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教研室深入推进学生小讲课活动

        张槊 报道 为了加深学生们对《医学伦理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锻炼其表达能力和胆识,医学伦理学教研室继续将“人人上讲台,体验师生互换角色”的小讲课活动深入推进课堂。在4月末,利用8学时的实践课,对2011级康复治疗学专业、2012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专业160名同学进行了分组小讲课课堂实践活动。

        本学期《医学伦理学》小讲课活动与以往相比呈现了多种提高和创新。

        一是拓宽了课题内容关注面。讲课内容的选择由传统的医学伦理学课题转向许多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拓宽了关注面。如内容不再局限于对“医患关系、安乐死、器官捐献、红包、同性恋群体”等课题的伦理思考,还对“割礼—关注女性生殖健康、关注精神病群体、艾滋病群体、转基因技术、医德情感、变性伦理、留守儿童、宁养院”等社会问题进行深度关注。

        二是授课系统,表现形式多样化。学生们通过多年对授课教师的耳濡目染,讲课者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和魅力,结合板书、案例、视频、文献数据等进行系统的知识讲授。此外,部分小组勇于创新,通过自行编排小品、情景剧、现场采访等多种方式导课,以哲理小故事收尾总结,让同学们在欣赏和欢乐中去学习和思考。

        三是主题鲜明,传递正能量。每一组同学讲课均符合授课流程,围绕导课、阐述概念、国内外现状、伦理问题、解决措施和困境等几个板块进行讲述,最后让同学们认真讨论“我们目前能做什么,如何去做”,突出鲜明主题,去提倡“关怀弱势群体、慎独自身、修炼内心的德行、培养医德情感、做一名仁心仁术的好医生”等,这对个人修养及现实行动具有指导意义,彰显和传递社会正能量。

        本次小讲课活动在同学们用心准备、积极参与中圆满结束,得到了良好的效果。“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张槊老师用日本近代政治学家伊藤博文的名言来激励在座的学生们:正视名利,不计得失,学会尊重和感恩,投身于公益,用实际行动用心去关怀和帮助他人,传递善良和温暖。

  学生讲课的精彩瞬间

   

  

   

  

   

  学生们聚精会神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