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然为一部鬼片哭了一整夜

  故事的开端,一个叫做查特里的孩子离开了自己的家前往寄宿学校念书,故事也是从这个时候埋下一些小小的伏笔,孩子的抗拒和大人的决定显得异常的冲突,让人不禁怀疑,难道大人的决定当真是单纯地希望孩子可以在好的学校里接受更好的教育?片中开始通过查特里的回忆缓慢而又有条不紊地描述查特里原来的生活,充满着阳光、朋友和很多年少时候我们都会犯过的错误——贪玩、背着父母偷看电视等等。

  我想每一个年少时有些淘气的人们看到这里的时候,都会会心一笑,我们都犯过这样的错误。尤其是当父亲把有线电视的插头拔掉并警告查特里的时候,这个场景在我看来仿佛那般的真实那般的熟悉,小时候,我就被父母这样警告过无数次,甚至老妈当年为了防止我偷偷跑出去玩,还曾把我反锁在家中。

  而查特里畏惧且又包含丝丝不情愿和反感的表情,也被小演员演绎的恰到好处,那种画面上所传递的真实质感和剧情与生活的贴近,是这些年无论任何国家的任何电影都很少能做到的。

  而查特里在学校发生的一切,也完全符合真实的孩子所遭遇的一切。先是对父母决定的抵触导致对学校的一切都似乎抱有些许怨气,孤单地把自己剥离在这个学校的范围之外。然后被先到学校的学长们用鬼故事恐吓,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入睡等等。

  其中的一组镜头颇具有一些关于生活的寓意,查特里准备把冼完的裤头和浴巾搭晾起来的时候发现晾衣架上已经没有了位置。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孩子都会做的举动——把别人晾的东西推开,给自己的衣服腾出一个比较大的空间。看到这里,我觉得这应该算是一个小小的伏笔,果然第二天,查特里去取衣服的时候,发现他们已经被其他的孩子扔在了地上。

  孩子不懂,所以需要人教,关心、谦让、忠诚、甚至对孤单的抚平都是相互的,维泰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教会查特里这些做人的道理。

  维泰的存在,查特里是从那些讲鬼故事的学长口中听说的——一个校园游泳池的溺死的小男孩。然后,查特里甚至因为鬼故事不敢上厕所而尿了床,成为其他同学耻笑的对象。一切符合那个年龄孩子的故事发展逻辑。接下来的夜晚,查特里仍然面临着这样困惑,他想去厕所又不敢去,在犹豫了很久之后终于决定去。哪知道,却又被学长们作弄,被反锁在卫生间里。

  恐惧袭击着孤单的孩子,厕所就是一个简单的寓意,查特里自己把自己幽闭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他孤独、害怕,想要逃出去,但是偏偏自己的力量又不够,只能在这个空间里发生哭泣,外面的人看不到,如果没有那一只手轻轻把反锁的门打开,那么他可能永远都在这个幽闭空间里哭泣下去……

  但是,还好,还有那么一只愿意向他伸出的手……

  这只手的主人就是维泰,那个在游泳池里溺死孩子的鬼魂,他轻轻打开了厕所的门,释放了惊恐万分的查特里,在某种意义上,从那个时刻开始,他也轻轻打开了查特里的心扉,将查特里从自己内心的自我封闭中拉了出来……

  其实,这次释放也是双向的,查特里和维泰后来走到一起成为孤单青春里互相依靠的肩膀就做了最好的诠释。人,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往往最终却能帮助自己……

  于是影片在这个时刻发生了急剧的转折,开篇的阴森鬼气悄然散去,取而代之的互相依靠互相扶助的温暖阳光。一切那么不合情理,一切却又那么的自然,可是就在这么不合理的自然中,影片完成了从鬼片到感情片的完整蜕变。

  咋看之下,或者很难让人接受,导演前期的铺陈似乎显得有些多余,但仔细思考却又不是,导演是通过电影在向人们传递着一些讯息——一个人的孤单就和幽暗没有生气的恐怖电影一样,黑暗、窒息、让人无法自拔。但是,如果有了那么一个人可以靠近你的心灵,那么一切都会在瞬息之间发生彻底的转变。

  次日清晨,当维泰出现在查特里面前的时候,影片的风格、背景音乐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更是随着维泰和查特里的友情加深而愈演愈烈。不得不承认导演的功力,迎合着孩子心情节奏把一切的变化都做得那般合情合理,那般不留痕迹。

  维泰和查特里的友情也随着影片的推进越发浓烈了起来,一起偷鹅蛋,一起去看校园外的美女等等。中间甚至加入了一些小插曲,一次室外的露天电影查特里发现维泰的秘密——他是鬼,起初查特里无法控制内心深处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偟然逃离。这是导演故意安排的戏码,也是对两个人友情的一次考验。

  于是,想开的查特里去找了维泰,并兑现了两个人开始时候的承诺——把修好的游戏机借给维泰玩,而维泰也热烈地回应着,搞怪中揭开了半夜狗叫的鬼故事——那是他和狗狗们的合唱演出。查特里想起第一次被狗叫吓得不敢去厕所,而尿床的经历,笑叫着向维泰扑过去,电影这个时候摇向一个奇妙的角度,画面中维泰作为鬼很不能被看到,只有查特里一个人在镜头里笑叫着踢打。

  这是一种别具匠心的安排,也是一种深刻的寓意:尽管孩子们的喜悦时那么的不能被理解,可是它们却是那般真是的存在……

  查特里发现维泰每晚六时都会消失的秘密,并跟踪追查,发现维泰每天那个时候都会重复当时被溺死的惨痛经历。两个孩子也发生了一些矛盾,维泰气愤地斥责查特里:你总说别人不关心你,可你又有什么时候关心过别人?

  低婉的忧伤泛滥开来,青春是懵懂的年纪,需要的是相互关心帮助,查特里明白了这些,因为维泰的付出。也正是因为维泰的付出,维泰才最终得以解脱——查特里从学长鬼博士里听来了拯救灵魂的方式,不惜以身犯险让自己的灵魂和肉体分离,清澈的水池中查特里抱着维泰的灵魂慢慢向上游去……

  荡漾的波痕映衬着两个年轻稚嫩的脸庞,此刻,查特里终于明白,付出是相互的……

  而那些当初恐吓查特里的学长,这一刻也努力地帮助查特里完成心愿,远处因为维泰的死负疚的女舍监老师也狂奔而至……这一刻,所有的心灵都紧紧地依靠在一起……

  学期结束后,查特里和当初讲鬼故事的学长们已经成为要好的朋友,而在离开学校之前,查特里更是把维泰的道歉转达给了女舍监老师,老师办公室里被维泰当初弄坏的唱片机也为心灵的宽慰而被修好。

  影片的最后,查特里走到负疚的父亲面前微笑着说道:爸爸,我开始喜欢这个学校了……

  所有的心灵都因为关心而变得温暖,我想这就是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东西:人生需要互相扶持和帮助,只有懂得关心他人,将心灵紧紧依靠,我们才能拥抱温暖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