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角上桌”?伪骨科人设红利?魏大勋为什么红了?
谁能想到2023年暑假最先爆的是魏大勋!有人坐拥热门言情IP,出走半生归来仍是资源咖;有人被嘲综艺咖,搞笑男一戴眼镜直接变身霸总,一跃成为暑假第一爆。
Family who knows,魏大勋已经在我的首页好几天了
几百遍的“我们为什么(不能)”
大家嗑疯了,就因为孟宴臣一句“我都快疯了”
谁能想到,王楚然和魏大勋的伪骨科CP热度竟然远超官配,魏大勋也以其出色的“整容式演技”成功将人设并不完美的孟宴臣塑造得有血有肉,赢得了一大波好评,一时间吸粉无数。
观众们纷纷为“孟总”倾倒,而由于魏大勋在综艺节目中的搞笑人设与孟宴臣反差过大,不少网友甚至亲自指导魏大勋在剧集播出期间如何保持人设:“不要展现真实的自我,如果可以保持沉默就尽量保持沉默。”
“偶尔微笑一下,不时望向妹妹的方向。”
“我追求的是那种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被抛弃的感觉。”
魏大勋os:“在努力了在努力了,把这辈子中的伤心事全想了个遍。”
调侃归调侃,但这也证明了魏大勋饰演的孟宴臣一角有多么对观众的口味。那么,魏大勋究竟为什么能够凭借仅仅以分钟计的剧集出场时间一夜走红?
伪骨科在此问题上绝对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
作为那个禁忌之恋中的种子选手,伪骨科能够使观众对于背德和禁忌感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且由于实际上男女主并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观众的接受程度也会更高。
更绝的是,大多数伪骨科CP注定是BE。极致的be美学,配上“骨科就是分手了过年也得一起吃年夜饭”的背德感,那种极限拉扯、爱而不得的痛苦隐晦成功拿捏了不少观众的心。
《蓝色生死恋》是很多人接触骨科作品的起点,它以哥哥与养妹之间的禁忌恋情为主线。伪骨科设定加上极致BE的结局,赚足了观众眼泪。
景天龙葵的兄妹CP在《仙剑奇侠传3》中备受喜爱,其人气甚至不亚于官方CP。
杨洋早年参演的《花开半夏》是李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走的也是虐到极致的BE伪骨科。
《我的人间烟火》中,女主角许沁在父母去世后被收养,与孟宴臣(由魏大勋饰演)成为兄妹关系。在母亲的高压培育下,这两个共同成长的“困兽”一路互相支持,渐渐暗生情愫。孟宴臣对许沁的爱是克制而隐忍的,他以一种卑微的下位者姿态去表达这份无法言明的爱意。
他一次又一次发送信息道歉,但许沁没有回复。
他说自己在与许沁的冷战中度过了一个星期,感觉快要被折磨疯了。
魏大勋确实沾了人设红利的光,但这不足以掩盖他在剧中出色的表现。
183的身高盘正条顺,穿上西装,戴上金丝眼镜,再一闭嘴——确实很像一个霸道总裁的样子。
在孟宴臣和许沁在玄关处沉默的那三十秒里,魏大勋用一个抬头、交叉的双手就表达出深不可测的情感涌动、那种渴望表达又不敢启齿的痛苦,令人拍案叫绝。
尤其是孟宴臣对着许沁发大疯的那句“如果你跟他在一起,可以跟家庭决裂的话,那为什么我们……”。
情绪的悲痛、愤怒和无助都被描绘得十分细腻。
要知道,这种偏执人设可不是谁都能演的。
张翰就曾出演过一部名为《一不小心爱上你》的伪骨科剧,其中男二丹尼斯·吴凭借出色的外形和演技就狠狠艳压了张翰。
再比如,《以家人之名》在播出期间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和口碑,但是后来由于伪骨科感情线,评分出现了大幅下滑。
魏大勋能凭一个戏份极少的“特别出演”火出圈,
人设和演技,缺一不可。
值得注意的是,配角压过主角的情况,在今年似乎并不是个例。
张颂文在年初大热剧《狂飙》中饰演高启强一角。他凭借戏中细腻的演技和戏外接地气的作风,不仅成功使高启强成为《狂飙》中备受关注的人物,也使自己一跃飞升,被全国人民认识。
当然,高启强的戏份尚能与男主一战,接下来火出圈的几位配角那可都是实打实的少戏份。
《长月烬明》中陈都灵饰演恶毒女二,每集只有几分钟的戏份。然而全剧最出圈的热梗却几乎都是围绕她。
她的三观对错、天生坏种与否,没人去讨论。观众们更喜欢高喊着自己自愿加入“欢门”,“致力于创亖所有人”的发疯文学随着天欢的出圈风靡一时。
另一部现偶《偷偷藏不住》是今年暑假档的首发,而饰演男二角色的马伯骞在开播前就被嘲颜值不够撑起桑延、演技不好等等。然而剧集开播后马伯骞的口碑却出现了意外的逆转,人们惊讶地发现他虽然不是大家心中理想的桑延,但却完美地扮演了桑稚的哥哥角色。
出圈后众多观众才意识到魏大勋在剧中的地位并不如预期,实际上,他只是以特别出演的身份出现而已,连男二都算不上。
被网友包浆的情况下,戏份加起来只有不到十几分钟,但如今却异常火爆。
伪骨科会火,魏大勋能爆,如果仔细思考,这并不算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
当所谓的“双洁”和“三观”成为限制创作的束缚,当重复的人物角色和单一的演技限制了观众的思维空间时,骨科文学、发疯文学和替身文学等等就成功凭借生动的人物角色塑造深受观众的喜爱。
说白了,大家痴迷的是与众不同,钟爱的是独一无二。流水线的工业糖精早就不是香饽饽了,鲜活的人物、演员的诠释、扎实的剧本,这些才是影视行业的制胜法宝。
所谓“配角上桌”,究其根本,似乎都印证了那句娱乐圈亘古不变的定律——好的角色和演技,永远是一个演员最好的滤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