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
交换
2018.10.29
社会的本质是价值交换
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
通过交换,在满足对方需求的同时也满足自己的需求
人们之间的关系,或者说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通过交换,在满足对方需求的同时也满足自己的需求。交换的本质是价值交换,价值不仅仅指经济价值也包含了社会价值乃至伦理道德价值因素在内。人们在交往中总是在交换或者是物质的、或者是感情,以及诸如时间、技术、努力、服务、赞许、声望、符号、信息和地位之类的东西。
交换
利者,义之和也。所谓义,就是利人;所谓利,就是利己。
答案
一个只想着利己而不知道利人的人,一定会被周围人所厌弃,最终走投无路;一个只想着利人而毫不利己的人,虽然会得到周围人的喜爱、推崇,但也可能会因其完全无私而难以生存。你不仁,我不义,本质是啥?你不利我,我就不利你。利人、利己,必须要有一个折中,要平衡,要中庸。
社会交换的基本原则。人们在社会交换中,都要对成本与报酬、投资与利润的具体分配比例做出判断,或者说要算计成本与报酬的比率,都希望得到的报酬或利润与付出的成本或投资成正比,谁也不会自愿地、长久地进行“赔本”交换,这就是社会交换中的“公平分配”原则。
在社会交换中成本与报酬的比率是否“公平”,是社会交换的参与者主观判断的结果。判断的标准有两个,一是社会交换的参与者以往的经验,二是社会交换的参与者的比较群体。前者是指人们在判断交换是否公平时,主要根据个人以往的经验。也就是说,人们总是以过去成功地从事某一行动时的成本与报酬、投资与利润的比例为尺度,来衡量现在或将来的类似行动。如果在现在或将来的行动中,报酬或利润比过去下降了,行动者就会感到不公平。后者是指人们在判断交换是否公平时,往往把自己的所得同那些与自己类似的人进行比较。人们倾向于更多地同那些与自己联系紧密的、比较相似的人进行比较,而较少同那些与自己比较疏远的、不太相似的人进行比较。人们首先与之进行比较的人,就是与之进行直接交换的人。从根本上讲,社会交换应该是公平的,否则,社会就会发生混乱。
“
社会的本质是价值交换
利人就是利己
”
义利不是相对的,而是同一个东西。
人们总是依靠别人去完成自己的部分需求,即通过交换,在满足对方需求的同时也满足自己的需求。能满足对方需求的人,常找那些能满足自己需求的人做伙伴。个人为组织付出时间、技术、脑力和体力,而组织回报给个人以金钱、社会地位和其他物质待遇等,实现相互交换。
第一,人们并不总是追求最大利润,他们只是想在交换关系中得到某些利润;第二,人在交换中并非常常从长远着想或进行理性算计;第三,交换物不仅仅是金钱,还有赞同、尊重、依从、爱、情感,以及其他紧缺物质产品;第四,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交换行为,而并不是市场中才有交换行为。
在社会的价值交换过程中,谁能利人利得多,谁就能活得好,这是底层逻辑。你要想活得好,就得想自己能怎么最大限度的利人,通过利人挣点钱。比如,你是个厨师,你要思考的是如何更好的做菜,如何把菜品做的更好吃、更营养、更健康。别人对你需求越大,付给你的价值(金钱)也就越多。
利人越多,利己越大。
没有平白无故的赠予,只有各尽其能的交换
人际关系的实质其实是互相利用。其原动力是靠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杠杆的推动。人际关系是一种互动,互动的最终目的就是从对方那里获得自己的利益,这种利益有长期和短期之分、有显性和隐性之分。长期利益和隐形利益是相一致的,短期利益和显性利益是相一致的。长期利益是人际关系的长线投资,同时期待的回报也可能会更大,当然风险也比较大,长线钓鱼的弱点就在于线极有可能会随时断掉。人际关系是建立在长期利益基础上和短期利益迅速交换的基础上的。对于那种在后期没有回报的人际关系就不要浪费时间苦心经营。
我们不能把人际关系的本质看成只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人首先是主体,当然也有作为客体的使用价值,比如我们每天在创造知识、创造财富,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但这并非利用,而是我们与社会的价值交换,社会养育了我们,我们反过来也为社会创造财富。
在任何关系中,一味的索取都是不成立的,失衡的关系迟早会枯竭,让关系的双方都走向死亡。
价值交换是所有资源配置的法则,你有多少价值,就能得到发挥多少价值的资源,反过来也会获得相应的价值回报。
参加交换的各方都期望从中获得报酬或利益,也就获得是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这是人类的本性,它“为人类所特有,而在其它动物中是找不到的。” 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只有这种人与人之间精神和物质的交换过程达到互惠平衡时,人际关系才能和谐,而且只有在互惠平衡的条件下,人际关系才能维持。
义是因,利是果,利人是手段,利己是结果
大自然汲取养分和水,生长出植物,农民种地,确保长出足够的农作物,将农作物拿到市场上交换农具,衣服,盐和工业品。
工人生产出工业品,换得了农民的粮食,得以生存,金融和服务业提供服务,使工业发展得更好,从而换得金钱,买来粮食和住房。
大自然提供动植物供人类生存食用,人类消化后再排到大自然,只是,应“好借好还”,这些年来,大自然提供清洁安全的食物供我们生存,我们却将有机肥排入下水道,连同工业废水污染江河,对自然不好后,自然给了我们报复,生长出的作物也不健康起来。
交换才会生存,交换才会发展,了解这些规律后,我们就可以问自已,我们自已拿什么来与别人交换?如果我们拥有的东西不好,当然别人回馈给我们的也不好,我们拥有的东西无价值,太普通,也换不来好东西。
我们应想办法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可以与人交换?运动员不断地锻炼技能,以提供更好的竞技表演,观众付出金钱来换取闲暇时光的节目,知识工作者不断汲取新知,以提供给观众更新更有价值的知识,当他的知识越与众不同,越有真见,则与他交换的人就越多,他积累的财富也就越多。
我们很多人喜欢抱怨社会的不公,但是很少能想一想,我到底有什么可与人交换的价值在手中?
在人际交往中的交换,没有哪一个人是永远的赢家或输家,并且任何一方都不会自愿地、长久地进行“赔本”的交换 。
只要一个人在交换过程中向他人提供酬赏的能力大于对方向自己提供酬赏的能力,他就在交换中拥有了权力和优势地位。
如果坚持看完本篇文章的你行动起来了,欢迎留言分享,让我们为你的进步鼓掌庆祝;如果你持怀疑态度或者眼高手低,那就请出门右转,找完鸡汤继续温暖你那颗幼子之心吧,天冷,我们也不想你冻着。
文字 / 网络
排版 / 小律上品
图片 / 网络
社会运行的本质在于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