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腐女
本篇文章过于硬核,请只想看看就走的腐女朋友们不要点进来。
我不想评价腐女(逍遥不想建立对立意识),我只研究产生的原因。
在20 世纪90 年代,耽美文化由日本传入我国大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崛起,腐女现象也相应普遍盛行起来。目前,网络的传播能力显出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腐女现象已经逐渐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喜爱“卖腐”现象的女性越来越多,腐女现象也逐渐为人们所知晓。在其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女性为主体,她们沉迷于男性之间的爱情,同时也欣赏和撰写小说、漫画及制作广播剧等方式为爱好的现象——腐女现象。腐女现象影响范围日益扩大,并呈现出自身独有的特点。
腐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所以我国学者对腐女现象及耽美文化的研究还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使得许多人对腐女现象的理解抱有成见,对腐女群体也持排斥态度,本文希望能够通过客观地分析腐女现象,让人们了解这种现象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也能够认识到其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该怎么研究这个现象
第一,对于腐女现象的研究,大部分文章是从伦理学、传播学、文学的角度出发,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的研究大多数还是集中于腐女的自我认同方面,从性别角色等方面来解释腐女为什么喜欢耽美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而本文试图结合社会性别角色等相关理论,对腐女在耽美文化影响下其性别意识的认知和身体表达的方式而进行研究,并希望以此作为这方面研究的新的探索。
其二,
第一,面对日趋表现出低龄化趋势的腐女现象,通过对其性别意识的研究,能够为其中的青少年在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和扮演好相应的性别角色提供一定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腐女现象发展势头迅猛,腐女群体将喜爱的耽美文化同其他网络文化相结合,便形成了新的娱乐文化。同时伴随网络的普遍应用,腐女现象逐渐表现出了偏向色情的发展趋向。通过研究腐女对性压抑的反抗,同时可以看出当代女性对于身体意识的增强和逐渐完善。
第三,因为腐女现象相对于其他现象更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和封闭性,处于该现象之外的人对它的了解十分少,以致由于不了解腐女们与众不同的爱好和行为而产生偏见,进而致使对腐女现象认识的误区存在。希望经过本文的研究能使社会大众对腐女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也对腐女现象投以友善的目光。
1. 从心理学角度入手的研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重点研究腐女现象形成的心理原因以精神分析学作为研究范畴,对腐女喜欢耽美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问卷调查。
从爱情心理、性心理、性别心理等角度来解释其原因,得出腐女之所以喜欢耽美是因为耽美体现了女性对男性世界的幻想,对女性角色的逃离和反叛,在对男性地位的颠覆中获得心理补偿。
以女性社会心理为视角的研究有,在同人女群体中,她们通过线上和线下互动来构建自我认同,这种网络趣缘群体为满足同人女对友情的需求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
认为同人女群体通过创作和阅读耽美文学作品,来表达自身心理和身体的诉求,并且女性在提出这种追求时是对男权社会的不断反抗。
2. 从人类学角度入手,对腐女现象的分析
用访谈法和观察法论述了同人女的群体特点,在与同人女的访谈中看出“性”并不是同人女喜欢上耽美的主要原因,很多同人女在看耽美的开始阶段并不是由于耽美文学中的性描写,只是在后续阶段会慢慢去接触逐渐增多的性描写,随着接触时间的增长,性描写也逐渐成为了重要的因素之一。(简单来说,只喜欢对腐的描写的吸引而不是真正的喜欢热爱,我希望各位网友区别这两者。)
同时也指出,同人女对“性” 的好奇,是由于国内学校性教育的缺失和传统观念的阻碍等原因,使得一部分女性群体借助于耽美作品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
如果要研究同人女群体在网络环境下的互动交往和自我认同的构建,并找出在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同人女群体通过与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来建立自我认同,对于同人女群体的研究也有助于研究当代女性在网络中认同的构建。
还有一些可能的原因。
同人女之所以认同耽美文化是因为对耽美风格的喜爱和对传统恋爱观念的不认可,
同人女群体内部成员的认同也是基于这种相同的爱好和同其他亚文化群体之间的分歧。
3. 从教育学角度入手,对腐女现象进行分析
如果从同人女群体的兴起由来过程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并从多学科角度研究了同人女群体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指出耽美文化的盛行和同人女的出现,除了审美以外,还出于对性别刻板印象的不满,对隐秘的性的需求和猎奇心理。
这些因素引发了处于青春期的少女和接触异性较少的青年女性对耽美的强烈热爱和追捧,也使得她们深深迷恋上耽美。同时,也探讨了同人女群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对这个群体进行一定的教育和干预。
腐女们在性别认知上腐女同非腐女相比存在着一些困难,腐女沉迷于耽美是对女性本身角色的自卑,所以在面对腐女群体时,应当对她们在人格建立和心理发展等方面做出正确的指引。[25]
综上,以传播学为基础的研究,大多是通过对耽美传播的方式和空间进行分析,为耽美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其对传播中的变化并未引起关注。同时,又结合亚文化理论,将耽美文化归结成一种亚文化,采用相关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归纳。
以心理学、人类学为基础的研究都侧重解释腐女现象产生的原因,从各自学科特点入手,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从教育学角度入手的研究,着重研究腐女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以上思考通过不同角度对腐女现象和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不同角度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但很少有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腐女现象产生的背景及原因进行详尽的解释分析。我希望社会学的朋友们可以在评论区说说,让我看见二次学习思考。
而且,网络的飞速发展使腐女群体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本人在多年的腐女群中了解到很多,我再说一个不严谨的现象:假腐很多。所谓的腐女,其实就是很正常的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