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山东|700年古桑树长出来的“森林黄金”,凭一己之力跻身聊城新“三宝”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4日讯 桑黄,又称“森林黄金”,是国际公认的生物领域药用真菌。近年来,临清市充分利用古桑树资源,通过人工栽培桑黄,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研发出系列产品,实现桑黄产业的全链条发展,打响了“中国桑黄之都”中医药文化品牌。
走进临清桑黄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的智能恒温室,室内热气蒸腾,工作人员正忙碌着为没有长出桑黄的菌包割口。“因为桑黄菌包进来的时候已经长满菌丝了,长满菌丝以后,还需要割一个口子,一个五公分长两公分宽的口子才会长出桑黄来,否则的话它就不长......”说罢,临清清源正本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员工赵娜就给手里的菌包割开了一个“标准”的口子。
临清市地处黄河故道,现有古桑树群2000余亩,其中最高树龄的桑树已有近700年的历史,是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这也为当地发展桑黄产业奠定了优良基础。
“2017年,我们和吉林农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院士团队达成合作,就是从古桑树上提取菌种,而且经过专家论证,黄河古道古桑树群桑黄就是传统的中医药桑黄。”临清清源正本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荣祥介绍。
据了解,桑黄的药理学功能有20多种,具有活血、止血,抗肿瘤等功效。当地人依托“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从最初的桑黄菌种培育、桑黄种植,到桑黄研发、产品入市销售等,逐渐形成了全产业发展链条。走向市场的延伸产品有上百种之多,有桑黄中成药、中药饮片和功能性食品等,远销海内外。
“我们合作社有社员300多户,通过合作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我们这个种植栽培中来,这样的话,农民基本上一个棚、一亩地,能收入7万到8万元。”临清清源正本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荣祥告诉记者
经过多年培育,2021年,临清市被中国林产业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桑黄之都”称号,“临清桑黄” 成功认证为国家地理标注证明商标。如今,临清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桑黄生产加工基地和科研研发中心。而临清桑黄也凭借一己之力,与东阿阿胶、冠县灵芝,共同成为聊城重点推广的新“三宝”。
“下一步,我们将在政策资金项目方面对桑黄产业给予更多的支持,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我们将推动桑黄产业发挥更大的积极的作用。”临清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锡锐表示。
闪电新闻记者 左新新 聊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