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日观影带读01】254位同学已经加入!学姐告诉你电影方面成理怎么考!

  1月26日起,水母学姐班为23届的同学们开启了【50日·观影带读计划】。带读计划始源于成理在专业一《艺术学基础知识》这本书中电影篇第五章考察的『50部必看电影』。

  在2021年简答题的第三题中也考察了列入必考电影范围的《公民凯恩》。所谓“基础必须打牢,拓展才将发挥最大意义”。带读计划开始之后,截止到4.13日,已经有254位同学加入其中。

  

  我们通过在“打卡系统+公益群聊点评”双线并行的方式让大家透析成理可能会考到的电影分析和相关简述题。同时通过讲解“多个维度”的影评专业撰写方式,为更多考研人提供一起交流学习电影的平台。

  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我国解放战争时期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家庭伦理片,讲述了抗战前到抗战后这个大时代中普通小人物的真实生活,展现了一个小人物的大时代,反映了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以下将从四个方面对影片进行赏析与评价:

  《一江春水向东流》选取苦情戏题材呈现,在故事的最后,懦弱的张忠良迫于王丽珍的淫威,没有勇气回到素芬身边,绝望屈辱之中的素芬纵身跃入了滚滚黄浦江。

  这部影片不仅是不可禁抑的批判激情的长卷史诗,也是一首悲情充溢的遥远而深挚的平民歌谣,成功地将国家的命运和家庭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得它成为一部“政治批判和伦理 道德批判高度结合”的中国史诗正剧的典范。

  影片在第一人称视点的表现上没有完全沿用西方式的正反打,而是掺入了创作者的评价, 以程式化的方式,包括跳轴、取景、象征等对第一人称视点进行了中国式的改造,使之更为符合东方人的审美和欣赏趣味。

  影片中,抗战胜利之后,温太太去监狱看望被当成汉奸抓起来的丈夫,无意中撞见了丈夫 的情人,两个人生气争吵。在这个画面中,影片的创作者给了这些对话一个“评价”:两者之间无法沟通,影片中温太太与温经理两人都朝向画左,这个评价便通过“跳轴”这样的形式表现出来。

  影片在叙述故事方式上有两条线索互相交替贯穿整部影片。一条是以素芬为主线,展现了素芬的勤劳吃苦,敢于和命运抗争,对丈夫充满信心,最终却因丈夫的负心而绝望,投江自杀的悲惨命运。另一条是以张忠良为主线,展现了一个自我蜕变,甘于堕落,禁不住富贵的诱惑而抛妻弃子的负心汉,在富贵诱惑面前人性的一种冷漠无情。

  蒙太奇的灵活运用使两条主线在交叉对比下发展,两位主人公的生活线索不断地切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情节层层递进,跌宕起伏,最后达到高潮,给观众造成强烈的震撼。

  影片在艺术表现中插入了大量的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增强了影片的“诗意表象”,将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诗歌、戏曲、古典小说、绘画等艺术的表现技巧纳入影片中,增加了影片的传统艺术性。

  素芬看到自己的儿子因卖报被撞伤且又劳累饥饿,从东家厨房中讨些冷饭,出来呼唤着儿子名字时,出现了一老一少两个衣衫褴褛的乞丐,随之《月儿弯弯照九州》的音乐响起,霎时,观众心中对统治阶级的愤恨和对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影片的感染力为之大大增强。

  综上所述,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中国电影左翼运动的延续之作,通过一个小家庭的浮沉变迁,展示了一个宏大的时代发展背景。把国与家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把人物命运同历史发展和社会矛盾结合起来,以强烈的社会使命感表现了民族危机,真实地再现了三四十年代的社会生活,奠定其在中国电影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还在为电影学习发愁的同学们,可以跟随我们一起,先从电影作品出发,提升阅片量,帮助大家深度学习怎么从一部片子中掌握更多考试内容和知识点。

  无论你是23级、还是24级,我们鼓励任何想要挑战自己的同学参加,和学姐一起回归到电影艺术的造梦世界中去吧!只要你热爱电影,这50天打卡后,你的观影水平就会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我们一起挑战自己,看看你到底能够补完多少部经典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