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口味!用别人的屎,竟能治自己的病!

  

  通过鼻-空肠管或留置盲肠导管,接种到患者的肠道内,从而重建患者肠道微生态平衡,达到治疗的目。

  

  ▲ 消化内科一病区于泳主任为患者注射

  经过4次治疗之后,刘先生顽固的腹泻终于被控制住了。

  高高兴兴出院回家啦!

  刘先生成为我省完成的第一位粪菌移植患者。

  未来,它有望治疗高血压、糖尿病

  为什么粪菌能够治病?于泳说,这首先要从人体内的菌群来说。

  于泳介绍,正常人的肠道内,约有三四百种细菌,这些细菌和平共处时,人体出于健康状态,一旦出现失衡,人体就会出现改变,最常见的病态改变就是腹泻,其他改变,比如肥胖、高血压等,也和菌群失调有关。

  粪菌移植就是将健康人的菌群移植到患者体内,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目前,粪菌移植可以治疗顽固性腹泻,尤其是长期使用抗生素后导致的腹泻,还有就是炎症性肠病等。

  此外,他介绍,目前国内一些医学机构研究表明,粪菌移植对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也有显著疗效,不过,还需要进一步试验。

  孩子易过敏,和过分干净有关

  于泳说,在人体不同年龄段,肠道内的菌群也有不同,胎儿在妈妈体内时,肠道内的菌群是0,但随着他来到这个人世,开始接触妈妈产道或者喝第一口水、吃第一口奶时,菌群就开始进驻,到孩子1岁以后,肠道内的菌群开始趋向于成人,等孩子3岁的时候,肠道内的菌群种类已经完全和成人一样了。

  “现在过敏的孩子越来越多,和孩子成长环境过分干净也有一定的联系。”因此,他建议,对于孩子来说,适当地接触细菌也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在孩子接触外界的时候,也是在接触抗原,进而增强抵抗力的时候。

  

  粪菌移植的前世今生——

  1.缘起

  

  2008年,一架军用直升机降落在委内瑞拉广袤无垠的奥里诺科(Orinoco)丛林中,机组人员在向导带领下找到了一个印第安人原住民部落,这个部落极少与外界接触,部落里仅有的2件金属制品是一把砍刀和一个金属罐子。委内瑞拉政府为这个部落提供了药品与疫苗来帮助这些“原始人”。一个由委内瑞拉、新西兰和西班牙三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来到了这个部落,他们发现这里的人们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病的困扰。并且他们获得了原住民的口腔、皮肤、粪便的样品,与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成年人作对比发现,美国人身上只有少数几种门类的微生物,而部落里的印第安人身上发现了100多个门的微生物。由此推测,微生物的差异可能与困扰现代人的慢性疾病的发生有关。那么如何解释这种差异?原因可能在与我们“越来越干净”的现代生活,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甚至于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

  2.肇始

  

  21世纪是“抗菌素的世纪”,抗生素的发现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同时不可否认,抗菌药物的使用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如:超级细菌的流行、抗菌素相关性腹泻等等。人类的胃肠道内寄生着种类繁多的细菌,从生物学的“种”的水平来分析,可多达1500种以上,总的重量大约1.2Kg,而这些细菌非常容易受抗菌素的影响,导致人体胃肠道微生态的紊乱,产生腹痛、腹泻的症状,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命。有这样一种细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又名艰难梭菌,是人类肠道内常驻菌群之一,对于一般人来讲没有危害,但是对于长期使用抗菌素的人来说,它可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感染,曾经在美国引起过爆发性的流行,而且使用抗菌素的种类越多、剂量越大、疗程越长、患者年龄越大,艰难梭菌感染的可能性越高,使患者出现顽固性的腹痛、腹泻,并且只有甲硝唑、万古霉素等少数几种抗菌素对它有效,但治愈率并不高。这时,一种新的疗法——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出现了。

  3.进展

  

  其实,早在1700年前,中国的古代的《肘后备急方》中,就已经有了使用粪便治疗疾病的记载。1958年美国医生Ben Eisemen发表了他使用“粪菌”治疗严重腹泻的文章,同一时期中国大连医科大学的康白教授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使他的研究没能继续下去,甚为可惜。2013年,来自荷兰的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关键的研究,发表在了大名鼎鼎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引发了轰动。研究人员对反复受艰难梭菌感染的患者进行了随机临床研究——受试者有机会选择接受传统抗菌素治疗或是粪菌移植。结果,接受抗菌素治疗的治愈率是31%,而接受了粪菌移植的治愈率是94%。差别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伦理委员会不得不在实验进行到一半时终止了该项研究——既然有了如此有效的治疗方法(粪菌移植),再使用传统的抗菌素疗法就太不人道了。

  4.现状

  

  2016年5月13日,美国白宫宣布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这将是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精准医学计划”同等重要的科研活动,必将对人类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而粪菌移植已经成为全世界科学家的研究热点之一。截止 2016 年 12 月 1 日,美国官方临床试验注册机构 www.clinicaltrials.gov 网站共注册有 140 项关于粪菌移植的临床试验。涉及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症、肝硬化、脂肪肝、肝性脑病、癫痫、肥胖症、营养与代谢异常、器官移植、儿童自闭症等数十种疾病种类。

  5.未来

  

  随着研究的进展,人们对于人体微生态平衡的认识将不断深入,粪菌移植——这一“生物疗法”,将越来越多地展示其神奇的魅力。终有一天,我们将解开抗菌素的魔咒,摆脱慢性病的困扰,重拾人类健康的梦想。

  (| 本期微医君小编 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