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始于足下

  ■黄万琪

  汤宜华出生于汊河一个沐浴世家,祖传擦背、修脚,其父亲就是当地有名的擦背、修脚大师。

  1990年汤宜华高中毕业,走上了修脚之路。尽管他出生于“脚艺世家”,但仍以为修脚地位不高,属“下九流”行业,怕被人瞧不起,见到熟人就躲。其父对汤宜华说:“只有你自己瞧不起自己,我有这个手艺,不是养活了一大家子吗?”手艺人有个规矩,一般不让子女跟家里人学艺,怕跟家里人学不出来,于是汤父把他拜托给了汊河的邹朝玉大师。几年学成之后,汤宜华走出家乡,辗转北京、上海、广东、南京、新疆等地从事修脚。篮球运动员易被对手踩脚,脚病较多,汤宜华在北京曾为姚明、王治郅、易建联修过脚,为文艺界的葛优、唐国强、王刚修过脚,现在还有联系。

  在外地工作生活20多年的汤宜华,为了照应家庭,又回到了家乡。回扬州后,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他拜于江苏省修脚非遗传承人陆松林大师门下,陆松林对他学艺提出了“六要”的要求,即:要精益求精,要知难而进,要医技结合,要辨证施术,要因病而治,要因人而宜。还希望他今后要总结脚艺,写书立传,世代相传。

  汤宜华刻苦钻研,探讨刀法奥妙,通过望、问、触、摸四个字,再运用修、刮、捏专业手法,巧用指力、腕力,对足部不适等各类足疾进行修复,力求做到光、圆、平、净、柔的效果。汤宜华还总结出了“两手两刀”的修脚口诀:“手要稳、刀要准、手要轻、刀要快。”

  在各类足疾中,治甲沟炎和嵌趾足见功力,也是修脚技艺中难度很大的一种技术活;此外,灰指甲、鸡眼、倒刺等常见足病,都要通过专业的刀法技艺,手稳刀准,毫无偏差地施治。有一次经朋友介绍,汤宜华替一个只有三个月大的婴儿治甲沟炎,这是他第一次遇到。他想,只有成年人得甲沟炎,小孩怎么得了?可能是剪趾甲不注意卫生感染所致。汤宜华胆大心细,孩子都没有感觉到怎么疼痛,甲沟炎就治好了,还没收人家一分钱,孩子母亲十分感谢。

  汤宜华始终牢记陆大师的话:“我们做手艺的,要先做人后做事。”多年来,他与他的同伴们经常到琼花观、新仓巷等社区免费为群众修脚服务,在敬老院、疗养院、干休所也常常看到他们的身影,他成了扬州市“追梦人”志愿者协会“十佳”志愿者。能快速治好甲沟炎,不能不说他有一把锋利的修脚刀。这就是汤宜华自行设计、加工定制的“砍树大刮刀”,并于2021年3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外观设计专利证书》。他还在《健康世界》《介入医学》等权威专业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其中有两篇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汤宜华用自己走过的路证明了一个道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做得好与不好。

  责任编辑:进展

  扬州网新闻热线:0514-87863284 扬州网广告热线:0514-829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