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非洲丛林的“袖珍”部落:8岁停止生长,猎捕大象当作成人礼
在非洲广袤的丛林中,隐居着一个自诩是
“森林之子”
的部落,他们的文明始终停留在
旧时代的蒙昧状态
“森林”是他们唯一信仰
他们就是
俾格米人
,热带丛林的主人。
俾格米人身形矮小
在森林中生存,面临的危险可想而知,若是没有强悍的体格和健硕的躯体,别说狩猎了,生存都很艰难。
有趣的是,俾格米人身材却很矮小,他们一般
8岁就接近成熟
状态,
停止生长
,并且
结婚生子
他们的
身高一般在1.2米——1.4米
,而这一群“矮子”,却有一个习俗:
成人的时候需要猎杀大象作为成人礼。
俾格米人会在孩子的面部绘上几何图形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自不量力,但是这群矮子曾经确实猎杀过大象作为成人礼,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
那么,这些人为什么8岁的时候就停止生长了?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8岁也能结婚生孩子?他们为什么要猎杀大象作为成人礼呢?有什么寓意?
隐居在非洲丛林里的“袖珍”民族
俾格米人一直都生活在丛林之中,他们
不种植任何粮食,靠采摘野果、围捕猎物为生
,住的是
用芭蕉叶或者棕榈枝叶搭起来的小茅草屋
,对数字和时间没有概念,一切行为都非常原始。
俾格米人的小茅草屋大概只有1.5米高
“俾格米人”的由来:
严格来说,他们是
尼格利罗人
,“俾格米人”只是后来欧洲人根据他们的身形特征而给他们起的名字。
“俾格米人”在古希腊语中寓意“侏儒”,也就是身材矮小。
我们如今称为
“袖珍人”
的群体,事实上也是一种“俾格米人”,只不过在
亚洲
他们会被称为
“尼格利陀人”
只有
在非洲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带的身形矮小、皮肤黑并且毛发卷曲
的人或群体,才会被统称为
“俾格米人”
瘦小的俾格米人力气却很大
身形矮小却却力气很大:
身形矮小是俾格米人最典型的特征,即使成年了,他们的身高也只有1.2米左右,体重不超过100斤;
非洲人一般头小腿长,俾格米人却
头大腿短
牙齿大多都是尖尖的
,头发并不是很卷,也不是很浓密,肤色黝黑,身形精瘦,
肚子很大
;他们的
肚脐眼上
有一个
鸡蛋大小的肉疙瘩
向外凸起。
因为身形矮小,再加上不同于其他非洲人的特征,俾格米人即使在一堆非洲人中间也很好辨认。
俾格米人的牙齿是尖的
不过,俾格米人虽然身形矮小,但是
力气却很大
,一个小孩可以轻轻松松顶起一个大水缸,所以他们能够猎捕大象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8岁结婚生育及“一夫一妻制”:
俾格米人的婴儿比普通孩子要小一些,但
生长速度非常快
2个月长牙,4个月会走路
,他们8岁左右就已经达到成熟状态,进而停止生长。
所以,很多俾格米人在
8、9岁的时候就开始结婚生子
俾格米人8岁就可以结婚生子了
他们的生育状况和大多数非洲人一样:
多生多育
,也有可能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做防护措施的概念,有的女性每年都生孩子,根本就不存在我们所说的“月子期”。
非洲的很多部落都是一夫多妻,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俾格米人的生活虽然很原始,但是在感情这方面,大多都是
一夫一妻制
不过,他们也不禁止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只是不允许同地区的同族通婚。
俾格米人8岁就停止发育了
能歌善舞:
俾格米人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他们每逢喜庆的日子,男子就用不同颜色的泥土涂在脸上,起鼓奏乐,高声歌唱,女子则对着乐声以及歌声翩翩起舞,场面欢乐又祥和。
他们能歌善舞是与生俱来的,并不需要后天过多的培养,这或许和他们的信仰有很大的关系。
能歌善舞的俾格米人
为什么俾格米人8岁便停止生长?
关于俾格米人身材矮小,曾经有过两种
推测
自然选择的结果:
俾格米人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矮小的身材能够让他们
行动更加敏捷
,追捕猎物更为
迅速
,也能够帮助身体更快地
降温
俾格米人用自己制作的网来捕猎
为了繁衍后代:
俾格米人的
寿命基本上只有35岁
,青春期到后,便停止生长,他们就
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繁衍后代
不过后来,这两种推测都被推翻了
有研究者发现:人体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的一部分DNA,或许正是造成俾格米人身形矮小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说,俾格米人身形矮小是因为
基因基于环境发生变异
,而不是人为主动适应自然的结果。
俾格米人身高不到1米5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通过收集
俾格米人和班图人
(生活在热带雨林之外,但身高略高于俾格米人)的DNA,经过不断对比研究,发现:
俾格米人有关身高的3号染色体上发现了变异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它的变异直接截断了俾格米人长高的“通道”,造成他们身形矮小,而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生活在一个缺碘的地区却没有出现甲状腺肿大的重要原因。
关于俾格米人身形矮小的推测
而且,他们变异的基因中还存在多数
免疫热带病毒的抗体
疟疾、肺结核
等疾病病毒对他们来说,甚至不会起任何作用。
这也就意味着,俾格米人身形矮小,是
自主进化的结果
,而他们的这种进化,和我们大多数免疫力低下的普通人相比,似乎显得更为
明智
了。
俾格米人身形矮小是基因变异的结果
把捕猎大象作为成人礼,有什么寓意?
8岁左右的俾格米人身体已经发育成熟,
10岁左右他们便要离开父母独自居住。
在孩子离开家之前,父母要为孩子举办成年礼。
俾格米人穿上西装,就像小孩偷穿大人衣服
俾格米
少女成熟
的标志是
初潮
的到来,父母会为女儿举办一个“伊里玛”,让女儿在一个特殊的棚子里呆一个月,
学习做母亲的技能
俾格米人对男孩子的成年礼非常重视,因为他们必须承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和部落的责任。
他们10岁的时候要
到森立去过一段独立的生活
,学习狩猎,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俾格米男孩需要去森林独自生活一段时间
俾格米人捕猎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们
会利用植物藤条编织一个大网
,再从各处追赶,使猎物“自投罗网”;
他们也会利用某些
植物具有麻痹功能的汁液
来捕猎,既能提高捕猎的效率,也能保护自己的安全。
重要的是,俾格米人长期捕猎,已经形成了相应的“条件反射”,他们不论是听觉、嗅觉还是视觉都有很大的提高,
能够识别出距离十米远的蜜蜂的种类和性别
俾格米人有自己独特的捕猎方式
捕猎大象其实也是他们的传统,把捕猎大象作为成人礼,其实是对孩子进入一个成人社会的考验,意味着他
具有了一个成人的权利和能力
,能够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起各种责任。
不过,当大象被列为保护动物后,他们便只能将目标转向一些中小动物了。
俾格米人如今为何濒临灭绝?
自然环境恶劣以及营养不足:
俾格米人虽然多生多育,但是他们所
生存的环境
算不上多好,而且处处充满
危机
医疗条件又落后
,孩子出生得不到充足的
营养供给
,包括母体也没有很好的恢复。
俾格米人多生多育,但能长大的孩子不多
他们的
婴儿存活率仅有30%左右
,而且,
成人的寿命基本上只有35岁
,从人口结构来说,是非常不合理的,所以俾格米人的人口数量也就一直在减少。
但是,导致俾格米人濒临灭绝的原因主要是“人祸”:
由于长期生活在森林中,保持着最原始的生活,再加上他们特殊的身材,关于他们总会有一些
神秘的“传说”
初到“文明社会”的俾格米小孩
非洲曾有
谣言
说,
俾格米人的生殖器官具有增强体质和能力的作用
,有人为了牟取暴利,猎杀俾格米人并
当成货品高价出售
而在
卢旺达大屠杀
中,很多俾格米人也未能够幸免于难。
如今俾格米人的数量越来越少,已经处于濒危状态。虽然说非洲已经有相关的法律对他们进行保护,但外面的世界对他们来说,或许更多的是危险和未知,所以
他们选择回到森林
俾格米人更愿意生活在原始森林
俾格米人讲究
团体意识
,也很珍惜的信仰——森林,他们从
不会主动破坏森林里的一草一木
,相反地,若是同部落的人做出了破坏森林的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原始部落的人他们可能
在文明的路上前进的步伐非常缓慢
,但是他们在
人类最初本性的保留
,远比很多自诩生活在文明社会中的人,要更接近于
“人”本应该有的状态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