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日本的?日本足球明星认错汉字道歉,媒体称是“日本汉字”

  刚刚结束的世界杯十六强晋级赛上,日本以所谓”亚洲第一强队的坚韧精神”小组赛出线得以对战比利时,在2比3落败后,日本队著名球星本田圭佑在推特发布了即时心情写道,“きよきよしい”,让很多观众一头雾水。原来,他想写的是“清々しい”这个词,发音应为“すがすがしい”,意思是内心轻快爽利,神清气爽,结果不小心说错了音。

  

  不曾想,这样一个微小的失误瞬间被万千网友关注到了,日本球迷也就此惊讶不已。本田圭佑的这条“心情寄语”竟在发布1小时左右便收到了近3万条评论,追求完美的球迷甚至直言要他就此道歉。

  7月5日,日本媒体《J-CAST NEWS》报道:本田圭佑发推对自己误读日本汉字一事进行了道歉。

  什么?汉字什么时候成为“日本汉字”了?

  

  其实,日文的“汉字”并不同于我们所说的汉字。日文中分为“假名”“汉字”和“罗马拼音”,“假名”又分为传承自汉语行草的“平假名”与传承自汉语楷书的“片假名”。在日本国内,儿童是从假名学起的,要很大年龄的学生才会读写“汉字”,因此在日本若遇到一些不会“认读”汉字的成人,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只是,身为国内顶级体育明星,代表着本国的形象,读错发音就显得不太光彩了。众所周知,日文是由中国的汉字演变过去的,可以说,日本人对中国古代的汉字进行了“阉割”,而形成了现在他们的日文“汉字”。

  1946年,日本政府对古代传入的中国汉字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核定,称“当用汉字”,即当前应该使用的汉字,共1850个。1981年,继又实行了“常用汉字表”,扩大到了1945个常用“汉字”为“一般社会生活中使用汉字的大致上的标准”,提倡日本百姓于日常生活中使用,而其他意思则仍以假名表达。

  在日本,“平假名”多用来表示产生于日本本土的事物,“汉字”多用来表达产自中国的事物,“片假名”多是英语、拉丁语、葡萄牙语等西方词汇的音译,日本人管这类片假名标记的词叫“外来语”。

  

  中国古代的南北朝时期,汉字传入日本,日本人对汉字进行了变化和加工,形成了后来的假名及“日本汉字”,如 日文“あ”很明显来源于汉字“安”,而日文汉字“図书馆”与汉字“图书馆”相近却不同。但是,日文又不仅仅只有中文一个源头,专家认为,日语从句法上讲,类似土耳其语或蒙古语等阿尔泰语言,而和朝鲜语法也是十分相近的。除此之外,也有研究表明,日语的形成与很久以前受到马来—波利西亚语言的影响有关

  本田圭佑的失误,如果放在日本普通百姓身上,可能也便没有多大影响、不需要单门道歉了。毕竟“汉字”是一个“逆天难读”的存在。如日文里的汉字“木”,不像中文只有“mu”的发音,也不像其他汉语多音字会有多个单音,而是分别有“き”“もく”“ぼく”等不一音节的许多个发音。

  造成读音复杂的原因,一个是中国汉字传入日本后,其汉字自带的中文读音也一并流传了下来,这样的读音日本人称作“音读”,如“木”的“もく”读音就是“音读”。一个是汉字传入日本后,字原本的中文读音已经消匿、由日语中某原有词语假借了该汉字去表示其意,这样的读音日本人称作“训读”,如“木”的“き”读音就是训读。一般看来,日本人觉得汉字很难、假名最容易使用,而中国人学习日语则正好相反,认为假名比较凌乱,而“汉字”词汇更好记,这一感知差异的产生,就是很多日语“汉字”的字音字形和汉语汉字非常相近的缘故。

  本田圭佑发文就读错“汉字”一事道歉称,“实在是惭愧,我对汉字不擅长,但是,已经将此铭记于心了”,态度诚恳,语言谦逊。

  只是,中国汉字在历史纷纭中坎坎坷坷迈入日本国门,历经了无数无可追溯的“打磨”,早已复杂多变、难于记诵,也许是我们太过苛求球星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