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是否有必要“谈虎色变”
献血——是否有必要“谈虎色变”问与答
提到献血,很多人都会“谈虎色变”。总觉得血液如此宝贵,献了血就像折损了多少生命似的。这期小编就为大家科普关于献血的一些知识。
1问: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一次献血200ml左右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吗?
答:没有。
因为机体造血的功能非常强大,一次献血200ml,基本上很快机体就会代偿性增生,有新的血液成分补充起来。
骨髓是造血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一直不损失的话,就像铁会生锈一样,造血器官的造血机能会明显下降,白细胞的数量也会降低。
但是经常献血就不一样了。献血会经常刺激骨髓,从而提高并维持骨髓的造血机能,使骨髓随时保持活力。
2问:献血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呢?
答:
1.献血能降低血液粘稠度:能够提高血流速度,因此能够缓解和预防高粘血症。
2.献血能增强造血机能:多次献血后,对血液减少的反应就会更加灵敏,补充血液的速度更快,也就能够一直保持造血机能处于的旺盛的状态。
3.献血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诱发心脏病的重要因素是血液中过剩的铁和铜,适量的科学献血能减少血液中多余的铁和铜,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献血能促进新陈代谢:体内大量的血细胞在衰老死亡,同时又有新的血细胞在诞生成长,因此在献血后,人体内的血液减少,会刺激造血器官加速生产血细胞,新产生的年轻血细胞,不但可以输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成分到达全身,而且具有很强的吞噬病毒能力和抗病能力,起到延年益寿作用。
3问:哪些情况不宜献血?
答:
● 女性处于月经周期、哺乳期或者妊娠期等生理情况,容易出现贫血
● 贫血患者如果献血,就会明显加重自身贫血的症状,对自身的健康会产生明显不利的影响,表现为严重的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运动功能下降,轻微活动以后会感到四肢酸软无力、心慌、胸闷,需要停下来休息。
4问:献血会造成贫血吗?
答:大家需要了解一下:
● 红细胞的生命周期约为120天
● 白细胞的生命周期最短,往往在2-3天左右
● 血小板的生命周期在7-10天左右
所以人体的血液一般3-4月的时间会彻底更新一次。
适当的献血肯定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好处,但是献血过量就会造成贫血,心律不齐等缺血症状的发生了。
如果献血者本身属于营养不良体质,在短时间内献血次数过多,就可能发生贫血。
所以我们献血的时候要按照医生的指导,量力而行,千万不能逞英雄哦。
5问:献血后的饮食要注意什么?
答:
其实,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ml,仅仅相当于全身血量的5%-8%。献血前喝淡盐水,献血后喝牛奶及蛋白质饮料,血容量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平衡。如果想加快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恢复,需要注意饮食调理。
需要补充蛋白质
● 在原来正常膳食的基础上,添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类、蛋类、奶类、鱼类、豆类等
● 在摄入高蛋白膳食的同时,主食的供给也要适当增加,以保证蛋白质的利用
要补充铁
● 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类和鱼类等
● 植物性食品,如黑木耳、海带以及芝麻等,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的恢复
要补充叶酸
● 叶酸在猕猴桃、草莓、菠菜、莴苣等新鲜水果、蔬菜中含量丰富
● 在肝脏和肉类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叶酸
● 维生素B12在动物食品中大量存在,尤其在肝肾、心、肉及蛋类、乳制品、鲜蘑菇中含量比较高
献血之后人体当中的血量减少,这时候可能会引起脑部供氧不足,这时候就会出现了暂时性的头晕,因此在献血之后要注意保证充足的,尽量不要让自己劳累过度哦。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基本不会营养不良,相反,营养过剩的疾病却困扰着人们,像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等,尤其是对于久坐的上班族,这种情况更为的普遍。献血就可以使血液被稀释,间接达到了降低血压,血脂,防止动脉硬化的目的。
不要害怕,让我们勇敢的献出自己的爱心,滴水成海,让爱永驻!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张辉
审校:王晓娟
本期编辑:刘雪霜 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