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七八糟小科普——印度两大史诗的思想与艺术价值
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闻名于世的文学作品。这两首史诗内容庞大,情节生动复杂,艺术手法高超,在印度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两部史诗的篇幅之长,在其他民族的史诗中是非常罕见的。两大史诗成书以后,对印度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成了印度教教义的核心。
成书时间约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摩诃婆罗多》书名意为“伟大的婆罗族的故事”,主线故事讲婆罗多族两大后裔俱卢族和般度族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内容涉及列国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被视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史诗,一位印度学者甚至把它称为“亚洲到现在为止所产生的最伟大的想象作品”。《摩诃婆罗多》是一部集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为一体的巨型史诗,通篇贯穿着爱情与战争的主题,讲述了上千个传奇故事。除了与核心情节有关的许多动人故事外,书中还插入了大约200个相对独立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譬喻故事以及寓言童话,这些故事像镶嵌在史诗中颗颗明珠,异彩纷呈。全书的主线故事表现出作者颂扬正义、抨击邪恶势力的思想。全书虽然情节复杂,但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两方面来写的,表现出作居楼王和般度王的鏖战《摩诃婆罗书》者较高的艺术表现手法。全书包罗万象而又结构完整,内容庞杂而又形式统一,头绪纷繁而又贯穿了一条主线。从文字艺术的价值看,作品语言质朴而又表现鲜明,说理简单而又寓意深刻,既有奇特的想象,又有夸张而逼真描写。总之,史诗所表现出的古印度人非凡的想象力和对文学巨著的架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在印度文学史上,《摩诃婆罗多》享有很高地位,被印度人奉为圣典,占据了仅决于“吠陀本集”的地位,甚至被称为“第五吠陀”。它所展现的是一幅远古印度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内容广泛涉及宗教、哲学、历史、政治、伦理、地理、天文、传说、神话、民族、语言、文学等印度学的所有领域。生动的故事内容,扣人心弦的情节,广阔的社会画面,为后世诗人和剧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罗摩衍那》《罗摩衍那》书名意为“罗摩传”。全书内容以阿陀城王子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为主线,反映了列国时代错综复杂的斗争。史诗的中心思想是颂扬善和正义。史诗中的罗摩智勇双全,圣明神武,是一位贤明君主,是印度人自古崇拜的英雄和膜拜的神明。《罗摩衍那》的主线故事情节生动,扣人心弦的场面迭出。在编纂体例、文学描写手法上,较之《摩诃婆罗多》都有大的提高,因此被誉为“最初的诗”,同时也表现出古代印度文学创作有了很大的发展。《罗摩衍那》对后世印度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影响都是相当深远的。它的创作方法与素材,常被后世的作品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