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懂择校丨上海财经大学:哲学圈的沪上遗珠丨哲学考研
上海财经大学
以经济学和金融学闻名
可我不读
偏要考哲学
哎,就是玩儿
/ 外号 /
小破财
提篮桥监狱预备班
国定新村银行综合柜员培训中心
/ 级别 /
211工程
双一流
/ 位置 /
主校区:上海市杨浦区(哲学系)
中山北一路校区:上海市虹口区中山北一路
昆山路校区:上海市虹口区昆山路
上海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哲等多个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重点大学。
学校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的商业专修科,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研究商学的高等学府。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任商科主任。
中国管理科学先驱——杨杏佛
1921年9月,商科扩充改组并从南京迁址上海,改为国立东南大学、暨南学校合设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最早的商科大学。
1922年7月,学校改为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著名教育家、学校首任校长郭秉文和著名经济学家、学校教务长马寅初均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他们致力于在中国推广现代商学。国立东南大学校门
1932年8月,商学院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时为国内唯一的国立商科类本科高校,同月,国立劳动大学经济系并入学校。国立上海商学院旧址
1950年8月2日,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同时校庆日被定为6月27日(1985年后改为9月17日)。
1958年8月,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与华东政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律系、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历史研究所合并组建上海社会科学院。
1960年9月,从上海社会科学院调回相关人员,在上海商业学校大专部的基础上组建上海财经学院。上海财经学院校门
上财历史沿革
1985年9月17日,财政部正式发文,批复同意学校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并由陈云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新校名。 上财历史沿革图
1996年,上海财经大学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7年9月,上财入选了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上海财经大学已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砥砺奋进,薪火相传,上财人铭记厚德博学、经济匡时之校训,坚持“扎根中国、放眼世界、立德树人、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励精图治,奋发进取,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以万计的财经管理和相关专业人才。
学校正在为建设成为鲜明财经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
太皇太后楼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女生宿舍20号楼作为上财校园内最高的寝室楼,凭借其霸气的外形和豪华的设施,故享有“太皇太后楼”的美誉。
20号楼的寝室分为两人间和三人间。无论在哪一种宿舍,都会拥有两层书柜的书桌和大衣柜(可挂冬季大衣)。
两人寝的安静环境,电梯楼黄金层 ,上海市区五角场的黄金地段,每年1200的住宿费,你值得拥有!
楼前有大草坪,楼内有电梯,每年毕业季的亮灯仪式都在这里举行~(隔壁复旦、东方明珠、外滩风景也能看得到噢~)“太皇太后楼”实拍(猛男落泪)
英贤图书馆
财大图书馆在武川路校区,这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图书馆名“英贤”,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德才兼备之意,激励学子以“英贤”为榜样,不断提高和历练自己,服务国家、贡献社会;二是高央校董慈母高文英、慈父鲁家贤,取英、贤二字命名图书馆,寓意高央先生感恩父母的深情厚德。图书馆原址为上海自行车三厂总装车间,在这里,源源不断的凤凰牌自行车下线销往全国。如今,图书馆藏书丰富,设施先进,财大学子有福。
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由一个主馆和一个分馆组成。图书馆主馆坐落在杨浦区武川路校区,是一幢总建筑面积30677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总数3000余座的七层建筑。图书馆分馆坐落在虹口区中山北一路校区,总建筑面积3000平米,可提供150个阅览座位,主要为中山北一路校区的科研与教学提供支持服务。
上财有个外号叫“上海爱学习”大学,图书馆时常一座难求。图书馆内,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一楼阅览室内基本座无虚席,学习氛围浓厚。每一张桌子上都附有一个小台灯,保障了明亮舒适的学习环境。
英贤图书馆
英贤图书馆主馆
国立上海商学院老校门
位于武东路校区西南角的复建老校门是上财前身国立上海商学院校门的复刻重建。作为上财校园内的打卡胜地,老校门造型典雅,气势庄严,“国立上海商学院”的牌匾承载了历史的光辉,校门中的照片与文字也将上财历史娓娓道来。
此座复古风格的老校门是学校为迎接上财百年校庆而决定复建的。其建筑样式继承中国传统,又融入现代风格,顺利成为上财网红打卡圣地。复建老校门
上财雕像
上财一向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凡的文化气质著称,校园里遍布着各式的雕塑,每一尊雕塑都象征了上财的独特气质,在表达美的同时又赋予了上财校园特别的文化标识~
财大雄鹰雕像位于国定路二教对面,缤纷谷旁边,展翅的雄鹰象征着蓬勃发展的财大,目视前方,充满希望。雄鹰雕像是财经大学的明星地标,经常出现在校园网站以及各种学生手册,学校宣传单的封面。虽然雕像不大,但是财大重要的标志性建筑。
郭秉文校长的雕像坐落在校史馆前方,是整个学校的守护神一般的存在,郭校长面向国定路校门,前面就是财大喷泉花坛,背后是校史馆。
总之,太多介绍也不足以描述上财的雕像之美,有更多的精彩需要你们亲自来品味~雄鹰雕像
郭秉文雕像
上海财经大学的人文教育源远流长,至今已有百年之久。2016年6月,人文学院经济哲学系改制为哲学系。至2017年,人文学院下设5个系(哲学系、中文系、经济新闻系、经济社会学系、历史系)、1个中心(人文素质与艺术教育中心)、1个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和1个培训部。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学科点与科研基地俱全。先后建成经济新闻、经济社会学等本科专业,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哲学)、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哲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外国哲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哲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外国哲学、社会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新闻学、传播学等),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史学以及文学等五大学科门类。人文学院另有1个国家级学术组织机构(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2个省部级基地(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3个校级科研基地和团队(现代经济哲学研究中心、经济哲学科研创新研究团队、上海财经大学新闻人才培养教学团队),7个院级研究机构(中华儒商中心、人文素质与艺术教育中心、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经济伦理研究中心、数据财经新闻教研中心、人文讲坛和经济文化研究所、性别文化研究中心)。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哲学系成立于2002年,2016年6月,人文学院经济哲学系改制为哲学系,是上海财经大学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求和建设国内外一流财经类院校的长远发展需求,新组建的哲学与经济学联盟的新兴科系,是人文学院依托上海财经大学厚重的经济、管理研究的理论传统,构筑面向世界、辐射国内有关学术前沿的重要学术平台。其宗旨是推进跨哲学与经济学的前沿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世界未来经济的趋势做出哲学的审视和回答,培养跨哲学与经济学的高端人才。
哲学系拥有张雄、鲁品越等在国内经济哲学领域走在前沿的知名教授,在以经济哲学为特色的哲学学科的研究和建设中,已形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经济哲学到唯物史观》(经济哲学)、《经济伦理与当代社会》(伦理学)、《西方哲学与当代世界》(西方哲学)等四个学科方向和研究实体,建立了“理论经济学学术前沿中的哲学问题”、“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现当代经济伦理思想研究”、“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哲学思想史”、“西方哲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渊源关系”等具有明显经济哲学特色的研究方向。
在张雄和鲁品越等知名教授的带领下,哲学系为教学和科研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张雄教授倡导成立并任会长的“全国经济哲学学会”挂靠在上海财经大学,为经济哲学系与国内各高校和研究机构保持密切的学术交往提供了优质平台。以鲁品越为主任的上海财经大学校级重点研究基地“现代经济哲学研究中心”,与经济哲学系紧密合作,为经济哲学类研究项目和学术交流提供了必要的资助。国际创价学会会长、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日友好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被我国中日友好协会授予“和平使者”称号的池田大作,被我校授予人文学院经济哲学系名誉教授。
接下来,小懂带领大家领略一下上财老师的风采:
/ 研究方向 /
经济哲学
文化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 成就 /
全国应用哲学研究会理事
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秘书长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
/ 研究成果 /
《论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财富幻象的哲学批判——
中国面向未来的财富观建构》等
范宝舟教授毕业于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并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财经大学哲学博士,教授以及博士生导师。
范老师目前致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经济哲学等研究,另外展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学术前沿”、“经济认识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虽然范老师业务繁忙,但是仍会留出大量时间关心学生,并多次获得上海财经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荣誉称号,足以可见其在学生心中分量。
/ 研究方向 /
城市哲学
发展哲学
发展伦理学
/ 成就 /
上海哲学学会常务理事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
/ 研究成果 /
《规则论》
《发展伦理研究》
《在历史与解释之间》等
陈忠院长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以及博士生导师。
陈院长主要从事城市哲学、发展伦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并主持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陈院长在任职期间兢兢业业,带领人文学院众多学科专业共同进步,深受师生的爱戴并广受好评。选择陈忠院长,就是选择了放心!
/ 研究方向 /
先秦儒家与道家哲学
近代哲学与中西比较
宋明理学
/ 成就 /
中华孔子学会理事
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
上海市儒学研究会理事
/ 研究成果 /
《形上的智慧如何可能?》
《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
郭美华教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并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以及博士生导师。
郭教授学识渊博,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原著的教学与科研,研究方向是近代哲学和先秦哲学。近年主要从事先秦儒家与道家哲学研究、主讲中国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原著精读。
/ 研究方向 /
西方哲学
经济伦理
企业伦理
/ 成就 /
中国伦理学会理事
上海市伦理学会副会长
中国经济伦理研究会常务理事
/ 研究成果 /
《企业伦理学》
《市场经济与企业伦理论纲》等
徐大建教授毕业于河北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史专业,现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副所长,经济哲学系副主任及博士生导师。
徐教授的个人箴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自强不息,不以成败论英雄!”这两条箴言既是他的人生经历,又是对于广大学子的殷切期盼。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上海财经大学哲学考研的伦理学参考用书——《企业伦理学》便是徐教授所著,学术能力可谓是十分强大!
人文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名,辅导员2名,行政管理人员5名。有近60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其中,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导师43名。
哲学系虽然招生规模较小,但是学术研究居于前沿,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哲学是其优势学科,哲学系拥有张雄、鲁品越等在国内经济哲学领域走在前沿的知名教授,在以经济哲学为特色的哲学学科的研究和建设中,已形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经济哲学到唯物史观》(经济哲学)、《经济伦理与当代社会》(伦理学)、《西方哲学与当代世界》(西方哲学)等四个学科方向和研究实体,建立了“理论经济学学术前沿中的哲学问题”、“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现当代经济伦理思想研究”、“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哲学思想史”、“西方哲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渊源关系”等具有明显经济哲学特色的研究方向。
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小懂在这里只能忍(tou)痛(ge)割(xia)爱(lai),无法一一介绍所有教授老师。故除了上文已提及的教师代表,剩下的宝藏导师们就留给各位准研究生去慢慢探索啦~
终于来到了大家最关心的专业录取情况啦,接下来请各位同学跟随小懂一起走向成为研究生的康庄大道!大家一起看看上财哲学的考研具体情况~
/ 上海财经大学哲学学科评级 /
暂无排名
/ 所属院系 /
人文学院
/ 二级专业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
外国哲学
伦理学2022-2020年马哲录取详情
2022-2020年外哲录取详情
2022-2020伦理学录取详情
看完以上信息,相信大家对于上财哲学的考研难度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啦~下面就听本鸭来小小地分析一波!
从初试分数上看,马哲、外哲和伦理学三个专业的分数水涨船高,一年更比一年强,22届三个学科的最高分都突破400分大关,分别是412分、407分、409分,最低分与最高分有显著差距,分数区间分布广,因此,报考上财千万不要只看最低分或者录取名单最后几名的分数,而应努力向最高分进击,这样才会在初试中获得明显优势,在分数厮杀中获得主动权。
从录取人数上看,马哲和伦理学是上财强势学科,录取人数也相对较多,一志愿录取人数为10人、9人,外哲录取人数相对较少,实际录取5人。跟同水平院校相比,上财录取人数较多,考试范围以及初试分数对不同实力的考生都更加友好,有兴趣的同学阔以冲一波~
有志报考上财的童靴需要明确上财哲学的优劣以及竞争难度的日益加大:从专业难度上讲,二级学科统考两门科目,复习范围固定,难度较小;从竞争压力讲,上财本身是财经类学校的佼佼者,怀揣上财梦的同学有不少,报考人数比之其他院校并不少,需要督促自身做好复习准备;从录取情况看,初试分数差距会越来越小,高分人数会越来越多,需要大家努力冲刺最高分!
2022年上财的招生计划有所改革,中国哲学专业的招生终于提上日程,正式新增中国哲学专业的招生。然而,中国哲学专业增加了4名招生人数,但总计划招生数缩减。之前每年录取22人,今年马哲计划招5人,中、西、伦各计划招4人,总计划17人,有所缩减。(各个专业的研究方向都有与经济相关的,感兴趣的阔以关注一波~)
上财哲学的专业分类比较少,四个方向的报考考生统一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哲学综合,没有单一的二级学科考试科目,那么,中哲、西哲、伦理学以及马哲原理便是大家要集中努力的方向,需要对考试范围及大纲进行深度研究。
接下来,小懂带领大家看一下具体的初试内容:
61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论述题等。
考试主要内容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及其社会功能、哲学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产及其伟大变革;
3.意识的产生、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
4.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实践与人类社会的产生、人的本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5.物质生产与社会有机系统∶物质生产、社会交往、社会有机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6.人民群众与个人∶历史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7.科学及其社会功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认识与思维方法∶认识的本质、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认识的辩证过程、思维方法;
9.真理与价值∶真理、价值、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10.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价值、人的自由。
802哲学综合:
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一)2023年外国哲学部分:
1.古代希腊罗马哲学:前苏格拉底哲学、智者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亚派、伊壁鸠鲁派、古代怀疑论、新柏拉图主义、早期基督宗教与教父哲学
2.中世纪哲学:安瑟伦、大阿尔伯特、波纳文图拉、托马斯·阿奎那、罗吉尔·培根、邓斯·司各脱、奥康的威廉、库萨的尼古拉
3.早期近代哲学:马基雅维利、弗朗西斯·培根、宗教改革、科学革命、笛卡尔、霍布斯、斯宾诺莎、洛克、莱布尼茨、巴克莱、休谟、启蒙运动、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百科全书派
4.德国古典哲学: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
5.现代哲学:分析哲学的兴起、语言学转向、弗雷格、罗素、早期维特根斯坦、晚期维特根斯坦;非理性主义、生命哲学、尼采、现象学运动、胡塞尔、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实证主义、实用主义
6.具体哲学分支:形而上学、认识论、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科学哲学、政治哲学、社会科学哲学
(二)伦理学部分:
1.伦理学的对象和任务;伦理道德;伦理学基本问题;伦理道德的功能
2.伦理分析工具:目的论:利己主义目的论,功利主义目的论;义务论:基于权利的义务论,基于正义的义务论;效率与公平:终极价值和基本权利,功利原则与公平原则,经济效率原则与经济公平原则
3.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与道德评价: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与特征,市场经济体制的伦理基础:市场体制的伦理准则,平等交易的前提;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评价:市场体制的道德优点,市场体制的道德缺陷,改进措施
4.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组织的特征;企业的目的和利润:企业的社会目的,利润最大化目的与企业的社会目的;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整体的社会责任,企业中各成员的社会责任
5.不道德工商活动的伦理分析:伦理分析的基本逻辑程序:事实描述、道德评价与因果分析;不道德工商行为的危害;不道德工商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6.企业伦理建设战略:企业伦理战略:两种战略,“守法战略”的局限性,奉行“信誉战略”;企业的伦理价值体系:伦理框架,伦理政策;伦理价值体系的落实:组织协调,宣传沟通,榜样示范,应付外界的压力;对策的伦理评估:提出备选对策,伦理方面的评估
(三)中国哲学部分:
1.先秦诸子:孔子的仁学、老子的哲学、庄子和孟子的哲学
2.魏晋玄学:魏晋玄学的主题“有无之争”与“言意之辨”及其展开
3.宋明理学:朱熹理学、王阳明心学及王夫之气学
4.佛学基础:禅宗与华严宗
上财的考试范围与去年相比,外哲内容有所增加,主要增加了现西部分的内容,现西内容也需要进行复习!(具体变化阔以参照前篇院校改革的推送~)
关于上述专业课的参考书目展示如下,请各位同学好好准备吧!
802哲学综合:
《西方哲学史》张志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第二版)赵敦华
《中国哲学史》郭齐勇
《企业伦理学》徐大建
61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肖前;
《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看完参考书的范围和数量,各位同学是不是已经磨刀霍霍,势必要拿下以上列举的参考书~不要着急,还需保持冷静清醒,理性分析参考书、考试大纲和真题的内容。
上财的考试科目分为61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802哲学综合,前者内容较为具体,按照参考书复习即可,哲学综合除了传统的中西之外,着重考察伦理学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上财重经济哲学与经济伦理的特色!
之前上财哲学考研招生中并没有中国哲学的影子,有不少小伙伴们也提出疑问——“上财哲学只开设了马哲、西哲、伦理学三个专业,为什么初试还要考察中国哲学呢?”原来呀,上财虽暂未开设中哲专业,但是却拥有不少优秀的中哲教授与老师,人文学院未来也将持续推进中哲专业的开设进程。
这不,好消息就来啦!
从23届开始,上财中国哲学专业也开始招收研究生,为广大学子进入上财又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有意向报考中国哲学专业的同学或者怀有上财梦的童鞋阔以冲一冲啦!
接下来,小懂带领大家看一下上财的真题内容,考察一下院校的出题难度:
上海财经大学的历年考研真题难度较低,其真题范围建立在初试参考书之上,着重考察考生对于某个哲学概念的理解和想法。马哲原理和哲学综合的考察内容以及出题方向注重基础哲学史以及用某一哲学观点进行问题分析,需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哲学概念以及流派的明确。
从上海财经大学近几年的考研真题来看,马哲考试均以五道论述题的形式出现,而每道题目都会紧紧围绕着某个具体的哲学概念,题目简答明确直接,可写的范围广,可选的要点多;而在哲学综合考试中,题型分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且采取选题制的形式进行考察,大大增加了容错率!22年的名词解释则有变化,不再以选题的形式出现,而是按照中哲、西哲和伦理学三个方向出题,每个方向各两道,简答和论述中题目也是按照二级学科等比例分配。题目内容难度角度,材料论述等方向明确,关键点较为具体。
但是本鸭需要在此提个醒:题目越是简单,和其他考生拉开差距就越困难。因此要想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必须提升自己背诵资料的水平与完整性,用一份更加全面和优质的答案获得高分!除了明晰相关人物要点外,也需灵活转化复习内容,能够有效进行内容筛选与全面表达!
整体上,上海财经大学的哲学专业课难度系数较低,更多地考察学生的资料整合与背诵能力。因此上财哲学真题较为简单,只要同学们愿意付出努力,上岸成功率将会UPUPUP!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有无之争”
上海财经大学22届哲学综合论述题
审题:题目表达明确,关键词分为两部分,“魏晋南北朝”点明了答题的范围,“有无之争”则解释了答题的要点所在。题目侧重对概念的纵向考察,既需要明确定位哲学史范围,同时需要阐明涉及人物对“有无”的解释及其关联,由此形成完整的答题脉络。
思路:仍然延续经典的总分总结构,具体要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整体上谈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有无问题的争论以及重要性;第二部分具体阐释相关人物的要点,以王弼、裴頠与郭象为代表;第三部分对以上论述的具体有无之辩进行总结。
要点:
一、总论
一般认为,玄学从追求世界本体出发,由于看到具体的、有规定的东西难以成为万物的本体,于是提出一个规定性最少的“无”为万有存在的共同依据。
二、分论
1.王弼: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贵无论的核心命题是“以无为本”,以“无”作为宇宙的本体或万有存在的根据。
2.裴頠:裴頠自王弼之后讲“崇有”。裴頠的“有”,是客观事物的实体,他认为人生必资于有,没有“有”就没有生。
3.郭象:郭象则以“有“为本,认为“有”之外没有“无”。郭象主张“造物无主”“物各自造”,又说∶“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为生"。这些否定了本体之"无"的独立存在,否定了本体世界的造物之主,郭象只承认现象世界存在物之“有”的自生自化。
三、总结
有无之辩和名教自然之辩,密切相连,王弼郭象解老释庄,分别提出“以无为本”“独化于玄冥之境界”的说法。自汤用彤先生之后,关于玄学有无之辩讨论的问题,学术界在看法上已趋一致,即肯定玄学有无之辩着眼于现象之后的本体,重在探求宇宙万物及社会人生的根据。
点评:
这道题目非常基础,在中哲史的综合论述中属于典型论述,也是串联魏晋南北朝相关哲学史的钥匙。除有无外,还可进行名教与自然之辩、言意之辩等综合内容的延伸。因此,本题仍然在考察对哲学史的横纵把握,既需要了解单个人的思想,同时也要纳入到整体比较中。
上财马哲某学姐:
上海财经大学的哲学专业性价比较高,不过这两年报考人数持续增加,同学们不可掉以轻心。财大哲学虽为学硕,但是学制仅有两年,毕业后可选择读博,也可就职于各类机关、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同时,借着“上海财经大学”的招牌,哲学研究生也可在金融业闯出一番天地!
上财伦理学某学长: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虽然上财的校园面积很小,我们也总是调侃它为“小破财”,但是我却从未后悔选择这里。上财帮助我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而这种见识蔓延到待人接物上,换来的则是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财大哲学系的老师们为人随和,关心学生,在这里“没人会是座孤岛,也没人会被抛弃”。
许 愿 池
关于“上海财经大学的哲学考研”就介绍到这里
如果上海财经大学是你的dream school
那就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豪言壮志+目标分数
明年再来收获今天种下的硕果!
有需要其他院校介绍的同学们也可留言提醒
同时也欢迎各路好汉踊跃留言
本鸭什么都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