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钙缺乏表现 缺钙的人应该有什么现状?
应该说抽筋是由缺钙直接引起的,如果不缺钙,抽筋几乎不会发生。缺钙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加而导致痉挛。老年人常小腿抽筋、婴幼儿常惊厥及手足抽搐、产妇也经常抽筋,都是由于缺钙的原因。钙是一种良好的神经系统镇静剂,缺少了钙,神经系统就会发出异常的神经冲动,导致骨骼肌异常收缩,故而抽筋。 那么,怎样知道是否缺钙呢? 1、 儿童时期:可出现不易入睡、入睡后爱啼哭、易惊醒、入睡后多 汗;阵发性腹痛、腹泻、抽筋、"X"型腿、"O"型腿,鸡胸, 指甲灰白或有白痕;厌食、偏食;白天烦躁、坐立不安;智力发 育迟、说话晚;学步晚、出牙晚、牙齿排列稀疏、不整齐、不紧 密、头发稀疏;易感冒等。 2、 青少年时期:缺钙会感到明显的生长痛、腿软、抽筋、乏力、烦 躁、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倦;偏食、厌食;蛀牙、牙齿发育不 良;易过敏、易感冒等。 3、 成年人:睡眠不好、乏力、经常出现腰酸背痛或小腿抽筋,老年 人可出现骨质疏松的各种症状。 什么样人应注意补钙?一般来说: 1、生长发育快的婴幼儿,儿童喂养不合理、挑食偏食的小儿。 2、处于第二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 3、需要量增加的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4、更年期妇女及中老年人。 5、患肝、肾、胃肠疾病的病人。 建议你每天喝牛奶就可以了。
日常食物中,钙的来源以牛羊乳及乳制品为最好,不仅含量丰富,且吸收率高。已查明,虾头虾壳中含钙量很高,达2000毫克/100克,溶解度好,是一种生物蛋白钙晶体的理想补钙物,吃虾取壳肉是不科学的!含钙丰富的常用食物,除上述外还有豆类(黄豆、青豆、黑豆等及其制品)、核桃、芝麻、发菜、海带等。 不过,请记住:补钙最好是在饭前一小时空腹服用。 补钙捷径——少吃盐
钙要只收就必须要有维生素D及微量元素钙,二者缺一不可,尽量通过平时的生活和饮食来达到每天人体所需的量,但摄取有道,不可一味求多,以免过犹不及。钙的食物来源就考虑两个方面,钙含量和吸收利用率.奶与奶制品含钙丰富,吸收率也高,是婴幼儿理想的钙来源;在喝奶制品的时候最好食用纯鲜牛奶,那种保质期在七天的保存在雪柜中的纯鲜牛奶,纯鲜牛奶中人体对钙元素的吸收量在40%左右,建议在冲好的牛奶或纯鲜牛奶中添加些黄金双歧因子,每天添加量在6-15克,可以大大提高人体内对钙的吸收量至60%-70%。
维生素A、D中毒警示语:不要小孩有事无事的,就只想着要补钙、补鱼肝油等,这些制剂是药品,不是食品.更不是包治百病的药,服用多了会有害处的.读一读下面的资料,你也许会明白一些道理的.维生素A中毒:摄入大剂量维生素A,可致急性、慢性及致畸性毒性,急性毒性产生于1次或多次连续摄入成人参考摄入量(RNI)100倍,或儿童大于其(RNI)120倍时,其早期症状为恶心、呕吐、头痛、眩晕、视觉模糊、肌肉失调、婴儿囟门突起.当剂量很大时,可有嗜睡、厌食、少动、反复呕吐.据报道有位体重2.25kg,1个月龄的男婴,在11天内接受了14000μg维生素A后中毒死亡.慢性中毒比急性中毒常见,维生素A使用剂量为其(RNI)10倍以上时可发生,常见症状是头痛、脱发、肝大、长骨末端外局部疼痛、肌肉僵硬、皮肤瘙痒等.动物实验证明,维生素A摄入过量可导致胚胎吸收、流产、出生缺陷.孕妇在妊娠早期每天大剂量摄入,娩出畸形儿相对危险度为25.6.摄入普通食物通常不会导致维生素A过多,绝大多数过多摄入维生素A浓缩剂所致,也有食用狗肝、熊肝或红色肝致维生素A中毒的报道.
维生素D中毒:由于维生素D可以在体内蓄积,如果摄入过多,就会引起中毒,出现高血钙和高尿钙.但有报道幼童每天摄入维生素D3仅45μg(1800U),即出现维生素D过多症症状.某些病例维生素D中毒量仅为(RNI)5倍,表现为食欲缺乏、体重减轻、恶心、呕吐、头痛、多尿、烦渴、发热,腹泻、便秘交替出现;血清钙磷增高,以至发展成动脉、心肌、肺、肾、气管等软组织转移性钙化和肾结石,严重者将因肾、心脏和大动脉钙化而死亡.1996年某地193名婴儿给予维生素D3针剂,每周1次,每次1支(7500μg或15000μg),其中187名确诊为维生素D3中毒,出现腕关节X线改变、肾钙质沉着及颅脑CT改变等异常.维生素D中毒后,首先应停服,限制钙摄入,重症者可静脉注射乙2胺4乙酸(EDTA),促使钙排出.维生素D最好的来源:经常晒太阳是人体廉价获得充足有效的维生素D3的最好来源,一个人只要每天晒太阳接受紫外线照射20分钟,就会自己生成维生素D1天的需要量.在阳光不足或空气污染严重地区,可用紫外线灯做预防性照射.只要经常接触阳光,在日常饮食条件下,不会发生维生素D缺乏病.食物来源: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水鱼,如沙丁鱼、鲨鱼,动物肝、蛋黄等动物性食品及鱼肝油制剂中.我国不少地区使用维生素A、维生素D强化牛奶,使维生素D缺乏症得到有效控制.微量元素钙:当人体缺钙时,会引起骨骼、牙齿发育不正常,骨质疏松软化,肌肉痉挛、凝血障碍、流血不止等症状.钙是无毒元素,但补钙过量,超过了血液的溶解能力,便会在人体其他组织中沉积溶解.如沉积在关节,会引起关节疼痛;沉积在肌肉里,会形成坚硬的结节;沉积在心脏里,则会引起传导障碍,导致心律紊乱.少年儿童可导致骨垢过早钙化长骨生长停滞而影响身高的发育.水产品中小虾皮含钙特别多,其次是海带;豆类及其制品及油料种子和蔬菜含钙也不少,特别是黄豆及其制品,黑豆、赤小豆、各种瓜子、芝麻酱、海带、发菜等钙含量均丰富.
人体的支架是骨骼,构成骨骼的主要成份是钙,钙是人体中最丰富的元素。钙占人体重量的1.5%-2.0%,其中99%集中于骨骼和牙齿中,存在的形式主要为羟磷石灰,另有1%存在于细胞外注液和内液中,也称作为“混溶钙池”。“混溶钙池”与骨骼钙维持着动态平衡,即骨中的钙不断地释出,进入“混溶钙池”,而“混溶钙池”的钙,有少数地沉积于骨细胞中,这是骨的更新过程。这种钙的更新速率成年人每日约700毫克。钙的更新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减速慢,幼儿的骨骼每一、二年更新一次,而成年人更新一次则需要十到二十年。男性在18岁以后,女性则更早些,骨的长度开始稳定,但骨的密度仍继续增加若干年,40岁以后骨中的无机物质逐渐减少,其减少速度因人而异但女性一般大于男性,体力活动可以延缓这种过程。 钙的生物学功能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其一在骨骼和软组织形成过程中起结构功能;其二在细胞分泌、信号输送、化学和电刺激的神经肌肉传递、血液凝固和血氧运输等过程中起调节功能。 钙除从每日的饮食中获取外,肠道本身每日可分泌200-500毫克的钙,因此存在于肠道内的总钙量为1.2-1.5克,其中只45%可被机体吸收或重吸收入血,剩余的钙随粪便排出。血浆钙是重要的部分,其含量水平保持在一个相对较狭窄的范围内(7-12毫克/100毫升)。血浆钙有三种主要存在形式,即离子化的(47%)、与蛋白质结合的(47%)以及复合的(6%)。其中离子型的钙(Ca2+)是钙的唯一生理活性形式,蛋白质结合型钙在体内大致与离子型钙等量,但无生理活性。然而与血浆蛋白(白蛋白80%、球蛋白20%)结合的钙,作为体内这种重要阳离子容易利用的贮备库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钙与这些蛋白的结合遵守质量作用定律方程,钙能从其结合点脱离,作为防止低钙血症的第一道防线。 帮助维持脊椎动物体内钙平衡的内分泌系统是综合的和复杂的。这种内分泌系统涉及两种多肽激素,即甲状这腺激素(PTH)和降钙素(CT)以及固醇类激素(1,25(OH)2D3)。多肽激素的生物合成和分泌受细胞外液离子型钙活性负反馈机制调节。1,25(OH)2D3的生物合成是由循环中维生素D的主要代谢产物25(OH)D在肾脏中进行,并且受PTH和CT以及细胞外液钙和磷浓度调节。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浆钙波动很小。 维持代谢平衡的膳食钙需要量随着生理需要,即肠道钙吸收能力及肾脏钙生吸收能力的不同而不同。膳食钙会引起促钙激素的生成与分泌发生相应的变化,以便使用权钙的负平衡减少到最低限度。 当我们了解了钙在体内的生物学功能后,很容易理解当人体钙在缺乏状态下,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如先天性佝偻病又称佝偻病,主要由于孕妇体内维生素D缺乏及钙代谢异常所致,该病主要在我国北方地区较常见。婴幼儿如果缺乏钙和维生素D也会发生佝偻病。小儿临床症状以多汗、夜惊、烦燥为多见,最常见体征为肋骨外翻、串珠、方颅、机秃。最严重时可出现手镯征、鸡胸、漏斗胸、“O”及“X”型腿。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妇女若缺钙容易发生骨折。不少病例的进行性骨质疏松中最先出现症状的是髋骨、脊椎或长骨的自发性骨折。更年期妇女最初所表现的症状是呈进行性和持续性的,而放射性的腰椎疼痛很少见。对老年人来说由于骨质损失,引起脊椎骨骨质疏松以及晚期脊椎 骨质的确良进行性减少寻致身高逐渐降低,最后在更年期出现驼背。最后要强调的是保证从饮食中摄入适量的钙、进行有规律的承重锻炼、不吸烟或少吸烟、适量饮酒、绝经后进行雌激素替代治疗,都可降低骨质疏松的危险性。 1、婴幼儿:婴幼儿手足搐搦症、喉痉挛;失眠、疲倦、食欲不振、儿童夜惊、夜啼、烦躁、多汗;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导致百病丛生如感冒、发烧、咳嗽等。婴幼儿的缺钙还会造成出牙晚、牙齿牙釉质发育异常。 2、儿童、青少年:儿童轻度缺钙会出夜间盗汗、手足抽搐、夜啼易惊、厌食、便秘、烦躁不安等。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方颅、枕秃、肋骨外翻、鸡胸及骨骼形态的改变(如“O”形腿或“X”形腿)等症状。 3、孕妇、哺乳期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缺钙会引起自身腰腿痛、小腿抽筋、下肢浮肿、关节痛、腰背酸痛、倦怠乏力,严重时可引发高血压、难产、骨质疏松、骨软化症、骨盆畸形、牙齿松动等疾病。同时还会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4、老年人:长期缺乏钙营养会不知不觉地给老年人带来许多疾病,首先是骨骼缺钙,引起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以及各类骨折;另一方面是血液及细胞内的钙含量增高,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结石、老年痴呆等病症。现代医学还认为缺钙还与颈椎病、甲亢病、哮喘、糖尿病、肝炎、水肿乳腺癌及老年人神精衰弱有关。
可以测骨密度直接定量,现在骨密度测量已经很普遍了。做双能检测是最准确的筛查,有些地方有超声的。6月份武汉中南医院骨质疏松门诊有骨密度仪免费检查,上周带妈妈去检查了,还好不是很严重。
基本知识钙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矿物质,约99%的钙存在于牙齿和骨骼里,其余1%则存在于体液和软组织中。钙对于骨骼及牙齿的形成、正常心跳的维持、神经活动的传导等起着重要作用。钙在身体每个细胞的正常功能中也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并且它提供能量及参与蛋白质形成RNA和DNA结构的过程。它还能帮助肌肉收缩、血液凝结,并维护细胞膜。此外,心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也离不开钙。
缺乏症由于钙有助于神经刺激的传导,缺乏钙,神经无法松弛下来,因而疲劳无法缓解,并且经常失眠。缺乏钙还可能导致下列各种症状:肌肉痉挛、精神紧张、心悸、脆指甲、湿疹、高血压、关节炎、胆固醇量升高、风湿性关节炎、蛀牙、失眠、软骨病、佝偻症、骨质疏松症及手脚麻木。
功效有助于预防结肠癌;可以降低血压;预防和治疗更年期骨质疏松症;防治肌肉痉挛;保护骨骼及牙齿免受铅毒;维持强健的骨骼和健康的牙齿;缓解失眠症:
预防妇女更年期时暴躁、燥热、夜间盗汗、腿部抽筋等症状;是良好的镇痛剂;是民间治疗经前症候群的偏方。
食物来源牛奶、脱脂奶粉、乳酪、糖蜜、沙丁鱼、小鱼干、泥鳅、芝麻、乳制品、海鲜、杏仁、芦笋、啤酒酵母、绿花椰菜、脱脂乳、甘蓝、角豆、羽衣甘蓝、蒲公英叶、无花果、榛子、羊奶、海带、芥菜叶、燕麦、香菜、李子、豆腐、大豆、鲑鱼、花生、胡桃、葵花子、紫花苜蓿、大蒜、马奶、荞麦、玉米、绿豆、蚕豆、葱、芹菜、荔枝、山楂、沙果、羊肉、鸭肉。
病情分析:青壮年会出现经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疼、易过敏、易感冒等症状时,就应怀疑是否缺钙。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感觉到牙齿松动;四肢无力、经常抽筋、麻木;腰酸背疼、关节疼、风湿疼;头晕,并罹患贫血、产前高血压综合征、水肿及乳汁分泌不足时,就应诊断为缺钙。 老年人大多是因为钙的流失而造成缺钙现象,脚后跟疼,腰椎、颈椎疼痛;牙齿松动、脱落;明显的驼背、身高降低;食欲减退、消化道溃疡、便秘;多梦、失眠、烦躁、易怒等。意见建议:
一般情况下,青壮年都有繁重的生活压力,紧张的生活节奏往往使他们疏忽了身体上的一些不适,加之该年龄段缺钙又没有典型的症状,所以很容易掩盖病情。当有经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疼、易过敏、易感冒等症状时,就应怀疑是否缺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