心历险记2》《超级战舰》和《超凡蜘蛛侠》,在这些影片的全球票房中,来自中国内地的收入仅次于北美本土。

  第二组关键词:88亿、51.54%。

  随着更多携3D、IMAX版本的好莱坞大片进入内地,进口片再次占据市场优势。好莱坞大片2012年在内地影市的表现格外强势,即便是进口片年度票房十强中排名垫底的《超凡蜘蛛侠》也有3.09亿元的收入,这个成绩要搁在2011年能够挤进前5。

  进口分账大片配额放开,明确了中国电影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大势。很多业内人士已意识到,“34部”只是一个暂时状态,未来内地电影市场的开放度会继续增加。

  进口大片增多给中国本地电影带来很大竞争压力,但新的机会也在出现。开放必会促进合作,前两年,中美电影合作、合拍已经出现了走高的趋势,2012年在新政策的推波助澜下,中美合拍出现了一波新热潮。

  这波中美合拍热的第一批产品在2012年开始亮相,但市场反响不一:率先上阵的《敢死队2》在北美8503万美元的票房未能达到前集水准,但在内地,该片在其中国投资、发行方乐视影业的运作下取得了不错成绩,票房超过3亿元,名列年度进口片卖座榜第9。国内DMG集团参与的《环形使者》紧随其后上映,虽然该片评论和口碑远胜《敢死队2》,但实际票房差强人意,影片在北美进账6649万美元,在中国内地也只拿到堪堪1.3亿元。投资最高的《云图》反响最不理想,这部叙事独特、评论严重两极分化的电影在北美进账只有区区2691万美元,至今累计全球总票房也不过6591万美元,内地的新原野娱乐传媒公司投资的该片目前已经定档于今年1月31日在国内上映,其同档的对手包括《007:大破天幕杀机》。

  虽然首波中美合拍片未有出人意表的市场表现,不过两地电影界依然对合拍寄予厚望。因为随着市场变化,中美电影界有了更多牵手的理由:就好莱坞而言,海外市场越来越重要,眼看着中国市场节节看涨,好莱坞急于寻求新的进入渠道;对中国电影来说,终端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内容缺口,但大量资金却难以在本地找到足够的品牌人才和优质项目,直接跟好莱坞合拍也就成为一个选择。

  2013年,还有《钢铁侠3》等中美合拍片将公映,该片在中国能否获得合拍片身份,备受关注。

  合拍的首要意义还在于其能为中国电影带来更多新的刺激和学习机会,单纯指望合拍片迅速在本地市场扮演主力不太现实。目前,中美合拍片合资的成分更重,参与合拍的中国公司,角色更多停留在部分投资和本地发行,大部分合拍片仍是地道的美国电影,真正的共同创作尚需时日——中美合拍仍未走出既有框架,合拍的深入发展需要中美双方各自调整期待,寻求更为深度的合作方式。

  关键词7:港台潮

  钮承泽、魏德圣、九把刀等人成为被大陆观众熟知的中生代台湾导演;内地香港合拍片出现惊喜,香港本土电影开始缓慢回潮。

  过去在内地观众印象中小众、文艺的台湾电影近两年涌现出不少引人瞩目的商业片,甚至推出了《赛德克·巴莱》这类气势恢弘的史诗之作。钮承泽、魏德圣、九把刀等人成为继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这一代新浪潮巨匠之后为大家熟知的中生代台湾导演。伴随着两岸三地电影不断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2012年,大陆与台湾合拍势头继续走高。

  前年,林书宇导演的《星空》、杜家毅导演的《转山》都获得了不错的口碑。而龙年伊始,钮承泽执导、两岸三地明星加盟的《LOVE》一举拔得情人节票房头筹,而蔡岳勋执导,赵又廷、黄渤主演的动作大片《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开战》拿到近亿元票房。但在票房大获成功的同时,这些影片也遭到观众不同程度的质疑,比如《LOVE》四不像的故事,“发生在北京四合院的故事非常虚假,与另外三个故事格格不入。” 台湾导演朱延平也直言,“《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开战》拖了1年才合拍成功,像中外合拍又像内地香港合拍,但细看什么都不是。”

  与题材大众、类型突出的合拍片相比,血统比较纯粹的台湾电影在大陆市场却遭遇水土不服。台湾2011年的金马奖最佳影片得主《赛德克·巴莱》在大陆公映时,票房只有1000多万人民币。

  台湾新生代明星的崛起也是近两年不可忽略的现象。2012年,赵又廷堪称大陆年度曝光率最高的台湾艺人,他共有四部影片在大陆公映:《LOVE》《痞子英雄之全面开战》《搜索》《第一次》,新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也将于2013年上映。此外,彭于晏也有《LOVE》《寒战》《太极》(1、2)四部影片上映。

  2012年末,两岸电影交流委员会主委、现年83岁的台湾导演李行12月2日在台北宣布,历经三年沟通,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已颁布《关于加强海峡两岸电影合作管理的现行办法》。早在2010年,两岸签署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后,中国台湾地区电影以进口片资格进入中国大陆便不再受配额限制,但是,并没有具体执行细则。此次出台的《现行办法》则明确了相关细节。

  2012年,香港影人进一步在合拍片中摸索“港味”与内地文化的兼容,从最初的顾此失彼到逐渐找到平衡,从而诞生了《桃姐》《春娇与志明》《寒战》等叫好又叫座的合拍片,逐渐式微的香港本土电影也开始缓慢回潮。

  电影《桃姐》表现的人伦亲情感动了全世界的观众。许鞍华最擅长表现香港中老年妇女朴实细腻的生活状态,刘德华与叶德娴这对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经典“母子档”本身就代表了传统“港味”的延续,该片包揽的超过二十个奖项也为影片累积了大量口碑,最后总票房突破7000万元,成就了2012年文艺片的票房奇迹。

  彭浩翔导演的爱情小品喜剧《春娇与志明》是《志明与春娇》的续集,故事背景从香港搬到了北京,港式白领情调以及彭浩翔独有的幽默和趣味仍然巧妙地得到保留,在香港本土拿下2800多万港币票房,内地票房亦超过5000万元,相当受白领观众欢迎。类似套路还有阮次山导演的爱情喜剧《我老公不靠谱》,票房成绩亦不坏。

  《寒战》是少有的没有内地、香港双版本的警匪片,只有一个版本,却成为2012年香港本土最卖座的影片、大陆2012年最卖座的港产片。两位新导演跳出警匪片窠臼,将“办公室政治学”引入影片,从而将这个成熟的香港电影类型推陈出新,避开了题材雷区,较好地平衡了两地观众的观影需求。

  但也有部分失去“港味”又没能讨好内地观众的合拍片,如《大魔术师》《血滴子》《听风者》《太极》《四大名捕》;杜琪峰的《高海拔之恋II》也低于预期。总体而言,高投资、大制作的古装戏、民初戏有明显衰落的趋势,而中小投资、现实题材,“港味”突出的香港电影更受内地观众欢迎。

  当香港导演北上制作合拍片成为大潮流,最能体现正宗“港味”的香港本土电影越来越萎缩,这是不少香港影人忧心忡忡的问题。

  2012年7月16日,香港电影发展局向媒体公布消息:为协助香港电影开拓内地广东省粤语区逾一亿人口的庞大市场,香港电影发展局成功争取在CEPA框架下,港产片免受配额限制,票房分账提高至25%。香港电影局资助港产片在广东省发行,上映的宣传费可“实报实销”,每部片最多25万元。

  为了更好地促进该举措的实施,香港电影局提高了电影制作融资计划的最高上限比例,预算制作费用不超过港币1000万元的电影,融资金额最高上限由总预算的35%提高至40%,最高港币400万元。另外,25万宣传费补贴只是在试验期,将来数目还可能增加。

  2012年,CEPA效应未及凸显,香港电影人仍然制作了一批“本土菜”,以迎合香港本土及东南亚市场。于是,彭浩翔的低成本小制作《低俗喜剧》大卖3000万港币。他也由此成为去年香港本土最卖座的导演。3D情色片《一路向西》的票房超过2000万港币。还有一批中型制作《烂赌夫斗烂赌妻》《起势摇滚》《喜爱夜蒲2》《扎职》《等·我爱你》等,这些作品保持了浓郁的港味,总体票房虽不突出,但也不缺乏生存空间。

  预计在2013年,受成功案例的鼓舞,将会出现更多“港味”合拍片,而香港本土电影也将以中小型电影为主,继续延续生命。

  关键词8:保护国产片

  市场引导和调节需要更精妙的平衡,对本地产业的扶持则需要更为直接和实际的力度。

  随着分账配额的增长和进口大片的再现强势,国产片在2012年遇到了更多挑战。

  2012年上海电影节率先喊出了“保卫国产片”的口号,管理部门也加强了在排片和补贴方面对国产片的扶助。在排片引导方面,目前的很多措施仍带有试探性,整体思路是从保护国产片的市场空间出发。首先是为国产片搭建“保护档期”,例如2012年的6月至7月,还有每年的贺岁档。

  实际上,“保护月”并非新创,只是效果在2012年体现得更明显——2012年华语电影年度卖座十强中,只有以香港班底为主的《寒战》和《听风者》档期不在上述两个“保护期”内,其余的8部影片都处于身后没有好莱坞新片后顾之忧的暑期和贺岁档。

  2012年国产片的另一个新课题是面对数量上升的进口大片,如何有效安排使其能发挥票房生产力,同时避免国产片空间受到过分冲击。

  2012年的一个现象是一些号召力颇大的好莱坞影片被安排集中上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当属8月份,《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超凡蜘蛛侠》和《普罗米修斯》3部好莱坞大片前后脚推出。

  就中国电影整体而言,当前的这些策略有两面性:本地电影份额的提升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大盘增速和终端收益为代价的。相比“保护月”的安排,进口大片的集中排映引起的争议更大。实际上,《黑暗骑士》等三部好莱坞大片的正面厮杀虽然一时引发观众对该档期的巨大关注,但三片最终的票房都低于预期。另一方面,本地院线、影院对这样的安排也有不同意见,认为这是对先进生产力的浪费。显然,未来针对市场秩序的调整和引导的难度只会更高。

  市场引导和调节需要更精妙的平衡,对本地产业的扶持则需要更为直接和实际的力度。相关部门在2012年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例如在年底,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4项资金补贴政策,一方面将对进入市场发行放映的国产3D、巨幕等高新技术格式影片,按影片票房收入的档次对影片版权方进行奖励,金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此外对于全年国产片票房达到票房总收入一定比例以上的影院,也将按照不同比例返还一定已上缴专项资金,符合一定条件的新建影院还可享受专项资金“先征后返”的待遇。

  关键词9:3D转制

  后期3D转制在2012年蔚然成风。

  《画皮Ⅱ》、《太极》系列、《血滴子》和《十二生肖》等在2012年下半年上映的华语3D电影都选择了通过后期制作而非前期拍摄的技术解决方案。

  前期就采用3D摄影机拍摄,画面效果更好,但资源投入和运作风险高;后期转制的优势则在于整个工序基本可在电脑平台完成,因此前期拍摄仍可按传统方式进行,这就极大减少了制作变数,并使3D制作的投入和风险更为可控。

  在好莱坞,后期转制已成为3D电影制作的主流方式。华语电影方面,3D实拍和后期转制差不多同时起步,不过之前无论是3D实拍完成的《魔侠传堂吉可德》,还是通过后期转制完成的《苏乞儿》等片,都未能获得各界认可,票房均以惨败告终。同时,相比3D实拍,后期转制更容易招致国内观众和媒体的批评,尤其是“伪3D”这样的标签使得后期转制之前在华语电影界并未受到足够重视。

  不过,情况开始改变,2012年,一部票房大片释放了3D后期转制的市场潜力——暑期,在国内完成3D转制的《画皮Ⅱ》上映,取得超过7亿票房,这使得3D转制立刻成为业内潮流。负责《画皮Ⅱ》3D转制的灵动力量在2009年底就进入了该领域,但最初两年承接的都是海外项目,而仅仅在去年一年,公司就接手了多个本地项目,比如《画皮Ⅱ》和华谊兄弟的《太极》系列。

  3D转制的走俏,为电影后期技术企业带来了市场机遇。为了满足急速增加的市场需求,灵动力量在无锡电影基地的团队也已开始运转,以求能达到每年完成6个电影项目的产能。也有很多海外专业公司选择来内地开设分支,例如负责《血滴子》转制的加拿大特效企业Vision Globale就准备在上海建立一家主攻3D转制的合资公司。

  目前有不少本地3D项目正在制作当中,其中较引人瞩目包括徐克的《狄仁杰前传》和《画皮》系列制片团队的新片《金刚王》。

  不过,眼下的这股3D转制热能否持续下去,还存在变数,取决于当前采取后期转制的3D电影能否取得好的市场反响。

  目前华语电影3D制作的一大问题在于:很多项目选择3D完全出于对银幕空间的考虑,往往是拍完了才想起做3D,缺少前期创作和拍摄中的主动配合,加上后期转制本身存在的技术局限,造成最后的成片效果参差不齐。加上国产商业片习惯性的一拥而上,本地3D电影忽兴忽灭也不是没有可能。不应忘记,电影新技术的发展,根本动力是为观众提供更独特的体验,若失去观众支持,必定成为无本之木。

  关键词10:制片人

  《画皮Ⅱ》引发“制片人中心制”再次讨论;“二张”分手则显示了“老板式”制片人的某些先天不足。

  2012年,《画皮Ⅱ》引发了“制片人中心制”的再次交锋。而“二张”分手,是解读制片人话题的另一大年度事件。

  制片人中心制源自好莱坞,是电影专业化分工和工业化进程的产物。按电影工业化分工来,制片人相当于电影项目管理者,职责包括选择项目、融资、对发行市场的把控……。

  在中国,由于历史渊源,一直保留着导演中心制的传统。要么,制片人往往和投资人、出品人、监制混为一谈;要么,老板式制片人大行其道。这两类“制片人”,均非产业分工细化的市场结果。

  于是,市场开始上演一幕幕制片人与导演之间的博弈。2011年《肩上蝶》与《假装情侣》两部影片关于“最终剪辑权”归属的争斗历历在目。王全安也曾因不能接受“制片人中心制”而退出《白鹿原》的拍摄。

  而张艺谋和张伟平则闹到撕破脸“分手”。张伟平曾说他和张艺谋的合作, 自己只负责前期融资和后期市场推广,关于导演的工作从不干预,“我们分工很明确。包括演员的确定, 选剧本等等,都是张艺谋说了算。”但从后来的种种“ 口水” 看, 幕后故事远非如此简单。

  专业制片人缺乏是中国电影市场老大难问题,尤其近两年,随着市场急剧扩张,制片人才匮乏成为一大行业病灶。大多艺术类院校会设导演系,但很少有培养制片人的专业。在现有情况下,导演有时不得不揽了制片人的活儿。但随着电影工业化越来越成熟,分工越来越细化,制片人和导演必定要各司其职。

  “制片人中心制”的推行还需要大产业环境配合。“美国电影分工细化,各环节合作很完善,可以实行制片人中心制。但在目前的中国,推行独立制片人制度确有难度。比较实际的方法是由电影公司集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替代制片人的职能。但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制片人中心

  制。”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