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陆兴华:打造未成年人保护工具箱,引入社会各界优质内容

  原标题:快手陆兴华:打造未成年人保护工具箱,引入社会各界优质内容

  12月17日上午,以“呵护下一代 传承价值观”为主题的“音视频直播平台未成年人保护创新治理峰会(2021)”在北京举行,峰会上开展了以“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网络平台的护苗新使命”为主题的圆桌研讨。针对青少年网络素养培育、正能量内容引导、协同共治等话题,快手科技社区安全事务总监陆兴华分享观点。

  

  快手科技社区安全事务总监陆兴华作圆桌分享

  提供“未成年人保护工具箱”

  短视频平台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快手科技社区安全事务总监陆兴华介绍了快手的经验。例如,快手平台上的“未成年人保护工具箱”,主要服务于未成年人在使用快手中可能会碰到的需求和困难。其中,未成年人退款功能让退款流程线上化,高效、便捷落实法律法规;未成年人相关举报也是为保护未成年人用户专设的渠道,能够更快速、专业地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内容进行反馈。

  陆兴华还介绍了快手平台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一大亮点,即在短视频行业中首次引入了14岁以下儿童实名认证通知家长流程。在实名认证环节,通过对用户年龄进行判别,一旦发现用户年龄少于14岁,将开启儿童实证认证流程。由儿童提供家长信息,平台通过站内信/短信与监护人沟通,并获得监护人的授权。若授权成功,平台将继续完成认证流程。

  建立未成年人“内容标签”标记管理机制

  在政策应对、内容治理方面,陆兴华提出,未成年人保护不能只是在功能上技术加码,快手作为内容社区,在未成年人内容治理上也沉淀了一些举措和方法。

  据了解,在内容方面,快手后台通过建立未成年人“内容标签”标记管理机制,对视频内容中含有未成年人的,进行后台“机器+人工”打标,并在后台建立未成年人“内容池”。

  在搜索端,当用户搜索未成年人关键词时,则会弹出保护未成年人主题的banner页,点击banner页,将显示快手的倡议海报以及未成年人关怀热线电话。

  此外,不断迭代风控体系,一方面,针对近年来涉平台的未成年人被侵害案件中,呈现出的突出特点,我们总结归纳犯罪行为特征,第一时间做好阻断,有针对性的对未成年人提供“通知监护人” 等特殊保护;在审核规则方面,平台继续补充完善未成年人现有的审核规则,细化规则的颗粒度,明晰特殊场景,不断提升有关未成年人审核规则的合法性、时效性和可执行性。

  联合政府机构、主流媒体等多方力量

  平台如何促进内容创作?陆兴华指出,未成年人保护需要多方力量积极协作,全社会的举措才更有成效,在促进未成年人优质内容输出的工作中,引入了来自社会各界的优质内容。自2018年至今,快手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政府机构、主流媒体发起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主题策划活动。

  例如,由快手护苗和故宫博物院、人民日报联合开展的《故宫知识课堂》在2月18日登陆了人民日报,围绕“建筑与历史”、“自然与文物”两大主题,把知识搬到了线上,让疫情期间的孩子们能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今年六一期间,快手在中央网信办的指导下,联合多家政务机构、头部央媒,并邀请业界知名专家学者打造了“护苗在行动”青少年保护六一专项活动。在今年九月的开学季,快手联合北京团市委、冬奥组委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及青少年保护领域多位知名专家学者推出了《护苗在线说——云上开学第一课》直播专栏,围绕“学生欺凌”“饭圈追星”“网络沉迷”“青少年健身运动”等时下热点话题,在三周时间内打造了3场主题直播活动,总计观看量超352.1万。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采写:南都记者 张雨亭

  编辑:张雨亭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