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话题作、强推作品和出殡作品的对冲——2021年1月新番扫雷(4)
前言:最近几天因为工会战在内的一系列个人和家务的焦头烂额,搭配上最近几天互联网空间的乐子事情又多又急,还有相当一部分会直接影响到本期扫雷的写作,所以本来打算凌晨十二点半看完某匿名动画再去写扫雷,没想到被强制短痛顺带着因为热点炸开了所以即使想蹭热度也赶不上了,属实扫雷赞数翻倍大失败。
不过既然赶不上热饭流水席,那我这边也就继续按照正常方案出扫雷,反正对于匿名动画,在能谈论的扩散部分,有没有发生那一部分的结果并不很影响ako的判断和观点,倒不如说从功利角度来说,本作的生放送比起这种“我们都知道这个东西有可能发生,我们都难以预料其会不会发生,我们能脑补出114个运行逻辑和514个爱恨情仇,但是我们知道的也就只有我们猜到的”的事情更容易写稿子。同时对于本作的评价,从约莫半个月前你乎上的一些东西之后,笔者的计划就已经差不多主要提扩展包了。
最后,这一期当然不会只谈匿名动画,虽然这个事情讨论蛮符合笔者成天想法里的常规吐槽的内容和一定程度上的“设定”(虽然不是装出来的)。但是考虑到本期中键政部分比较长,可能篇幅也会相应增长。
推荐指数:怎么能推荐不存在的东西呢
制作公司:studio bind
观看进度:截至第四集(B限)→第五集(特区版)
关键要素:我能理解这种做旧来构建质感的方式,但是我没钱换电脑屏幕;在该有作画的方面确实体现了真本事;制作方对于某些东西的强化制作、先期预判和营业确实有够厉害;其实不算本季多喜欢的作品(动画部分)/当倒错与反例被正读且当做把柄;当对不够正确的东西出警结果被拳化与完全不能理解的乐色二选一;赚日元,赚人民币,正风纪,不同方向的出警的主体怎么总有人搞混;我一点都没有生气(键政部分)
某种程度上很幸运,ako在昨天打pcr工会战拉胯拉疯了的情况下,一边考虑到本作也快到新一集,另一边对于本期另外一个作品我一直更喜欢年更到炒冷饭的前作,我还需要再看一遍确定一下是不是滤镜过多,所以在星期天的时候,笔者双手发凉,属实写不出扫雷,然后,大的又来了。
作为一个动画扫雷项目,本部分当然还是先从动画部分来进行。其实从十二月份一堆动画区大up或多或少带着一些任务的狂吹本作,好几个发动画PV的up从PV1一直狂吹到先行放送并且地区越来越足的时候,本作在笔者眼中就已然大约预订到了“德不配位”的牌匾,毕竟在这些大up一通狂吹之前一段时间,就已经传出制作组核心成员跑路顺带抖出一些制作组内部一些混乱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一个嘴里揪着“天花板作品”“异世界开山鼻祖”“PV1剧场版水平”狂吹,本球迷当然相信大热必死。
当然了,大热必死的一部分也是因为预期过高,就像兵工厂要是打不了洲际比赛那是遗憾,而要是曼城利物浦进不了欧冠区,那就biss了。考虑到本作前期预留工期,配置资源上的强力,笔者在当时预估本作大概会在本季的最后几集发生质量下滑,也半看热闹地有点期待到时候制作质量出了岔子会有什么戏可以看,现在来看,虽然ako大概也因为键政有够得罪人,但是想象力在爆点与部分细节上还是过于匮乏。
从特殊时间线下看完的前五集来看,本作总的来说确实是“在总体质量本季最前列的情况下,在许多地方确实制作水平很高”,例如那三段水魔法,那一段树的反复横跳,那一段日剧跑以及第五集前半程的小孩打架、后半程从火焰魔法到烟花再到打戏的一气呵成等等都可以说是本季新番中的作画演出前列片段(要不是有蛋和咒术,或将赢麻了)。
因此虽然其修正方面并不是很稳定,但是笔者看来就本作前五集来说,其制作方面最大的问题还是一些思路问题。画面的“做旧”、模糊化与抖动感当然很适合增强作品的厚重感,时代感,这不是一个坏想法。但是这一套东西你即使是搁电影院,要是你去的院线的大幕光线/分辨率之类不够,那也得看的一抹黑,就像笔者一两年前在哈市某电影院看驯龙高手一样。而这一点放在笔者的老笔记本上,就愈加痛苦起来,今天更新的第五集里面一大堆整体时间处在暗处或者夜间,搭配上这种做旧感的画面,属实看动画二十分钟,一半时间在想怎么调节室内照明和屏幕亮度。从观看所需要的室内照明与屏幕设备来看,确确实实是“高级动画”,只有人上人才有资格看,属实是人上人体恤底层的一面哈哈镜。
哦,人上人号没了啊,不过人家有设备也是拿来去评论区跟18世纪的大英绅士把土著当珍稀动物一样去把评论区当动物园了。
下面进入本部分的后半段,大概混入15%动画本身相关的键政部分,不感兴趣或者这几天被tl上面某些事情霸屏搞得脑壳痛的可以跳过或者之后再看。
首先笔者对于本作的被批评并不觉得不合理,这一点即使是在阅读其他“正经”文学作品的时候也应当承认,阿虚名言很好用但是说到底只是一种要么诡辩,要么把文学批评还停留在“文本分析”的态度,就像我觉得之前《飘》被短暂下架加补片头提示语,笔者觉得这也不是什么“白左阴谋”,在一定程度上反倒对作品进行了时代性的诠释,作者已死这种东西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
这一点我们在看本作动画官延最近那一期“女声优讨论ep4婚内出轨内容”就能很明显地意识到不论是制作组,制片方以及其他相关运营的全面设计还是在那种微妙话题下的各位主创绕着弯子的批评态度都会很明显地意识到相关方面对于本作中一系列实打实的,却没有明显转折的争议必然发生的大众观瞻影响的清醒认识与管控思考,意识到即使存在有利益关系,也并不能掐掉对于作品的现实投射,也清楚的展现了任何大众作品都毫无疑问会被大众审视,也会很明显地出现观念差异的现实。而在那四分钟的节目里面,小原最后时刻的提示与茅野符合人设地将批评与自身人设的结合,也充分地展现了在这种“你只能拿作品设定集来说不是奇怪”的问题面前的合理营业逻辑。
第二点算是我确实是没太搞懂的一部分,我看到很多人对于本作的批评,并不是第四集明摆着剧情内外都有问题的,也不是本作里面那些菲勒斯妄想要素,更不是制作组在本作动画中对于许多部分刻意地擦边球强调(例如金元和小原的某些配音,杉田刻意为了猥琐而猥琐的旁白),而是第二集那个葬礼那一部分。但是从笔者的观点来说,即使真的要做三观批评,难道不应该先看本作对于这些“恶俗”的态度才能说本作三观,而不是只要展示了恶俗就是恶俗吧,那样子不得一切战争电影都Fascismo。而很明显,本作对于一次人生的态度本来就是心理阴影,悔恨,批判,那么你反对这些内容,作者写这些内容就是为了批判这些内容,然后你因为作者写了这个,而不是在作者持积极方向的重生后,且没有意识到有问题的不合适内容去批评,我就很纳闷。
在这个方面,笔者还有一种个人的感官上的个人一己之见,也是对于第二集葬礼那一块。事实上笔者在看那一段的时候,笔者真的没有太过多的不悦,笔者当时反倒在想:如果我要表现一个真正的垃圾尼特,笔者会怎么写。笔者的想法是大概是:“如果我设计的是一个三十多岁在比较普通家庭窝着的尼特,面对家人的劝说只会无能狂怒大喊大叫,去买游戏/周边之类的没有钱一脸不在乎地腆着脸向拿退休金的老人要,推诿/不给还一边大喊大叫一边家暴”这样看起来更加具有“现实痛感”与漫长痛苦的形象,而并不是此处这般属实宛如行为艺术一样极端到让笔者感觉相当倒错的处理方式。这一点各位就当笔者在阅读理解,反正笔者是觉得这里这个设计其实比起恶心更多还是微妙的有想法。
考虑到人上人倒了,第三点就调整一下,不太按照要点那里的设计谈那个事情了。虽然那个事情里面为什么这反媚宅,反菲勒斯,反父权凝视的人会抱住人上人的大腿,把批评人上人等于维护“媚宅大毒草”我到现在也想不通这也能通三统,但是说到底这是的任何一部分我们都已经在过去几年见过,ako扫雷作总结基本上不谈总集篇。
最后说点零零散散的随感。其实这一次事情很大程度对ako的态度影响就是进一步强化一个想法“不要持一种保护、保卫xxx的态度去行动与思考”。因为在处理各种观点与矛盾的时候,当你处在保卫某种的态度时,你就会或主动或被动的与某个具象或者构建的事物捆绑在一起,既会不得不在不完美的事实前支支吾吾,又有可能为了过于明确的目的的具象目的而偏离意图。而这一点,除去大约明示过的奇怪站队选边,也包含不少仅到“保卫创作自由”、“没有很逾越公序良俗就不应如何”这一步的另一方,这一点就很有某前段时间被传删库的正道钢四mod“TNO”里面的经典逻辑“只要不是Fascismo就可以贴,只要能保德谟克拉西就鉴”一样,太过于充满着调和,太遵守着时至今日也很难说真有足够共识的“共同价值”。而笔者觉得三观出警最没意思的一点就在于这事儿很鸡同鸭讲,就像对于本无君无父、费拉不堪的otaku←,本作动画中的刻意强调的情色要素、第四集的婚内出轨、某一部分的炼铜要素,哪一个不比葬礼那里一堆人批评的“不孝”更恶劣,许多人觉得女性不满是无理取闹,而我只是觉得出警出错了位置和出现了奇奇怪怪的分边。毕竟21世纪了,法革都230年了,还在恐惧大众politics,还在想着体面与井然的revolution/reform的还能说啥。
就笔者而言,笔者认为虽然本作转生部分的诸如ep4那一段以及后面不少菲勒斯要素确实可以用不违背剧情设定的背景,但是我觉得从21世纪的个人来看对这些内容提出批评其实是很没问题甚至值得称赞的。但是笔者的态度一直是“反对一切,但不拒绝绝大多数”,所以我当然不认为作品里面那些菲勒斯要素真的就没有作品本身常规的腥味,我当然反对狂妄与人上人;但是我觉得作品本身整体指向并没有那么不堪,我认为制作水平到现在除去思路问题都挺好,我认为不论是你日出版商、发行方投大血本,亦或是某站的多重推介和最新的通过political campaign来进行商业对打,这些都非常正常capitalism逻辑,把维护风纪的想法加给他们有点奇怪,我知道社达才不只是某个人,个别人的信条,只不过是我希望的,还不是现实罢了。(此处bgm:西班牙内战经典曲目《NO Pasaran》)
最后的最后,回归扫雷,本作第五集笔者觉得比前面有意思,虽然也不过是传统艺能的加量销售,笔者还是推荐能接受本作的观众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观看第五集,毕竟烟花那一段笔者觉得挺赞。而前面的部分讲道理,笔者也就只是看奇观的态度看的,大约除去奇观、质感,也就确确实实只有声优这一点能注意了。
制作公司:David production(二期)/LidenFILMs(black)
推荐指数:1.5颗星(二期)/2.5颗星(black)
观看进度:5集(二期)/7集(black)
关键要点:科普的趣味限度;声豚傻嗨部分(二期)/用暗黑包裹的昭和工作伦理大剧;和春晚小品最后那一段提立意如出一辙的强行正向的尴尬(black)
将这两部作品放在一起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两部作品大约真没人会在意这两个作品的作画演出这些东西,而二期在笔者眼中是相当相当没有可以说的东西。
其实,回顾正版化时代以来的这边ACG产品出圈情况,一期大约是最配得上出圈的一部作品(虽然笔者认为19年的鬼灭一定程度上也在内地算有出圈),但是本身一期的出圈很大程度上本就很不acg逻辑,而更多地落在了寓教于乐与给许多知名健康医疗账号甚至官媒带来了素材,从acg本身的逻辑来说,本作一期的吸引力大概也就集中在长绳麻理亚配音的血小板对于moe元素的集中体现(只是也确实没多少真的完全按动画魅力来看动画的)。而二期部分,且不谈香菜红细胞与长绳血小板在作品中的边缘化,本作到现在也确实展现出了当剧情完全服务与科普之后一本正经的讲不好故事下,当新鲜感过去之后的不良体验。
二期中笔者为数不多感觉微妙有意思的,居然是ep4、ep5那里强烈的声优梗要素,那个剧情换一个片场就是486见不到爱蜜莉雅了,486在众人帮助下去找emt,然后找不到就开始无能狂怒对着态度积极的好人,最后在危机面前意识到自己的弱小与问题,最后见到emt,我懂了,这里是re:0王选篇吧。除此之外,笔者对于本作ep1-ep3完全没有什么想说,毕竟当剧情只是为了给出新要素的时候,剧情的趣味也就自然没有了。
而至于black,本作当然是更有趣的一个。毕竟一方面在相同水平的脚本,相似而不怎么吃制作资源的情况下,也许真人作品中整整情景喜剧会比B级灾难片更好,但是对于动画来说,这一点可能就反过来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本作的剧情走向了灾难片走向,本作剧情的驱动问题也算是迎刃而解,除去我也不知道你一个没细胞核的红细胞不但那里有事都有你和你这燃的一点都不符合生理机能,倒不至于强行在身体里面拍re:0。
从ACG逻辑来说,本季度中black也远比二期更懂如何“媚宅”,笔者属实觉得,black这个红白性转的想法确实是营业的大胜利,白姐那种充满独立感,坚定信念的帅气人设属实填补了本篇人设中那种人人亚撒西但是只是亚撒西的空缺,就笔者而言,这大概是本系列中最特殊,也最能体现出black的一个角色——伪装成残酷的正派作品。
其正派性最主要的就体现在本作中简直溢出屏幕的工作伦理(顺带献祭一堆前辈),而且这种工作伦理的展示方式,简直就是昭和晨间剧翻版——工作构建了你的身份、工作给了你意义、想不通的时候就去找工作这个老师、虽然职场科层制森严,虽然职务霸凌存在,但你依然要爱工作、虽然你的“老大哥”很可能是个各方面的屑,但是都是在事业中会为你挺身而出的好大哥。不行了,这东西过于战后昭和“正剧”了,精神过头了。
而这一套充满着战后昭和遗风的东西里面最生草的,大概就是这里把肝脏变成银座酒吧,把肾脏弄成洗浴中心这个设定,顺带着让老前辈死在陪酒女(指肝细胞)的温柔乡,让绝大多数时候司马脸的妈妈桑最后护犊子牺牲,遗言是“好好工作”这样的剧情吧。这套东西要是不套一层生理科普的皮套,怕不是要被说是奋斗逼,内卷了。
这套逻辑,其实也就很暴露出本作这种拟人化科普,这种将生理机能套用到社会运行逻辑的巨大局限性。这一局限性特别是在他们本身就或主观或潜意识地想要传达一种社会价值,亦或是在编辑与商业的约束下走向一种明确的导向时,就显得颇为诡异而生草。稍微有一点知识积累与对社会运行有认识,就会意识到不论是此处将无意识的技能运转与社会劳动之间的模糊界限,还是将细胞的生理规律与人类的自我实现的混淆,都相当具体的展现了这种真“社会达尔文”的怪诞离奇。
毕竟对于细胞,运输氧气进行免疫是且只是一种代谢,一种在人类没有变成new type之前都并不能逆转的基础性运行,而与之对应的人类活动大概是吃喝拉撒。而将工作给如此装裱,将人的价值与意义完全和工作捆绑,在这个已经工作压力巨大的时代还要在保健动画里面拼命地对工作表白:“不要停下来啊!”这合理嘛?
而到black这部作品最后,让这样一个近乎样板病灶的身体居然能取得取得完全胜利,这种东西当然也有充足的理由,不论是作品定性、社会观瞻亦或是销量如何,这都很合理。但是这些合理性的叠加,大约就是剧情的反思性与合理性的崩盘了。
制作公司:millepensee(是cop craft的制作公司)
推荐指数:1.5颗星
观看进度:5集
关键要素:单口相声;虽然感觉状态滑坡有点大但是依然是唯一亮点;不会用叙事诡计就别整;日本3D动画除去个别作品其他的差不多得了
蜘蛛这部作品,我在看完那个简直让笔者怀疑年代的3d动画PV之后,笔者的心情就基本变成“反正有凹酱,就算是光污染鞋垫动画我也会看”。现实来看,本作动画唯一能算亮点的,也就是本作有如此漫长的凹酱独角戏,而凹酱一直是笔者最喜欢的声优中最喜欢的那一个。能够让凹酱在一个如此多吐槽又有着相对自由度的作品当主役,在笔者看来本来就已经足够打上三颗星,再差不过就眼睛一闭不睁,爽听广播剧了。
但是本作那离谱过头的3d,实在是很难让笔者真的在当广播剧的时候不去被背景图的拙劣而难受。不过本作让笔者最担心的,大概是笔者认为在本作中笔者大约实打实地感受到凹酱最近的配音方面确实在不吉波普不笑之后存在着一些诸如音色变化、对于炫技与角色观感、喧闹程度的平衡上的下滑。之前京紫外传的时候,笔者二刷的时候,在剔除了许多情绪之后,笔者还只是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凹配音的角色闹腾过头,自己音准也有些问题;在春物三的时候,这种音色的变化就已经是我这种英语听力垃圾都感受到的了。而本作中,大约最接近笔者心目中凹酱应该发挥出的自由度与演技的,也确实只剩下ed了。
本作的另外一个巨大问题就是,本作对于原作中多条错位而关联的叙事诡计,完完全全没有做出叙事诡计的巨大魅力(本季度中叙事诡计做的最好的应该是wep的第一集),以至于在出现了蜘蛛世界线与人类世界线同一集的时候,两边巨大的撕裂感搭配上人类线极为薄弱的人物塑造与剧情,就真的让笔者对本作这个叙事诡计完全只剩下负面评价。(那一部分最有用弹幕大概是蜘蛛子出场时间)。
而拉胯3d虽然早有预见,但是一想到这公司19年搞糊了cop craft,21年搞糊了蜘蛛,而两年时间,其制作水准大约唯一改变的,就是从牛两集然后拉胯变成了始终如一的低质量3d片。而让我选,还是前者更有素质。
制作公司:CloverWorks
观看进度:截至第五集
推荐指数:两颗星
关键要素:还是不理解重置版漫画和本作动画为什么要这样美型;分镜演出充分体现我花了很多力气,但是完全届不到亦或创作者自己也没想好;恭喜肉松当妈
在本部分写作前,笔者为了确定笔者对于ova前三集的高度评价是不是记忆滤镜,笔者在星期一去保险公司的路上专门把本作四集ova专门看了一遍,然后明确了这份优势里面30%是滤镜,10%是演出水平,10%是情绪上的差异,50%是人设。然后,我之前脑子里面的底稿就基本上作废了。
笔者到现在也没明白,为什么本作在重制出版版中,要完完全全调整本作的人设风格,原本web漫画和ova动画那种简捷,忧郁却透着可爱的人设,属实很符合原作漫画在情感方面那种虽然明快但也带着不只是青春期特色的种种忧愁,让笔者在观看本作ova的时候很有一点畅饮金拱门青柠饮料时舌尖被酸涩与碳酸刺激的愉悦轻快。甚至在笔者重新观看ova版本里面那一段TV争议剧情时,笔者在意识到ova中对于这一部分的设计充满着过多黑点与不合理的情况下,本作ova人设方面的虚化处理,也确实让笔者相较于TV版本这写实而美型的人设更能以一种看动画的清爽感去面对这种其实挺过分的设计。
提到清爽感,这里我觉得要谈及我对于堀宫村系列的一种感觉。笔者眼中的web版与ova中,默契、同步、糖水这些东西当然是其中的组成,但是我并不对这些有多少兴趣。早期版本中,本作最让笔者喜爱的就是那种“与现充感差距一米”的若即若离;是实际上沉重但是被如同最好的河豚刺身那样安全、鲜嫩而舌尖微麻的美好、痛苦、涩口的垂涎;是能够果敢地、勇敢地在青春中冲撞,却又在冲撞后依然能打打闹闹的明快感。但是,这些东西实在与美型人设的“偶像包袱”相抵触,实在让笔者有点难在这种男团女团配置上去投射自己的青春记忆与更加苦涩回甘的青春幻想,只能靠着由纪和粉毛双马尾两个暂时的谐星来消解笔者这种阴暗otaku眼中那些现充感爆棚的生物之间那种浓郁的粘稠感。
另一方面,相较于带有着一定程度实验性的ova中利用背景的色彩在内的一系列带有着象征意味的演出手法,在各方面制作条件都要强到不知道哪里去的tv版本中,其演出和分镜,却根本找不到能像ova中那一段穿刺一样记忆犹新的演出了
That's bad.
这里是因为各种各样原因又拖了好几天才发新一期扫雷的ako(这话次次说,属实痛苦的一批),因为这段时间太多突如其来和过于麻烦的事情,所以虽然这几天笔者一下steam都没有碰(也没有整steam春运),但是还是只能拖到除夕才来得及发
总结部分本来打算在今天抽空写,但是二十分钟前家里面才告诉我中午就要出门,属实彻底断念想,现在只能扩容到元宵之前都是年了
喜欢或者对本文、本系列感兴趣的朋友能多点赞或者转发想法区。虽然他真的不想鸽但是次次都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