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张君被执行死刑,含泪签完字后被押赴刑场,全程表情镇静
2004年,《天不藏奸》电视剧在湖北经济频道首播,本剧讲述了以江啸为首的杀人抢劫团伙辗转全国疯狂作案最终被消灭的故事。而故事中江啸的原型就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曾流窜在湖南、湖北、重庆等地无恶不作的最大悍匪张君。
说起张君,年轻一辈的人没什么印象,但是老一辈的人却是闻之色变,他曾是笼罩在湖南等地一层阴霾,自1991年6月至2000年9月间,他指挥手下的犯罪团伙,持枪持械抢劫、故意杀人、抢劫枪支弹药22次,致28人死亡,5人重伤,15人轻伤,2人轻微伤,抢劫财物价值人民币536.9万元,抢劫出租轿车5辆。
这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触目惊心,足见他罪行之深重。然而正如电视剧名一样,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奸佞都有被铲除的一天。本世纪初,这个能止小儿夜啼的匪徒终于落网,2001年,他迎来了自己的审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以张君为首的团伙,曾多次抢劫银行和金店,还曾在公共交通上抢劫,且抢劫过程中,开枪击杀多个无辜群众,还打伤了执法的警察,仅是抢劫罪就足以判他死刑。
除了抢劫,他连无辜路人和自己人也不放过,他疑心颇重,在作案逃窜时,毫无征兆地朝路人开枪,视人命如草芥。担心自己的手下背叛自己,就将其骗到偏僻处杀害,心狠手辣到灭绝人性的程度。
因此了抢劫他还触犯了故意杀人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他出于卑劣的目的,导致多人死亡,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极其恶劣,最高也是可以判处死刑。
而且他还触犯了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后数罪并罚,他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是他作恶多端的必然结局。2001年5月20日,检察官将死刑判决书交到张君手中,张君面上平静,但眼角滑落的泪,还是暴露了他的情绪,那不是对他所作所为的忏悔,而是对死亡的恐惧。
他含着泪签完了判决书,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尽管他全程表现得异常镇静,但冷酷如他,直面死亡也是心生胆怯的,也许只有那一刻他才知道死在他手下的人,有多害怕。
子弹上膛的时候,他依旧面无表情,而这一切都是他罪有应得,没有人会为他的死悲哀,枪声响起的时候,他的世界彻底黑了,但是外面的世界却恢复了彩色,甚至有人放鞭炮庆祝铲除了祸害,活到这个份上,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回顾他的一生,他其实有无数次机会,可以回归正途,是什么让他走向了毁灭呢?
他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常德,曾经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12岁的他为了让重病的母亲吃上一碗肉汤,攒了一个学期凑足了5角钱,奔波30多里路为她买回一点点肉。
小小的孩子蹲在灶台上,学着哥哥姐姐的样子,生火烧柴,煮了一碗肉丸汤,了却了母亲的心愿。如果他能一直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品德发扬下去,也许又是另一番光景。
可惜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的他,逐渐走上弯路,当时经济格局调整,利益重新分配,不少人依靠劳动致富,对张君心理思维产生了巨大冲击,他也想富,可是他又不愿脚踏实地奋斗,总想着找捷径赚大钱,于是就去偷去抢,靠损害公众利益来满足一己私利。
后来其父因病无力医治,死于家中,更是让他这种畸形的心理天平向违法犯罪倾斜,这种极端的利己主义思想,让他对社会、对人都冷漠无情,因此杀人如麻,毫无顾忌。
这么多年,张君除了抢,再也没有其他谋生之道,劫得的钱财完全用于挥霍,也没考虑过要置一点实业,除了不善经营,更是因为他对社会有一种仇视心理,从他挑选的下属也不难看出这一点,都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且“仇富”的人。
犯罪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正常社会现象,人的欲望是最难满足的,如张君这样的罪犯,只出现一个就足以引起社会恐慌,发生再制止,不如从源头开始预防。
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普法教育,并针对犯罪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对可能犯罪的人进行早期防御与矫治,以减少或杜绝犯罪行为的发生,才能让这盛世更加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