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人为什么要带头巾?不同的头巾有什么讲究吗?

  大多数都是白色的,也有粉色格子的,这两种有什么区别吗?

  阿拉伯人为什么要带头巾?不同的头巾有什么讲究吗?

  余澄空的回答可以结合这篇回答一起看,这篇回答也是余澄空的,被小管家删除了。

  原作者:余澄空

  因为伊斯兰教是寒霜不改劲节的苍松,而基督教沦为了随风俯仰腰肢的蒲柳。

  首先很抱歉,你完全误解了欧洲近古史发展的脉络。你提到的那场著名宗教改革是对文艺复兴的大反击,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具有强烈的敌对性。你知道主张宗教改革的人为什么要反对罗马教会吗?正是因为他们无法容忍文艺复兴。在加尔文和路德主张宗教改革的那个时代,如果某个西欧乡民的牧师是宗教改革派的牧师,那么他布道的时候会这样告诉教民:「罗马教会太邪恶了,他们卖赎罪券,他们是只要钱不救灵魂的,耶稣基督是要救你们灵魂的。最可恶的是罗马教会那帮人在搞世俗主义的东西,他们降低宗教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他们居然已经不虔诚到这个地步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现在敌基督占领了教皇的宝座,他们不但不关心你们的灵魂,不关心你们的肉体,还只关心从你们身上刮钱,大家不要相信罗马教会!」然后他们就唱起路德派的赞美歌:啊~基督是我坚强的堡垒~啊,基督是我坚强的堡垒~!

  这才是宗教改革的真实情况。是不是和你以为的宗教改革不一样呢?你以为的宗教改革是降低宗教对人们的影响,但真实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基督教内部塔利班式的改革,它是要加重宗教对人们的影响。宗教改革运动家的真实形象其实就像今天的塔利班,他们都是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这次基督教宗教改革产生了基督新教,产生了圣公会,产生了狂热的清教徒。圣公会从十七世纪开始便成为了英国的国教,而普利茅斯的清教徒孕育了后来的美国。顺带一提,普利茅斯清教徒的律法要比罗马教廷的宗教裁判所严苛得多。

  真实的历史和你想象得不一样。你的阅读量太少,在你模糊的概念中,你认为随着宗教的退潮,国家越进步。但请问你怎么解释英国和美国呢?英国最强大的时代是维多利亚时代,在英语里有个很著名的词汇是「维多利亚时代道德观念」,维多利亚时代被认为是英国人的巅峰。不仅仅是国势的巅峰,也是德性的巅峰。在那个时代里,英国所建基督教堂的数目超过了这个国家以往所建之和。而维多利亚时代的性节制和更早乔治王时代和后来伊丽莎白女王时代相比,是最为严苛和纯洁的。而基督教士始终在英国的扩张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且我相信你知道,美国作为这七十年来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长久以来都是个宗教气氛浓郁的国家。它的钞票上仍然印着「我们信仰上帝」。

  确切来说,美国和西欧是1970年代才开始世俗化的,从性解放运动之后基督教就开始退潮。在那个年代诞生的嬉皮士白左就是美国的五四青年,他们的特点就是拒绝家庭的责任,推崇放荡的私生活,蔑视舆论的规训,怀疑和嘲笑本民族的传统价值观。而伴随着基督教的衰退,整个西方社会也堕落了。

  今天,那些被左派长期恫吓的基督教牧师窝囊地不行。他们在七十年代先是对性解放点头,现在居然沦落到对同性恋折腰。只有伊斯兰教的阿訇们像朱熹或海瑞那样坚决地站出来,说:不行,你们不能不守妇道,这是要下地狱的。不行,你们不能行鸡奸,这是要下地狱的。不行!你们这样的生活是不道德的!

  这在当代左翼人士或者已经无能化的基督教徒的眼中,就是所谓非常愚昧的。这群浅人会嘲笑着说道:「这群穆斯林,他们是多么多么愚昧啊,他们歧视同性恋者,他们反对性解放,他们可真是一群老古董,他们居然要求妇女从属父系家长制的家庭,居然要求妇女作贤妻良母。他们居然歧视不守妇道的女人,他们居然歧视滥交的女人,伊斯兰教可真是落后啊,哈哈哈。」

  但是对不起,如果伊斯兰教始终保持着坚如磐石的信仰和伦理,而你基督教已经是一群废物了,那你们就不要指望依靠嘴上功夫阻止伊斯兰教的扩张。

  这种事情也的确发生在德国的另类选择党当中,德国另类选择党的一个大佬不久之前改信了伊斯兰教。这个另类选择党是一个极右翼党派,他们的基本诉求就是相当皇德的那套:他们认为德国的主流党派对外来移民太宽纵了,他们坚决反对外来移民,外来移民统统滚蛋,尤其是穆斯林。然后在社会层面上,他们提倡传统的基督教生活方式,要求打倒各种伤风败俗的现象,要求德国男人好好养家,要求德国女人守妇道,他们要求德国人要过有道德的生活。

  结果搞到最后,这个右翼大佬发现今天的德国社会已经变成这副鸟样了,有道德的社会风气已经建立不起来了。如此浊乱的基督教,又有什么可留恋的呢?而只有伊斯兰教社区仍然重视家庭、维护妇道,反对淫秽读物毒害青少年,反对同性恋。这样的价值观实在很符合他这种虔诚基督徒的口味,结果自己投奔伊斯兰教,变成穆斯林了。

  所以可以说吧, 白左那种赞美杯水主义性自由,追捧同性恋,唾弃家庭责任感的价值观。虽然他们自己把这种东西叫做进步,但其实这只是一种堕落。而这种堕落不可能是一个永久性直线下降的过程,它只是历史上一个短暂的插曲。它一旦把社会松散到一个临界的阈值的时候,就会引起巨大的变动。甚至我们可以说基督教欧洲的社会风气,如果长期地处于这种堕落的生活状态,它就空出了足够的生态位,要不是让保守派的老百姓重新宗教改革,要不就是让伊斯兰教徒来占领这个生态位。

  伊斯兰教在这个时代的优点就在于它对律法的绝对信仰和坚守,所以我说伊斯兰教是寒霜不改劲节的苍松。而你基督教会对任何事都点头折腰,早已沦为了随风俯仰腰肢的蒲柳,那么你就应该被历史淘汰。

  世界属于笃信者,而非圆滑者。这话经得起任何逻辑和经验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