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实群众路线贵在牢记群众观点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既是党的法宝,也是党的生命线。当下,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如何把路线活动走细、走实、走好,笔者认为,首要任务是要牢记群众观点。
一、坚定理想信念,一心一意热爱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此,党员干部应当把为人民服务、以民为本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标准和行为准则。一要坚持党性原则。增强党性观念、坚持党性原则,是领导干部的固本之举。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党员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党性原则,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民族解放而英勇斗争。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更应强党性、正党风,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各级各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冲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二要强化宗旨意识。树立宗旨意识是我们开展一切活动的思想基础和前提保障。党员干部如果缺乏宗旨意识,自身的免疫力会下降,就会因为抵御不住诱惑的侵蚀而在思想和行为上生出各种“病症”,甚至是“疑难杂症”。我们要常常思考宗旨信念和责任使命之所在,时常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宗旨意识强不强、自律精神足不足。三要牢记公仆责任。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不管权力有多大、职位有多高,归根结底都是人民的公仆。要时刻保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群众观指导工作实践,以奉献精神服务于人民。比如:孔繁森、焦裕禄、李林森等一批干部,牢记公仆责任,热爱人民群众,恪尽职守,忘我奉献,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上,当好了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向他们学习和致敬。
二、建立鱼水深情,真心诚意亲近群众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党的组织、党员,都要永远站在人民一边,同人民在一起,了解他们的要求,倾听他们的呼声,采取各种办法保护和争取他们的利益。作为党员干部,决不能高高在上、指手画脚,只有放下架子,迈动步子,永远与群众在一起,更好地体察民情、倾听民情,才能在与群众的摸爬滚打中建立鱼水深情。一要以群众为重。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在郑板桥的诗句中,深切寄予了他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同情。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吏能够有如此的为民情怀,我们新时期的干部更当摆正位置,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不断增进对群众的理解和血肉感情。二要拜群众为师。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要实现十八大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的目标,就要密切联系群众,虚心拜群众为师,从广大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勇敢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必将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才能不断深入、扎实地推进。三要与群众为友。要想真正了解群众的困难,听到群众发自内心的大实话,这就需要走出机关大院,走进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常听农家话、坐农家凳、吃农家饭,与群众换位思考。比如我们正在开展的“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千名干部进社区”等活动,就是亲近群众的好途径、好载体。要以这些活动为契机,真心实意与群众交朋友、做知己,体验群众的酸甜苦辣,把急需解决的问题找准,把原因分析清楚,把措施罗列详细。
三、保持党员本色,全心全意服务群众
我们的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做到安如泰山、坚如磐石。作为组工干部,要发扬“安、专、迷”精神,忠于本职、沉迷事业,在工作中增长知识才干,联系服务群众。一要有“钉钉子”的精神。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学习时,就号召“钉钉子”精神,“钉子”一样“挤”和“钻”的学习精神。我们做群众工作也当如此,从小事着眼,从细处着手,找准问题的关键所在,一捶接着一捶钉,一步一个脚印走,才会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二要有“敢啃硬骨头”的魄力。衡量一名干部的作风、胆识的重要标准,就是看他能否在矛盾和困难面前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目前,在改革发展、城镇化建设、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不断涌现,这就需要干部直面矛盾,“敢啃硬骨头”,绝不能绕道而行,当“太平官”。要用勇于担当的精神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深入调查研究,科学找寻办法,把精力集中到抓落实上,把功夫下到服务群众上。三要有“从我改起”的勇气。正所谓:禁微则易,救末者难。有了问题,就要立说立行,立行立改。党的十八大也要求我们,要坚决反对“四风”,远离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因此,我们要有敢于“向自己开刀”的勇气和决心,从自身做起带头改,着力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从群众感受最直观、反映最强烈的事项改,形成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的无形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