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约1/3的成年人有脂肪肝,且一直呈增长趋势,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对于脂肪肝,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在我国,脂肪肝的患病人数超过2亿人,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高达35.5%,涵盖老、中、青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早期的脂肪肝不痛不痒,患者也可能无任何症状,看似“温和”,但它却是个“隐形杀手”,不单单影响肝脏,还可能破坏全身系统,它还会连累心血管,导致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发文显示,据估算,全球约1/3的成年人有脂肪肝,且一直呈增长趋势,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美国心脏协会首次发布科学声明,阐述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与心血管风险之间的关系:

  脂肪肝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脂肪性肝炎是心血管病风险增加的促进因素和风险标志物。

  脂肪肝的许多危险因素也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在有相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前提下,有脂肪肝的人心血管病风险更高。

  在评估心血管风险时,脂肪肝可被视为风险增强因素。

  

  此外,脂肪肝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伴或不伴糖尿病)、肥胖(尤其腹型肥胖)、代谢综合征、慢性肾病、癌症、血脂异常、游离脂肪酸增加等有关。

  曾有数十项荟萃研究显示,脂肪肝患者有以下疾病风险:?2型糖尿病风险是一般人的2.19倍,尤其肝纤维化严重时,风险高达3.42倍;?慢性肾病风险是一般人的1.43倍,在晚期纤维化脂肪肝患者中,风险增加到2.9倍;?结直肠癌风险比一般人增加56%~204%。

  我们如何尽早发现肝脏受损信号?日常生活中,又可以怎样调养肝脏,逆转早期脂肪肝向肝硬化、肝癌发展的道路呢?三大证型,自测脂肪肝阶段国家级名老中医关幼波关老,在治疗肝病上有自己的体系和理论,提出早、中、晚期脂肪肝属于不同的中医证型。您可以对照以下症状,自测属于脂肪肝的哪个阶段。①早期代表证型:湿浊内停证。主要出现右胁肋胀满的症状,还可能伴有形体肥胖、周身困重、倦怠、胸脘痞闷、头晕恶心、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等症状。②中期代表证型:湿热蕴结证。主要出现右胁肋胀痛的症状,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纳呆、黄疸、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等症状。③晚期代表证型:痰瘀互结证。主要出现右胁下痞块或右胁肋刺痛的症状,还可能伴有面色晦暗、舌淡暗有瘀斑、苔腻、脉弦滑或涩等症状。

  此外,我们还可以到医院进行肝脏超声弹性成像的检查,筛查是否有早期脂肪肝和肝硬化。

  ◎若肝脏脂肪含量指标的数值在200-259,则属于轻度脂肪肝;

  ◎若肝脏纤维化程度指标的数值在7以下,说明没有到肝硬化。

  4个妙招,给肝脏“减脂”脂肪肝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就是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超重和肥胖。除此之外,还要重视体检,及早干预。

  想要预防或改善这种病,生活中尽量做到以下几件事:

  01

  控制体重《胃肠病学》杂志上一项为期52周的研究显示,若体重减轻5%以上,58%的脂肪肝患者症状得到减轻;若体重减轻10%以上,脂肪肝缓解率达到90%,纤维化逆转率达45%。建议脂肪肝患者每周减重0.5~1千克,一年内体重减轻5%以上,直至达到健康体重。

  02

  均衡饮食脂肪肝患者的饮食重点是保证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均衡摄入,每天能量摄入要负平衡500~1000千卡,形成热量缺口。地中海饮食(点击查看适合中国人的地中海饮食食谱)能降低肝脏脂肪含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建议多吃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适量饮用咖啡或茶也有助防治代谢紊乱。轻断食饮食(每周5天正常饮食,2天摄入正常能量的1/4)有益于改善代谢,适合肥胖的成年人,但低血糖、营养不良、糖尿病患者不适合。

  03

  规律运动《中国消化杂志》刊文指出,有规律的运动,如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性训练能有效减少肝内脂质,改善肝功能和外周胰岛素抵抗。有氧运动遵循“3—5—7”原则,即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不超过1小时,每周至少运动5次,运动时最大心率达到(170-年龄)次/分钟。可选择游泳、慢跑、骑车、快走、跳舞等,心肺功能不良或有氧运动不耐受的患者可选择抗阻运动。每周进行2~3次轻中度阻力性肌肉训练,如举哑铃、俯卧撑、弹力带训练等。

  04

  调节肠道菌群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菌群调节对脂肪肝的病理发展有确切影响。运用益生菌和益生元调节脂肪肝患者的肠道菌群,可减轻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变性和炎症,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使用。专家提醒,尽管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仅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的1/7,但危害也非常大,建议大家尽量不要饮酒。

  

  

  

  想了解更多信息的朋友可以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