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律说法】学生手游充值6万后自杀,父母该怎样向平台为孩子讨说法?
未成年人没有经济基础,更由于智力和经验等受限,其实施的很多民事行为的效力需要其法定代理人追认才能生效。新颁布的民法典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也就是说,无民事行为能力的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的行为都要由其法定代理人决定。
根据民法总则145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生效。也就意味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在纯获利和实施与其年龄、智力、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时不需要法定代理人追认、同意,直接生效,除上述行为之外的其他民事行为,才需要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王洋)
【今日出招】未成年人给手机网游、网络主播大额充值、打赏的,首先家长们有权要求网游、直播平台退款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参与网络游戏、主播打赏的全部支出,家长有权要求全部退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上述行为的,应当根据该未成年人智力发育、心智成熟情况及对该事件的认知来综合判断,家长不能一刀切的认为只要您的孩子是未成年人就能要求全部退回,要区分情况对待。
第二,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必须尽到家长的监督教育责任。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 3月,中国网民为 9.04亿, 19岁以下网民占 23.2%,如果不能有效遏制这类现象的发生,将是整个国家的灾难。最后,国家应该进行高屋建瓴的制度设计,建立类似于国家级网络游戏防沉迷平台,运用区块链等高科技手段实现对所有未成年人登陆手游、直播等网络平台的数据集中防控,在相关环节引入生物识别技术,如注册、支付等需要刷脸等解决这一问题。
第三,家长可以直接向平台的主管机关投诉,并要求他们组织协调退款。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保障与监护职责并举,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与其打一场官司,家长们不如监督好自己的孩子,保护好自己的网银账户和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