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刘晓庆版《武则天》:25年过去,最有资格做大女主的依旧是她

  原标题:刘晓庆版《武则天》:25年过去,最有资格做大女主的依旧是她

  作者|电影夫人(头条号签约作者)

  01

  1995年,刘晓庆40岁,蝉联过三届百花奖最佳女主,是中国最有名的女演员之一。

  在被社会360度无死角磨炼后,她却要饰演一个十五六岁未经世事的少女。

  而且,演成了。

  多年后,当她说自己是“装美鼻祖”的时候,是玩笑,更是底气。

  她的这份自信,离不开一个角色:武则天。

  《武则天》是一部关于女人野心的史诗,它诞生,本身也是一部野心之作。

  不信?看看幕后班底就知道。

  制片人刘大印,《武则天》之前的代表作是87版《聊斋》。

  拍摄《聊斋》的时候,他的野心已经显露。

  编剧是苏叔阳、张天民(电影《开国大典》编剧)等国内一流编剧;导演是谢晋、达式彪等国内顶尖导演;还有李媛媛(《围城》中的苏文纨)等众多明星加盟。

  历时三年多,边播边拍,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巨制。

  如今豆瓣8.7的评分,作品之经典已无需再言。

  电视剧播出后,主题歌:“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流传全国,成为一时盛事。

  武则天是刘大印非常喜欢的历史人物之一,虽然市场上已经有不少关于武则天的影视,但大多都在歪曲这位历史上唯一女皇的形象。

  所以,刘大印产决定重新拍摄《武则天》,用自己的匠心艺术地再现历史真实。

  导演陈家林,也是《聊斋》的导演之一。

  在《武则天》之前,他已经拍摄过电影《谭嗣同》《末代皇后》,古装剧《努尔哈赤》《唐明皇》,是执导历史剧的一把好手。

  豆瓣评分9.1的神剧《康熙王朝》同样出自他手。

  功底之深,可见一斑。

  《唐明皇》剧照

  造型杨树云,87版《红楼梦》的造型设计是他,电视剧《唐明皇》的造型设计是他,后来的《上错花轿嫁对郎》《贞观长歌》依旧是他。

  凭借出色的能力,他拿过两次飞天奖,一次百花奖,几乎以一人之力承包了我们对经典历史剧的记忆。

  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人就是“魔法”化妆师毛戈平。

  为《武则天》剧组工作那一年,他刚刚30岁,憋着一股向上闯的劲儿,恨不能把平生所学施展出来。

  毛戈平本是一名生不逢时的越剧演员,曾在浙江艺术学校学了5年的越剧,但还没学成就倒声,不得不告别舞台,改做幕后,成了一名化妆师。

  为了学习越剧妆容,他找来了几乎所有能找到的书,把床搬到化妆间,除了工作就是学习。

  可当他觉得自己有两把刷子要磨刀霍霍大干一场的时候,戏剧表演的市场已经所剩无几。

  此时,正是港台剧流行的时候,为了抓一个饭碗,他又从头学起电视剧化妆。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老天果然就给了他一个大饼。

  一部《武则天》就够他吃一辈子饭了。

  拍摄《武则天》时,刘晓庆已经40岁,却要演十五六岁的少女,毛戈平的降龄秘诀,就是用越剧演员化妆用的油彩遮掉刘晓庆的尖下巴,然后再用化妆刷打阴影,改变骨骼线的视觉效果,这才有了如少女一样娇憨的刘晓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毛戈平之前所有的积累,终于在这个巅峰时刻释放。

  有化妆、有造型,服装也是艺术的载体,这时就要靠服装设计师,也是《武则天》剧中徐惠的扮演者、《康熙王朝》中容妃的扮演者李建群施展才华了。

  李建群是导演陈家林的生活伴侣,两人相恋20多年,但始终没有领那一纸证书。

  不过,没有一张纸的束缚,也没有影响二人相濡以沫。

  两人的常规搭配是:陈家林导演,李建群任服装设计兼演配角,共同成就经典。

  李建群是标准的美女兼才女,拿过金鸡奖服装奖,飞天奖服装奖。

  奖项背后,是她的用心。

  为设计《唐明皇》《武则天》的服饰,她曾四进敦煌、七下西安,临摹了无数的壁画。

  开始设计时两个半月没回家、春节连吃八天泡面、八开见方的图纸铺满房间,上面画满了千姿百态的剧中人物,大到服装,小到配饰。

  最终,万余件服饰从她的画笔下产生,她所设计的唐代戏装,至今仍是唐代服装设计的蓝本。

  舞台搭得再精美,戏好不好,还要由演员决定。

  为了唱好这一台大戏,刘大印三顾茅庐请刘晓庆出山。

  当时的刘晓庆虽然已经拿过3座百花影后奖杯,1座金鸡奖影后奖杯,实力沉甸甸。

  但因为拍戏不赚钱,她已经息影三年,专心去做生意,在成为亿万富姐的路上狂奔了。

  《武则天》的制作成本仅仅600万,要保证制作水平,自然很难付演员高片酬。

  即使如此,刘晓庆还是同意接拍的。

  可要开机的时候,她却消失了。

  刘大印一打听,原来香港一部正在筹拍的电影《武则天》同样找到了刘晓庆,一出手就是200万的订金。

  眼看主角要被撬走,刘大印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没钱咋办?只能打感情牌,对刘晓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刘晓庆确实仗义,退了港方200万的定金,重新回归,这才有了这部到如今依旧难以超越的经典

  至此,这个既有匠心,又有野心的班底终于凑齐,至于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提起武则天的影视剧,刘晓庆主演的《武则天》就是难以绕过的高峰。

  02

  这一版武则天为能成为经典?

  首先不得不提刘晓庆的演技。

  她完美地演绎了武则天从十五六岁到八十多岁的人生。

  刚进宫时,她妩媚动人,有着少女的灵动与天真。

  饱满的苹果肌,圆润的脸庞,配上丫鬟双髻,娇美可人。

  明亮不世故的双眼,带着几分娇憨,完全不见演员自身的年龄感。

  从感业寺回皇宫之后,她在王皇后身边做侍女,则以憨厚、本分示人。

  此时的她神情稍显木然,藏起了所有锋芒,不过是一个普通妇女,哪里还看得出当初的明艳逼人?

  这也就可以理解,王皇后为什么会忽视她的威胁指数,不但不提防,还亲自建议李治重新加封她为才人,以至于给自己树了一个劲敌。

  可一旦登上后位,她的光芒便再次释放,自信从骨子里透出。

  不同身份的转变,可不止是妆容与衣着的变化,与故事情节同步的,还有演员的气场、和共情后传递出的情绪。

  和年轻时的艳丽一样令人叫绝的,是年老时的蹒跚。

  一个细节就彰显了演员的实力。

  手里拿着书,不小心就睡着了,书突然掉之后,人被惊醒,注意她的手指:自然反应地捏搓了一下。

  动作自然,整个反应,不就是一个上年纪的老人?

  40岁演16岁难,演80岁更加难。

  因为16岁是经历过的,有章可循;80岁却要靠观察、想象来演。

  晓庆阿姨这样的演技,真的可以让她横着走一辈子。

  一部剧能打动人心,最终还是要回到故事和角色塑造。

  这才是一部剧的魂,也是《武则天》最大的亮点。

  先说武则天本人。

  她有爱,但是不滥情;有色,但不是白莲花;有谋有略,不输男儿;她的崛起是自立自强的过程,不靠男人扶持成就。

  更重要的是,剧情也没有忽略她是一个女人,有柔情有绝情;有宠爱,但更多的是孤独;即使登上至尊皇位,依旧不能摆脱对情对爱最初的向往。

  刚进宫时,武则天只是一个小小的才人,在深宫中等待一年后,她终于被李世民召幸。

  第一次被召侍寝,她三分羞涩、七分激动,拉着王公公一个劲儿地问,像任何盼望得到宠爱的女人一样。

  这时的武则天是天真的,单纯的。

  如果按照这样的节奏发展,她也只是深宫中一个普通的女人。

  可命运偏偏给了她一个180度的大转折:

  因为“唐三代后,女主武王”的上天预警,她时刻面临着脑袋不保的危险。

  为了活下去,她不得不逆境求生,接受了李治的表白,把宝压在了李治身上。

  李世民去世,她进了感业寺,日日等待着李治的救赎。

  但李治却把她抛到九霄云外,自顾自快活。

  若是一般人到了这步田地,大概也只能哀叹命运不济,然后随波逐流、自怨自艾了。

  但武则天不是一般人,李治到感业寺进香,她拼着命去拦圣驾,终于为自己赢得一线生机。

  之后,她进宫、再封才人,封昭仪,做皇后。

  故事到此,确实是一个大女主逆袭的套路,与后来的《甄嬛传》《延禧攻略》差不多。

  但《武则天》往前多走了一步:它承认一个女人可以有气吞山河、驾驭天下的野心,也承认一个女人可以狠,可以毒。

  武则天的野心,早在制服狮子骢的时候就显现了。

  驯服狮子骢的时候,他向李世民要铁钩、铁鞭、匕首,并表示:若是前两者驯服不了,那留着它也没什么用,不如直接杀了。

  日后,当她的权力不仅仅限于杀一匹马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像牲畜一样死在了她的权威之下。

  也因为够狠,够胆,够有野心。

  她才能斗倒王皇后、萧淑妃,自己当了皇后。

  她才能逼死长孙无忌,任用小人诬陷忠臣,搅乱朝堂后自己掌握了大权,与李治共坐朝堂,并称“二圣”。

  能够牺牲爱情,放弃亲情,自己登上大位。

  她一步步推倒时代为女人划下的藩篱,将天下踩在脚下。

  虽然她有李治为跳板,可权倾天下,却是自己成全自己,而不是靠男人。

  事实上,当她从后宫走到前殿的时候,李治就已经站在了她的对立面。

  不然,也不会有废后的举动。

  只不过,当时的武则天已经有了对抗男权社会的能力,否则,她就只能任人宰割,牺牲在男人制定的规则之下。

  武则天的成功,除了因为有野心与狠心,更因为她有智慧、有身材襟,最重要的是,她没有像普通的女人一样,被小情小爱捆绑,眼里容不下另外的天地。

  不困于情,不迷失于爱,从来都是女人主宰命运的利器。

  可惜,女人往往心太软,而绝大多数的女人,宁愿选择鸡毛蒜皮,也不愿奋力一搏,去争取波澜壮阔的人生。

  所以,武则天是唯一的,事业成功的女人,也是少数的。

  承认女人的野心,是《武则天》的高明之处,但它最可贵的是,没有忽略人性。

  即使武则天再强硬,她也是一个人。

  是人,就有人性。

  所以,在晚年的时候,我们又看到了她的脆弱。

  尽管早就选择了承受,她依旧为舍弃太多而心痛。

  毕竟,舍弃的内容里有自己一个女儿,两个儿子,两个哥哥,还有亲姐姐、亲侄女……

  但凡有人性,谁能无动于衷?

  作为一个女人,她也介意韶华不再。

  六十多岁的时候,她小心翼翼地问:你觉得我老了吗?

  80岁的时候,她更加害怕自己老去。

  她的担心、害怕和不甘,一个小动作就表明了:

  看着镜中那张苍老的脸,再看看身边青春明媚的上官婉儿,嫉妒写在脸上,可又只能束手无措地转过头。

  让她最不甘的是武周江山后继无人,她耗尽半生心力得来的皇位还是要还给李氏。

  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只是一个女人,是李家的儿媳。

  最终,在朝臣与儿子的逼迫下,她退位还政,去世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哪怕她创造出了亘古难有的伟业,但依旧要归属于某一个男人。

  这是她的束手无措。

  不同的人生阶段,剧集呈现的是不一样的武则天,编剧没有意味迎合大众的嗨点,而是在历史与艺术之间选择一个平衡,尽量客观地为我们呈现武则天的人生全貌。

  这不是一部宫斗剧,也不是一部狗血剧,而是一个女皇的奋斗与落幕。

  有高潮,也不避讳无力感。

  想想同样是演绎武则天的《至尊红颜》(贾静雯主演)和《武媚娘传奇》,把武则天刻画成盛世白莲花,连称帝都是被逼束手无措,也只能叹一句:今不如昔。

  至于那些打着“大女主”旗帜,但把女人的主动权交给男人,靠男人上位的“大女主”剧,更是令人捶身材顿足。

  历史发展到今天,难道承认并正视一个女人的野心和能量,无力与束手无措,有那么难吗?

  何时,可以让女人没有负担地当“人”,而不只是“女”?

  03

  主角出色,配角也充满光彩。

  徐才人、国外夫人、魏国夫人、王皇后、萧淑妃……

  虽然戏份不多,但各有特性,美美不同。

  徐才人(李建群 饰)是才女,生性恬淡,常穿素色服装,衣服上绣着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她的美,是沉静的,如一潭水。

  徐才人是以武则天人生导师的身份出现的。

  在武则天失宠的时候点醒她:以色事人,能好几时?

  又在她落难的时候,想方设法救她性命。

  让女人帮助女人成长,和给女主安排一个个悲情英雄,让男一男二男三至男N全部拜服在女主石榴裙下,为女主冲锋陷阵,哪一个段位更高,不言自明。

  徐惠的戏份虽然少,但是特点突出。

  一方面,她不争宠,性格甚至有些淡漠。

  但另一方面,她的心中又有一团火,在李世民去世后,以身殉情。

  一冷一热,一个时尚的角色立住了。

  上官婉儿的美,则是一朵桃花。

  她长相清丽,腹有诗书。

  可最终,她还是没能逃过男人的诱惑,与武则天的男宠暧昧,被武则天一怒之下砸伤了额头。

  食色性也,她在额头刺的那朵花,是人性的昭示,也意味着她不可能有武则天一样的成就。

  侧面解释了历史上上官婉儿与韦后弄权被杀的结局。

  贺兰氏的美是妖冶的罂粟。

  她的美是带着侵略性的,是有毒的。

  她懂得利用自己的青春美貌控制李治,与她无法匹敌的武则天斗法。

  只可惜,她还是太年轻,不懂得武则天能够成为武则天,靠的可不仅仅是美貌。

  就连对萧淑妃和王皇后的塑造也各有特色。

  萧淑妃擅长用美色迷惑李治。

  王皇后端庄得体,丢不掉皇后的架子和威严。

  她们并不仅仅是宫斗戏的工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行为逻辑。

  萧淑妃的用心在扶持自己的儿子当太子。

  王皇后最后决定联合萧淑妃宫斗,则是为了自保。

  但她又不够狠心,反而被武则天用小公主的命将了一军。

  当看到王皇后宁愿死也要武则天当面承认害小公主诬陷自己的事后,相信没有人不动容。

  终究,她也不过是深宫中的一个可怜人。

  这部剧中,光明的没那么光明,黑暗的也没那么黑暗,它保留了人性的灰色地带。

  《武则天》走的是如今所谓的大女主戏路,但它没有刻意营造爽剧的节奏。

  在进行人物塑造时,它也不脸谱化。

  没有把女主变成一个完美的符号,把配角当作衬托女主的工具,而是始终把镜头对准一个个人的蜕变与牺牲,野心与束手无措。

  单凭这一点,不知道多少大女主剧作,都要在它面前俯首称臣。

  这也是为什么,25年过去,它依旧难以超越。

  继续阅读

  宁静19年前的古装剧,大胆演绎赵姬与吕不韦、嫪毐私情,够野够美

  孝庄秘史:孝庄一生路过三个痴情男人,为何没一个能陪她走到最后

  冷清秋未婚先孕,金燕西放荡无边,原著中他们的婚姻有多不堪?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

  @电影夫人

  ,独立影评人,头条号签约作者。写影视,也写娱乐圈的爱恨情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