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中的罗马帝国千年史(29):埃提乌斯与匈人大帝阿提拉

  公元408年,罗马大将斯提利科被处决后,由原潘亚诺尼军团长君士坦提亚斯继任军队主帅。虽然和斯提利科一样都是罗蛮混血,但君士坦提亚斯显然更忠诚、更知分寸,在其掌兵期间,斩杀了不列颠叛军首领君士坦丁三世,又把西哥特人驱逐去了西班牙。西罗马皇帝霍诺留也非常喜欢他,甚至把自己的妹妹、西哥特国王阿陶夫的遗孀普拉西蒂亚许配给他。

  公元423年,君士坦提亚斯和霍诺留相继病逝后,由于霍诺留无子,帝位理应由普拉西蒂亚和君士坦提亚斯所生的儿子瓦伦提尼安三世继承,但大臣约翰尼斯欺负他们孤儿寡母,公然篡权夺位。幸好东罗马皇帝、霍诺留侄子狄奥多西二世尚能主持公道,他派遣一支军队攻克了拉文纳,并将约翰尼斯斩杀,时年才6岁的瓦伦提尼安三世随后被扶上西罗马帝位。

  

  电影《匈奴大帝》中的狄奥多西二世

  罗马大将埃提乌斯曾带着一支匈人雇佣军想来救援约翰尼斯,但等他赶到拉文纳时,约翰尼斯已经伏法,懂得变通的埃提乌斯便转而效忠普拉西蒂亚母子,并依靠着手中的这支匈人雇佣军被封为西罗马新的军队主帅。埃提乌斯和他的两位前任一样也都是罗蛮混血,其父高登提乌斯是一位日耳曼血统的罗马将领,但他们都把自己当做真正的罗马人看待。

  

  电影《阿提拉》中的普拉西蒂亚

  

  电影《匈奴大帝》中的普拉西蒂亚

  

  美剧《蛮族崛起》中的普拉西蒂亚

  埃提乌斯随后进军高卢,对付那里的西哥特人和其他日耳曼民族,而盘踞在西班牙南部一带的汪达尔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则在其杰出首领瘸子埃塞里克的率领下入侵并征服了当时的罗马粮仓北非地区,事后西罗马被迫与埃塞里克和亲。美剧《蛮族崛起》第8集以几分钟的简短篇幅,描述了汪达尔人入侵北非时的惨烈景象。

  

  美剧《蛮族崛起》中的埃塞里克

  虽然埃提乌斯一度和普拉西蒂亚发生矛盾,并被赶回匈人那里,但由于西罗马军中实在无兵可用,他不久又被召回拉文纳,并被任命为皇帝的副手,电影《匈奴大帝》中埃提乌斯被人从牢狱里放出来的桥段纯属编剧自由发挥。在之后的十几年里,埃提乌斯一直指挥着匈人雇佣军在高卢东征西讨,与狄奥多里克的西哥特军队及勃垦第人、法兰克人等民族交战。

  

  电影《阿提拉》中的埃提乌斯

  

  电影《匈奴大帝》中的埃提乌斯

  

  美剧《蛮族崛起》中的埃提乌斯

  现在回来说下匈人,他们并非完全是曾生活在东亚蒙古高原的匈奴民族,而更像是其中的一支在一路向西的迁徙中与中亚、东欧各支游牧民族融合而成的混合体。不过显然他们还带有较为明显的蒙古利亚人种特征:粗短的四肢,壮硕的躯干,大脑袋,罗圈腿。在战术上他们喜欢采用中亚轻骑兵的游击战术,既善于快速骑射,又善于马上格斗。

  

  电影《匈奴大帝》中的大单于卢加

  在进占匈牙利草原后,匈人暂停了前进的步伐,并一直休养到公元432年。这一年大单于卢加终于统一了匈人各部落,建立起一个统治范围包括中欧东欧在内的庞大帝国,并兵临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城下,东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二世被迫每年向匈人进贡350磅黄金以求得和平。两年后卢加去世,帝国由其两个侄子阿提拉和布列达共同继承。

  

  电影《匈奴大帝》中的布列达

  

  英剧《英雄列传》中的布列达

  

  美剧《蛮族崛起》中的布列达

  布列达才能并不屈居于阿提拉之下,但公元445年,布列达神秘遇刺身亡,阿提拉此后成为独裁者,后人普遍认为这是阿提拉干的好事。虽然目前唯一一部关于匈人的第一手历史资料、东罗马史学家约达尼斯的《哥特史》没明确指出布列达的死因,但电影《匈奴大帝》、美剧《蛮族崛起》、英剧《英雄列传》中都有阿提拉公开干掉布列达的桥段。

  布列达死后,匈人与西罗马的关系急转直下,阿提拉认为东罗马已榨不出什么油水,于是开始打起富饶的帝国西部的主意,恰好公元449年,瓦伦提尼安三世的妹妹奥诺莉亚因为和侍卫长私通,而被软禁入一个遥远的修道院,耐不住修女寂寞生活的奥诺莉亚暗中向阿提拉写信求援,声称愿意以身相许。阿提拉立即以此为借口,下令入侵西罗马。

  

  电影《阿提拉》中的奥诺莉亚

  

  电影《匈奴大帝》中的奥诺莉亚

  

  美剧《蛮族崛起》中的奥诺莉亚

  上映于1954年的好莱坞影片《阿提拉》(Attila)主要从罗马宫廷内普拉西狄亚和奥诺莉亚母女间围绕权力的矛盾来叙述这次历史事件。另一部上映于1999年的意大利二集电视电影《匈奴大帝》(Attila)则从阿提拉的成长和埃提乌斯的平叛两条主线来叙述,其内容的详实应当算是相关题材影片中的翘楚,同时也是少有的把阿提拉塑造为英雄人物的影片。

  

  电影《阿提拉》中的阿提拉

  

  电影《匈奴大帝》中的阿提拉

  

  电影《异教徒的标志》中的阿提拉

  播出于2007年的英剧《英雄列传》(Heroes and Villains)第六集,以一个小兵的视角看待阿提拉的崛起,片子的基调同样以阿提拉的暴虐和神经质为主。而播出于2016年的美剧《蛮族崛起》(Barbarians Rising)第8集,同样把阿提拉塑造为一个嗜杀的疯狂人物,该剧情节也算详实,但结尾有些虎头蛇尾,把很多真实的事情比如阿提拉的死因全瞎改了。

  

  英剧《英雄列传》中的阿提拉

  

  美剧《蛮族崛起》中的阿提拉

  据估计,阿提拉动员的军队总兵力高达10余万(号称70万),其中除了匈人本部兵马外,还有大量屈从匈人统治的部落,其中包括阿马尔三兄弟指挥的东哥特军队,以及被驱逐的法兰克王国长子等。这支大军从高卢方向攻入罗马境内,一路上无攻不克,所经之处高卢城市无不惨遭摧毁。在攻克法兰克城市梅茨后,匈人兵分两路前进,其中由阿提拉亲率主力进攻重镇奥尔良。

  阿提拉的入侵引起了高卢境内各日耳曼部落的恐慌,埃提乌斯趁机将这些原本与西罗马频繁作对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了一支8万余人(号称50万)的联军,与埃提乌斯打了近二十年仗的西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也亲自率军参加。两支大军最终于公元451年9月,在奥尔良以北、马恩河畔的沙隆附近相遇。

  

  电影《匈奴大帝》中的狄奥多里克

  在这次大战中,以重骑兵为主的东西哥特军队成为交战双方手中的一张王牌,在西哥特王子托里斯蒙的指挥下,西哥特重骑兵冲垮了阿提拉亲自指挥的匈人骑兵本队,并连累了与之协同作战的东哥特重骑兵。不过在激烈的混战中,年过六旬的西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也中箭落马而死,电影《匈奴大帝》中则声称是埃提乌斯派人在混战中悄悄射杀了这位宿敌。

  激战当晚,由于双方谁也没有能力消灭对方,两军在匈人用大蓬车堆成的大营前对峙。阿提拉把随身携带的金银珠宝堆成一座小山,打算大营一旦被突破就坐在小山上放火自尽。然而联军最终没有进攻,因为托里斯蒙已在埃提乌斯的劝说下回国继承王位去了,后者显然是担心若消灭了阿提拉,反而无法制衡日益壮大的西哥特人,不过电影《匈奴大帝》中则声称是托里斯蒙执意要撤兵回国。

  

  电影《匈奴大帝》中的西哥特王子托里斯蒙

  阿提拉撤回匈牙利后,次年又亲自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脉攻入意大利北部,沿途摧毁了很多罗马城市,眼看罗马城将再度遭到蛮族的洗劫,此时罗马教皇利奥亲自带人去见阿提拉,并成功说服其打道回府,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事件使罗马教廷威信大增。不过也有历史学家认为,阿提拉是害怕重蹈公元410年西哥特人首领阿拉里克洗劫罗马城后暴毙的覆辙。

  

  电影《阿提拉》中的利奥一世

  公元453年,妻妾成群的阿提拉又迎娶一位日尔曼部落的少女伊笛可,在婚宴上他喝得酩酊大醉,但第二天却被发现死在洞房新床上。历史学家普遍认为阿提拉是由于饮酒过多而引发的鼻腔血管破裂,在睡梦中血液倒流导致致窒息而死。不过电影《匈奴大帝》、默片《上帝之鞭阿提拉》(Attila,1918)和《异教徒的标志》中则都声称,是伊笛可为替族人复仇而杀了阿提拉。

  

  电影《匈奴大帝》中的伊迪可

  阿提拉死后,其几十个儿子中实力较强的艾拉克、丹克玆克以及艾内克等部就帝国继承权互相攻伐,导致匈人帝国很快解体,东哥特人及其他被匈人奴役的民族趁机纷纷反戈一击。在公元454年的尼达欧战役中,格庇德人的领艾达里克击败并杀死了艾拉克,此后在文化和制度方面均较为落后的匈人逐渐退出了欧洲的历史舞台,被融合到其他民族的血液之中。

  

  电影《阿提拉》中的瓦伦提尼安三世

  

  电影《匈奴大帝》中的瓦伦提尼安三世

  

  美剧《蛮族崛起》中的瓦伦提尼安三世

  沙隆之战后,埃提乌斯权倾天下,甚至要和瓦伦提尼安三世结为儿女亲家,对此深感厌恶的瓦伦提尼安三世在元老马克西姆斯和侍从官赫拉克留斯的鼓动下,终于趁宫中议事之时亲自拔剑将埃提乌斯刺杀。电影《匈奴大帝》中声称是皇太后普拉西蒂亚撺掇儿子杀死了埃提乌斯,但事实上她早在沙隆之战前一年就已去世,而美剧《蛮族崛起》中更是瞎编称她被儿子瓦伦提尼安三世亲手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