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大桥被什么东西炸断了?既不是海马斯,也不是风暴阴影
克里米亚大桥又被炸了,继去年一辆装满炸药的卡车炸断公路桥之后。据路透社报道,克里米亚地区领导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7月17日凌晨,克里来亚大桥的145号桥墩附近发生“紧急情况”,交通被迫中断。事故还造成2人死亡,1名未成年人受伤。
后来的消息表明出事故的是公路桥,铁路桥目前还是正常的。“紧急情况”这个字眼让人疑问重重,什么样的情况能让交通中断呢?随着照片和视频的不断公布,大家这才知道:克里米亚大桥又被炸了,而且还炸了两次,分别是凌晨3点04分和3点20分,而且又是公路桥被炸断。
2022年10月8日,克里米亚大桥第一次被炸断,当时袭击者使用的是一台装满炸药的卡车,在大桥上行驶时遥控引爆,不仅炸断了桥面,还引燃了旁边铁路桥上的油罐车。
不过这一次用的显然不再是“自爆卡车”了,种种消息表明145号桥墩附近的桥面已经严重受损,有一截桥面几乎已经完全断裂。爆炸点似乎发生在两道桥面的中间位置,导致两侧的桥面都向两边发生了位移。从视频画面来看爆炸是从桥面以下发生的,自爆卡车绝对产生不了这样的效果,那么这次的袭击用的武器是何方神圣呢?
有些网友一开始认为是海马斯火箭炮,这种武器经常被乌方用来袭击俄方控制的大桥,曾经多次命中第聂伯河上的安东诺夫大桥,给桥面造成了巨大破坏。但袭击克里米亚大桥的不太可能是海马斯。
因为克里米亚大桥距离乌方控制区域太远了,至少有300公里左右。克里米亚大桥又称刻赤海峡大桥,它连接了克里米亚半岛(西侧)和俄罗斯的克拉斯诺达尔地区(东侧),145号桥墩的大概位置如下图。
现在乌方仅仅控制了北边的第聂伯河沿岸地区,克里米亚大桥的北边是亚速海,目前这片海域的沿岸全部在俄军手中,包括马里乌波尔、梅利斯托尔等地。而海马斯的射程就算是增程火箭弹也只有150公里左右,如果其发射器没有配备ATACMS陆军战术导弹的话,是够不着克里米亚大桥的。
就算是海马斯配了陆军战术导弹,这种弹道导弹的轨迹也是从上向下砸,把桥面炸个大洞,并没有可能直接击中桥面以下的桥墩附近部位。从大桥受损照片能看到桥面上没有被命中的痕迹,所以不太可能是海马斯干的。
那么会不会是最近俄乌战场大出风头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呢?这种导弹是英国援乌的,出口型的射程是250公里,外形带有隐身设计,智能化水平很高,可以自动识别目标。风暴阴影除了GPS制导之外,还带有末端图像匹配制导,能根据图像辨认出要打击的目标,还是非常厉害的。
特别是风暴阴影导弹可以超低空飞行,高度仅有50米或更低,加上隐身外形,更加难以被发现和击落。该导弹一般由乌克兰空军的战斗机发射,战斗部重量高达454公斤,还是串联战斗部,可以摧毁装甲或混凝土目标。从威力上来看,炸断克里米亚大桥应该是够的。
而从射程上看,如果乌方战斗军突入俄控区一定距离再发射导弹,虽然有风险,但并不是没有可能打到克里米亚大桥。不过从现场视频来看,大桥被炸的位置桥墩并不高,离水面只有几米,而且爆炸点位于两道平行的桥面中间,风暴阴影这一类的巡航导弹虽然飞行高度可以低到几十米,但要让它钻到桥面下面的中间部位去爆炸,也很有些强人所难了。
所以笔者认为风暴阴影的可能性也不高,那么袭击者到底是何方神圣呢?好在乌克兰方面给出了一些信息,根据RBC.UA新闻网的报道:乌国家安全局消息人士称,乌海军和国家安全局参与袭击了克里米亚大桥。“水上无人机参与袭击这座桥。当时抵达这座桥很难,但最终还是做到了。”
这里出现的“水上无人机”是个挺新奇的词儿,如果是在空中飞行的无人机,那直接说无人机就行了,没必要加一个“水上”的称呼。如果是贴在水面飞行的无人机,那也是一种无人机,而且是一种技术水平相当高的无人机。不过再结合俄方的报道,我们可以确认所谓的水上无人机就是无人艇。
据环球网援引俄新社报道,俄罗斯国家反恐委员会7月17日称,乌方当天凌晨出动两艘水面无人艇袭击克里米亚大桥,该“恐怖主义行为”造成大桥公路桥部分路段受损。
这就说得很明确了,“水上无人机”的说法应该是翻译问题,它的字面意思就是在水面上无人驾驶的小艇。乌克兰已经有过多次在黑海海域使用无人艇的先例。2023年5月24日,乌军派出三艘无人艇,试图袭击正在土耳其专属经济区内执行任务的俄黑海舰队“伊万·胡尔斯”号侦察舰。
当时这艘军舰位于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东北140公里处,离乌克兰控制区是相当远的。按俄方的说法,这三艘无人艇均被俄方火力摧毁,但乌方提供的视频则显示有一艘艇似乎击中了俄舰。7月16日,俄方还在塞瓦斯托波尔拦截了乌军的无人艇。
这说明乌克兰方面具备在黑海广大海域使用无人艇发动袭击的能力。它们能做到远程奔袭,也许这些无人艇的航程足够远,也许无人艇先由母船装载,到了近处再投放出去。无人艇由于是漂在水面上,所以载重量比无人机有先天的优势,装上个几百公斤的战斗部是不在话下的。
那么克里米亚大桥被袭击的内情就比较清楚了,应该是乌方使用了两艘无人艇,从黑海外海投放,经过长途奔袭之后,在克里米亚大桥下方的145号桥墩附近爆炸。小艇上想必装载了相当多的炸药,直接炸断了一段桥面,还让另一侧的桥面移了位。
不过145号桥墩应该是没有被摧毁,只是受了些伤,表面有些发黑。想要完全炸掉坚固的桥墩是很有难度的,俄铁路专家谢尔盖·西加切夫曾说过,克里米亚大桥的“桥墩恐怕只能用核弹才能炸毁”。俄交通部也表示145号桥墩没有受损,损坏的是桥面“路基”。
虽然如此,但乌方无人艇远程奔袭还得手了,不得不说是对俄方的一次成功打击。说明克里米亚大桥在防御无人艇袭击方面还是存在漏洞。袭击发生在暗夜时分,神出鬼没的无人艇悄悄在下方靠近大桥,可能还有很多艘,令俄方防不胜防,想要探测和摧毁确实比较困难。
克里米亚大桥已经被炸过两次了,如果日后再发生类似事件,大桥能不能挺住,还能不能修复,都会成问题。作为俄军后勤物资的重要运输走廊,克里米亚大桥的安全问题看来需要俄方想尽一切办法来保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