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真正需要成人童话的人?

  作为一个广州土著人,我应该是有资格评说一下周星驰电影的。《功夫》、《喜剧之王》、《长江七号》,你所脱口而出的周星驰电影,每一部都是在用夸张的戏剧手法,讲述社会上的每一个平凡之人,所经历的一系列非凡的情感历险记。当然,周星驰的水平虽然比我高,但也是有上限的,我个人认为《长江七号》就是周星驰的上限。

  为什么《长江七号》属于成人童话?

  显而易见的是,《长江七号》主角不是周星驰,而是徐娇,既然徐娇是小孩子,那么电影视角就是儿童视角。很多上了年纪的观众看到小孩子在那为一点小事胡闹的时候,就会觉得周星驰水平就这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其实这是周星驰电影比较突出的特征,《大话西游》系列如此,《长江七号》也一样,但当小时候的我们看过《长江七号》,长大后又再次看回来的时候,“成人童话”的概念就被现在的人们提起了。

  在这个社会问题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畸形的现代,真善美的价值观就会变得非常狭窄,《长江七号》里的美好社会,你又在现实中遇见多少?校园霸凌的性质,你又在现实中见识过多高?这部电影把现实中的社会问题和现象,好的变得离谱,不好的变得滑稽,两面颠倒,互相喂饭,再加上童话概念非常浓厚的科幻元素,让现在的我们直呼“泪目”,为什么?因为你自己就是在渴望拥有这份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家庭幸福。

  但我们泪目又有什么用?《长江七号》不是来让我们泪目的,它的目的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我们总是在失落的时候来看《长江七号》回一口血,那么这部电影其实就跟心灵鸡汤没什么区别了,这不是你们把周星驰捧上神坛的初衷(虽然周星驰还不至于坐上神坛),所以我们看《长江七号》的意义何在?我只能说,这个电影有可能是给青年人看的,也就是高考生大学生那个年龄段的人,他们正处于学生和职场人士之间的过渡段,《长江七号》是周星驰送给他们的毕业礼,有着表里两种意义。儿童最需要的就是合适的三观引导,成人最需要的就是一份孩童般的快乐和安稳,这部电影首先是奠定在你是一个普通人的基础上,你打算追求普通的工作生活,平凡地过完一生,然后《长江七号》就跳出来告诉你,成年人的生活是怎样的,小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结果你就是介于小孩和成人之间的过渡段,这部电影就很清楚地告诉你:

  你是想成为企业家,还是成为一个穷人,我都支持你,因为你是将要改变这个社会的一份子,如果你看了电影觉得有话想说,请务必先去做一个受人尊敬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