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的人使用外语时还会口吃吗?

  对我来说,会。

  不过,自信的时候几乎没有,而且想不起来,一旦内心有那种自卑的话,英文还是会卡住吧。

  我爱好翻译,中英互翻的话,我中英都流畅,而且尽量翻的漂亮,而不是Google翻译。所以,根本不存在口吃的问题,以至于有段时间我觉得我说是不会口吃的。

  然而一次没有准备下被喊起来读单词,全是什么柬埔寨啊,tiptoe这样的词,虽然旁边有音标,但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中文的口吃又来了。

  因此,给我的启示是:像我这一类的口吃多因为心理问题和语言关系不大。

  会,而且更严重。中文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日语变成一个假名一个假名往外蹦了。

  最开始在语言学校,总有人觉得我日语连句整话都说不出来怎么分到高级班里来了。半年以后第二次分班考,算上口语全班成绩第一,口语只给了个友情及格分,估计老师觉得能几句话能说十分钟也不易,但分数没啥用,我直接挂靠到研究室做牛做马去了。

  目前就是除了我的tuitor和一个中国交换生以外,研究室里都觉得我不怎么会日语,老教授有时还用英语问我懂没懂,我迎新會上自我介绍都说了我口吃了好吗,我用英语回答也差不多烂啊。。估计是口吃太厉害那会他们也没听懂TAT。

  之前去剪头发,店主一直说不会日语的话在这边生活一定很麻烦吧,刚到日本的时候办银行卡柜员一直说你最好找个懂日语的朋友一起来,要不然不能办,最后还是我写纸条搞定的。

  半年以后入学考试里还包含面试,正在思考怎么才能找回原来的状态和教授接着谈笑风生,毕竟之前网络面试的时候和打了春药一样一句口吃都没有。还有就是担心下个月的托福,两年前在上大学口吃情况不严重的时候考的过期了,现在口语基本不敢想象

  牢骚发了这么多,匿了,正在想办法无视这个事

  会,而且由于第二语言的不熟悉感,可能会更加严重。

  现在都记得大二那个夏天在暑假小学期English Camp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发不出Image这个词的音,生生卡了5分钟。用尽各种方法,就差拿刀子扎自己了。甚至不顾面子在台上喊Steven you can do it。但是像爆裂鼓手里一样,疯狂的行为没有迎来任何转折,最后黯然走了下去,估计老师也傻了最后还让我过了。

  转折在2014年,我那时已经来到了澳大利亚2年。在老婆的建议下,寻求了专业的speech pathology的帮助。本来不报任何希望,但是经过不到半年的治疗(每月2小时),以及9个月间歇参加互助组的练习,我竟然发现自己的英文已经说的比中文还流利。

  后来进一步在大学深造IT学位时需要进行小组答辩。答辩之后,同组的数位local纷纷表示我在台上的表现远胜于他们,我可以看出他们这么说并非出于恭维,是我真的做的很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偶尔还是会口吃,但都能很快纠正,心里也不会再过于挂怀。而一旦需要给出presentation,由于准备上更加科学也更加充分,我往往可以比一般的native speaker做的更加优秀,讲的更加流利。

  语言表演技巧必须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才能变成自己的语言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集中精力进行强化训练;每个人的语言能力是不同的,这有先天因素的作用,也有后天环境的影响。一般来讲,女性比男性的语言表达能力强,这从幼儿时期就能看出来。另外,研究表明,母亲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水平对孩子的语言能力也有重要影响。语言能力形成的关键期,是在孩子3 ~5岁刚开始学习语言的时候,如果家庭和学校在此期间注意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他语言能力的提高。当然,成年后的语言训练也能提高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演员、播音员、电视节目主持人等都是成年后专门训练出来的;

  成年人说话,就像他的其他生理活动如吃饭和走路一 样,都是在不经意中自动完成的。但是语言能力不同的人,其语言表达的效果也不同,如在对说话内容完整、清晰的表达及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等方面都相差很大。例如,有些老师上课内容虽然很丰富,但由于其语言表达能力差,上课就像背书一样平淡无味,使学生昏昏欲睡;而有些老师上课内容虽然简单,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上课如同演员表演一样,脸上表情丰富多彩,语言节奏有快 有慢,声音忽高忽低,有时还“此时无声胜有声”,使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有些人打电话平铺直叙,把事情说完就算了事;有些人打电话或手舞足蹈,或嬉笑怒骂,或大声强调,或低声敷衍,语言的节奏、语调、表情等都非常到位。

  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助于语言轻松、流利的表达。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语言表达能力差的人说话疙疙瘩瘩、拗口生硬,说起话来非常吃力;而那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说起话来则轻松、流利,犹如行云流水一般流畅。语言技巧就像绘画、唱歌、跳舞的技巧一样, 需要专门训练才能熟练掌握。我们必须长期坚持语言表演训练,才能达到说话轻松、流利,如行云流水一样的感觉,而且语言表达的效果也会明显增强。

  全国各地的方言很多,实际生活中的口头语言就更是种类繁多了,但在语言表演训练中,我们使用的都是普通话。可能有人会担心用普通话进行语言表演训练的效果。 其实,不管是普通话还是方言,它们的发声原理和语言技巧都是一样的,只要普通话训练好了,方言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效果自然会好起来。

  在这里我们必须声明,语言表演训练和发音法完全不同:①发音法采用(用手)打拍子的方法使语言的节奏和语调固定、统一,结果使语言表达生硬、呆板,不符合生活实际,说者和听者都觉得不舒服;而语言表演训练中的语言节奏是灵活多变的,再加上语调、表情和手势的相应变化,不但表达的效果好,而且贴近实际生活。②发音法企图用首音轻发、用打拍子说话的方法来控制口吃的发生,但这种控制常常会失败,说话者还会觉得这样说话很吃力;而语言表演训练重在提高语言技巧,长期训练能使语言表达更轻松、更流利。③发音法企图控制口吃的发生,这会强化患者对口吃现象的关注和恐惧,加重他的“完美主义”人格 特征,结果反而会加重他的口吃恐惧症;而语言表演训练重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言表达效果,他关注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效果,不是口吃现象。

  所以,在语言表演训练过程中,你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语言表达的技能和效果上,千万不要把它作为对付口吃现象的手段。

  小鱼 口吃矫正

  一、呼吸训练

  声音是由呼岀的气体冲击声带产生的,因此,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语言表演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呼吸的方式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三种。胸式呼吸不但吸气浅,而且吸气少;而腹式呼吸虽然吸气较深,但吸气却不多。

  胸腹式呼吸乂称深呼吸。这种呼吸能够使胸腔、横膈 膜以及腹部肌肉等的功能得以相互配合,呼吸时不但使得胸腔的周围加大,而且使胸腔的上下得到了伸展,气息的容量大大增加了,因而可以吸进更多的气息。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呼吸容易控制气息,为保证气息均衡、平稳地呼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具有操纵和支持声音的能力。因此,这种呼吸方式很符合语言表演训练的用气要求。

  另外,胸腹式呼吸能缓解紧张情绪,能消除人们对环境的焦虑和不安。

  下面我们来详细讲一讲胸腹式呼吸的方法。

  (一)吸气的方法

  两肋张开:两肩自然下垂、放松,不要耸肩膀。气从鼻孔吸入,并将气吸到肺的底部。吸气时,胸部的肋骨不仅有向上、向前提高的感觉,而且有向左、右撑开的感觉。

  横膈膜下降:横膈膜位于胸腹之间。深吸气时,横膈膜下降,腹部突起,整个腰部也有撑开的感觉,可感觉到腰带逐渐变紧。注意:训练时不要故意使腹部隆起,那样不仅吸入的气少,而且也难以控制。

  小腹自然收缩:吸气的同时,腹部肌肉向中心位置 “丹田”(脐下三指处)收缩。集中丹田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在呼气时腹肌和横膈膜不至于过快地回复原位,以保持一定的气息,达到控制气息的目的。

  另外,两肋张开、横膈膜下降、小腹自然收缩是在吸气的过程中同时完成的,并没有先后顺序。吸气最后一刻的感觉是,腰带逐渐变紧,躯体膨胀,胯下沉重有力,但肩部松弛,上肢能自由活动。

  (二)呼气的方法

  呼气的时候,千万不要一下子把气放出,这样会导致胸、腰、腹等迅速下瘪。呼气时要始终收住小腹,要在胸部和腰部肌肉的控制下,使气流均匀而成一条线似地缓缓呼出。随着气流的呼出,腹部会逐渐下瘪,而横膈膜则会逐渐上.升,并恢复到原位。

  呼气的关键是控制。呼气时要着重体会丹田(气息的 “支点”)的作用,感觉好像是由丹田(即小腹的收缩)把气流徐徐顶出去似的。

  另外,吸气、呼气都要自然适度。吸气不要太满,吸进七八成就可以了,否则就会感到憋闷;呼气时,也不要把气全部吐尽。

  (三)两种姿势的胸腹式呼吸练习

  立式:①找个安静的地方,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 同宽,全身放松。像闻鲜花一样深深吸一口气,感觉好像是吸进了肚子里一样(实际上是吸入肺的底部)。体会吸气时腹壁逐渐突起、腰部周围发胀的感觉。呼气时,腹壁逐渐恢复到原位。②全身放松,小腹微微收起。吸气时, 两肋慢慢向外扩张(不要耸肩),腹壁渐渐突起,小腹逐渐收紧,着重体会用小腹收缩力量拉住气息的感觉。这就是我们要达到的吸气状态。③小腹收紧后,控制1 ~2秒钟, 然后用小腹收缩的力量,将气息慢慢地、呈一条线似地呼出,着重体会呼气时小腹越收越紧、胸廓与腹壁逐渐下瘪、恢复原位的感觉。这就是我们要达到的呼气状态。④重复吸气和呼气练习,反复体会两肋张开、腹壁突起、小腹收紧以及控制呼气的感觉。

  坐式:①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在椅子前端,上身略向前倾,小腹微微收起,意念上让气息“沿后背吸入”。这种 方式容易体会吸气时两肋打开及胸、腰向外扩张和小腹逐渐收紧的过程。②小腹收紧后,控制1 ~2秒钟,再用小腹收缩的力量,将气息缓缓呼出。③反复练习,反复体会。

  练习:

  胸腹式呼吸练习。按照上面的要求,进行立式和坐式胸腹式呼吸的练习,着重体会控制呼气的感觉。控制呼气的练习。①“吹灰尘”练习:按吸气的要求 吸一口气,保持1 ~2秒钟,然后好像是吹桌面上的灰尘一样缓缓地吹气。要求将气息均匀而缓慢地呼出。吹气的 时间要逐渐延长,一口气能吹25 ~30秒为合格。②齿缝放气练习:吸一口气,保持1 ~2秒钟后,用齿缝放气,发出 “丝——”的声音,要求均匀而有控制地将气息缓缓放启。反复练习使呼气的控制力逐渐增强,一口气能放25 ~30 秒为合格。③数数字练习:用一口气数数字/?1-2-3- 4—5……”,能数到30或40为合格。要求吐字清晰而圆润。④数葫芦练习:用一口气数葫芦,“一口气数不了30个葫芦,一个葫芦,两个葫芦,三个葫芦……”。一口气能数到25个葫芦为合格。

  换气练习。用三种换气方式朗诵下列诗词:①用一口气读一句,换一口气再读下一句,直到读完;②用一口气读两句,换一口气再读后面两句;③用一口气读完每一首诗: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两个黄鹏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声音共鸣训练

  如果从共鸣的效果来分,人体器官的共鸣可分为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三个区域,分别由头腔、口腔和胸腔三个共鸣器官完成。对于口语表达来说,主要是依靠口腔共鸣,再辅之以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才能取得很好的共鸣效果。③良好的共鸣,不仅能使音量扩大,而且能使音色优美。

  (一)口腔共鸣

  口腔共鸣是最重要的声音共鸣:①口语表达声音主要是在中音区,因此口腔共鸣占有绝对优势;②口腔处在上连头腔、下接胸腔的中间位置,因此口腔共鸣是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的基础;③良好的口腔共鸣,可以使声音坚实而丰满。

  口腔共鸣器官主要是指硬、软腭以下,胸腔以上的各共鸣腔体。要想获得良好的口腔共鸣效果,必须保持口腔发声的积极状态,其要点是:①打开槽牙。发声的时候,适当地打开后槽牙(不是张大嘴,也不是咬着牙);下巴稍向后、向下移,使下须放松、口腔灵活。②提起咀嚼肌。脸上咀嚼肌(面皮)向两边斜上方提起,似微笑状态,这样发出的声音就不会沉闷。可以通过微笑着说话和绷着脸说话,看看有什么不同的效果,来体验提起咀嚼肌的感觉。③上挺软腭。软腭向上挺住,使口腔形成一个圆筒,这样发出的声音才会明亮、有立体感。可以用张口吸气来体会软腭上挺的感觉,也可以用学鸭叫的方法来体验软腭上挺的力度

  练习:

  学会保持口腔发声的积极状态:打开槽牙,提起咀嚼肌,上挺软腭。

  保持口腔发声的积极状态,用学鸭叫的方法来体验软腭上挺的力度;

  发单元音韵母a o e i u U,把声音从喉咙里 “吊”出来,体会上下贯通的共鸣感觉。发音时要注意调整好颈部姿势,做到不俯不仰、不直不僵。

  打开后槽牙,使上下槽牙呈平U字形,从容地发复元音韵母ai ei ao ou ,体会声音沿上腭中线前滑、挂在前腭的感觉。

  (二)头腔共鸣

  头腔共鸣能使声音明丽而高亢。头腔共鸣器官是指硬软腭以上的头部的各共鸣腔体。

  保持口腔发声的积极状态,以气息为支点,引发Tu 一”音时,会在鼻子顶端与上额相交的地方(印堂穴),得到一种振颤感,这就是头腔共鸣的感觉。口语表达和唱歌不同,不需要过多的高音区共鸣,所以,语言表演训练应主要练好鼻腔共鸣。

  在发鼻音音素时,软腭下降,阻塞口腔通道,声音全部由鼻腔透出。在发鼻韵母时,软腭由升而降,声音分两路,一先一后从口腔和鼻腔通过。在发非鼻音音素时,可以用略提软腭靠近后咽壁的方法,使发出的声音略带鼻腔共鸣,这样做的共鸣效果最佳,发音也省力。发非鼻音音素时,鼻腔共鸣不要过量,否则就会出现难听的“礙鼻音”。

  练习:

  用学鸭叫的方法来使软腭灵活有力:g、g、…… 软腭灵活有力不仅是口腔共鸣的保证,也是鼻腔共鸣的关键。

  发m n等鼻音音素,体会“鼻通”的感觉。

  发带有鼻音音素的词,体会鼻腔共鸣的感觉。 茫—然—矿一山一困一难一平一常一 演_讲一 光一明一 民_兵_ 明一朗

  发非鼻音音素组成的词。发声的时候,用略提软腭 靠近后咽壁的方法,使发岀的声音略带鼻腔共鸣。注意,发非鼻音音素时,鼻腔共鸣不要过量。

  飘一浮一祖一国 机一车 学一校 教一室一老一师一口一语一花一草一

  (三)胸腔共鸣

  胸腔共鸣可以使发出的声音低沉、浑厚。胸腔共鸣器 官主要就是胸腔。

  保持颈部自然、胸部放松、气息通畅,有利于胸腔共鸣的产生。用“叹气”的方式来发“成(落)”的音,将手轻轻地抚在胸口的上部,你会感到轻微的振颤,这就是胸腔共鸣的感觉。

  胸腔共鸣过多,会使声音发闷,影响发音的清晰;过少则会使发出声音单薄、飘浮。

  练习:

  以适当的音高和降低以后的音高,交替发a i u e o 五个音素,体会胸腔共鸣加强的感觉。

  读下面的词语,先用中音读,再用低音读,体会胸腔共鸣加强的感觉。

  狂一妄一状一况一开一放一欢一畅一 空一旷一响一亮一回一荡一波一浪一

  (四)三腔共鸣

  在掌握前三种共鸣的基础上,头腔、口腔、胸腔一齐打开,从小腹的丹田到眉心的气息保持通畅,并结合节奏、情调和表情(详见本章第三节)来发音,达到三腔共鸣的效果。

  三腔共鸣的综合感觉是:声带发岀的声音像一条带子,下与气息相连,从小腹抽出,垂直向上,经过咽部,成为一束声流,沿着上腭中线向前,冲击上腭前部,流出口外。这样发出的声音不但有弹性,而且圆润、明亮。

  练习五:

  用夸张的阳平音节发声。这个练习可以使胸腔的低音共鸣与口腔的中音共鸣及鼻腔的高音共鸣贯通一气, 收到三腔共鸣的效果。

  回一还一飞一翔一文一明一

  前一程一停_留_ 离一别一

  发元音a U的音,由低到高逐渐上升,使声束冲击位置由后向前逐渐移动;再由高到低,使声束冲击位置由前向后逐渐移动。这一沿硬腭中线前后滑动的区域,就是声束冲击的范围。

  小鱼 口吃矫正

  语言基础训练

  口头语言的基础是发音准确、清晰、优美。汉语中每一个字的字音都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三个方面下工夫。为了增加练习的趣味性,我们用绕口令来训练发声部位和发声方法的准确性。

  绕口令是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它的语言生动、形 象,又富有节奏的变化,练习起来虽然拗口,但却有一定的情节和趣味。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放慢语速,以确保发音准确、清晰。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语调的变化,并逐步加快语速,最后达到表达流利、语言优美的程度。

  练习:

  按照上面的要求练习下面的绕口令

  八百标兵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白庙和白猫

  白庙外蹲一只白猫,白庙里有一顶白帽;

  白庙外的白猫看见了白帽,叼着白庙里的白帽跑出了白庙。

  爸爸抱宝宝

  爸爸抱宝宝,跑到布铺买布做长袍;

  宝宝穿了长袍不会跑,跑了八步就拉破了布长袍; 布长袍破了还要用布补,再跑到布舖买布做长袍。

  一平盆面

  一平盆面,烙一平盆饼;

  饼碰盆,盆碰饼。

  语言表演训练

  口语表达不仅是一种准确发声的过程,更是一种表演艺术。在进行语言表演时,你必须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 必须把自己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你的语言必须富有节奏和情调,你还必须具有丰富的表情和自如的手势。

  一、节奏训练

  语言的节奏是一种声音形式的变化,如音节的长短停顿、语速的快慢等。

  在我们说话的时候,一句话和一句话之间应该有明显的停顿。例如,句号就表示停顿的时间稍长一些,它也是说话时换气的标记;逗号表示停顿的时间稍短一些。除了语句和语句之间的停顿外,每个语句中间也有不少小停顿,因为每句话都是由一些长短不等的词组和单字构成的。停顿能把一个语句截成几个小段落,每个小段落就是一个节拍。由于每个节拍组成的字数不同,因而节拍的长短也不同。另外,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时每个节拍的语速也不同。例如,“我是/王一老一五”("/”表示节拍的划 分,“ 一”表示语速较慢)这句话,由“我是”、“王老五”两个节拍组成。第一个节拍“我是”由两个字组成,节拍较短,语速也较快;第二个节拍“王一老一五”由三个字组成,节拍较长,语速也较慢,目的是加强语气。“口吃/是一种/恐 一惧一症”这句话,由三个节拍组成。第一个节拍短,第二、第三个节拍长,且第三个节拍的语速慢,目的也是为了加强语气。

  语言的节拍和音乐的节拍是有区别的。音乐中各个节拍的时值一般是均等的,其变化是有规律的;而语言中各个节拍的时值往往是不等的,并会根据语句的不同和表达的需要而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无规律的。

  练习:

  划分下列语句的节拍并朗读(标点符号处也要停顿)

  口吃/是一种/恐惧症。

  语言节奏/是一种/声音/形式的/变化。

  恐惧症的/产生/和/一个人/小时候的/经历/密切 相关。

  治疗/恐惧症/最重要的是/行动。

  风/渐渐地/小了,可是/雨/还下个不停。

  语言/表演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我们说话/更流利、更轻松。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治疗/ 口吃恐惧症的/ 前提。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增强/心理承受力。

  我/比别人/更容易/感受恐惧,这/就是/我!

  承认/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是/治疗/心理疾 病的/关键。

  扩充语句节拍并朗读

  冬天/不太冷。今年的/冬天/不太冷。

  上海/今年的/冬天/不太冷。

  王老师/走进/教室。

  王老师/急匆匆地/走进/教室。

  王老师/总是/急匆匆地/走进/教室。

  飞机/离开了/跑道。

  机场的/飞机/离开了/跑道。

  虹桥/机场的/飞机/离开了/跑道。

  经常参加/社交活动。

  应该/经常参加/社交活动。

  我们/应该/经常参加/社交活动。

  我/容易/感受恐惧,这/就是/我! 我/更/容易/感受恐惧,这/就是/我!

  我/比别人/更/容易/感受恐惧,这/就是/我!

  二、语调训练

  语调也是一种声音形式的变化,如声音高低、轻重、快 慢、停连、虚实等的变化,

  语调能够突岀重点,加强语气, 增加感情色彩。语调变化最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重音的变化,另一种是感情色彩的变化。

  例 :①当有人问“谁/是/王老五? ”的时候,我立即站了起来,说:“我/是/王老五。”“我”字发重音,强调“我”, 不是别人。②指人怀疑我不是王老五,他问:“你/是不是/ 王老五? ”我立即回答:“我/是/王老五。”“是”字发重音, 表明我确实是王老五。③如又有人问:“你/是/谁?”我就 回答:“我/是/王一老一五! ”“王老五”三个字发重音,且语速慢,希望对方牢记住王老五,千万不要忘记了。

  上例中,同一句话“我是王老五”,由于在不同的音节发重音,强调的重点不同,语言的效果也完全不同。在下例中,同一句话“张经理每月收入三千元,,,由于感情色彩不同,表达的效果也完全不同。

  例2:①“张经理/每月收入/三千元。”用一般的叙述口吻,语调稍低,语速稍快,语气平淡。②“张经理/每月收入 /三一千一元!”用羡慕的口吻,强调“三千”两个字。③“张经理/每月收入/三千元? 速度稍快,结尾时语调上扬,表示怀疑,似乎张经理不可能挣这么多钱。④“张经理/每 月收入/三一千一元? ”速度由稍快到较慢,“三千元”三个 字语气加重,用怀疑的口吻说出,意思是:“只有三千元?” 好像张经理不可能这么点收入。⑤“张经理/每月收入/ 三千元! 语调高昂,表示惊叹数目之大。

  在不同的音节发重音,强调的重点不同

  三、表情训练

  表情语是从面部传递出来的思想和感情。人的面部表情有成千上万种,最常见的有:得意时眉飞色舞,愤怒时横眉竖目,轻蔑时嗤之以鼻,痛恨时咬牙切齿,髙兴时喜笑颜开,忧虑时愁眉苦脸等等。在人的面部表情中,最活跃的是眼睛。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说:“一个人的眼睛代表他的内心,嘴只代表他的经历。”眼睛是心灵的窗子,一个人的喜、怒、哀、乐,都会在眼睛里表现得淋漓尽致。一般来说,正视表示庄重、诚恳,斜视表示轻蔑、憎恶,仰视表示 崇敬、傲慢,俯视表示关心、忧伤,注视表示认真、期待,等等。不同的表情语言往往伴随着不同的语言节奏和语调。

  面部表情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形式是微笑。微笑是待人诚恳和友好的表露,是有文化、有风度、有涵养的体现。 微笑有时表示的是友好、愉快、欢迎、赞赏,有时也可以表示歉意、拒绝和否定。有人这样描述过微笑:“微笑着赞扬人,使人感到你的诚心;微笑着批评人,使人感到你的善 意;微笑着拒绝人,使人体谅你的处境。微笑,是你对难以直言的话语的最好回答;微笑,有助于你从尴尬的泥坑中摆脱出来。”所以说,一副微笑的面孔就是一封介绍信,有些人屡试不败的秘诀就是笑脸相迎。

  练习:

  用不同的表情说出下面的话

  (1) 我已经会制作网页了。(喜悦而摇头晃脑地)

  (2) 这次考试我又没通过。(沉重地)

  (3)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兴奋地)

  (4) 我绝对不会放弃的!(愤怒地)

  (也可以根据你自己的生活环境,想像一些喜悅、沉 重、兴奋、激昂等语句进行练习。)用不同的表情说同一句话

  所以针对我们中度情景性口吃患者在练习发声和巩固语言模式的时候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练习语言;而是要从各个方面练习我们有关说话的各种相关习性;

  小鱼 口吃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