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照边关,公子赴疆人未还

  #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战,终于在秦王嬴政手里得以终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起强大的大秦帝国。

  秦始皇

  大秦帝国的建立,李斯有很大的功劳。所以,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也为了安抚李斯,秦王封李斯为丞相,并让自己的长子扶苏与李斯女儿李贤联姻。扶苏为人仁厚,他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诸子未有及此者。

  秦始皇长公子扶苏

  秦始皇三十五年(既公元212年),扶苏因上书反对父亲“焚书坑儒”,触怒秦始皇,被发配至上郡监蒙恬军,协助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说是发配,蒙恬的三十万大军由其监军,不是给以实权了吗?其实秦始皇是觉得扶苏太过敦厚宽仁,要想成为一代明君,还需要历练,让他体验一下民间疾苦,懂得治国之艰难,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为即位做准备。

  扶苏虽娶了李贤,但他却不喜欢李贤,经常让她独守空房。后来,扶苏喜欢上了淳于的女儿乔女,并经常偷偷地去找乔女一起弹琴论诗画。此事传到李斯的耳朵里,他知道了扶苏十分冷落自己女儿李贤,他对女儿说,不管扶苏走到那里,都要她跟着,日久他会回心的。

  扶苏被贬去修秦直道时李贤也跟着去了。因淳于被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事件所牵连,扶苏为保护乔女,便暗中把她一同带去了。

  李贤亲自看见了乔女随行,作为女人的她非常嫉妒,当时此地正爆发瘟疫,李贤命人采了带有病疫的水,准备让乔女喝,乔女明知道水有问题还是喝了,随后乔女身体发生不适,李贤把乔女接到自己的营帐里面照顾乔女,乔女说自己非常感谢扶苏对自己的情意,情愿赴死以成全扶苏与李贤,她不会记恨李贤的。李贤听了很是自愧,觉得自己这样做心胸也太过于狭隘了,接着她表示扶苏现在能进自己的大营她已经很满足了。扶苏叫了一个御医给乔女看病,那个御医看了说乔女最多能熬到明日中午。

  扶苏听了之后痛心疾首,此时他只想满足乔女的一切要求,乔女说自己临终前想再看一眼秦直道,扶苏就带着她走上秦直道。乔女看着秦直道感叹地说:自己已经不能和扶苏共度难关了,她说李贤很爱扶苏,要求扶苏对李贤好,扶苏听后点了点头。乔女去世后,扶苏和李贤一起把乔女安葬在秦直道旁边。

  秦始皇37年,他在东巡途中病逝,遗诏扶苏治丧即位。然而,中车府令赵高却密不发丧,他要扶胡亥即位,他说服丞相李斯要他支持胡亥,李斯因担心扶苏即位会削弱其势力,所以答应了赵高 。他们一起合谋篡改了圣旨,同时伪造了一份遗诏赐给扶苏,列举扶苏和蒙恬的罪过,命令他们自杀。

  扶苏听了诏书后,非常悲痛,他仰天长叹道:父亲你要儿修秦直到,说修好后来查看,为何却要将儿赐死?好!既然君要臣死臣就不得不死了!蒙恬劝说道:这其中一定有诈,万不可草率行事,一切等到自己查明真相后再做决定。扶苏不听,他要以死来向皇上表明自己的衷心,扶苏回到帐中想要拔刀自行了断,李贤拦住了他,并坚定地说要死一起死!他们一起去跟乔女道别后,一起骑马来到山里拔剑自刎。

  将军蒙恬

  扶苏是一位武勇双全的公子,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身份地位尊贵无比,手中又握有兵权,如果要率兵犯朝的话,未尚不会成功,但扶苏宅心仁厚,为人至仁,不愿引起战乱,百姓遭殃,甘愿赴死换大秦江山永固。但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谁也做不到江山永固。不过,秦始皇暴力可以夺天下,却不利于守天下,倘若扶苏即位的话,可以宽民勤政,比纨绔子弟胡亥要强的多。不管怎么说,失去这样一位深得民心的君子,还是千秋万代人心中的遗憾!

  。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