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好的5种生活状态

  活在自己的时区里,做喜欢做的事,看喜欢的风景,走出自己的路,坦荡从容地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才算不枉此生。

  1

  身体无病

  曾看过一句话,颇为赞同: 

  “人在清醒的时候,所有问题都是问题,人在病重的时候,大概只有哪里痛才是真的问题了。”

  有人曾将人生最幸福的瞬间总结为“七个词”:

  大病初愈,久别重逢,失而复得,虚惊一场,不期而遇,如约而至,来日可期。

  细想来,这一切应该就是:

  当你摆脱了病痛的折磨,与许久未见的朋友久别重逢,曾经失去的所有失而复得,过往种种不过虚惊一场。

  与惊喜再次不期而遇,幸福如约而至,所以来日可期。

  人生下半场,比超负荷赚钱更重要的是心脏有力地跳动;

  比熬夜玩乐更珍贵的是眼睛清楚看到世界的美好;

  比生活富裕更幸福的是身体的完好无损。

  按时吃饭,早睡早起,经常运动,控制情绪,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2

  心里无事

  贾平凹写过一句话:

  “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但常常去发现那剩下的一二,不要一直盯着八九,总会有事事如意的一天。

  活得太累,究其根本不过是执念太深,思绪太多。

  有人说,人的烦恼常常都来自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而活得通透的人,往往都能不纠结自己的事,不插手别人的事,不忧思老天的事。

  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

  不值得的人,趁早放下;

  无能为力的事,趁早放弃;

  心头欲望杂念,趁早断离。

  人到了一定年龄,总要有一笑了之的襟怀,和看淡得失的心态。

  3

  眼里无怨

  作家马尔克斯说:

  “就算走到绝境,失去耐心,也要永远保持幽默感,热爱生活,这是我们人生最大的财富。”

  一个人的心里,要住进广阔;一个人的眼里,要放下阳光。

  抱怨诸事不顺时,不如试着给生活一点缓冲的时间,总会有跨过沟壑一天;

  抱怨命运不公时,不如试着去看看人间的各个角落,没有任何人活得容易;

  抱怨世界不好时,不如试着从自己身上再找找原因,便能看到更多的美好。

  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

  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

  接下来的日子,养好身体,让心归零,放下怨恨。

  以宽容之态看待人情世故,以慈悲之心行走于世间。

  4

  保持学习

  下棋插花、垂钓弹琴、唱歌跳舞......任何你感兴趣的,你想要了解的,你愿意去学习的,都能够使你进步。

  学习本就该是出自你内心忠实的选择,它不该受到年龄的限制。

  齐白石师从各位大家,40岁以后离开家乡遍历山川,渐渐地画法自成一派;

  摩西奶奶76岁时开始学习绘画,在5年后举办了个人的第一次画展;

  亨利·卢梭一直想成为艺术家,61岁时仍旧不在意别人的嘲笑,自己沉浸在创作的快乐之中。

  只要你愿意开始,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的步伐,所有的犹豫不决,最后只会成为你学习道路上的绊脚石。

  就像林语堂先生说过的那样:

  “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

  愿意学习的人,永远年少。

  

  5

  做回自己

  很喜欢作家余华说过的一句话: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每个人身上总是扮演着太多的角色,是孝顺懂事的儿子,也是成熟稳重的爸爸;是家里贤惠温柔的妈妈,也是职场上雷厉风行的女强人。

  我们在无休止的忙碌中顾虑到了所有人,却唯独忘了考虑自己。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

  倘若只是为了活成别人眼中的模样,未免浪费了这来之不易的时光。

  活在自己的时区里,做喜欢做的事,看喜欢的风景,走出自己的路,坦荡从容地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才算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