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人名译典

  辈分称谓简介先辈高祖父张天复(1513年-1573年),字复亨,号内山,又号初阳,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曾祖父张元忭(1538年-1588年),字子荩,号阳和,隆庆五年(1571年)状元,谥号文恭。祖父祖母朱氏,浙江山阴人,朱赓之女。叔祖父张汝懋,张汝霖之弟,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外祖父陶允嘉,字幼美,号兰风,陶大顺季子,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副贡。外祖母马氏(1559年-1620年)。父亲张耀芳,字尔弢,号大涤,张汝霖长子,山东鲁王长史。母亲陶氏(1575年-1620年),陶允嘉长女。舅祖朱敬循,号石门,朱赓之子,喜好收藏。叔叔张联芳(1576年-1644年),字尔葆,号二酉,张汝霖次子。张炳芳,好三峨,张汝霖第三子,为人聪颖,过目不忘。张烨芳(?-1615年),号七磐,张汝霖幼子,为人专横暴戾,性格急躁,但善结交,对朋友讲义气。舅父陶崇文,字乳周,号墙轩,陶允嘉长子,有《宫枭记》。陶崇道,字路叔,号虎溪,陶允嘉次子,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陶崇谦,陶允嘉三子。岳父刘世谷,广西布政使刘毅之子。平辈妻子刘氏,刘世谷次女。堂兄弟张萼,字介子,又字燕客,张联芳独子。张卿子。张培,乳名狮,字伯凝,五岁时因过度食用糖类食物而双目失明。胞弟张平子,失名。张登子,名陛。张岷,字山名。后辈儿子(六人,一说四人)张镳、张鉽(字式宣)、张仲,余下几个名不详。女儿(七人)一女嫁周允恒,余不详,均失名。孙子张礼,张鉽之子。外侄孙 著作备注《冰山记》传奇剧本,《陶庵梦忆》提及。十卷。《茶史》现存《茶史序》。《昌谷集解》现存《昌谷集解序》。《大易用》四册,存佚情况不明。《古今义烈传》《琯朗乞巧录》一册,手稿本,现藏国家图书馆特藏部。《快园道古》《自为墓志铭》著录。《皇华考》一卷。《琅嬛诗集》五卷,有作者手稿本,题"琅嬛文集",但有诗无文,是未经完全编定的底稿,较通行本多《礼宗十章》、《孝陵磨剑歌丁亥七月十六日项里记梦》、《百丈泉(剡中灵院)》、《康衢篇赠陈子申》、《为陆子姑起病》、《姑苏张载之携琴访余今年正七十大寿》、《野老哭十首》等近三十首。中有评语,与国家图书馆藏《张子诗秕》钞本评语字迹同,为王雨谦手迹。《琅嬛文集》六卷,有康熙凤嬉堂刻本,又有王介臣刻本。《老饕集》现存《老饕集序》。《历书眼》不分卷。《论语解》卷数不详。《明纪史阙》一册,影印本见巴蜀书社《中国野史集成》第十四册。《明易》卷数不明。一册,附张岱补和陶诗。《奇字问》现存《奇字问序》。《乔坐衙》杂剧,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剧品》著录。《诗韵确》现存《诗韵确序》。《石匮书》二百二十一卷,今存三种版本:①八册手稿稿本,不分卷,藏浙江省图书馆。②南京图书馆藏凤嬉堂钞本,缺第十二至二十三卷。③上海图书馆藏配钞本,原清钞本缺卷一至三、三十二、七十三至七十四、一百六十四至一百七十一,实存二百零八卷,所缺者为近人补钞。《石匮书后集》六十三卷,现存五十六卷,,当为抄辑者据内容所拟,而非张岱手定。南京图书馆藏凤嬉堂钞本格式同《石匮书》,另有上海图书馆藏钞本为刘氏天尺楼旧物。《史阙》十四卷,现存版本有:①手稿本,今人黄裳先生所藏。②清光绪年间吴兴郑估编本,南京图书馆藏有此版本。《蜀鹃舌血录》《祁彪佳集》著录。《四书遇》不分卷,稿本六册,现藏浙江图书馆,有马一浮题识。《桃源历》一卷。《陶庵梦忆》八卷,除最早的凤嬉堂钞本藏国家图书馆外,现存版本较多,有忠淳刻《砚云甲编》本、王文语刻本(乾隆五十九年刻)、粤雅堂丛书本。现当代刻本甚多,有俞平伯点校本(朴社民国八年版)、"美化文学丛刊"本等,以俞平伯点校本影响最大。《西湖梦寻》五卷,有康熙丁酉(1717年)凤嬉堂原刊本,现藏国家图书馆。《陶庵肘后方》四卷,现存《陶庵肘后方序》。《陶庵对偶故事》二册,大概是后人将《快园道古》及《西湖梦寻》、《琅嬛文集》等书中柱铭撮抄而成。《傒囊十集》《自为墓志铭》著录。《徐文长逸稿》有天启刊本,收入《续修四库全书·集部》。《一卷冰雪文》现存《一卷冰雪文序》。《夜航船》二十卷。《越绝诗》现存《越绝诗小序》。《三不朽图赞》《张氏家谱》卷数及存佚情况不明。《张子诗秕》五卷,国家图书馆藏凤嬉堂钞本格式与《张子文秕》相同。合《张子文秕》十八卷,凡二十三卷,内《张子诗秕》五卷。上海图书馆藏清钞本编次同。《张子说铃》一作《说铃》,现存《张子说铃序》。《张子文秕》十八卷,有凤嬉堂黑格钞稿本,现藏国家图书馆。《柱铭抄》现存《柱铭抄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