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金将军说现代战争是炮战,美国没听懂结果落后了!

  原标题:金将军说现代战争是炮战,美国没听懂结果落后了!

  自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大炮巨舰”似乎一夜之间就销声匿迹了,有人说是航母的出现终结了它,也有人说是导弹的出现让它失去了昔日的风采,不管哪种说法,舰炮沦为海战的配角是个不争的事实,但现在这种局面或许发生历史性的转变,因为我国将电磁炮上舰测试了,这或许又要开启一个新的大炮巨舰的时代。

  安装了电磁炮的两栖登陆舰出海了 海军武器的发展不同于陆军,陆军武器的每一次进步都来自战场经验的总结,但历史上大规模海战的次数实在有限,靠总结经验来发展武器总是带有很强的偶然性。1866年的萨利岛海战之后,意大利海军成为世界最强海军之一,全世界海军都在模仿他们将重炮架于船头的横队战术。此后直到二战,大型海战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究竟什么才是海战中最好用的战术和武器,谁也说不清楚。

  只是大家按照思维惯性,把战舰吨位越造越大,火炮口径越造越大,到了二战时,拥有9门460毫米口径主炮的“大和”号战列舰宛如一座海上移动的山,但它仍然逃不脱被美军航母舰载机炸沉的命运,航母舰载机的立体打击模式取代了“大炮巨舰”,成为全新的海战方式。等到各种防区外精确打击的导弹出现后,舰炮彻底沦为了配角。

  正在开火密苏里战列舰,大炮巨舰的代表作之一 目前世界各国装备的舰炮口径均为127-130毫米之间,实际射程一般在30KM左右,但电磁炮则不同,它的射程可以达到300KM,而它的弹丸速度可以达到8马赫,这还只是现阶段的测试水平,未来的电磁炮弹丸速度将更快。这个速度已经是高超音速范畴了,即便只凭动能攻击,也能给目标致命打击。

  在武器发展历史上,总有一些武器的出现具有改变战争形态的划时代的意义,电磁炮就是这样的武器。据美国海军的测算,一门电磁炮的火力支援能力相当于一个F/A-18舰载机联队,和火药武器相比,它不仅威力大,作用时间也长得多。在未来海战中,它可以从容防御来自海陆空立体模式下的饱和攻击,更可以轻松的摧毁敌方的航母编队。

  2008年,美军成功测试了10MJ的电磁炮 美军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了电磁炮实用化研究,2008年美军进行了10兆焦的缩比实验,将3公斤弹丸加速度到每秒2500米(接近8马赫),弹丸用时7分钟飞行了450公里。2010年美军又进行了33兆焦的实验,并同时完成了快速重复射击的试验,其射击频率可达到每分钟8-10发,这个打击效果足以让一艘万吨级的水面舰艇失去战斗力。

  但美军的试验只停留在陆基阶段,电磁炮配套的庞大的供电设备、冷却系统和工控设施导致美军至今无法让其上舰测试,而此时我国的电磁炮却抢先一步上舰了,这让我国在电磁炮这个领域已经不是和美国平起平坐了,而是可能将其甩在身后。

  安装电磁炮的海洋山舰(936) 1月31日,停靠在武昌造船厂的海军072型登陆舰“海洋山”号曝光了它测试电磁炮的照片,从照片中看出,炮塔似乎大得不成比例,大量的设备并没有整合进船身,而是直接堆在甲板上,说明这是一个测试环境。

  选择登陆舰作为测试平台,是因为它具有更小的长宽比,能为电磁炮提供更稳定的海上测试环境。并且它宽大的坞舱可容纳电磁炮所需的大量发电、储电与控制系统。同时登陆舰与电磁炮的组合很可能预示了未来中国电磁炮的搭载与使用方向,即在两栖登陆作战中作为重要的火力支援。

  美军电磁炮原型,由于过大至今不能上舰 可以设想一下,在将来进行的夺岛作战中,陆基和舰载电磁炮在安全距离以外,以其惊人的射程和射速,对岛上的火力点和战术支撑点进行精确打击,最大限度减轻登陆部队压力。至于那些总是骚扰我国南海的外军驱逐舰,也要三思而后行,因为接近10马赫的弹丸会从几百公里外突然而至,这将成为我国改变海战形式和舰队构成的新型装备,或许大炮巨舰又要回来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