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一《综合素质》冲刺攻略+干货大合集

  各位小伙伴,今天距离2019年下的教师资格证笔试仅剩18天的时间了,你对自己的复习进度还满意么?是像我们之前文章中为大家计划的那样,已经完成强化拔高准备进入冲刺阶段了呢?还是迫于越来越近的考试日期,才准备打开书来学习呢?

  如果你是前者,那恭喜你已经走完了万里长征的一大半,接下来的半个月主要就是回顾之前的知识点,做做历年真题,调整调整心态就可以上考场了;如果你是后者,那就更要恭喜你啦,恭喜你在距离考试仅剩半个月的时候看到了这篇文章。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现阶段你最应该掌握的考试冲刺内容,本篇为科目一的冲刺必备合集,科目二的将会在明天为大家持续更新,敬请期待哟~

  一、学习方法——最后半月,如何学?

  二、学习内容——最后半月,冲刺必备考点大放送

  下边话不多说,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频道吧~

  如果你没时间看完这篇文章,只想找一份全面而系统的资料慢慢学习,那就直接拉到文末来获取吧。

  科目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综合素质》,相比科目二来说是较简单的,但大家也不要太过放松,因为每年挂在这一科上的也不在少数。

  那我们应该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地复习这一科呢?小7为大家总结了“三步走”原则:

  首先,要知道自己考什么——了解该科目的考试题型;

  其次,要知道自己答什么、怎么答——掌握必备的知识点和主观题的答题思路;

  最后,要知道自己怎么考——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适应考场上的感觉。

  以上就是对大家学习方法的建议,不光是我们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几乎所有的考试都要搞清楚这几个问题,这样我们的复习才能游刃有余。

  上边谈到了最后半个月应该怎么学的问题,下边我们就来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一说我们在考前必须掌握哪些内容才能Hold住考试,轻松跃过70分。

  知识大放送即将开始,准备好了么,伙伴们!

  模块一 教师职业理念(考查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这一模块的内容可以概括为5个“观”:重要的“三观”——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次重要的“两观”——教学观和评价观。掌握好了这几个观,这一模块就妥妥的了~

  教育观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学生观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要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做到多看优点、多赞美。)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尊重学生、讲民主。)

  教师观(这个包括两个方面,大家不要漏掉)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评价观

  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多元化。

  3.评价方式多样化。

  4.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以上皆为理论,我们学习一定要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也就是看到具体的题目我们应该知道怎样运用上述理论去答题,下边先来给大家说说材料分析题的答题套路:

  (1)材料分析做题步骤审:审题干,确定理论列:罗列相关理论知识配:材料与理论知识匹配答:结合材料,组织答案

  (2)材料分析答题套路1.总体评价如:该教师行为合理 or 不合理,践行了/体现了 or 违背了……理念。2.分条阐述,将要点逐条列出。如:①“理论一+材料做法+分析”,违背的应说出正确做法;②“理论二+材料做法+分析”;③“理论三+材料做法+分析”。3.总结陈述,总结观点,分析意义。(可有可无,根据自己时间)

  为了让大家更加明确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思路,下边我们以2018年的一道题目来举例:

  【材料】:陈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总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各自探索,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大家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由陈老师讲解,一学期下来,很多学生觉得不但收获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

  当然,陈老师也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有的同学老是找不到学习方法,也不愿意发言,习惯当听众,王春就是这样的孩子,陈老师有一次点名让王春发言,王春站起来紧张得面红耳赤,陈老师示意王春坐下,课后,陈老师把王春叫到办公室说:“你既然不愿意在班上公开讲,那我们就私下聊吧。现在只有我们两人,你就补上你的课堂发言吧。”在陈老师的多次鼓励下,王春慢慢克服了胆怯,也敢上台发言了。

  作为班主任,陈老师号召学生扩大阅读面,他给学生推荐了很多书目,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也包括科技史、通俗哲学读物、成功者的励志故事……他经常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会,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视野明显开阔了,知识面也明显拓宽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价陈老师的做法。(14分)

  【解题步骤】

  第一步:先不要看材料,先看一下问题是要求从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哪一个角度来答,并回忆一下相关条目,在稿纸上简单写一下。比如这道题目要求从学生观的角度,评价陈老师的做法,因此回忆下学生观的内容,并在稿纸简单标记:

  学生观: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

  第二步:阅读材料2-3遍。

  第三步:逐条对应进行分析,找出主要的条目作为答题框架。比如在本题中,通过逐条对应,我们发现学生具有差异性、发展潜能、人文关怀、完整生命个体。

  第四步:展开答题。答题时先把材料中老师体现或违背的条目列出,然后再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体现或违背了这一条。注意答题时完整的结构。比如以上这道题,我们可以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陈老师的做法是合理的,践行了以下学生观:

  1.学生是完整的生命个体,要乐观估计学生天性。材料中,陈老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各自探索、交流讨论,这体现了陈老师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乐观估计学生天性;

  2.学生具有差异性,要因材施教。材料中,陈老师关注到王春不愿意发言,对此,陈老师把王春叫到办公室单独进行教育,体现了陈老师注重学生差异性,对学生因材施教;

  3.学生具有巨大发展潜能。材料中,学生们在陈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下,开阔了学生视野,知识面明显拓宽,解决能力也增强了,体现了学生有巨大发展潜能;

  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关怀。材料中,陈老师在课上让王春发言,王春紧张得面红耳赤,这时陈老师并没有批评,而是课后进行耐心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模块二 教育法律法规

  这一部分的法条很多,尤其是当他们都混杂在一起的时候,许多小伙伴很是头大!这个时候你需要记住:这部分只会考察8个单选题,你只需要掌握重点法条,所谓掌握就是熟悉能够再认即可。下图是各个法规的重要程度,可以有所侧重。

  除了要了解不同法条的重要程度,为了更好地学习,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易混的、常考的法条,小7我都为大家整理好了,往下看吧~

  1、重要时间

  1985年,提出实施义务教育

  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

  1991年,《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

  1993年,《教师法》颁布

  1994年,《教师法》实施

  1995年,《教育法》颁布

  2006年,《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修订

  2008年,城市义务教育免费

  2、权利

  ①学生权利

  受教育权:开除、劝退、教室外罚站及其他影响学生上课的行为都属于侵犯学生受教育权。

  人身权:包括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需要大家重视的是:关禁闭和搜身都属于侵犯学生人身自由权。

  财产权:罚款、没收学生物品不归还,及其他违法收费都属于侵犯学生财产权。

  ②教师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教育教学权)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学术自由权)

  (三) 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管教权)

  (四)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获取报酬权)

  (五)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权)

  (六)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进修权)

  口诀:教学科研评成绩,进修管理获报酬

  3、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法22】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

  4、教师待遇

  【教师法25】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义务教育法21】 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纲要54】 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5、规划纲要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6、行政处分

  【教育法75】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举办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撤销;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教师法35】 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教师法37】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是按专题列出的常考法条,下边再把不同法律文件中的常考法条列一下,便于大家在书上查看:①未成年保护法第21、39条;②教师法第7、37、39条;③义务教育法第22、27条;④教育法第42条;⑤改革发展纲要第53条;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6条;⑦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9、13条,

  没有提到的法条,不是不会考,只是概率较小,可以通过做题来记忆。

  模块三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考查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这一部分的重要程度和模块一一样,都会考察材料分析题,我们需要记住的就是下方这些内容:

  ①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②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③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④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⑤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⑥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口诀:321——3爱2人1终身

  材料分析题的答题套路同第一模块,大家只要多写几道题就能上手了,加油哟~

  模块四 文化素养

  这一模块要求我们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古今中外全盘皆知,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否已经被文化素养伤透了心。如果是,那下边这些思维导图版的文化素养合集应该可以充当“速效救心丸”啦,来两粒?

  第一章 历史知识

  1、中国古代史

  考点1 历史人物

  考点2 政治制度

  考点3 主流思想

  考点4 著名战役

  考点5 重要变法

  考点6 民族关系

  考点7 出游人物

  考点8 农民起义

  2、中国近现代史

  考点1 历史脉络

  考点2 洋务运动

  考点3 辛亥革命

  考点4 抗日战争

  3、世界史

  考点1 四大文明古国

  考点2 地理大发现

  考点3 资产阶级革命

  考点4 世界大战

  第二章 科学素养

  1、中国成就

  考点1 四大发明

  考点2 医学成就

  考点3 农学和科技

  考点4 数学和地理

  2、外国成就

  考点1古代科技

  考点2 物理成就

  考点3 化学成就

  考点4 生物成就

  第三章 文学素养

  1、中国文学

  考点1 先秦文学

  考点2 秦汉文学

  考点3 魏晋南北朝文学

  考点4 唐宋文学

  考点5 元明清文学

  考点6 近现代文学

  2、外国文学

  考点1 古希腊文学

  考点2 古典文学

  考点3 近现代文学

  第四章 艺术素养

  1、美术

  考点1 中国书法

  考点2 中国绘画

  考点3 外国美术

  2、音乐

  考点1 民族乐器

  考点2 民族歌曲

  考点3 外国音乐

  第五章 传统文化

  1、历法节日

  考点1 历法

  考点2 节日

  2、民族地理

  考点1 民族

  考点2 古地名

  考点3 礼仪

  第五模块 基本能力

  这部分主要考察我们的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其中前两种能力是以选择题来考察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快速拿分的秘诀吧!

  1、 信息处理能力

  核心原则1:便民原则计算机操作目的是方便快捷,如违背此原则科快速排出。

  核心原则2:英语思维计算机快捷键,一般都是英文缩写,可用英语原则快速选择。

  2、 逻辑思维能力

  核心考点1 真假推理方法1:代入法将选项带入题干信息进行验证,得到正确答案。方法2:找矛盾题干信息出现两句矛盾话语,可确定其中必有一真或一假。

  核心考点2 分析推理方法1:排除法找到题干中的确定信息,并根据确定信息排出选项。方法2:最大信息寻找题干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根据高频关键词确定信息,做出选择。

  核心考点3 翻译推理1.逆否命题推理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2.必然与可能推理否前或者肯后都不能得到任何必然的结论。但是,能够得出可能的结论。3.递推推理由AàB,B à C,可得到A à C,也可得到-C à -A。

  3、阅读能力

  阅读就和我们中学语文试卷里的阅读题类似,但一般会比那些简单,所以怎么做大家应该都了解,我就不多唠叨啦!

  4、写作能力

  这一部分就是让我们写一篇作文,分值为50,足足占了整张试卷的1/3,我们想不重视都难呀!

  许多小伙伴反映作文不知道咋写,再告诉大家怎么写之前,想先带领大家从认知误区里走出来。下边我会谈到大家的一些疑问,顺便帮大家解决:问:教资笔试中的作文是不是必须写教育主题的呢?答:NO!考试可以看具体题目进行立意,不一定把自己的思维限制在教育主题下。问:我作文分低,是因为跑题么?答:是,但不仅仅是。因为错别字较多、口语化严重或者逻辑混乱都会导致失分严重。

  以上是一些常见问题,那我们应该如何写作文呢?

  最重要的一点——积累素材,但也有小伙伴反应,素材是积累了不少,但考试记不住,记住了也用不上。针对这种情况,小7有个建议:一定要把素材归类,知道这个材料所适用的主题,另外在记忆的时候,可采取粗线条式记忆,也就是记素材的关键点,谁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有什么影响,这样既能把握主旨,又不会加重记忆负担,两全其美。

  知道大家刚开始用这种方法可能不太熟,所以小7为你准备好啦,详戳下方链接哟~一起考教师:教资科目一作文拿40分很简单,只要你读一遍这些素材!

  以上就是科目一考前冲刺的内容了,你都记住了么?

  另外,距离考试的时间越来越短,大家的备考心态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焦虑,有的想要放弃,这里小7要告诉大家的是:一定要相信自己,坚持到最后一刻,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困难,只要你能把上边的内容消化吸收,做一遍往年真题,然后自信满满地上考场就一定会过关!

  最后,小7还要多说一句,很多备考教师资格证的小伙伴,手上或多或少有一些资料,但资料并非越多越好,尤其在仅有几天准备时间的情况下,时间已经很宝贵了,你如果再花时间去甄别资料的好坏,整合资料的重点,只会让你更加焦躁,因此备考资料要少而精,不要大而全,否则和看教材就没有区别了。一份备考资料推荐给大家:一起考教师:备考教资,有这5大经典资料足够!

  如果你对教资考试仍有困惑,不妨关注“一起考教师”的知乎账号,私信发送:“模拟卷”获取备考资料包,内含:5套全真模拟套卷(含解析答案)学霸笔记(上文知识点PDF版)3节源源老师的Live broadcast lessons

  确认过眼神,你是会领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