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的姐姐》虐哭无数人:请别再让“姐姐”让着“弟弟”!
小的时候,你有没有听到父母说过:“你是姐姐/哥哥,要让着弟弟/妹妹。”有了孩子以后,你有没有同样对他说过:“你是姐姐/哥哥,就要让着弟弟/妹妹。” 殊不知,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多少手足之情,分崩离析。
近日,由演员张子枫主演的电影《我的姐姐》上映了,令无数观众潸然泪下。
电影开场,由张子枫饰演的“姐姐”安然的父母因车祸去世了。
当交警出示了一张只有夫妇与儿子安子恒的全家福照片时,安然这个“姐姐”在父母和家庭中的位置,可见一斑。
之后在安然的回忆中更加证实了这一点:
父母让身体健康的安然装瘸,以博得合法生育二胎的资格;
安然由于穿裙子使得父母的为了生二胎编纂的谎言暴露后挨打;
为了让安然离家近,偷偷篡改她的志愿……
安然对弟弟说爸爸只会打自己,弟弟则说,“爸爸从来没打过我。”
弟弟说想爸爸的红烧肉了,但安然知道爸爸从来没给自己做过红烧肉。
但凡姐弟起了争执,不管是何缘由,安然永远是被迫妥协的那一方。
久而久之,弟弟甚至会指着姐姐的鼻子大喊:“爸爸说了,这房子里的一切都是我的,你必须听我的!”
一边是众星拱月的骄纵,一边是不被看见的委屈,堆压多年的矛盾,总有一触即发的那刻。
而这时,父母突然出车祸意外去世。留下年仅6岁的弟弟,姐姐成了唯一抚养人。
矛盾终于爆发:
安然一心只想把父母留下的房产卖了,钱跟弟弟一人一半,然后帮他找一个条件好的家庭寄养,自己则要赚钱存钱、考研去北京。
可家中的亲戚们却要求安然:“长姐如母,首要任务就是把弟弟抚养长大。”
依然没有人替这个女孩着想: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她,如果带着6岁的弟弟,她的人生该怎么办,她的未来又拿什么去拼?
因为她是姐姐,所以她连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力都没有。
01
多少女孩被“亲情”绑架了人生
随着影片的上映,有两个微博话题迅速火上了热搜:#父母去世姐姐是否必须抚养幼弟#、#20岁女孩需养三个弟妹欲轻生#。
在这些话题下面,有不少网友讲起了“姐姐们的故事”,在多子女的家庭中“姐姐的奉献”似乎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还记得那位燃烧了自己的青春和年华为大山里的女孩们铺路的伟大校长张桂梅吗?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这是她一手创办的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训。
而张校长创办华坪女高的初衷,正是她发现大山里的女孩想读书,比男孩要艰辛得多。
她去家访,发现这家人把上初二的儿子,送到县城补习,却让正上高三的女儿留在家里干活。
只因为“他是儿子啊!”
为了让可能辍学的女孩走进大学,张桂梅燃烧了自己最好的年华,为大山里的女孩们点燃希望的灯。
可反观这些“重男轻女”的父母们呢?
最可怕的是,有些女孩对这种现象也已经习惯,自己都认为“重男轻女”是件理所当然的事,认为全天下的父母都更爱弟弟。因为她们无论如何都割舍不下这段亲情中偶尔能够得到的一点点温暖。
女孩的觉醒才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在所有人都要求你“像个姐姐”、“长姐如母”、“生个儿子才配做妈妈”时,你不应该觉得自己生来就该如此。你生来是你自己,只有你先爱自己,别人才能爱你。
更加希望的是,重男轻女的思想有朝一日可以彻底被消除。
02
父母的偏爱是二胎家庭的灾难
如果说“重男轻女”是可见的家庭悲剧,那么还有一种“隐形伤痛”则常常被许多二胎家庭所忽视。
综艺节目《少年说》里有一期,一个女孩“自爆”每天在家里都在跟弟弟上演“宫斗戏”“警匪片”。
在姐姐印象里弟弟是个很自私的人,跟她抢吃的,抢玩具,还抢爸妈的爱。
在一次爸妈不在家,两个人因为争抢遥控器看电视,姐姐抓起手边一个瓶子扔向弟弟,铁制的瓶子把弟弟的额头划伤了,渗出了血。
看着受伤的弟弟,她只是冷冷的说了句:“你活该,谁让你和我抢。”
姐姐为什么这么“冷酷”?
姐姐说,爸妈处理姐弟俩的矛盾的方式,永远都是一句:“弟弟还小,你要让着弟弟。”
这对姐弟的父母不一定“重男轻女”,但却有许多二胎父母都有的“通病”——“老大就应该让着老二”。
然而这样的认知是不公允的,对老大有着极大的伤害。
热门评论里有一句话:“我的父母好像会选择性失明,选择性看不见我。”
所有剥夺孩子自我的家庭,只会加剧他的怨愤,而不会增加他的爱与责任。
父母失衡的爱,会让老大的内心千疮百孔,觉得自己不值得爱,从而不自信,习惯去讨好别人。
而那个一味被让着的弟弟妹妹也会在失衡的爱中变得有恃无恐,成为长不大的巨婴。
就像《奇葩说》里讲的:一味地偏让,只会惯坏老二,迟早有一天,社会会告诉你,你不是“弟弟”!
小时候得到的差别对待,会影响孩子一生。
偏爱不是爱,是害。
03
老大拥有爱,才能学会爱
一期关于二胎的节目《大智与小聪》,它说出无数“老大”的心声:
孩子抱怨弟弟弄坏了心爱的玩具,满腔委屈却换来一阵痛骂:“他比你小,你不知道让着他吗?”
孩子在学校等了2个小时,终于忍不住给妈妈打电话,结果妈妈冷冷地说,你自己回来吧。
孩子高兴地向妈妈说自己考了第一名,妈妈看也没看一眼就说,那还不快点去辅导弟弟功课?
当一个孩子懂得关爱和照顾比自己小的生命时,不是因为他处于老大的位置,而是因为他作为自己,也在被这个世界深深宠爱着。
当姐姐、哥哥的身份成了一种枷锁,大宝又怎能主动去爱弟弟妹妹的那一份能量呢?
爱是一种流动的能量,遵循着守恒定律。
如果你觉得孩子不够爱弟弟或妹妹,不是因为他们不能。
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的爱,本身就不多。
04
不迁就,要成就
曾有新闻报道:
姐姐得了白血病,从小被姐姐带大的弟弟告诉妈妈:“把我们家的房子卖了吧,给姐姐治病,等我长大了给你买别墅。”
为了给姐姐省钱治病,他不让妈妈买水饺,说吃面条才划算。
爸爸妈妈骨髓配型都失败了,他主动要给姐姐捐骨髓,但因为体重只有50斤,加上年龄太小,被医生拒绝,急哭了的弟弟说:“我可以吃胖的。”
妹妹得了白血病,却哭着不去医院,说要把钱留给姐姐读书,姐姐读书很辛苦。
而正上大二的姐姐,不仅为妹妹捐了骨髓,还打两份工筹措医药费。
诚然,对于二胎家庭的父母而言,孕育第二个生命的初衷,都是希望孩子将来能在这浮沉不定的世界,拥有一份与岁月等长的亲情。
但往往事与愿违,生活中,我们常看到有那么一批父母,在两个孩子之间做取舍,要求一方牺牲自己的生活,去成就另一方的生活。
但让一个人去兼顾两个人的人生是不现实的。
只有懂得培养弟弟或妹妹的感恩之情,不再把哥哥或姐姐的付出视作理所当然,爱与被爱才同样让人成长。
有人说:“父母能留给孩子的最大财富,不是金钱,不是房子,而是亲情。”
但《我的姐姐》告诉我们:“只有双向奔赴的爱,才有彼此靠近的心。”
这种双向奔赴,不仅仅是指老大和老二,也在说父母和孩子。
毕竟,让孩子在不被偏爱、不被苛责的环境中长大,收获共同对抗世界的力量,才是养育第二个生命的最大意义。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主编:罗旌珂
责编:彭 耘
编辑:蒋成帅 点一下 “在看”,让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