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Molly老师的英语学习方法|独来读趣

  Hi,你好呀,好久不见。本期为Molly老师英语学习方法。我是英语专业的本科+硕士,有过几年英语教学经验。

  newsletter 独来读趣:Molly.zhubai.love

  阅读链接:竹白

  大多数人英语学不好,主要原因:1,预期过高;2,目标不清;3,没有习惯

  从来没有什么「快乐学习」。学习本来就是反人性的。

  第一次上课,我会给学生画这幅图。这是我的高中老师给我画过的图。其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你的英语水平。这幅图的意思:学英语与数学物理不一样;英语类似台阶图,假如你初始点为A,你学了7天,这时候你走到了B点,你的水平没有提升。这时候,你要放弃了吗?不,你要坚持学下去,等你学了1个月,你再回头看,你发现:你已经在C点了,你进步了!

  所以,先做好心理准备:学英语本来就不容易(当然有一些语言天才,但我不是天才,我分享的也不是天才的方法),慢慢来,坚持积累,就会有进步。

  成人英语很难坚持,为什么?因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关于目标,之前的 newsletter中讲过:当我给学生上英语课。第一节课主要用来了解学情、设定目标、制定计划。比如你目前考多少分、你的目标分是多少。为了达到目标分,需要制定怎么样的学习计划,(精读、语法、写作)分别如何练习。

  并且我会给学生讲:问问自己,你是否下定决心真的想学好英语。以应试考试为例,假如托福的目标分是110(满分120),那么阅读听力最好得满分,口语预算6、写作4。若成年人没有考试目标,那么可以先设定50-100篇的阅读目标。若能坚持,肯定也会进步。

  目标明确后的,就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全身心投入。因为学英语并不轻松,需要你培养新的学习习惯(如何做题、如何记笔记、如何整理、何时复习),需要你付出时间与精力,且英语是一门语言,短期内不会有很大的提升(比如你无法3个月内从0基础达到雅思7.5)

  自从我开始认真教英语,我发现,那些英语学得不太好的同学,有一个问题:学习习惯不好。学习习惯可分听课习惯、课下自学习惯。不好的习惯包括:不会抓重点、不记笔记、笔记不清晰、没有笔记本、只做题不整理、不复习等。

  还好,习惯只是「技术问题」。发现问题后及时改正就好,积极培养习惯。改变旧习惯,培养习惯。这需要做出改变,过程是痛苦的。但这是为了进步而必须迈出的一步。

  有时候,我在想,人们去做心理咨询,认知自己之后,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其中,很重要的,也是培养新的习惯(思考方式、行事方式)。可能,老师和心理咨询师的部分职责就是帮忙培养新习惯,直到他们可以独立生活/学习,不再需要我们。

  有本书叫做「Atomic Habits」,读了前几页,但还没读完。值得一读。「金钱心理学」的作者在参加Tim Ferriss 播客访谈的时候说,「Atomic Habits」这本书几乎是过去几年中最好的一本书吧。

  我总觉得:首次接触某个资料,应该先用耳朵听,再去阅读。 比如,学新概念的流程应该是:1,听写全文;2,做精读;3,笔记;4,背诵。(划重点)

  听写,是短时间内有效提高英语水平的方法之一。(另一方法是:英汉翻译) 具体做法:准备资料(一般老师会推荐VOA、BBC;后面我会讲到「其实不要去听VOA或BBC」),听写出来每一个单词。可以先听一遍(听力需要上下文语境),然后逐句重听暂停。

  听写过程分为:听清、短时记忆、拼写出来。 听写过程,要反思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是听不懂、记不住、还是写不出?

  听不懂的原因:1,不认识这个单词/表达方式;2,自己的发音是错的;3,听不出连读、弱读。 记不住:短时记忆 拼写不出:发音与单词拼写基础薄弱

  如何解决?1,重新听3-5遍。2,若依然没听懂,根据发音进行拼写(可以猜)。3,对答案。4,最后闭着眼睛重听一遍。5,记笔记。

  最开始,听写比较难,花时间也久(,1分钟长度的听力材料需要听写30-40分钟。)。这是因为听的少。无他,多练习就好了。

  学英语的日积月累在于:每天精读了多少篇文章,而非做了多少题。做题只是在「测试」,而精读带来积累。 精读:读懂、标注文中出现的单词、短语、句型;梳理文章框架。

  「读懂」可以落实为:翻译,即口头翻译每一句话,不漏掉一个介词。如果无法用流利的汉语翻译出,那么,你可能没有读懂这句话。

  读懂文章之后,问问自己:我能写出来这样的文章吗? 应该不能。怎么做呢?学习。学习措辞、学习写作框架。所以:1,标注那些你不认识或不熟悉的单词、短语、写得好的句子;2,梳理文章框架。当你水平比较基础的时候,你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理解单词短语上,几乎没有精力去顾及到文章框架。所以,先去精读,积累一定数量,慢慢就能分析文章框架。

  用圆圈??圈出来介词。英语文本的地道与简洁,体现在「介词」上。中国人写英文,常常会用很华丽的词汇(名词、动词、形容词);而有时候,可以用介词可以把句子串起来,这样句子更简洁。

  括号(),快速划分句子成分。括号用于标注从句(名词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用括号括起来,它们是一组的,这叫做「意群 meaning group」。

  断句/,用斜杠/来断句,可以断开状语、宾语从句等。

  荧光笔:标注不太熟练的单词/短语

  下一步:以句子或短语为单位,抄写到笔记本上。不要仅仅抄单词。(一定要备注语境,方便记忆)

  笔记记什么内容:1,知识点;2,解题思路,记下来自己的想法。 下图为我的示范。

  「影子跟读」,就是像影子一样,延迟0.5-1.5秒跟读。选择你喜欢的发音、练习影子跟读。

  首先,选择你喜欢的发音。学口语发音,要找到一个示范。记住,跟着这一个人学,死磕这一个人。不要今天跟A,明天跟B,后天跟C。这样很难积累。比如,我喜欢The Good Wife 里女主Alicia的发音,那我可以去模仿女主Alicia的发音:只关注Alicia的发音。 当时还很喜欢VOA女主播 Anna Matteo的声音,也可以跟读 Anna Matteo 。而The Good Wife 里女主Alicia 和VOA主播 Anna Matteo的区别在于:美剧中的口语语调更加自然;而主播可能会有播音腔(联想新闻主播的发音。wink)

  其次,开始影子跟读:听着音频,比音频迟0.5-1秒,尽量去模仿A的「语调」和「语音」。不必按暂停键,因为我们就像影子一样,跟在后面。这个过程需要调动多个系统:听、模仿、读出来。尽量每次控制在10-20-30分钟左右,不宜过久。

  亲测有效。一直以来,我练的是美音(看了好多美剧)。但后来毕业后做老师,英语老师每天有早读课,我就带着学生跟读课文。背景:我们国家的课文的音频是英音。就这样,过了一个学期,不太清楚学生是否进步,但,我就这样从美音变成了英音。

  备注:跟读,最先习得的是「语调」,就是抑扬起、哒哒哒哒哒的英语节奏感。一般,跟读一个月,能练出语调。接下来比较难的是「语音」,包括具体的发音(口型、舌位、发声器官、音长音短)。大家的问题可能在于:学错了、学得不扎实,养成的习惯很难改。

  那么怎么改呢? 重学音标+继续跟读。市面上很多口语课程都是从「音标」开始。学习音标固然重要,但也要去「跟读语篇」,语篇中有连读。学习方法应该是:短时间内(3-14天)学完音标,然后每天跟读语篇,跟读,对比,纠正。【这个过程需要花精力和时间】

  假如你想改善自己的发音+你的发音不能做到跟主播发音一样,那么你可以照这个方法去练习发音。如果基础不太好,最好有老师纠音。

  初级阶段,一定要背课文。背课文的方式:跟读课文、发声朗读。一定要读出声音来,刺激大脑皮层、锻炼口腔肌肉。

  回想小时候,你背古诗吗?背。同样,学英语也需要背课文。有同学会吐槽:我讨厌背课文,我不擅长背诵。(人们不喜欢做这件事,是以为他不擅长做这件事。而为什么不擅长呢?因为之前训练不足。如何解决?现在去背,去练记忆力。(大多数人的智商都差不多,极少数人很聪明。背不下来并非不够聪明。)

  背多少呢?100篇以上?

  背课文的福利:可以让自己写出来正确、流畅的句子。哪怕不太熟悉语法理论,也能写出来正确的句子、做对语法题。这就是朗读背诵所培养的语感。

  我不会让学生去背词汇书。因为单词需要有语境。那么背什么单词呢?背诵阅读/听力遇到的单词。(当然如果你一定要想背单词书,也行。背单词书的方法:快速(5-10天)左右过第一遍,然后7天背第二遍、7天背第三遍、7天背第四遍、再背六遍。因我们本来就记不住,所以多看几遍,看的次数多了就能记住了。但仅仅「认识」)

  初级阶段,一定要背单词。背单词的方法:用笔写,一边发音,一边用笔写,每个单词写5-10遍,然后写下一个;第二天背新单词之前,花2-3分钟复习前一天所学。(认知心理学中的复习时间:复习的最佳时长是学新东西时长的1/2。比如背古诗花了10分钟,那么最佳复习时间是5分钟。)

  有效学习时间。每次背单词的最佳时间是25-30分钟,最好在晚上背单词。若拉长时间,效果不会更好,因为25分钟左右大脑已经累了,且英语单词很零散,大脑已经无法吸收了。【我们都知道番茄工作法。我认为,番茄工作法的核心在于25分钟。我们能够集中注意力高效工作的时常约为25分钟。若是写作或其他,可以尝试1-2小时,但在此期间,精力不会一直集中,而会有波动。】

  单词是基础,学英语一定要记忆单词。但仅仅记忆单词,并不能学好英语。

  等有了一定语言基础(比如,你能读懂新概念英语的前6课),再来看语法。

  语法大概包括:词(名词、形容词、介词)、五大句型、非谓语、情态动词、虚拟语气、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倒装句、强调句等。其中,有关词的部分,仔细读一下;情态动词主要记住词的意思、看懂例句;虚拟语气有规则可以记、三大从句的重点在于分析句子结构(分析句子结构指的是找主语、谓语)、倒装句和强调句有规则可循。

  首先,不要害怕语法。语法是前人给我们总结的规律。如何学语法:1,快速(3-15天)过一遍,(如果现在不懂,没关系,重点例句抄下来或背下来)2,开始去做阅读,在阅读文章中发现语法点。

  划重点:语法仅仅学一遍,你肯定学不会。这很正常,接受这个事实。那怎么办呢?1,理解语法的重点例句。2,把语法书当字典,不懂的时候,翻一翻。3,快速学完语法之后,关注阅读中的句子中的语法。最开始最好有老师带着示范。

  PS:写作的高分句子从哪儿来?从语法里来呀! 写倒装句、非谓语句子、状语从句等。(语法,是前人给我们总结的捷径呀!!!!)当然这里讲到的只是「术」,写作不仅仅「句型」,还有文章框架、有上下文的衔接与连贯。

  以兴趣和目的为导向,去获取目标信息。举个例子,有一个行李箱品牌AWAY我很感兴趣。为了了解该品牌,我去搜索并阅读了AWAY的所有的英文报道;为了了解创始人的成长教育工作背景,我去听了访谈博客。当时有一些内容没听特别懂,于是反反复复多听了一遍。

  做完这些之后,我突然顿悟:之前学英语,大家用的精读教材、听的BBC或VOA的时事政治的新闻,其实很无趣。因为我们对此不感兴趣,我们没有内在动机去了解报道背后的深层内容,因此,这种「被动学习」的效率并不高。而高效的方法就是:去读你感兴趣的文章,去听你感兴趣的播客。

  再举个例子,你想了解微塑料。那么goole微塑料,阅读10个左右的网页,读完尝试归纳总结。如果你喜欢打游戏,那就去看YouTube的游戏视频。

  人们总是说,其实学英语最好的方式是阅读。但是,若要达成学英语的效果,那么最好一周阅读1-2本英文书吧。试问大家能做到这样的阅读量吗?应该做不到。因此,一般我们在做「精读」。是的,精读是「捷径」。

  那么应该如何做阅读呢?最佳的阅读材料,应该是整本书只有不到10个生词,这样你的阅读才非常顺畅。人在轻松的环境下,才学习得更快,才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随后,慢慢增加阅读文本的难度。比如小王子、阿加莎的悬疑、当下的畅销书等(千万别去读什么傲慢与偏见、呼啸山庄,单词的难度会吓退很多学习者。我认认真真读完的第一本英文小说是「哈利波特1」,仅需要高中的英语水平(3000左右词汇量)。读完你会发现,书中的语言非常鲜活灵动。切记,选择你真心喜欢的内容。

  当前期打好了基础(听力、阅读),再去练习做题,会很顺手。而提升某个题型的最佳方法就是「专项训练」,比如一口气做20篇完形填空、一口气读30篇作文;做完之后自己归纳方法、总结模板。或者一口气看4个小时美剧(难度:自己大概能听懂80%),看完之后你会忍不住想要开口说英语。对此,我的理解是:一定输入量之后,我们的大脑会重组沉淀归纳。(交给大脑!)

  学英语,就像在建立语料库。写作文、写句子的时候,我们应该从语料库中提取表达方式,确定自己用的表达是自己读到过的,千万不要「闭门造车」。比如若我要写一篇滑板文化相关的小作文,写之前,我会先去阅读滑板相关的10个+英语网页,积累相关的术语表达。

  Again,学英语需要花时间与精力,慢慢来。

  本期的背景音乐

  1,王心凌——爱你

  这首歌最近超级火呀。我在想人们为什么在传唱这首歌呢?抛开部分营销,还有部分原因是这首歌可以让我们回到小时候。我们更关注是「外界所带给自己的感觉」。就像读书,我们关注的是「阅读过程中,自己的感受」

  2,王心凌----彩虹的微笑

  这首歌可以让人瞬间开心。

  谢谢你的阅读。

  期待与你交流?? From MMMo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