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懂《夺宝奇兵》?先得看懂它背后的神秘主义

  

  

  

  作者按:最近写《夺宝奇兵》的文章很多。但本文尽可能不做价值判断。而是尝试以另外一种角度切入,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别样的乐趣。

  前段时间,《夺宝奇兵5》上映,豆瓣评价不俗。然而对于广大影迷来说,这个IP一定是既熟悉又陌生的。

  熟悉在于,《夺宝奇兵》在流行文化领域渗透极深,你总能在喜欢的作品中,看到这IP的影子。

  

  比如炉石传说中的Harrison Jones

  而陌生在于,完整看过这一系列的影迷,恐怕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所以,我们姑且不死磕剧情,而是从电影中一个隐藏极深的要素开始说起。

  那就是——《夺宝奇兵》中的神秘主义。

  

  《夺宝奇兵》的主角,叫印第安纳·琼斯。

  在电影中,琼斯博士出生于1899年的美国。除去《夺宝奇兵》前三部,故事背景都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

  

  在《夺宝奇兵5》中,哈里森·福特以81岁高龄,五度出演印第安纳·琼斯博士

  为何电影要选取这么一个年代?

  其实,这和真实历史当中的神秘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琼斯博士出生、成长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正处于神奇的剧变期。

  一方面是科技大发展,人类的科技创新,正处于前所未见的繁荣。

  

  琼斯出生那年的美国,已经瞅着非常现代了

  但在另一条平行线上,神秘主义的思潮却在孕育爆发。

  所谓神秘主义,又叫密契主义。它的宗旨,是世界上存在超自然,以及隐秘的自然力量,而这些力量,是可以通过宗教以及特殊仪式获得的。

  人类历史上,神秘主义传统由来已久,在东北亚地区,流传了千年的萨满教,穆斯林中的苏菲派,基督教中的诺斯替主义,犹太教中的卡巴拉教派,都带着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

  

  卡巴拉教派中的生命之树一再在ACG文化中出现,最有名的要数《新世纪福音战士》

  到了19世纪,路德宗学者雅克·马特在《诺斯替教的批判历史》中,首次提出了神秘主义这一说法。

  而与此同时,许多神秘主义者也纷纷浮现。比如号称可以预言未来的宫廷“神棍“——拉斯普京。外号“无赖圣人”的灵修大师乔治·葛吉夫,都活跃在那个年代。

  

  宫廷“神棍“——拉斯普京:我特么谢谢你啊!

  随后,神秘主义逐渐式微,科学理性占据了主流话语权。无神论者集结起来,形成了无坚不摧的壁垒。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却让神秘的力量再次反扑。

  学者欧文戴维斯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魔法、占卜和信仰》中指出:由于战争的残酷使生命随时受到威胁,许多士兵开始佩戴护身符,并对占星和魔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甚至在大战初期,战地竟流行起了“蒙斯弓箭手”的传说。

  据前线返回的士兵口述,1914年8月23日,一队英国士兵在蒙斯战役中被德军包围,正当大家感到绝望的时候,天空出现了一群天使,他们用弓箭攻击德军,协助英军撤退。

  

  纪录片,他们已不在变老

  这个故事,简陋的就像“英国神打”一样魔幻。我们甚至能从世界各地的民间传说当中,找到近似的版本。可是故事传回英国,大家却无比兴奋,认为“上帝站在自己这一边”。

  而在英国人战壕的对面呢?

  这边的德国人,其实也没少受神秘主义的影响。

  就在一战结束后,战败悲观的情绪弥漫德国上下。于是,一个神秘学组织也登上了历史舞台,这就是“极北之地”。

  据说,该组织非常推崇通灵师布拉瓦茨基夫人的“根种族”论。根据这个理论,人类进化有七个种族阶段,其中一个种族阶段是雅利安人。

  而雅利安人必然会统治世界,让人类进化到更高阶段。

  

  布拉瓦茨基夫人的照片,手部动作颇为迷人

  到了1919年,极北之地联合几个极右翼组织成立了国社工人党,也就是日后臭名昭著的纳粹党。

  在希特勒成为党魁后,神秘主义的玩法就更狂野了。

  其中,党卫军头子希姆莱就搞得非常上头。他不仅笃信各种占星语言,还让治下的党卫军,使用了神秘学家圭多·冯·李斯特编纂的“伪卢恩”符文作为护符。通过神秘主义,打造内部的“企业文化”。

  

  圭多·冯·李斯特

  而希特勒本人在掌控德国后,也开始了“双修”。一边攥着当代科技发展军工,壮大军队。另一边也没闲着,不断寻求神秘力量的加持。

  1930年代,在希姆莱的建议下,希特勒将目光放到了基督教的圣物“圣杯”与“朗基努斯之矛”上。这两件宝物一个是耶稣圣餐时使用的酒杯,一个是耶稣被刺死时的凶器,传说有着强大的能量。

  显然,希特勒想借助更高维的力量,完成对于世界的统治。

  就在纳粹的痴心妄想抵达巅峰的时候,科学与神秘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也完成了交汇。

  一方面是用严密的论证,推导世界上一切的未知。一方面则是用不可知论来阐释超自然力量。这两条看似永远不会相遇的平行线,在此时激烈的碰撞。

  

  所以,《夺宝奇兵》故事展开的1930年代,在现实中无疑是一个充满魔幻的年代。

  同时也是奇幻故事与人类、历史命运的交汇点。

  

  当然,这样神奇的交汇点,并不止一个。

  就在希特勒Over前后,一名叫菲利普的小孩去看牙医。

  没想到这牙医博闻强记,对历史、宗教学“小八卦”烂熟于心,就给小菲利普说了段“法柜”的故事。

  

  而小菲利普在长大后,则干上了电影。

  不仅干了电影,还和卢卡斯,就《夺宝奇兵》亲切交换了意见。

  最终决定,电影的“麦高芬”就安排成法柜,故事背景则和纳粹崇尚神秘力量的典故相关。

  而时间节点也定在了1936年。就此,历史和虚构的故事,也发生了交汇。

  说句题外话,历史上的1936年也是个疯狂的年份。那一年希特勒召开了奥林匹克运动会,里芬施塔尔拍摄了影史经典《奥林匹亚》。也就在同一年,魔女阿部定一刀切下了情夫的男根,克苏鲁老祖克拉夫特的《疯狂山脉》在被拒稿后,终于得到了连载。

  

  非常疯狂

  而电影无疑是捕捉到了这种疯狂的气质,与神秘、科技的矛盾。

  在电影第一部《法柜奇兵》与第三部《圣杯奇兵》中,印第安纳·琼斯博士里分别阻止了纳粹获得法柜,以及圣杯两样基督教圣物。

  为了让电影的视觉效果更符合现代审美,导演斯皮尔伯格还对圣物做了力量增幅。

  比如第一部中出现的法柜,原本是放置上帝与以色列人契约的柜子。

  在电影中,法柜成为了超级武器,犹如光棱坦克一般,直接释放连锁激光,电光火石间消灭一个军队。

  

  而圣餐中使用的圣杯,则是长生不老的密器,只要喝里面一口水,马上返老还童,刀枪不入,受伤能立即愈合。

  

  图为错误示范

  这两个圣物的功能,其实也暗中对应着希特勒的两个邪恶的想法。

  制造一个超级武器,原子弹;

  打造一支具有特殊能力的“雅利安超人”军队。

  

  希特勒微微一笑,抛起了媚眼

  而从电影立意层面看,将背景设置在30年代,也削弱了后殖民主义时代白人夺宝的非正义性。因为琼斯所有的行为,都是师出有名——对抗纳粹。

  

  这两部抵抗纳粹的《夺宝奇兵》,也成为了系列里评价最高的两部,在电影评分网站IMDB上,分别拿下8.4分与8.2分的高分。

  

  

  可是,第二部《魔域奇兵》与第四部《水晶头骨》却评分大跌,其中《水晶头骨》仅仅拿到了6.2分。

  

  这是为什么呢?

  

  前面我们说过了,《夺宝奇兵》迷人的原因之一,在于他所设置的故事的时代背景是30年代,一个科技与神秘并行的年代。

  在第二、第三部电影中,这种时代特色表现的淋漓尽致。

  比如《法柜奇兵》里,不仅有神秘的法柜,也有“你有大刀,我有神枪”这种表现时代进步的桥段。

  

  第三部里,虽然有长生不老的传说,也有齐柏林飞艇这种传说级战争机器。

  

  而在第二部《魔域奇兵》里,印第安纳·琼斯则完全掉进了完全神秘的叙事里,来到了印度来对抗邪教。

  众所周知,印度宗教中的神秘主义传统深厚,在其中是以湿婆为主神的极为复杂的天神体系,有三亿三千三百万神明。

  《魔域奇兵》对印度神话做了大胆的改编,电影讲述了,在很久之前商羯罗从湿婆手中拿到了具有法力的圣石,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落到了一个村落中,成为了村民供奉的圣物。

  

  但是这个神奇的宝石,却被崇拜卡莉神的邪教徒给瞄上了,他们控制了当地的领主 ,并夺走了宝石。

  而村民们则将夺回宝石的任务,拜托给了琼斯博士。

  这么看电影故事确实很精彩,邪教徒相对于纳粹,则有着更为强大的能力,他们不仅可以控制人心,还能借助卡莉女神的魔力,将活人的心剖出,并让其不死。

  

  这样的故事,听起来确实有趣。可是却在无形中丢失了一个 内核,就是“科技与神秘”之间的矛盾冲突。

  怎么讲呢?

  纳粹寻找圣器的故事迷人的地方在于,希特勒当代战争科技加持的狂人,却笃信神秘的超自然力量,这种让人难以置信的反差,让故事充满魅力。

  可是《魔域奇兵》却几乎完全的脱离了时代背景,让琼斯博士进入了一个混淆了年代感的印度魔宫。在“神秘”占据高地的同时,却丢掉了“科技”的注脚,这让整个电影缺少了严肃感,更像是一场闹剧。

  并且,电影中充满了东方臆想式的猎奇,有个吃大餐就桥段,就套用了大量上世纪6、70年代邪典电影的桥段。印度人们饕餮毒虫,生吃猴脑。在观众受到强烈视觉刺激的同时,却将印度文明纸片化。

  在这种情况下,风评不高毫不奇怪。

  

  电影对于印度是东方主义式的文化猎奇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系列的第四部《水晶头骨》中。

  不同于《魔域奇兵》“神秘当家”,第四部则将系列更改成了一个科幻故事。

  在这部里,琼斯博士活动的时代舞台,转移到了美苏争霸的冷战时代。

  苏联的冷血特工艾莲娜,希望得到全宇宙所有知识,寄希望通过神秘的水晶头骨与琼斯博士渊博的知识,找到玛雅文明中外星人的秘密。

  

  凯特·布莱切特

  冷战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对峙的时代,为了能够战胜对方,两个巨擘也无所不用其极,不停的去探究人类科技,与肉体的极限。

  在真实的历史中,美国依托科技完成了登月壮举。也发起了“星门计划”,希望通过超能力者获取敌方情报。

  而苏联,也爆炸了人类有史以来威力最大的武器,大伊万核弹。

  特殊而疯狂的年代,如果碰到合适的作品,效果会大大提升。这一点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比如浦泽直树的《怪物》,就描写了东德进行的“511幼儿之家”超级儿童实验。

  

  超人葛力马是511幼儿之家最悲伤的存在

  包括游戏《使命召唤 黑色行动》中,也展示了了苏东阵营通过洗脑对方士兵,达成刺杀美国总统的计划。

  

  但是这种背景,对于《夺宝奇兵》来说,无疑是不合适的。虽然苏美冷战中各种骚操作,成为了怪奇文化创作力一大源泉。可彼时的超自然力量,也是在科技这棵树的分支下,而不是魔法与神秘的子嗣。

  原本两条腿走路的《夺宝奇兵》,在《水晶头骨》中丢了一条神秘主义的腿,基本路线变了,也就自然没有了过去的魅力。

  再者说得更直接点,水晶头骨本来就是一个已经被“祛魅“的麦高芬,属于是烂活儿了。

  在神秘文化者眼里,水晶头骨是远古玛雅人制作的神器,是外星人曾经来过地球的最强物证。

  可是在2005年,英国大英博物馆已经证实水晶头骨是后人伪造的。

  

  而电影拍摄于2007~2008年,对一个已经过气的,证实为假的塌台“宝物”疯狂打Call,按照好莱坞的编剧标准来说,这确实太Low。

  我甚至怀疑,编辑的灵感来源,是不是网上的“农场文”,或者火车站地摊上淘来的纸浆杂志。

  

  大概就这种画风...大家都懂...

  所以这部《夺宝奇兵》系列最差,也属实正常了。

  

  既然口碑已经凋落,为什么还要在拍下去,而且让一个垂垂老矣的老头,继续当系列的主角?

  作为影迷,如果我们尝试用流行文化的视角解读,或许心中就会产生自己的答案。

  

  时间回到1977年,刚拍完《星球大战》的卢卡斯找到了好朋友斯皮尔伯格,告诉他自己有一个绝佳的点子。

  

  “拍一部考古学家满世界寻找宝物,并抵抗纳粹的电影吧,肯定会大卖的,斯蒂芬”。

  

  卢卡斯与斯皮尔伯格,为新好莱坞时期(1966~1975)代表导演

  碰巧的是,斯皮尔伯格当时正巧特别想拍一部,属于自己的“詹姆斯·邦德”电影,一个“寻宝者邦德”恰好也满足这位大导演的想法,二人一拍即合,马上联系制片厂,筹备拍摄。

  

  詹姆斯·邦德为著名特工系列电影的主人公

  1981年,经过四年的精心打磨,斯皮尔伯格联手派拉蒙影业,推出了电影《夺宝奇兵》系列的第一部。

  电影上映获得巨大成功 ,全球拿下4.93亿美元,勇夺当年世界票房冠军。

  这个《夺宝》版的詹姆斯邦德,也通过海量的观影人群,迅速扩大他的影响力。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印第安纳·琼斯的出现,影响了整个流行文化史,开辟了一种新的风格化流派。——《夺宝》文化。

  

  帽子 皮夹克 鞭子 印第安纳·琼斯的经典造型

  游戏制作人特洛伊·霍顿,就非常喜爱印第安纳·琼斯,在看完电影若干年后,和自己的好友一起制作出了划时代动作游戏《古墓丽影》,一经推出风靡全球。

  

  古墓丽影的主人公劳拉克劳馥又被称为,女版印第安纳·琼斯

  2001年,安吉丽娜朱莉还出演了电影版《古墓丽影》,十分卖座。

  

  而《夺宝》印记更深的,要数屡次获得TGA奖项的《神秘海域》系列。

  男主人德雷克和自己的家人伙伴,一起拆天拆地,在世界各个地方寻找宝藏。

  

  而善于借鉴的港片,更是受到了不少启发。

  比如,程小东执导,李连杰主演的《冒险王》,就讲述了考古学家卫亦信捍卫国宝无字真经,不落入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手中的惊险故事。

  

  1991年的成龙大哥的《飞鹰计划》,讲述了飞鹰Jackie,接到西班牙伯爵的任务,前往沙漠寻找纳粹金条的冒险之旅。

  

  不仅在电影风格上,上述这些作品,在人物塑造上,也或多或少的借鉴了印第安纳·琼斯的性格与造型。

  

  由于出色的人物塑造,与广泛的影响力,2003年,印第安纳琼斯被美国电影学院评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英雄第二名。(第一名是《杀死一只知更鸟》的主人公阿蒂克斯·芬奇)。

  正因为无可替代的地位,让印第安纳·琼斯屹立不倒,成为一尊不老的电影图腾。

  

  尽管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老IP,《夺宝奇兵》或许会因为观众迭代,而显得衰老。

  但受其影响的文化,却开枝散叶,继续影响着新一代观众们。

  -参考资料-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46163 诡异而荒诞的黑魔法

  一场超自然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魔法、占卜、信仰 欧文戴维斯

  https://wrldrels.org/zh-CN/2019/07/02/helena-petrovna-blavatsky/

  http://news.sina.com.cn/w/2006-05-17/00118942116s.shtml

  The Real Story Behind the McGuffins

  设计/视觉:SaiBO XiaOsI M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