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海军首次扫雷作战:第一次扫雷失败(图)
1950年9月22日“周村”舰官兵扫出海军有史以来第一枚水雷
海军首次扫雷成功庆功大会
我们打通了长江航道
对第一次侦察扫雷的失败,我和大队其他领导反复研究原因,张爱萍司令员也参加了我们的“诸葛亮会”,分析总结失败的原因有三条:一是长江口风大浪高水急,我们25吨的小艇像片树叶,难以进行扫雷作业;二是没有适合扫雷用的扫雷具,我们用的扫雷具是自己做的,太细,拉不动水雷,4条扫雷索断了3条,也没把水雷扫上来;三是缺少技术指导和扫雷经验,我们凭着革命热情和刚刚学来的那么一点技术知识,连水雷是啥样子也不知道。司令员对我们分析的原因表示认可,他给我们从失败中总结了三条经验:一是熟悉了航道和雷区;二是有了组织扫雷的实际锻炼;三是打消了一些同志怕风浪、怕呕吐、怕危险的思想顾虑。对第一次扫雷失败的情况,华东军区海军专门向周总理做了汇报。
1950年9月11日,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爱萍、副司令员林遵和袁也烈、副政治委员赵启民联名签署扫雷命令,要求我们于9月16日开始,至10月1日国庆一周年前,必须扫除长江航道中的水雷,打通长江航道。
这是一项死命令。接到命令后,我与大队几个领导研究分工,制定各种方案。我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制定扫雷方案和防空袭方案,因为我们扫雷时,国民党的飞机经常飞来干扰、袭击我们。上海市政府和上海的几家造船厂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帮我们改装了“古田”、“枣庄”、“周村”、“张店”等4艘300吨的扫雷舰,“秋风”号用来设置浮标,从苏联调运来的10具扫雷具也安装上5艘大的扫雷舰上。
1950年9月22日,我们再次进入长江口南航道,开始第二次扫雷作战,从华东军区海军调来的“中”字号111舰作指挥舰,4艘25吨的登陆艇担负联络任务,吴淞要塞巡防大队、舟山巡防大队也由我们统一指挥,担负长江口的警戒掩护和交通救护任务。
我们按照从国民党军收集来的情报,将航道内整个雷区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区段,分别进行清扫。
进入雷区后,我向部队下达命令:“开始扫雷!”
4艘扫雷舰同时使用苏制MT-3型扫雷具,定深6至7米,以梯形编队驶进甲区段。几天过去了,编队来来回回把甲、乙两区段检扫了好几遍,却不见一颗水雷。
官兵重新检查扫雷具,没发现问题,定深也符合要求,怎么就扫不到水雷呢?
任务万分焦急,张爱萍司令索性住到吴淞军港作战指挥室指挥,他用报话机直接和我对话:“‘黄河’,我是‘长江’,不要气馁,疏开队形,把乙区段再检扫一遍!”
“‘黄河’明白,坚决执行!”我立刻向司令员回话。
当天中午,我对部队再次做了简短动员,指挥4艘扫雷舰,间距拉开一倍,重新驶进乙区段。下午一点钟吧,“周村”舰的扫雷索猛地抖动了一下,刹那间,一个黑乎乎的铁家伙浮出了海面。
“水雷!”不知是谁第一个喊了起来。
“是水雷!是水雷!”许多人大声喊了起来。
我拿起望远镜一看,果然是一颗水雷。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报话机,急切地报告:“‘长江’、‘长江’,我是‘黄河’,我现在报告,我们扫到一颗水雷啦!”
报话机里立即传来张爱萍司令员兴奋地回话:“‘黄河’,我代表华东军区海军党委和全体官兵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务必扫清长江口的所有水雷!”
扫到一颗水雷的战果,给了官兵们极大的鼓舞和信心,在做了认真的小结以后,我们又驾舰驶向丙区段和丁区段。
截止1950年10月14日,我们共扫出敌人布设的水雷10多颗,除留了几个供拆卸研究外,其余都在现场进行了爆炸销毁。10月底,经华东军区海军检查确认,敌人布设在长江口的水雷已经全部被我们清扫干净,我们胜利圆满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扫雷任务,打通了长江航道!
责编:李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