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亲身体验过从近视眼恢复的?
希望有经验的人说说看
1首先声明本人近视还没找到好的解决方法.
2.身边有人恢复视力,第一个是我的小学同学的父亲 从小到大一直近视400多度 后来参加工作不读书了近视恢复了;第二个人,我大学同学 他是200多度 平时不戴眼镜 就只是在上课时候带 ,前几个月去配眼镜 发现不近视了视力到5.1了
3.一直有说自己自愈的,别人给的解释是假性近视! 带了多年的近视试镜怎么会是假性近视,我不认识他们用什么方法恢复视力的人 所以不敢说是否正事这事情的真伪,但是多户外运动好像确实对视力有好处,有多少不能确定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520142/answer/820856190我的另一个回答下面有个从800降100的人写的经历,很值得参考,大家可以去看看。
近视成因:①近距离用眼晶状体变厚,看远处晶状体变薄,但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看远处时晶状体厚,痉挛无法伸展变薄,于是看远处模糊,于是带上了近视镜凹透镜。
②带上近视镜后看远处没有问题,但是看近处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这种刺激会使眼珠变长,或眼轴变长,然后你看的物体会成像在视网膜前,然后又去配眼镜,近视加深了。
③这个过程重复你的近视越来越深。
逆转
①逐步推远法,当近视程度高时首先每天不戴眼镜在D1与D2之间移动来回阅读 2-4h,这时你的眼睛感到一点点不适,但不是很困难,每15-30分钟休息一下,最后你会发现你可以增加D1—D2的距离了,你可以往后推一点了,慢慢的你可以在50.8cm处读书了,这时你的度数较浅,你可戴凸透镜了,挑选一付可以让你在15-20英寸距离舒适阅读的老花镜,你可以多买几付,坚持下去。
(D1清楚距离的边缘距离、D2模糊距离的边缘距离,D3不清楚太远不可读)
②看远处主动聚焦重影融合。看远处专注某小部分,特别是电线,或有尖锐边缘对比的物体,例建筑物的边缘等,你会看到一个清晰的影像,旁边会有一个较浅的同样的影像,这被叫做复视或者重影,但你越专注看它,一个会越来越深,一个会越来越浅,直至融合,主动聚焦重影融合。逐渐降低度数眼镜,当不读书时,散步,看电视,坐在一个房间,配度数低的眼镜,如果你300度,配一付250,再配一付200,150度,可以在网上配,,当你的视力越来越好你就可以戴低的了。
这个博主通过远望好了,就我个人观点,她可能不小心用了上述国外研究员说的的主动聚焦,重影融合的方法,而且远望能减轻因睫状体痉挛导致的眼疲劳。
原回答
反正我同学降了,大一的时候一个250左右,一个200左右,现在大四,一个150,一个75。我们讨论为什么会降,大概是她不经常戴眼镜,因为度数低。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是因为她度数低又不戴眼镜,所以她看文字时经常处于迷糊与清晰的边界,她经常这样无意识我训练。所以根本原因是她经常处于模糊与边界的训练,大家可以去哔哩哔哩看这个视频,是外国教授研究的
一篇近视纠正指南,写的非常详细,条理清晰,近视的同学可以收藏看看,会对近视有帮助,同时也要提醒大家注意保护眼睛哟~文/REMOON简述一下整个过程: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眼球会被眼周肌肉拉长(不是睫状肌拉长的,睫状肌只能纵向调节晶状体)。导致视远时,晶状体的屈光的焦点不能落在视网膜上。但通过练习,可以有意识地控制眼周肌肉压缩眼球(主要依据是可以让眼前有一段清晰地时间,也是实现可控的唯一方法)。在掌握技巧之后,逐步降低眼镜的度数,最后能将眼球压缩回正常的水平,近视就自愈了。其实上面这一段,就是近视自愈的原理和整个过程。以下是更为详细节论述。注意:本方法只适用于轴性近视中的单纯性近视。即眼睛屈光间质的屈折力正常,但眼轴的前后径延长,远处的光线入眼后成像于视网膜前所造成的近视,并且近视成因与遗传无关。格物篇实际上就是技巧篇,写作格物篇更为形象些,大部分操作过程来自于我的经验,也算是一种例证吧,具体理论根据在后文会有列出。第一阶段 视觉恢复闪现什么是视觉恢复的闪现?《完美的视力》(贝茨主办的杂志)1923年5月写到:问:我正在按照你的方法纠正视力和散光,有的时候,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我的视力很好,但很快又变回老样子,这是怎么回事?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视觉恢复的闪现”,这些良好视觉的闪现随着练习,会越来越频繁地出现,直至固化成习惯和稳定的恢复后视力。可以看出,在贝茨及相关的视力恢复书籍中,这种视觉闪现只是在一个不起眼的章节里出现,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作为一个自愈视力的亲历者,我认为视觉恢复的闪现非常重要。相关理论在后文会做出详细的解释,这章只讨论相关技巧。正确的视觉恢复的闪现技巧:养成望远的习惯,这里指的望远是相对的:视近的情况下,即工作看书或者用电脑的时候,尽量保持在看清和看不清的临界状态,如果戴眼镜矫正视力比较好的话,就要靠在椅子上,然后找一个足够远的距离,距离所视清晰与模糊的临界为标准。外出的时候,在保证绝对安全的时候,适当望远,比如远处的山峰或者建筑。在室内的话,也尽量养成向窗外远眺的习惯。视远的环境以光线适中为宜。我一般上网和刷论坛的时候,都会把显示器屏幕调到比最暗高一格。远眺的话,尽量选择阴天,且不要在阳光非常刺眼的情况下远眺或者直视太阳,那样会加重眼睛的疲劳程度。当习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种视觉上的瞬间清晰现象会自然的出现。如果长时间找不到这种感觉也不要强求,现在还不到可以自由控制眼部肌肉压迫眼球的阶段,慢慢找感觉,不要过于急功近利。望远需要说明的是,这个阶段不要摘眼镜。当然你熟练了以后,不戴眼镜也可以让眼前瞬间清晰。视觉恢复的闪现分很多种,但只有一种是对视力自愈是有益的,其他的闪现做法可以算做作弊。举几种作弊的情况,尽管对眼睛没有太大的伤害,但大家还是尽量避免使用以下四种“技巧”1、眯眼,眯眼的原理是小孔成像(《EASY摘掉眼镜完美视力》有具体原理),可以使眼睛瞬间清晰,应该算是一种不良的习惯,对恢复视力没有任何益处。2、低头直视前方。这也是一种作弊的闪现“技巧”,原理也是小孔成像。3、眼泪凹透镜,眼泪就会在角膜前方和眼睑之间形成天然的“凹透镜”,这也是隐形眼镜的原理。4、压迫眼睑,即是拉眼皮,和眯眼的效果相同,但更清楚些。第二阶段 放大闪现效果阶段此阶段目标:做到瞬间睁眼后,能够在让眼前保持一段时间的清晰。当你有足够多的瞬间清晰闪现经历后,可以尝试放大这种感觉。这个阶段就可以进行练习了。具体做法如下:可以先闭眼找感觉,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多眨眼可以让眼前稍微清晰一段时间,再一眨眼,这种清晰地感觉就没了,如果你能做到这一步,就说明你可以进入了第二阶段的练习,并尝试去延长这种感觉的时间吧。第一步先微闭双眼,缓缓睁开。直视前方,然后双眼看着眼前的景象,快速将视线向中间靠近,就是将两眼所视焦点努力“聚焦”,(是看聚焦的物体,不是对眼,对眼“聚焦”太近了)然后你会感到额头及眼周的肌肉有很强的力量向里拉,这应该是眼部周在向里压眼球,之后会模糊一瞬间(非常短暂),接着绷住刚才有拉扯感觉的肌肉,眼前就清晰了一些(大概50度)。熟练后,感觉会变得很轻微,比控制面部肌肉的感觉还要轻微。当然,找到这种感觉的初期眼周肌肉的感觉会强烈一些,群内的nallan在第一次找到这种感觉的时候,形容这种感觉“如同肱二头肌绷紧了一样”。可以认为是长期凝视过近,使眼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突然改变用力方式所致。而这种技巧,本质上就是用视远的凝视去战胜视近的凝视。注意这个阶段的练习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视力疲劳,眼周的肌肉会在多次练习后会感到酸痛,眼睛也会很疼,所以在练习的时候要把握好一个度,觉得视力疲劳就停止练习,休息一段时间。最好的恢复方法就是在黑暗的房间里闭上眼睛躺一会,不接触光源。第三阶段 自由控制阶段本阶段
目标:能够做到不用闭眼,也可以控制眼周肌肉,让眼前瞬间清晰,且眨眼后,这种瞬间清晰的感觉不消失。练习方法和第二阶段一样,但要做到做到能够自由控制眼部肌肉,并且不用闭眼,也可以控制眼周肌肉,让眼前瞬间清晰一段时间,并且数次眨眼也不会让这种感觉消失。我个人的经验,能够维持30~60秒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到降低眼镜度数的阶段了。当然,随着技巧的熟练及自愈过程的延续,可以继续延长眼前的清晰时间。并将这种技巧逐步融入生活。之后就能体会到,眼睛其实也是用进废退的。最后,不要轻易地摘下眼镜练习。或者戴上度数过低的眼镜,那样不会起到自愈的效果,只会加重视疲劳。恢复篇到了这个阶段就可以开始降低眼镜的度数了。降低多少度数合适:我个人经验,100~150度比较合适。之所以要150度的方式递减眼镜度数,是为了保证足够的视远能力,并考虑了眼睛的承受能力。配眼镜的问题:关于价格:在我视力自愈的过程中,一共换了6幅眼镜,去的是中等规模的眼镜店,离学校很近,所以很便宜。由于配镜次数多了,慢慢就和老板熟路了。配一副眼镜,镜片和镜框一共100元左右。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二级城市的价格。眼镜是一个暴利行业,据说一副普通眼镜的成本不到5元。关于验光:要降度数的话,一定要清楚自己目前的视力状况,并保证验光准确,一定要去可靠的医院或眼镜店验光,验光师一定要有验光师资格证(验光师资格证主要分为中级验光员资格证和高级验光员资格证),不在不可靠的地方验光。并且只可降镜片的屈光度,其他如散光度数则不要降低。如有屈光参差(双眼的屈光状态在性质上或程度上有显着差异者称为“屈光参差”——《实用眼科学》第二版),即双眼近视度数相差较多的话,可以在恢复的过程中逐步使双眼度数接近。如我双眼原来相差50度,逐步使两镜片度数一致,我最后一幅眼镜两眼都是-1.5D即150度。关于眼镜:不要抛弃以前用过的眼镜:低度数的眼镜会使眼睛疲劳,不可避免的会对降低远视力,如果外出或者特定工作需要良好的远视力的情况,一定要戴屈光正常的眼镜。这也是为什么我留下了那么多的眼镜原因。自愈周期和自愈过程每换一副眼镜,即降100~150度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适应阶段:这个阶段算是最痛苦的,刚戴上低度数的眼镜,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下,此时眼镜对低度数的眼镜还不适应,特别是第一个星期,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所以这个阶段可以采取和之前的眼镜适时交替使用,逐步地适应低度数的眼镜,同时视力也在逐步恢复。一般会适应一个月。第二阶段,恢复阶段:一般会持续2~3个月,坚持使用之前练习的技巧,眼前会逐步清晰。第三阶段,收尾阶段:即是最后一个月,会和第一阶段有所重叠,特点是视力恢复,一般为视力到4.7~4.8的时候。并且由于眼睛逐步适应了眼镜,恢复速度会减慢,此时就可以去眼镜店配下一幅眼镜了,再降100~150度的眼镜。场景篇合适的练习场景:场景一:电脑经验告诉我们,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上网会损害视力,加重眼睛疲劳。事情真的是这样么,根据我的经验,之所以长期面对电脑会造成视疲劳和视力下降,主要原因是用眼习惯的错误和显示器屏幕亮度过强所致。如果不改变视近的习惯,即使是看非光源的实体书,也会造成视力下降。事实上,我每天几乎要面对电脑15个小时以上,甚至可以直言不讳的说,我的视力就是靠长时间面对电脑才逐渐恢复的。如何正确的使用电脑:1、要选择合适的显示器,一定要使用液晶显示器首先,液晶显示器在防止辐射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因为它根本就不存在辐射。在电磁波的防范方面,液晶显示器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它采用了严格的密封技术将来自驱动电路的少量电磁波封闭在显示器中,而普通显示器为了散发热量的需要,必须尽可能地让内部的电路与空气接触,这样内部电路产生的电磁波也就大量地向外“泄漏”了。其次,由于液晶显示器每一个点在收到信号后就一直保持那种色彩和亮度,恒定发光,而不象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那样需要不断刷新亮点。因此,液晶显示器画质高而且绝对不会闪烁,把眼睛疲劳降到最低。2、要调低显示器的亮度即使是使用液晶显示器,亮度过大也会造成视力疲劳,甚至会导致眼部的其他疾病,如角膜炎。我用的是笔记本。一般会讲显示器亮度跳到最低高一格。即越接近于白天在室内,看实体书时,书页的亮度即可。3、改变电脑的主题及软件背景改变桌面壁纸,要选择冷色调的壁纸,越接近于黑色越好。如果你还在用windows默认的“蓝天白云绿草地”的壁纸一定要换掉。系统主题也要选择冷色调的主题,黑色的最好。改变外观,桌面右键>属性>高级外观,将对应的白色外观尽量改成灰色的。可参考下图:我的工作是机械制图,每天面对着CAD类软件,由于CAD软件大部分都是黑色背景,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眼睛的伤害。看小说尽量选择对应的txt阅读工具,不要直接开文本文
档看,可以全屏,并设置背景和字体颜色,我的设置是黑底灰字,字调大些(字号大于四号)。所用readbook的设置:4、面对电脑的练习方式戴着已经降低度数的眼镜,对着电脑屏幕,找到模糊的临界点(即看清与模糊的边界),然后用压迫眼球的方法使视线清晰,持续30~60秒,放松半分钟,然后继续。练(压)得疼了就休息一会,可以望远,或者在光线暗的地方休息一段时间。通过上述的练习,可以逐步看清,最后能将眼球压缩回正常的水平,降低眼镜的度数。场景二:远眺养成远眺的习惯,尽量选择阴天或者太阳被云挡住的时候远眺,因为长期看过强的光线会刺激眼睛造成伤害。远眺的时候练习技巧效果是最佳的,因为望远就是对眼睛最好的放松。关于习惯,不良的用眼习惯是造成近视的最根本的原因:1、调暗显示器亮度:我一般跳到比显示器最低亮度高一格。尽量避免使用CRT显示器。2、改变用眼习惯,比如不要直视太阳。尽量避免用错误的姿势看书、玩掌机。尽量调低电视的亮度。3、注意安全,外出或上下班就不要戴着低度数的眼镜到处跑了。4、去医院检查自己的视力状况,如果眼底有病变。5、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过程很漫长,眼睛会更容易疲劳,如承受不了,不要强求。我的奋斗通过个人对各种治疗近视相关理解,以及自己的实践中体会的方法,从去年3月到现在总共换了6副眼镜,随着视力的逐渐好转,所戴眼镜的度数一直是递减的,上次发帖时还戴着150度的眼镜,现在已经不戴一个月了。每当换上一幅低度数模糊眼镜的时候,总要有一段适应期,大概一个星期吧,眼前都是一片模糊,但又有少许清晰。坐在公交车上看着眼前人们的模糊的轮廓,周围的树木快速掠过,只有太阳是真实的。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我曾经戴着矫正视力不高的镜片在天车上测量尺寸,并参与安装工作,长达一个月,但就在那个时候,反而是视力进展最有效率的时候。也曾经两天没有合眼,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跟着司机跑车,这个时候我就会摘下眼镜,看着公路两旁的山快速从眼前掠过,从白天到黑夜,人疲劳到了极限,眼睛却得到了充分的放松。戴上模糊眼镜第二个月的时候,基本上就不会换原来的眼镜。本人的工作是天天和电脑打交道,每天盯着电脑屏幕,闲着的时候看看小说,用txt阅读软件,字调大些,黑底灰字,慢慢地,盯屏幕的距离会越来越远,这样也不会影响到工作。到第三个月就会很自然的了。应该说,第一个月是最痛苦的,第二个月是恢复最快的,第三个月眼前慢慢地清晰。从沉甸甸的800+度镜片瓶底般的树脂近视镜到空气,我一共用了一年4个月的时间。当然我比较急功近利,如果恢复速度可能会比我缓慢的话,也不要急于求成。现在裸视的能力有初中一年级时候的感觉,到明年7月的时候,相信我会恢复到正常1.0以上的视力。图中从左到右是近一年来我所戴过的眼镜,一共五副眼镜,其实应该是六幅,不过在换眼镜的过程中,考虑到度数高的眼镜不会再戴(平均600度),为了省钱就换掉了600度的镜片。被换掉的镜片的眼镜是我戴了将近三年的的眼镜,左眼-6.5D度,右眼-6.75D。镜架换过两次,镜片在今年5月换275度眼镜的时候扔眼镜店了,镜片比800度的略薄吧。左一是我去年4月配的眼镜,左眼-8.25D右眼-8.5D。由于镜片太厚,就没戴几天,所以看起来很干净。镜片太厚也是我下定决心降低眼镜度数的原因之一吧。左二是我下定决心降视力换的第一副眼镜(之前一直戴600多度的那副),左眼-4.5D度,右眼-4.75D度。从去年7月初一直戴到10月末,之后觉得视力恢复得差不多时候,就换了下一副眼镜。左三就是换得第二副眼镜,左眼-3.5D,右眼-3.75D,这幅眼镜从去年11月一直戴到今年3月。一共戴了4个多月。左四就是我从今年4月一直戴到9月所戴的眼镜,双眼都是275度。右一是我一个月前所戴的眼镜,双眼150度。现在不戴眼镜了。
谢邀!
这个问题的动机是想让一些“专业人士在这边现身说法”。如果你轻易的相信了,你就被割韭菜了。近视不可恢复,是全世界的医学共识。鼓吹近视可以恢复,也是国家重点打击的违法目标。
为什么近视不可恢复?
眼睛光学的焦点,是由眼轴的长度和角膜、晶状体的曲率组合而成。顾名思义,近视指的就是眼睛的光学焦点在视网膜的前方。眼睛由远看近的过程,光学焦点会往后移动,当光学焦点跑到视网膜的后方,睫状肌收缩改变晶状体的曲率,可将光学的焦点再拉回到视网膜上,所以近视的人近距离用眼,透过睫状肌调节是可以看清楚的。但是当眼睛看远方的时候,睫状体的结构是不能让晶状体曲率变得更平,是不能把光学焦点往后移动的,焦点一直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他会处于模糊的状态,所以近视的特征就是看近清楚看远模糊。
眼轴长,眼睛的光学焦点在视网膜的前方,眼轴越长光学焦点在视网膜越前方,近视度数越高。可以把眼轴长度比喻成我们的身高,身高长高了是不会再变矮的。所以在眼轴长长之前,要减缓它生长的速度。近视防控控的是眼轴,近视一旦发生是不可恢复的。
假性近视可以恢复
睫状肌的功能是改变晶状体的曲率,收缩变得更凸或者放松恢复(注意:不会变得更平)。我们看远方的时候,如果睫状肌一直处在收缩的状态无法恢复,眼睛的光学焦点也是会在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我们称为睫状肌痉挛或假性近视。
人类的眼睛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假性近视存在,根据医学临床的研究,不论是儿童青少年或是成年人,都会有50度左右的假性近视。这么轻微的度数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严重的假性近视,睫状肌一直收缩紧绷,在过去眼科仪器不发达只能单纯验光的年代,就会被误认成真性近视而戴上眼镜。过度光学矫正的行为,最后很多人就变成了真性近视。但是假性近视也会有很多拿掉眼镜之后近视恢复的案例。
假性近视解决的办法很多,各式训练都有一定程度的效果,最简单的就是散瞳,散瞳剂点了之后,睫状肌就放松了。笔者接触的案例,最多的有减少500多度。问答里面很多知友的案例说自己的度数降下来了,笔者替他们惋惜,他们都是被耽误的一群。
近视眼恢复只谈眼睛度数的变化,不谈眼轴长度的变化就是耍流氓
科学的进步,在现代,测量眼轴的长度变成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对近视发生的原因和理解也更为透彻。近视眼恢复,是每一个近视眼朋友的梦想,在科学进步的当代还办不到,就算是医学临床的近视激光手术,也是属于光学矫正的手段,手术后的眼睛还是属于近视的状态。
目前中西医在临床上面有很多近视的研究在进行,也许近视眼恢复未来可以解决,但是在临床研究中,不管是中西医,眼轴长度的变化代表的就是成果的展现,而不只是单纯度数的变化,或者是摘掉眼镜。
有没有人亲身体验过从近视眼恢复的?肯定有,假性近视就可以恢复。不用很复杂的方法,也不用申请专利(专利只是代表方法,不代表有效),假性近视的成分很轻松就可以改善,按摩可以热敷也可以。
宣传近视眼恢复,抓住了人们渴望的心态,你会看到宣传说度数少了300度和视力表多看了几行,但却不会看到宣传说眼轴缩了1毫米。其实近视眼恢复只谈眼睛度数的变化,不谈眼轴长度的变化就是耍流氓,想要割韭菜。
近视防控其实和脉络膜的关系很大,今天早上我发了一个直播讲课的视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麻烦帮我点赞,对于这篇文章有什么想法也欢迎你留评论,如果其他近视防控的问题也欢迎私信给我!关注我更容易找到我!
“难道我们愿意屈服承认眼睛——这个随着人体进行了几百万年的器官——是我们身上唯一不能自我愈合的部分”。“自然失衡,与外部世界失去关联。自然地恢复视力同时也是使自身恢复与世界联系的过程”。
近视到底可不可逆?度数到底能不能降低?做激光手术到底好不好,这些我们不做评论,牵扯面太广,近视手术的效果也因人而已。
本人先前是高度近视患者,取下眼镜,世界一片模糊。
以前:左眼600、散光50,右眼650、散光150。
现在:左眼450、散光25,右眼550,散光120。
散光是怎么降下来的,实话讲,我也不知道!
但是!近视度数确实是下降了,这与生活习惯、饮食、用眼习惯有关系,也跟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有关系吧。(非常好奇,过去人们近视了,是如何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
由于工作属性原因,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天对着两个大电脑屏,而且两个屏幕还有超明显的色差!!!长期以往,对眼睛伤害其实挺大的。
因此,半年之前就开始关注眼健康这块,想着怎么才能降低近视度数,或者说不能再增长度数了,配镜的时候,医生说度数再高一点就有遗传性了,以后都会影响子女后代。(适龄未婚状态)
根据近视度数分为三类,近视度数小于300度为低度近视,近视度数为300度~600度为中度近视,近视度数大于600度为高度近视。
如果真性近视发生后不进行干预控制,屈光不正将会进一步加剧,加速近视度数的进展和眼轴长度的增长,容易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甚至是病理性近视。
当发展为高度近视后,视网膜和脉络膜会变薄,出现各种眼底并发症,例如黄斑萎缩、黄斑裂孔、视网膜下出血、视网膜变性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等疾病,严重危害视力健康甚至致盲。
再找办法降低近视度数的过程中,又解锁了一些新的健康知识点,比如近视形成的原因,近视防控常见办法等等。
查了一些资料,全面细致地了解了近视地定义、成因等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控制近视度数、选择合适、合理、有效、科学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印发近视防治指南、斜视诊治指南和弱视诊治指南》【国卫办医函〔2018〕393号】指出,人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当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则导致视物模糊,即表现为看远处物体时视物模糊,看近处时视力正常。长时间、近距离的读书、看电视、玩手机、看电脑等,都会导致视力下降,形成近视。
正常的眼轴长度在24mm左右,这时光线进入眼睛,可以正常聚焦在视网膜上。当眼轴长度超过了24mm,光线就会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开始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长时间、近距离平面固视会使睫状肌无法对晶状体进行调节,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调节灵敏度变弱,晶状体的弹性变差,久而久之,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眼轴变长,最终导致我们视力恶化,从而形成近视。
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指出,长时间近距用眼是近视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持续、近距离用眼增加近视的患病率。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的课件里提到,工作时间超过2小时、近距离工作小于30CM,都将使得近视发生率大幅增高。
我尝试过不少办法去降低度数,总的来说,以下几个搭配使用,坚持一段时间,效果非常明显!!!
第一,减少长时间、近距离平面固视,注意双眼间歇性休息,多做裸眼3D视觉训练,增强睫状肌调节灵敏度,晶状体变得更富有弹性,缓解视疲劳,改善视功能,打破平面固视,防控近视。
第二,学习科学的用眼知识,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第三,减轻用眼负担, 保证阅读、书写或工作时有充足、柔和的光线,使用适宜高度的桌椅,保持正确的坐姿。
第四,多做户外运动,保证有足够、有效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平均2小时左右、每周累积14小时左右。
第五,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和频率,保障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第六,注意饮食营养均衡,控制甜食、油炸食品的摄入量,少喝碳酸饮料。
第七,无论是否已经近视或戴镜,建议每3个月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一次视力,同时进行验光检查,全面清楚地了解眼睛的真实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及早防控近视。
近视可以依靠自身锻炼恢复,但必须选择合理、科学、有效的手段或工具,且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
PS:
说近视不可逆转,听见有人说近视可以逆转便跳出来一棒子下去,消灭不同意见和声音的朋友们,也许是动到了你们的利益了,推荐去看看Todd Becker教授的视频《近视,一个还可以逆转的现代疾病》,求同存异才是该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