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余秋雨散文作品经典语录
2022年11月27日发(作者:军训心得体会800字(精选20篇))余秋雨经典语录80句
余秋雨经典语录80句
导读:余秋雨先生以擅写历史文化散文著称,他的散文集
《文化苦旅》在出版后广受欢迎。此外,他还著有《山居笔
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散文作品。励志故事网的小
编在此精选了80句余秋雨经典语录,献给喜欢他文字的读
者。
1.人生如戏,角色早就定了,有人永远是打手,有人永远
挨打。--余秋雨《吾家小史》
2.环顾四周,现在越来越多的“成功者”都想以文炫己,甚
至以文训世,结果让人担忧。有些“儒商”为了营造“企业文
化”,强制职工背诵古代那些文化等级很低的发蒙文言;有些
电视人永远在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早就应该退出公共记忆的
文化残屑;有些当代“名士”更是染上了古代的“嗜痂之癖”,
如鲁迅所言,把远年的公众溃烂,赞之为“艳若桃花”。-----
出自:余秋雨《中国文脉》
3.妓女生涯当然是不值得称赞的。苏小小的意义在于,她
构成了与正统人格结构的奇特对峙。再正经的鸿儒高士,在
社会品格上可以无可指摘,却常常压抑着自己和别人的生命
本体的自然流程。这种结构是那样的宏大和强悍,使生命意
识的激流不能不在崇山峻岭的围困中变得恣肆和怪异。这里
又一次出现了道德和不道德、人性和非人性、美和丑的悖论:
社会污浊中也会隐伏着人性的大合理……反之,社会历史的
大光亮,又常常以牺牲人本体的许多重要命题为代价。《西
湖梦》--余秋雨《文化苦旅》
4.一种庞大的文化如此轻慢一种与自己有关的庞大财富,
以及它的庞大的创造群体,实在不可思议。
5.我们天天以极度的珍贵,兑换着极度的无聊。当大家身
处无聊而不感到无聊,这场极不公平的兑换已经完成。----
出自:余秋雨《泥步修行》
6.一个处处强大、无懈可击的人,与一个快乐天真却也常
常闪失的人相比,哪个更可爱?
7.水寒彻骨,浑身颤抖。先砍去那些芦苇,那些世上最美
的芦苇,那些离不开太湖、太湖也离不开它们的芦苇。留在
湖底的芦苇根利如刀戟,大多数人的脚被扎出血来。浑浊的
殷红一股股地回旋在湖水间,就像太湖在流血。--余秋雨
《文化苦旅》
8.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
联。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
的亭台。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
湖山。--余秋雨《文化苦旅》
9.在google上输入“故事”,可以得到113000000条结果,
但输入“结局”,却只能得到44900000条结果。可见,并不是
每个故事,都有结局。--余秋雨
10.莫高窟被那些文物拉得很长很长,几乎环绕了整个地
球。那么,我们的心情也被拉长了,随着唐宋元明清千年不
枯的笑容,延伸到整个世界。--余秋雨《文化苦旅》
11.传说和感悟中或许存在著比实物证据更大的真实。
传说有不真实的外貌,但既然能与不同时空无数传说者的
感俉对应起来,也就有了某种深层真实,实物证据有真实
的外貌,但世界万事衍化为各种实物形态的过程实在隐伏
著大量的随机和错位。--余秋雨《文化苦旅》
12.空虚的傲然傲然到了天际,枉然的雄伟雄伟到了永远。
--余秋雨《行者无疆》
13.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
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余秋雨《文化苦旅》
14.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
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
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一种洗
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
度。--余秋雨《山居笔记》
15.他们就像焦距不一样的镜头,对着同一个拍摄对象选
择自己所需要的清楚和模糊。--余秋雨《文化苦旅莫高窟》
16.让孤独者获得辽阔的空间,让忧郁者知道无限的道路,
让深山美景不再独自迟暮,让书斋玄思不再自欺欺人,那么,
走吧。
17.来一次世间,容易吗?有一次相遇,容易吗?叫一声
朋友,容易吗?仍然是那句话--学会珍惜,小心翼翼。
18.推窗而去,一半是绿树织成的山壁,一半是迷迷蒙蒙
的海湾,于是日夜只与鸟鸣和涛声相伴。
19.你可以沉默不语,不管我的着急;你可以不回信息,不
顾我的焦虑;你可以将我的关心,说成让你烦躁的原因;你可
以把我的思念,丢在角落不屑一顾。你可以对着其他人微笑,
你可以给别人拥抱,你可以对全世界好,却忘了我一直的伤
心。----你不过是仗着我喜欢你,而那,却是唯一让我变得卑
微的原因。
20.一种延绵的诚实使过失上升为高贵。--余秋雨《行者
无疆》
21.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
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
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
为霞……--余秋雨《文化苦旅》
22.希望世间能有更多的人珍视自己的每一步脚印,勤于
记录,乐于重温,敢于自嘲,善于修正,让人生的前前后后
能够互相灌溉,互相滋润。——《收藏昨天》
23.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翅充鹏。--余秋
雨《中国文脉》
24.囚禁是叛逃的理由,但走的远了,这个理由渐渐褪去,
前一段路成了后一段路的理由。每一段路都能解答一些问
题,却又带来了更多的新问题,因此越走越远,很难停步。
--余秋雨《行者无疆》
25.一般情况下,老年岁月总是比较悠闲,总是能够没有
功利而重新面对自然,总是漫步在回忆的原野,而这一切,
都是诗和文学的特质所在。老年人可能不会写诗或已经不再
写诗,但他们却以诗的方式生存着。看街市忙碌,看后辈来
去,看庭花凋零,看春草又绿,而思绪则时断时续,时喜时
悲,时真时幻。
26.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27.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但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
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
--余秋雨《文化苦旅》
28.在花开的日子,曾从百花丛中走过,看尽缤纷花朵娇
艳盛开;叶落的时候,曾踩着红黄斑驳的记忆,找寻逝去的时
光。年华流转,转身,原来从不曾丢了自己,只是让时光变
得更加安静,对待过往,也不再追问。记得往年桃花开时,
总在不经意间就绽满了眼帘。有种浅浅的惊喜漾了满怀,眼
里和梦里都落下了旧时月色那种沉静的美。如同逝去的时
光,沉在某个断层里,只需轻轻一勾,那些封存许久许久的
心情,如水般缓缓流淌着,如清酒的温润。小小一杯,滋味
萦心。----出自:余秋雨《生命是一树花开》
29.放纵的结果只能是收敛,挥洒的结果只能是服从。就
连凯撒,也不能例外。当他以死亡完成最彻底的收敛和服从
之后,他的继承者、养子屋大维又来了一次大放纵、大挥洒,
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把地中海当作了内湖。--
余秋雨《行者无疆》
30.万般皆空无喜无悲唯余秋山雨雾缥缈依稀千载如梭
无生无灭只剩月夜鸟声朦胧凄迷——《文化苦旅》
31.山河间的实际步履,使一切伟业变成了寻常风景,因
此也使我们变得轻松。人类本应把一切都放下,放下在山河
之间。因此我们也就找到了终点,价值的终点和生命的终点。
--余秋雨《文化苦旅》
32.中立是战争的宠儿,也是交战双方的需要。
33.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
极温暖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文化苦旅》
34.虽然不是原来那颗,但种子在,静坐在,守护在,虔
诚在。
35.在社会转型中感受到了生存空间的危机,只能产生两
种可能,第一种是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来扩大空间;第二种
是毁损别人的生存空间来扩张自己。
36.百般使命,只要人际关系复杂,便什么也做不成;反
之,山高路远,只要人际关系单纯,便怎么也走得通。
37.当你仍想继续,永远不要说再见;当你还能承受,永
远不要说放弃;当你舍不得一个人,永远永远不要说你不再
爱他(她)。
38.最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一定埋藏着最深刻的逻辑--余
秋雨《行者无疆》
39.君子,是选择的结果。小人,是儒家故意设定的错误
答案。
40.它是太古之始,普天之归,它是千秋生死,万般不测。
41.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
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
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余秋雨
《沙原隐泉》
42.历史,也可获得人生化的处理。把人类的早期称作人
类的童年,把原始文明的发祥地称作人类文化的摇篮,开始
可能只是一种比喻,但渐渐人们在其中看到了更深刻的意
义。个体生命史是可以体察的,因此,一旦把历史作人生化
处理,它也就变得生气勃勃,易于为人们所体察了。把历史
看得如同人生,这在人生观和历史观两方面来说都是超逸
的,艺术化的。——《艺术创造论》
43.大地所负载的精神流向,比它所负载的其他一切都更
难判断和预见。但我们已经看到,大地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
决定力量,那么,就让我们先来阅读大地。--余秋雨《千
年一叹》
44.与白居易同岁的刘禹锡,同样成了咏史的高手。他的
《乌衣巷》、《石头城》、《西塞山怀古》、《蜀先主庙》,为所
有的后世中国文人开拓了感悟历史的情怀。李白、杜甫、王
维真要羡慕他们了,羡慕他们能够那么潇洒地来观赏历史,
就像他们当年观赏山水一样。再过三十年,又一个未来的诗
人诞生。他不仅不太愿意观赏山水,连历史也不想观赏了,
而只愿意观赏自己的内心。他,就是晚唐诗人李商隐。唐代,
就这样浓缩地概括了诗歌的必然走向。一步也不停滞,一步
也不重复,一路繁花,一路云霓。----出自:余秋雨《中国
文脉》
45.无问何来,无问何去。千年深夜,月下秘途。-----出自:
余秋雨《空岛》
46.最恣肆的汪洋直逼着百世干涸,最繁密的热闹紧邻着
千里单调,最放纵的游弋熨帖着万古沙漠,竟然早已全部安
排妥当,不需要人类指点,甚至根本没有留出人的地位。--
余秋雨《千年一叹》
47.如果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投身再大的事业也不如
把自己的人生当做一个事业,聆听再好的故事也不如把自己
的人生当做一个故事,我们一定会动手动笔,做一点有意思
的事情。不妨把这样的故事称之为“收藏人生的游戏”。让今
天收藏昨天,让明天收藏今天,在一截一截的收藏中,原先
的断片连成了长线,原先的水潭连成了大河,而大河,就不
会再有腐臭和干涸的危险。——《收藏昨天》
48.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
49.汉奸眼中,人人都会变节;色鬼眼中,天下只有淫欲;
盗贼眼中,世间无偷不立。出自:余秋雨《吾家小史》
50.历史上也有一些深刻的哲人,以歌颂青年来弘扬社会
的生命力。这是一贴疗世药方,特别对一个古老而疲惫的帝
国更有特殊的意义,大用药也要适度,需要受到充分的理性
控制。因为这里显然横亘着一种二律背反:越是坚固的对象
越需要鼓励青年去对付,但他们恰恰因为年轻,无法与真正
的坚固相斡旋。他们刚刚放下历史的课本,又何曾体察过历
史的苍凉的内涵?他们随口谈论社会,又何曾思考过文化的
原始使命?把学生的历史使命压在他的肩上,不太公平。如
果对他们一边加压一边怂恿,只能使他们变成一堆扭曲的形
体和尖利的声音,这是我们在“文革”初期早就看到了的。
51.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反而是一杆竹管笔偶
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游。——
《文化苦旅》
52.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
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
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
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
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余秋雨《文化苦旅》
53.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
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
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人生,
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余秋雨--余
秋雨《文化苦旅》
54.如果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因为衰老
和病痛总会来,你为此担惊受怕,却又拒绝不了它,那还会
有幸福吗?
55.一切动作感涨满其间,却又毫不鲁莽,优雅地引发乡
间村乐,咏之于江边白鹭舞之于月下乔木。终于由时间定格,
凝为经典。
56.归去来兮。家乡可以很近,也可以很远。生命可以是
五尺之躯,也可以是万里苍原。出自:余秋雨《吾家小史》
57.在我看来成熟男子的重要魅力在于责任心,在于一种
使你的爱人和你周围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的稳定风范。
58.余秋雨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七秒过后就什么都不记
得了。如果我是鱼的话,我就可以忘记不开心,忘记讨厌的
事。多好啊。
59.中国古代绘画中无论是萧瑟的荒江、丛山中的苦旅,
还是春光中的飞鸟、危崖上的雏鹰,只要是传世佳品,都会
包藏着深厚的人生意识。贝多芬的交响曲,都是人生交响曲。
——余秋雨
60.其实,人折腾人的本事,要算中国最发达。五六千年
间不知有多少精彩绝伦的智慧耗尽在这里。--余秋雨《千
年一叹》
61.社会理性使命已悄悄抽绎,秀丽山水间散落着才子、
隐士,埋藏着身前的孤傲和身后的空名。天大的才华和郁愤,
最后都化作供后人游玩的景点。
62.中年人的当家体验是最后一次精神断奶。你突然感觉
到终于摆脱了父母、兄长、老师的某种依赖,而这种依赖在
青年时代总是依稀犹在的;对于领导和组织,似乎更贴近了,
却又显示出自己的独立存在,你成了社会结构网络中不可缺
少的一个点;因此你在热闹中品尝了有生以来真正的孤立无
援,空前的脆弱和空前的强大集于一身。于是,青年时代的
多元体验也就有了明确的定位和选择。
63.有了朋友,再大的灾害也会消去大半;有了朋友,再
糟的环境也会风光顿生。
64.人们说黄叶是一种凋零,我要说黄叶也是一种美。
65.时间和文字在一个老庭院里厮磨,这就是文化存在的
极温暖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66.世间很多强加的不良待遇,大半出于施加者自己的想
象,不一定对的上承受着的价值系统。有时,承受着正求之
不得呢。
67.浩荡的历史进程容不得太多的单向情感,复杂的政治
博弈容不得太多的是非判断。秋风起了,不要把最后飘落的
枫叶当做楷模;白雪化了,又何必把第一场春雨当做仇敌。
历史自有正义,但它存在于一些更宏观、更基本的命题上,
大多与朝廷的兴衰关系不大。----出自:余秋雨《中国文脉》
68.一切摧残都是具体的,一切委屈都是难以表述的因此
那些答案也是值得怀疑的。--余秋雨《千年一叹》
69.自然与人生的一体化,很容易带来诱人的神秘色彩。
人类原始艺术的神秘感,大多也出自这种自然与人生的初次
遭遇。时代的发展使这种神秘感大为减损,但是,只要让自
然与人生真切相对,这种神秘感又会出现。自然的奥秘穷尽
不了,人生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也穷尽不了,因此,神秘感也
荡涤不了。——《艺术创造论》
70.一切美丽都是和谐的,因此总是浑然天成,典雅含蓄。
反之,一切丑陋都是狞厉的,因此总是耀武扬威,嚣张霸道。
如果没有审美公德的佑护,美永远战胜不了丑。
71.我们一生最花力气维护并始终为之奋斗、为之苦恼的
东西,往往并不是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不错哦
72.人格尊严,不可泛化。
73.万里江山可以易主,文化经典不可再造。
74.它因深厚而沉默,也许,深厚正是沉默的原因。
75.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人种之一,让人
惊叹的创造了独特而美丽的象形文字,创造了简帛,然后又
创造了纸和印刷术。这一切,本该迅速地催发出一个书籍的
海洋,把壮阔的华夏文明播扬翻腾。但是,野蛮的战火几乎
不间断地在焚烧着脆薄的纸页,无边的愚昧更是在时时吞噬
着易碎的智慧。——《文化苦旅》
76.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
日子,就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跃动的、
抑或沉思的灵魂,就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深深浅浅、或
浓或淡的印痕。
77.他们脚下的这块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无告的陌生,那
么多绝望的辛酸,但他们却无意怨恨它,而用温热的手掌抚
摸着它,让他感受文明的热量,使它进入文化的史册。--
余秋雨《文化苦旅》
78.该记住的总会记住,该忘记的总会忘记,该失而复得
的总会失而复得。
79.我一直以为,王懿荣是真正的大丈夫,在国难当头的
关口上成了民族英雄。他研究的是金石,自己却成了中国文
化中铿锵的金石;他发现的是“龙骨”,自己却成了中华民族
真正的“龙骨”。--余秋雨《中国文脉》
80.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