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冻结,明星VC任泉翻车了!

  

  明星跨界VC,迎来大退潮。

  作者 | 老高

  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

  明星跨界VC,迎来大退潮。

  近日,天眼查APP更新的一条动态引爆娱乐圈、惊动创投圈,影视明星、Star VC创始人任泉,翻车了。信息显示,一家名叫九州建元的投资机构遭遇股权冻结,标的是总部位于杭州,员工近500人业务覆盖东南亚、北美、中东等国家的科技服务公司米络星集团。

  九州建元名字听起来陌生,背后却站着素有“明星VC第一人”之称的任泉。

  作为国内最早涉足VC基金的影视明星,任泉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明星做投资的标杆。风口诱惑下,不少人向任泉看齐,包括黄晓明、杨颖、黄渤、胡海泉、章子怡、鹿晗、李冰冰、高圆圆、黄磊等一众明星从遥远的娱乐圈杀向创投圈,并掀起一股明星跨界投资热潮。

  然而,时光流转,曾经参与VC基金或投资的明星,在创投圈基本“消失”。前段时间,知名歌手、“天使投资人”胡海泉因名下基金被示警登上热搜,他回应,“清者自清,任重道远。”外界才方知,经常给创业者授课的胡海泉早已退出海泉基金,又变成一名歌手。

  胡海泉投资干不下去,如今标杆人物任泉也翻车了,明星跨界VC只是昙花一现?

  一

  任泉投资翻车,多少有些痛心。

  长久以来,他与Star VC一直是“业内公认”的明星跨界VC成功案例。

  2013年,准备息影的任泉正思考未来归处,电影《中国合伙人》的上映对他触动很大。2013年,亦是中国“双创”元年,一批人才告别大厂,寻觅更为广阔的商业天地。

  那一年,美元VC席卷中国,北上广深涌现出大量创业公司,仅北京中关村一处,就出现了“拿着PPT排队找融资”的盛大场面,一个个咖啡厅成了创业者畅谈宇宙的归宿。仿佛人人都是“下一个马云、马化腾。”VC/PE很兴奋,项目估值一涨再涨,上演暴富狂欢。

  任泉便是当中的一个受益者。“双创”大热时,他曾以个人身份参投过一些项目,赚了不少钱。《中国合伙人》上映,则让任泉意识到投资如创业,不适合“单打独斗”。

  李冰冰是任泉娱乐圈内最为要好的异性朋友,二人常常畅谈人生与未来,对于创业拉班子做投资的想法,任泉毫不掩饰的告诉了李冰冰,得到后者倾力支持。《中国合伙人》对黄晓明的触动同样很大,自从拍摄这部电影,黄晓明了解了很多创业者不为人知的艰辛。他一直想干点对创业者有帮助的事,听闻好友任泉要创业干VC,二话没说参与进来。

  “三个明星一台戏”Star VC早期班底诞生。“任泉、李冰冰、黄晓明跨界做VC了”给彼时的创投圈带来震撼。三人分工里,任泉主掌决策,他抛头露面比较多,吸来无数创业BP。用任泉自己的话说,“Star VC对外宣布成立第一天,就收到上千封项目介绍书。”

  “所有人加班加点都处理不过来。”2014年7月,Star VC首期8000万元基金募资完成,公布投资计划仅两个月又收到近3000个项目的融资需求。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双创”有多热以及明星跨界VC产生的西虹效应。投资韩都衣舍与秒拍促使Star VC一战成名。

  虽然,这俩家明星公司现在销声匿迹了,却成就了Star VC与任泉的辉煌。

  二

  任泉,一跃为明星跨界VC的标杆与符号。

  某些时候,专业投资机构要看Star VC的动向,创投圈第一次上演“外行指导内行”。商界大佬董明珠、周鸿祎很喜欢跟任泉聊天,尤其对“跨界”话题十分关心。

  2015年,Star VC发展迎来高光,章子怡、黄渤加盟,彻底将明星跨界VC的话题传遍娱乐圈,一时间,中国掀起一股明星跨界投资热潮,娱乐圈似乎找到了一条赚钱新路径。

  投资,这么一件高风险的事被流量反复拉扯。2015年,娱乐圈、创投圈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黄晓明淡出Star VC成立了围绕泛娱乐领域展开投资的明嘉资本。按着资料介绍,明嘉资本首期基金募资规模5亿元,LP结构升级,吸纳了战略投资者、引导基金与母基金。

  黄晓明的明嘉资本把“外行指导内行”玩出新高度。Star VC属于明星机构化,LP偏向个人投资者,明嘉资本是完全走向了专业化,“只有明星标签,没有明星身影。”

  明嘉资本的出现对创投圈影响较深,有VC/PE投资人在朋友圈表示忐忑,媒体对“明星+专业”很感兴趣,此后,越来越多的明星以投资人身份涌入创投市场。

  实际上,除了Star VC与明嘉资本,胡海泉的海泉基金关注度也很高。

  关注高是因为,海泉基金的投资方向涉及新技术、医疗等领域。明星机构化、机构专业化,这两个关键词已经让VC/PE行业很震惊了,海泉基金加了个“更”字。新技术、医疗创业者多是高学历的专家、教授、工程师。“明星指导专家”其它先不说,流量炸裂了。

  铺天盖地的报道,把明星捧上了天。

  “顶流”是懂流量的,杨颖成立AB资本、鹿晗成立清晗基金,高圆圆、黄磊迎风而上。

  高圆圆算是明星个人参与投资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悄悄赚了1亿元。有分析机构统计,抛开个别“太专业”的明星VC,大多会把方向放在泛娱乐、互联网、新消费。这些方向,明星的确比专业投资人更能吸引创业者,可以大大减少公司营销与拉新的成本。

  当然,一切的前提是,项目能赚钱。

  三

  2016年7月,韩都衣舍挂牌新三板,成为“互联网服饰品牌第一股”。

  早期跟进项目的Star VC率先受益,大赚一笔。任泉,登上了各类创投榜单。

  2018年之后,市场反转,明星跨界VC就像飘过的云,渐渐“消失”在创投圈视野。

  明嘉资本最惨,风光两年再无动静,海泉基金“明星指导专家”演变为胡海泉用“导师”身份给创业者授课。AB资本杳无音讯,清晗基金成了摆设,唯有Star VC较为活跃。

  明星跨界VC遇冷背后,一方面与行业热度、流量、攀比有关,明星自感跨界投资是件轻巧事。另一方面,是风口切换,主流资本转向以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高端制造业。

  高端制造业不是明星站个台就能玩明白的。为了投出中芯国际,华登国际用了20年时间陪跑。说到底,明星的投资逻辑难以跳脱流量生态,流量没了自然选择“消失”。

  不过,黄渤等合伙人退出Star VC后,任泉的投资思路也在慢慢偏移,他开始不专注Star VC,与王京花、宋歌、黄志忠等人投资了九州建元,结果该机构今年3月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案件”,任泉踏雷,该公司声明,“任泉只是其财务投资人,不负责经营管理。”

  谁都没想到,过了4个月,九州建元再爆响雷,股权冻结,标的为总部位于杭州,员工近500人业务覆盖东南亚、北美、中东等国家的科技服务公司米络星集团。

  半年两颗响雷,胡海泉投资低谷尚不至于如此,做不好投资,大不了就退出海泉基金,变回一名歌手。任泉是“业内公认”的明星跨界投资好手,也翻车了,不免唏嘘。

  记得任泉刚刚做Star VC不久,他给团队定下了需要长期坚守的5大原则,“即不阳光不投、不大众不投、不需要品牌支持不投、对员工不好不投、影视公司不投。”他说,“我在专业能力上一定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会看人、用人。”但愿他能坚持初心,“说到做到”。

  有一点可以确定,明星跨界VC,正迎来大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