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父母》课程

  《智慧父母》课程

  ——(观念篇)

  观念、行为、结果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 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

  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一)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

  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3岁时,父亲就抱了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3-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有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再如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的王羲之、王献之,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都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反之,人的幼年时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响智力正常发展的事例也是不少的。如印度“狼孩”卡玛拉,从小被狼叼去,8岁时被人发现,但其生活习惯已与人两样,其生活习惯几乎与狼一样,四肢爬行,吃生肉,昼伏夜行,后来经过人为的训练,两年后才能站立,六年后可以象人一样行走,四年内学会了6个单词,在他17岁时,智力水平仅达到3岁孩子的水平。据《中国妇女报》披露,我国南京市一姓马的工人因患有精神性心理疾病,深怕孩子受人迫害,将自已的三个子女从小锁在家中,人让他们与外界接触,长达十几年,致使这些孩子智力低下,言语迟缓,与同龄人相比,智力及生活能力差异很大,近于白痴,所以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连续性  家庭教育第二个特点是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甚至于十几代、几十代,而且这种家风往往与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有关。如:杏林世家”、“梨园之家”、“教育世家”等等。同时家风又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学风,学风的好坏也往往延续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如在中国近代,无锡人严功增补清未《国朝馆选录》,统计自清顺治三年丙戌科至光绪三十年甲辰科,状元共114人,其中父子兄弟叔侄累世科第不绝者,如苏州缪、吴、潘三姓,常熟翁、蒋两姓、浙江海宁陈、查两姓。看得出、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往往对人才群体的崛起有着重要影响。这种情况。  古、近代比较突出,在当代随科学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待业的增多,人们择业面宽,一个家庭中所有的成员不可能都从事同一种工作,但都不乏见到这种情况,即有些家庭成员工作中屡屡出现成绩、受表彰,而有的家庭中成员违法犯罪接二连三。这都与家庭教育连续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家庭教育权威性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庭的存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决定了父每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是很有益处的,对于幼儿来说,尤其是这样。幼儿在与其他小朋友们玩耍游戏中,出现争执情况时,往往引用父母的话来证实自已的言语行为是对的,如他们喜欢说:“我爸爸是这样说的。”或“我妈妈是那样做的。”等等。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决定着孩子如何看待接受幼儿园学校及社会的教育。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几乎体现了社会人伦道德的各个方面,如果这种关系中形成裂痕和缺陷,孩子尔后走向社会,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就会反映出来。因此强调父母权威的重要,还因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即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启蒙的向导。父母教育的效果如何,就看父母权威树立的程度,父母权威的树立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而不是封建的家长制上,明智的家长很懂得权威树立的重要性,更懂得权威的树立不是靠压制,强求、主观臆断,而是采用刚柔相济的方法。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首先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应宽则宽,应严则严,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四)家庭教育感染性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

  在家长高兴时,孩子也会参与欢乐,在家长表现出烦躁不安和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影响,即使是幼儿也是如此。如果父母亲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气暴躁,都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家长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这样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家庭教育及时性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幼儿园、学校教育要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而幼儿园、学校之中,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甚至因此使孩子对教师的照顾不周而产生不信任感,而家长可以及时引导孩子端正认识。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接受集体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又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21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  《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指明:“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儿童的自下而上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先决条件。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提高全民族素质,从儿童抓起。”并提出:“在2000 年要使90%儿童(14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这顶目标明确了家长们肩负着为国家造就21世纪人才的重任。能否把这一代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关系到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福禄贝尔还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家长首先要明确教育方向与国家利益、人民要求相一致的原则,不能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端正教育目的。我国的21世纪是什么情况,拿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讲,要使我国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收入达4000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21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如果21世纪没有这样一批高素质的建设者是很难完成此大任的,具备这样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养高素质人的必备条件。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家庭这个小环境终将步入大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大人采取隔离手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家庭中的电视录像也会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儿童特别是幼儿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亲切的可怕的事物,敏感性强,而这种敏感性正是培养理性辨别能力的良好基础,做为家长应利用这一拓点帮助孩子在这种感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对社会生活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过滤社会信息,优化孩子幼小的心灵。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强的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例如,当今电视录像几乎步入城市居民中的每个家庭,孩子们几乎天天与它们打交道,可以说是不出自家门,便知天下事。从中可以接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这里有政坛风云、科技进步、凡人俗事的各种内容,从中可以学习很多知识,了解国内外大事,家内外小事。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凶杀暴力、荒诞下流的镜头映入孩子的眼睑。家长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指导,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同时还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优化儿童心灵,预防儿童犯错误,甚至于违法违纪。家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有助于安定小家庭大环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康的细胞,才能有健全的肌体,细胞有病,就会引起肌体发病。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家长做好优化儿童心灵的工作对安定社会,安定国家功在千秋。

  总之,做为家长要充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思考题: 1、什么是家庭教育? 2、家庭教育有什么特点? 3、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谈谈自己在实施家庭教育中的体会。

  参考资料: 1、《家教大典》 2、《为了孩子》157期第5页 3、《家庭教育文搞96年第1期

  家教名言:  孩子们的性格的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_______宋庆龄  教育儿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末来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我们的儿童是末来的父亲的母亲,他们也将要成为自己儿童的教育者。我们的儿童应当成长为优秀的公民,成长为贤良的父亲和母亲。但是,这还没有概括一切,我们的儿童又是我们晚年的希望。因此,正确的教育是我们幸福的晚年;不好的教育是我们将来的苦痛、辛酸,是我们对其他的人们和整个国家的罪过。

  家庭教育核心十大观念

  (一)、提升父母沟通效能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二)、孩子生来就具备无限的潜能???(三)、无条件的爱 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四)、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五)、用沟通滋养心灵 让真爱完善人格????(六)、打破旧观念 沟通无障碍????(七)、父母的行为是对孩子的承诺????(八)、六个成长阶段??各有不同需求????(九)、别拿想象当标准要求孩子????(十)、温暖来自父母的“尊重”与“关心”????

  (一)、提升父母效能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小时候读过一篇这样的课文,就是华盛顿和樱桃树的故事。华盛顿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结满果实的樱桃树,华盛顿的父亲用了整整二十年时间去培育它。有一天,华盛顿的父亲外出工作,年幼的华盛顿在家里和小朋友玩游戏,玩耍中他们砍倒了父亲的樱桃树。父亲回来后,看到自己珍爱的樱桃树被砍倒了,非常愤怒,他大喊:“是谁砍倒我的樱桃树?”这时,华盛顿主动承认是自己砍倒了这棵树。正在气头上的华盛顿父亲,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称赞华盛顿的诚实……在课堂上,老师激励我们说:“正是因为华盛顿如此诚实,所以后来他才成就了大业,当上了美国的首届总统。”当时我心理真的是好羡慕,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在心中都在想,自己要是能像华盛顿一样诚实,也一定会像他那样有成就。很多年过去了,我经历了很多人和事,我也已经为人之父,直到我走上心灵成长之路,我才突然明白,故事中真正伟大的人,并不是华盛顿,而真正伟大的人却是华盛顿的父亲。 正是因为华盛顿有一个这样懂得欣赏他的父亲,才使他有机会成就了一生的伟业。亲爱的读者,当你已经为人父母,或正准备成为父母的时候,你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是人群中最出色的,你一定会对他非常用心,为了孩子你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可是只要稍作留心,就会发现,在我们周围有太多像你一样充满希望的父母,而在为孩子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之后,留下的却是无可奈何的叹息。不是父母不爱孩子,而是父母很少有机会学习,如何做父母,如何爱孩子!我非常庆幸自己有机会,比国内的大多父母提早数年,学习、了解到父母沟通效能法则。并让自己在不断地学习运用中获益,也让我十二岁的女儿从中获益。在近几年,我通过电台,通过课堂,通过沙龙,和更多的父母分享这些法则,也亲眼看到了沟通效能法则,在这些家庭中产生的神奇效果。今天的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我们每个家庭的物质条件都在大幅度改变。可是,只要你留心,你就会看到,并没有因为我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家庭冲突随之减少。也许你有能力常常给孩子购买高档食品、名牌服装、时尚玩具。你可能为孩子准备一次生日聚会就要花掉数百上千元。你甚至希望通过自己的终生奋斗,留给孩子享之不尽的物质财富。你也许为人师表,你可能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你可能已是行业翘楚,在事业上呼风唤雨,可你不一定是一位合格的父母。面对和孩子的冲突,却可能束手无策,头痛不已。随着孩子日益成长,亲子之间往往会因为认知上的差异,使得彼此间的距离渐行渐远,父母生气、失望、懊悔,而孩子则伤心、难过,甚至产生一些重大的冲突。以至对孩子成年后人格发展形成负面影响,造成性格和行为的障碍。我想对每一个爱孩子的父母说一句话:你可以给孩子留下金山银山,你更有责任让孩子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当把孩子比作产品时,父母就是生产线。要想得到优质产品,一流的生产线是关键。我们相信提高产品品质,必须从改进生产线入手。我们对孩子最重要的投资,就在于完善这条生产线。生产线运转的每时每刻都需要润滑,孩子成长的每时每刻都需要沟通。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是童年,对孩子童年影响最大的是父母。父母对孩子心灵成长的影响,取决于亲子间的沟通品质。请别让不良沟通成为你对孩子的伤害,当你已经对孩子造成了伤害时,请你不要盲然无知。你可以通过学习了解问题产生的原理,掌握解决问题的法则,并拥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有效解决方法。学电脑有电脑学校,学外语有外语学校,学开车有驾驶学校……。我们不知不觉就做了父母,可是,我们有没有上过“父母学校”?我们是否拿到过“父母执照”? 学电脑有电脑学校,学驾驶有驾驶学校。我们不知不觉就做了父母,却没有上过“父母学校”……没有拿到“父母执照”。沟通效能八****则给父母补上这一课。一位父亲有感而发,给六岁的儿子写了一封信。当我读到这封信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位父亲此刻的心情,是用任何语言都无法描述的,下面就把这封信奉献给大家。给六岁儿子的一封信听着,我的儿子:在你睡着的时候我要说一些话。你躺在床上,小手掌枕在你的面颊之下,黑色的头发湿湿地粘在你微汗的前额。我刚刚悄悄地一个人走进你的房间。几分钟以前,当我在看报纸的时候,一阵懊悔的浪潮淹没了我,使我喘不过气来。带着愧疚的心,我来到你的床边。 我想到了太多的事情,我的儿子,我对你太凶暴了。在你穿衣服上学的时候我责骂你,因为你只用毛巾在脸上抹了一下;你没有擦干净你的鞋,我又对你在发脾气;你把你的东西丢在地板上,我又对你大声怒吼。 在吃早饭的时候,我又找到了你的错处:你把东西泼在桌上;你吃东西狼吞虎咽;你把手肘放在桌子上;你的小床上总是凌乱。在你要出去玩,而我又要出差赶火车的时候,你转过身,向我挥挥手,大声地说:“爸爸,再见!”。而我则蹙起眉头对你说:“挺起胸来!”晚上,一切又重新开始。我在路上就看到你跪在地上玩拍画。你的长裤上粘满了灰尘。我在你的朋友面前押着你回家,使你受到羞辱。“裤子是要花钱买的——当你自己花钱买时,你就会多注意一点了!”你听,我的儿子,做父亲的居然说这种话!你还记得吗?过了一会儿,我在沙发上看报。你怯怯地走了进来,眼睛里流露出一丝委屈。我透过报纸看到你,对你的打扰顿时感到不耐烦。看到你一直在房门口犹豫着。“你要干什么?”我凶凶地说。你没有说一句话,却突然跑过来,抱着我的颈子亲我,带着对爸爸关切和依恋。就算是被我这样长久地忽视,你对爸爸真诚的爱却从来没有萎缩过。你用小手臂又紧抱了我一下,然后你走开了,脚步轻快地回你的房间。我的儿子,你离开了以后不久,报纸从我手中滑到了地板上,一股深深的内疚感涌上了我的心头,令我恐惧,也令我感到震撼!习惯真是害我不浅——吹毛求疵和申斥的习惯。这就是我对你作为一名小男孩子的报偿。我不是不爱你,而是对你的期望太高了,我总是以成人的尺度来衡量你。而你的本性,却是那么真,那么善,那么美。你小小的心灵,犹如包含并照亮群山的晨曦——你刚刚跑进来,亲吻我,向我道晚安的自发性冲动,让我看到了这一切。今天晚上的其他一切都显得不重要了,我的儿子。我在黑暗中来到你的床边,跪在这里,我的儿子……我心里充满了愧疚。这只是个没有多大效用的忏悔。我知道,当你醒来时,告诉你这一切,你也不会明白。从明天起,我要做一名真正的父亲,我要做你的好朋友。在你受苦难的时候,我也受苦难;你欢笑的时候,我也欢笑;在你好奇的时候,我和你一起探索;在你悲伤的时候,我和你一起流泪……亲爱的儿子,我爱你! 永远爱你的爸爸亲爱的读者,看完这封信,你有什么感受?每当我在亲子课堂上朗读这封信的时候,有的父母听一半就已泣不成声,在场的每一位父母无不为之动情。本书所介绍的父母沟通效能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方式。不仅如此,还将为愿意学习的父母开办亲子沙龙,既帮助你掌握

  (二)的沟通效能,成为一个有效能的父母,才是对孩子最有价值的投资。父母只有学会了解孩子,并且懂得聆听孩子的心声,才能够诚恳地和孩子沟通。当父母尊重孩子的价值观,同时也表达自己,这样,孩子在成长中,才能够学会公平地解决问题。 做一个“有效能”的父母,才能够真正有益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也才能够让父母与孩子更贴心,这也许就是你人生中最有价值的投资。提升父母沟通效能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投资父母只有学会了解孩子,并且懂得聆听孩子的心声,才能够诚恳地和孩子沟通,做一个“有效能”的父母。才能够真正有益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也才能够让父母与孩子更贴心。

  (三)、孩子生来就具备无限的潜能有人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它必须让大人涂上颜色才会美丽;也有人说,孩子本身生来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只是大人们不懂得欣赏,而让那幅美丽的图画失去价值。究竟孩子是一张白纸,还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呢?一粒树种,它本身就具足了成为一棵大树的所可能性。

  (四)当把两颗同样的树种,一颗种在花盒中,一颗种在高山上。十年以后,会有什么结果呢?花盆里的那棵虽然每天有人照料,有人浇水,有人修剪,但它最终只能成为盆景;而山上的那棵,任凭风雨的洗礼,它却很可能长成一颗参天大树。孩子的成长的道理也同样,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好比一颗树种,有长成“大树”的所有可能性。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好孩子”,用雕塑盆景的方法,去对待孩子。在这儿“剪枝”,在那儿“扭茎”,用想得到的种种方法来改变孩子。慢慢地,孩子成长为“大树 ”的可能性,逐渐被“雕塑”中的“盆景”所替代。其实,孩子出生就有许多美好的天性,都是日后在大人的“雕塑”中渐渐被扼杀了。比如,孩子内心都有满足父母需求的愿望,可是父母往往不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孩子会发现,父母的需求是不需要自己满足的,只需要让父母来满足自己就好了。久而久之,父母不给孩子负责任的机会,也无法发展出孩子的责任感,孩子甚至失去负责任的能力。当有些父母被旧观念所束缚,不懂得去欣赏孩子,让孩子失去成为“一幅美丽的图画”的机会。当父母将孩子作为一张白纸刻意涂沫、将孩子当作盆景刻意雕塑时,孩子便失去了发展自己美好天性的机会。当我们尊重孩子,给他(她)足够的发展空间,孩子的内在潜能便会逐渐被激发。当父母既关心又尊重孩子时,孩子就会从心底感到温暖,便有能力沿着他自身的生命轨迹健康成长。孩子生来就具备无限的潜能我们相信孩子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我们相信任何人皆有无限的可能性。

  (五)、无条件的爱 让孩子获得“安全感” 人类是有共同需求的。马斯洛将人类的共同需求分成五个层次,依次为:1、生理的需求;2、安全的需求;3、社交和归属的需求;4、成就感的需求;5、自我实现的需求。如图所示:

  (六)人类是有共同的需求的,马斯洛将人类的共同需求分成五个层次,依次为:1、生理的需求;2、安全的需求;3、社交和归属的需求;4、成就感的需求;5、自我实现的需求。生理需求,主要指物质及生理的需求。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一般家庭物质不匮乏,基本上都能满足孩子在成长阶段的生理需求。在基本的“生理需求”被满足之后,孩子的需求便是“安全”需求。“安全的需求”分为物质和心理两方面。心理的“安全需求”是什么呢?就是通常所说的“安全感”。有“安全感”的孩子,能获得身心的平静与放松,没有“无端的恐惧感”,即很少产生没有缘由的“恐惧”与“惊慌”。在本小节,我们主要探讨孩子对心理安全方面的需求。对于新生命来说,离母体越近越感到安全。人的一生经历的所有阶段中,最有安全感的时候是“胎儿时期”。这时,他不需要自己呼吸,不需要自己负责饮食,也不需要做任何的努力。生命的所有需求,都透过母体通过脐带传递给他。有最适宜的温度,不管外界有任何的风吹草动、有任何的雨雪风霜,都有母体替他遮挡。当他脱离母体来到这个世界的瞬间,这个新生命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变化!这是人生的第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改变。我们无法用词汇来描述,新生命在那个时刻承受的巨大压力和恐惧。他的整个世界都改变了,温暖的羊水变成了一块包布,不管包布多么温暖,多么柔软,也无法与羊水相比。不管父母对孩子如何百般关心、万般呵护,也不能像孩子在母体中那样被照顾得无微不至,24小时从不间断。新生命在出生时经历的这次变化,给他带来了与生俱来的最大恐惧。这时,他可能连思维都没有,他的四肢和器官发育还不完全。此时,这种恐惧却刻骨铭心地蕴藏在他的生命里。婴儿在出生时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他的生命与生俱来地带来一个最大的恐惧。这种恐惧刻骨铭心地蕴藏在他的生命里。所以,婴儿出生后0到18个月之间,是孩子的“完全依赖期”。这一时期,孩子完全依靠外界给予,当外界不给予他百分之百的帮助时,他根本不能存活。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父母只注重孩子的物质满足,而忽略了孩子心理的“安全感”。因为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和训练,父母几乎不清楚怎样去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很少父母懂得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这时候,父母需要透过肢体的接触,才能够将心理的“安全感” 传递给孩子。在孩子还是18个月之前,作为一个母亲,定时去直接抚摸孩子的肌体,那是孩子能接受到安全感的最好途径。一位全职妈妈来参加我们的亲子沙龙,讲了她关于孩子的故事。她的孩子才11个月,已经会爬了。孩子在床上爬的时候,她常常守在床边看着他。她家的床很大,孩子在床中间,一般是掉不到床下的,非常安全。通常,孩子往前爬了一会儿,会停下来回过头看看妈妈,看到妈妈继续看着他,他就安心地继续爬。有一次,家中有人敲门,母亲正准备去开门,这时,孩子大叫起来,母亲用余光看着孩子,知道孩子很安全,于是就和往常一样没有理会他。正欲起身,没想到孩子突然大哭起来。当母亲回头看着他,孩子又不哭了。母亲根本不知道孩子发生了什么。在她看来,我又没离开你,一直守在床边,只是没有看你,你怎么就这样!……这位母亲的分享,在沙龙上引起了很多母亲的共鸣。实际上,这位母亲没有理解她的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这个在“完全依赖期”的孩子,他的最大需求就是“安全感”。孩子对“安全感”的理解与父母不同,父母觉得他不掉到地上就算安全;而孩子“安全需求”的范围则完全不同:离开母亲的视线,孩子就会觉得不安全。是什么让“完全依赖期”的孩子有那么强烈的安全需求,因为出生时离开母体的巨大恐惧,还在笼罩着他,这个恐惧已经在他的生命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让一只小白鼠饿几天,然后将它放在迷宫的一端,迷宫另一端放一块奶酪。小白鼠左寻右找很快走过迷宫,看到另一端出口处的奶酪。试验人员在出口处和奶酪之间事先加一个高压电极。此时小白鼠由于饥饿,就冲过去吃奶酪,“啪”的一声,高压电极将它击回来。它左顾右看想知道是谁在袭击它,却看不到。由于饥饿,它再次冲过去,结果还是被打回来,还是吃不到奶酩。就这样三番五次之后,被电击的痛苦不断增加。终于,小白鼠记住了这个严酷的现实,那就是“再去就会被打死”。这时,它的饥饿感消失了,它浑身冒汗,浑身发抖,瘫软在那里,再也无法向前走一步。然后,试验人员把这个小白鼠放回鼠群里,它很快就恢复了,和其他小白鼠没有任何差别。一段时间之后,再用它做同样的“走迷宫”试验。这次唯一不同的是那个高压电极不通电。小白鼠同样沿着迷宫向奶酪走去,当它越来越接近出口时,它生命中的体验逐渐复苏。走到出口处,小白鼠出现和前一次被电击时同样的状况:它浑身冒汗,浑身发抖,瘫软在那里,根本无法向前走一步,虽然电极并没有通电。它的生命已经记住了那次巨大的恐惧!那个恐惧在它的生命中已经埋藏了很久,可是,一遇到某些相关的情境,它就会立刻重现!生命中已经记住的刻骨铭心的恐惧,虽然在生命中埋藏了很久,可是,一遇到相关的情境,它又会立刻重现!而人在离开母体时,与生俱来的巨大恐惧,在生命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当这种恐惧没有及时消除时,就会影响到日后人格的完善。消除这一烙印的唯一方法,就是得到无条件的爱。当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给予的、无条件的爱时,他的那个“烙印”就会永远存在,他的“安全感”会极度缺乏。每个人离开母体时,与生俱来的巨大恐惧,在生命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消除这一烙印的唯一方法,就是得到无条件的爱。孩子心灵与生俱来需求是对爱的渴望。孩子最初带着巨大的恐惧来到这个世界,他需要爱的滋养。缺乏“爱”,孩子的“安全感”就会长期匮乏,而无法成为心理健康的人。有两种爱,一种叫有条件的爱,需要回报;而另一种是无条件的爱,只是给予,不求回报。无条件的爱是心灵成长的最佳养料。有两种爱,一种叫有条件的爱,需要回报;而另一种是无条件的爱,只是给予,不求回报。无条件的爱是心灵成长的最佳养料。当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父母给他的爱是无条件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发生了变化,父母的爱从无条件变得有些条件了。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就感到:当我考试得100分时,爸爸妈妈就爱我;当我考试不及格,爸爸妈妈就不爱我;当我跟小朋友好好玩耍时,爸爸妈妈就爱我,当我和别的孩子打架、弄得满身泥土时,爸爸妈妈就不爱我;当我听爸爸妈妈的话,他们就爱我;当我提出非份要求的时候,他们就不爱我,等等。于是,为了得到爱,孩子学会了撒谎,学会了把60分改成了90分……出现这种状况,父母感到的往往是孩子道德品质不好,只看到孩子在撒谎,却看不到孩子撒谎的深层原因……孩子所有行为的变化,都源自于生命对爱的强烈需求。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孩子学会看父母的脸色,孩子会想方设法讨父母的欢心,甚至会找到他认为很奏效的处理方法。比方哭闹、在地上打滚、撒谎……都是为了换取父母的爱,这也是因为孩子内在“安全感”的严重匮乏。当在这时候,父母不懂得用无条件的爱,去滋润孩子的心灵,而只是一味地用父母的想象去“教导”孩子,其实是对孩子心灵的再一次伤害。只有在“安全感”被充分满足的基础之上,人才有可能满足“社交和归属”、“成就感”、“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当父母给孩子爱的滋养不够,孩子“安全的需求”从小没有得到满足时,他成人以后,就会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弥补“安全感”的不足。例如,他可能需要不断通过“拥有房子”、“拥有汽车”、“拥有金钱”等等,来获得“安全感”。往往,当父母给孩子爱的滋养不够时,孩子的“安全感”将永远得不到满足,这可能导致他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障碍,让他总觉得生命中缺少点什么,而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无条件的爱 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当父母给孩子爱的滋养不够时,孩子的“安全感”将永远得不到满足,这可能导致他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障碍,让他总觉得生命中缺少点什么,而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七)、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一位母亲讲述了她和11岁儿子的故事:她是一位律师,在别人眼中,她有个幸福、和睦的家庭,有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她也为孩子的诚实、上进而骄傲。一段时间以来,她发现家中的钱不时丢失。开始没有在意,终于有一天,她发现是儿子拿的,可是儿子居然不承认。当她掌握儿子偷钱的事实后,生气地将律师证“啪”的摔在桌上:“凭这张证,可以立刻把你送到公安局。”这时,儿子吓得全身发抖。原来,儿子受到高年级同学的威胁,只好偷家里的钱供给他们。她愤怒了。她没想到,平时这么诚实的孩子,居然也敢偷东西。她太伤感了。她实在想不通,是什么让孩子不信任她,遇到这么大的事,也不跟她吭一声,哪怕打个招呼。她突然感觉到自己很孤独。作为一位律师母亲,居然无法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在他幼小的心灵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宁愿自己承受如此巨大的威胁,却不肯向身边的母亲伸出求助之手。她在亲子沙龙中倾诉着困惑……我打断她的话题,以下是我和这位律师母亲的对话。母亲:我气坏了,可我心理真的好难过,真是恨铁不成钢。老师:我能感觉得到你的愤怒,你认为你很爱孩子?!母亲:是的,可我担心这样下去,孩子变坏了怎么办。老师:你很担心他会变坏?!母亲:我确实很担心。老师:你觉得孩子这样做,他自己愿意吗?母亲:不会的,他是被逼的!他一定很害怕。老师:你觉得他很害怕,那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不向你求助?甚至也不告诉你,而你是他的母亲呀!母亲:我真不懂,我这么爱他,他却这样对我。老师:你觉得你很爱他,你的儿子能感受到吗?母亲:……老师:试想一下,当你一直没有发现孩子偷钱时,他有可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吗?母亲点了点头;老师:我们做个假设好吗?当有一天他终于严重触犯了法律,被判重刑,也许你们永远不能再见面了。这时候,你作为母亲会怎么想呢……你是否还是像现在这样要求他,要求他听话,要求他要上名牌大学,要求他有一份好的工作,要求他能让当律师的母亲很体面…… 这位律师母亲开始沉思,也渐渐地去体会孩子的感受… 母亲:当真是这样,我会告诉他:“孩子,我对你没什么要求,只要你活着就好,只要你好好活着,能天天见到你,我就心满意足了。” (眼圈发红,有些激动)老师:既然这样你就满意了,那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当初就感受不到你的爱呢?一个心灵对爱的渴望,就象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一样,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也许他一直在用他的方式向你表达,可从来都没有在你那里得到过。你给他的是所谓你的“爱”,你有没有问问孩子,他感受到你的“爱”吗?她双手掩面开始哭泣……她突然感觉到,在那一刻她和儿子的两颗心是远离的。作为母亲,她已经感觉到当初孩子的孤独与无助,可是她却从来没有走近孩子,她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除了用命令和威吓。她原以为“乖巧、懂事、诚实、上进”的孩子会对她讲真话;她原以为律师的孩子是最具安全感的;她原以为她的孩子是她想象中的那个样子。其实,她一直是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她只是为孩子的“不争气”而懊恼,此刻,她看不清孩子真正的需要和问题,看不清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当时,她心中的焦点并不是孩子,而是自己的愤怒。用“爱”去接纳孩子。接纳现在还不够完美的孩子,是孩子改变和成长的开始。爱不是以父母付出的多少为标准,而是以孩子接受到的多少为尺度。有一个木匠,在主人家工作很多年,有一天,他决定不再做木匠了,决定回家陪太太、孩子。于是,他向老板提出辞呈。老板想盖座房子报答木匠,于是说:“我现在可不可以请求你,再帮我建最后一幢房子!”木匠想了想,同意了。他觉得反正只是最后的工作了,干完就算了,能争取快点就尽可能快点见家人。于是,本来该钉三个钉子的地方,钉一个钉子不要紧那就钉一个钉子;应该加两块木板的地方感觉加一块木板也够了,于是就“偷工减料”。这样,他很快盖完了最后一幢房子,即刻向老板交工。 在为木匠“送行”的仪式上,老板特地请来了木匠的妻子和孩子。老板对木匠说:“我有一件东西送给你。”然后,当着他和他全家的面,给他一串钥匙,说:“这20年为尽心尽力为我工作,这幢房子,就算是我给你的礼物。”木匠的妻子欣喜若狂,忙感谢老板,直赞美自己的丈夫。可木匠拿着钥匙心里却沉甸甸的,真不是滋味,这一切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明明清楚房子是质量其实很普通,甚至有些方面用料是低劣的,却成为他自己的永久住房,要带着全家人住进去。他盖了一辈子的好房子,惟独盖了一幢近乎劣质的房子,而这幢房子偏偏是自己的;这一辈子只给自己盖了一幢房子,而亲手给自己盖的却偏偏就是一幢近乎劣质的房子。能怪老板没有事先告诉他吗?老板事前告诉他,他还会这么做吗?房子是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只要一砖一瓦认真地建,木匠就会有一幢合格的房子。也许是赶时间,也许建的只是最后一幢房子了,不管什么原因,导致木匠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因为木匠事先并不知情,才造成这样的遗憾,而绝不是木匠的能力问题。你既知道孩子是自己的,你也有能力爱你的孩子,你也很用心在“爱”你的孩子,那么,问问孩子,他能接受到你的爱吗?再回头问问自己,你了解孩子的需要吗?你了解孩子的困扰吗?你能协助孩子解决生活中每一个困扰了吗?亲子沟通中一点一滴的小事情,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和对待孩子的方法。用真诚、接纳和同理心去认同、欣赏你的孩子,并用使用恰当的表达和沟通法则,你就会看到,孩子真的有无限的可能性。否则,你付出的代价会比那个老木匠大得多。不管你的孩子是否像你想象的那么可爱,也不管他的成绩是否优秀,去接纳他的吧,那是你们关系的真正开始。当你和你的孩子用“爱”去建立起那一份连接的时候,你的内心会被震撼,你和孩子的心灵同样会被滋养,你会感到那一份真诚与幸福,不仅属于孩子,同时也是属于你的。这一份“爱”,是再多的金钱都买不来的,你一定会发现,你的收获会远远大于你的付出。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用真诚、接纳和同理心去认同、欣赏你的孩子,并用使用恰当的表达和沟通法则,你就会看到,孩子真的有无限的可能性。

  (八)、用沟通滋养心灵 让真爱完善人格有些父母觉得,为了孩子,我愿意为他付出一切;我不惜奔波劳累为他创造优裕的生活,供他去上最好的学校。亲爱的读者,当你不断付出的时候,你是否知道孩子内心的困扰?是否知道孩子真正的需要?有一对父母,当他们在女儿的遗书中,得知女儿真正的需要时,欲哭无泪。下面是他们的女儿留给父母的遗书。亲爱的爸爸、妈妈、外婆,以及我的一切亲人:这两张纸是我从前就借来准备写遗书的。没有多少人能想到,外表看似快乐的我,内心其实不知有多少忧愁。也许谁也不会想到我会就这样离去,没有人知道。我知道我现在成绩不好,大家都不太喜欢我了,都对我有成见。我不怪谁,只怪我自己。也许我根本就不该来到这个世上,根本就不该。来了又有什么用?如今我是全家的累赘、负担,一提起我就摇头。可是又有谁能真正了解我呢?我何尝不想学好,我做梦都想。可是我就是学不好,又有什么办法呢?你们知不知道,每次你们骂我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多么地痛苦,我突然觉得我是多么的可怜、无助。是谁让我要来到这个世上,我来这世界干什么?今天早上,我的心情很好,如同这阳光洒在大地上,如此晴朗,可是现在……我知道,因为我成绩不好,弟弟也经常欺负我,我都忍了。其实我也恼怒。晚上我经常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死”这个字早在几年前就在我的生活里出现。小学六年级,我就经常想到死,上了初中以后更是多了。特别是初二下学期,每次被老师骂后,我的心被针扎一样,好痛。可是,每一次我有了这种想法时,我都想尽一切念头来将它打消。我想活着的种种好处,一切的一切来打消。终于,我忍了一次又一次的痛苦、悲伤、失望,甚至是灰心,活了下来,到了今天。我每次总是想,明天是美好的,太阳每天总是新的。然而,生活并不宠爱我。一天一天,什么都没有改变,变的只是我那颗千疮百孔、心灰意冷的心。当我的座位从第一排到了最后一排时,我越来越失望。那段时间,我的心总是灰蒙蒙的,有一大团阴影在我心上,越来越大,甚至大到都快看不见我自己了。初三上学期有一次,请家长来校,我都忘了是什么原因请家长,反正是比较严重,老师让我回去反省。他也许不知道,他这一句话对我的打击有多大。我在回去的路上一语不发,我自己走上了八楼,我想结束这一切。我一步一步走向死亡。当时,只要我再往前一步,我整个人生也许就会画上一个句号。我在那里整整站了三十几分钟,我在生与死之间作着抉择。终于,理智让我活了下来。我回到了家,众人又开始教育我。我什么也没听进去,脑海里一片空白,眼睛茫然地看着大家,什么也没说,我活了下来。如今,我又要选择。我没有勇气再选择活,尽管我不想死,我还这么留恋人世。我还小呀,才14岁,我不想死呀!可是我又没有勇气再活下去。算了,走了吧。来去匆匆化作泥土,从此世上便不会再有我。妈妈,再也不会有人烦你们了,你们再也不用为我着急了,不用了。原谅我的不孝,感谢你们为我的付出,我已经无所需求了。我爱你,妈妈!!! 不孝之女 ××绝笔 2000年2月25日中午据报道,全国的中小学生,有厌学情绪的达到40%。青少年成长中的心理障碍,已成为一个社会严重关注的问题。而沟通障碍是造成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在2001年11月,我去内蒙演讲的前几天,那里有个中学生自杀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这个男生和任课老师有了冲突,于是将钢笔水泼在老师背上。事后,老师则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侮辱他:“你是我们班上的人渣!”。对这位男生的人格侮辱持续进行了整整两个星期。男生不堪侮辱,于是留下一份遗书,在家中的卫生间上吊了。他在遗书中告诉妈妈:“……老师让我承认,我以前曾经干过三次同样的行为。我真的只有做过这一次,老师为什么认定了我干了四次?“我冤枉啊!我怎么说老师都不相信,怎么说都说不清……“看来,我只有用生命证明我的清白。”那个老师却是一位有着25年教龄的优秀老师。需要引起我们深思的问题是:孩子是在“泼墨水”事件发生两周后才自杀的,孩子每天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孩子身上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在这两周来,难道父母就一点都察觉不到?当亲子关系畅通时,孩子有困扰就愿意跟父母去交流,让父母知道这件事的话,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这是其一。其二,孩子已上初二,十三四岁了,可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却如此脆弱。他宁愿付出自己的生命,也不愿将困扰对父母(哪怕是别人)倾诉。这说明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聆听是沟通的开始;有效沟通,是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当父母不停地努力,只是为了给孩子一个优越的物质环境;当对孩子“严格”的要求与管制,只是为了让孩子在与别人的比较中获胜;父母便有可能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而当孩子的心理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就有可能影响成年后的人格形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日积月累的亲子沟通,影响着日后孩子人格的形成和成长。当你认为孩子心理脆弱是因为年龄小时,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报纸上关于某所名牌大学两个博士生惨死的事件令所有的人震惊:这两个博士住在同一间宿舍里。其中博士甲的论文发表得多一些,受导师的称赞多一些,而令另一位博士乙妒火中烧。于是在一天晚上,博士乙趁博士甲睡着的时候,把他掐死了。事情发生后,博士乙很清楚他做的事会有什么后果。他经过思索之后,做了一个决定。趁着天还没有亮,博士乙从宿舍所在的七楼跳下去自杀了,就在那一个晚上,甲乙俩博士就这样从世间消失了。培养一个博士,且不说国家为此付出了多少,学校为此付出了什么,他们的父母为此付出了多少呢?博士乙的父母来自于农村,他的妈妈含着眼泪跟校方说,我们含辛茹苦一辈子,我们全家省吃俭用供他们去读书,早知道是这个结果,当初还不如让他在农村种田呢!现在,还有多少父母,朝思暮想的就是孩子能在班上考前几名,能上大学,能读博士,父母关心的只是孩子的分数,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孩子每天在想什么,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很多父母通常不太关心,更无法从沟通中获得。据卫生部报告公布的数字,我国平均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而在15-34岁人群的死亡原因中,自杀更是第一原因。绝大部分自杀是由心理障碍等因素造成的。孩子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通常起源于某种基本需求不被满足,爱是孩子心灵的成长的根本养料。缺少爱的孩子,心理无法成熟发展。沟通是一个过程,沟通是传递爱的桥梁。有效的沟通可以及时化解情绪,增强自信。父母是否给予孩子真爱与温暖,不在于父母有没有经济能力。如何让父母的爱变成孩子心灵的滋养,而不是心灵的伤害,关键在于父母是否具备有效沟通能力。父母只有不断察觉,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才能不断突破与孩子的沟通障碍,用沟通滋养孩子的心灵,让真爱去完善孩子的人格。如何进行孩子的心理建设,如何将孩子培养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是父母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不仅是父母的需要,更是父母的责任。 用沟通滋养心灵 让真爱完善人格父母只有不断察觉,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才能不断突破与孩子的沟通障碍,用沟通滋养孩子的心灵,让真爱去完善孩子的人格。学会有效的沟通法则,是当今中国父母的当务之急。

  (九)、打破旧观念 沟通无障碍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家在一大个铁笼子的顶部,安装了几个水龙头,并且在每个水龙头的自动开关上,都吊上一串猴子爱吃的香蕉。只要香蕉一动,水龙头就会自动喷水。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将十只猴子放进这个笼子,猴子看到香蕉,就情不自禁地跳起来,去抓香蕉,可只要猴子一碰到香蕉,水龙头立刻就会喷出冰冷的自来水,让所有的猴子冷得发抖。慢慢地,笼子里的十只猴子开始明白,香蕉是不能动的。它们不仅吃不到香蕉,反而会受到冷水袭击。渐渐地,再也没有猴子试图去碰香蕉了。于是,心理学将其中的一只猴子换成另一只新猴子。新进来的猴子,一看到香蕉,就情不自禁地试图去抓,新猴子还未接触到香蕉,就被原来的九只猴子围攻,根本没有接触香蕉的机会。新猴子的每一次努力,都会受到围攻。新猴子终于明白,只要它试图去动香蕉,就会被其他猴子围攻。渐渐地,这只猴子再也不作碰香蕉的努力了。每当新猴子不再作任何吃香蕉的努力时,心理学家就更换另一只新猴子。猴子一只只地更换,上面的情景就一次次地发生,直到笼子里最初的猴子已经全部被换光了。猴子仍然遵守着这样一条规则,头顶上的香蕉是不能动的,即便到了夏天,也是如此。“头顶上的香蕉不能动,谁动谁就必须受到围攻”成了笼子里猴子们的共同遵守的一条老规矩,成了以后新猴子必上的第一课。执行这条老规矩的猴子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同时它们仍然遵守着这样的规则。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就被父辈们不断地教导,随着我们长大成人,我们又开始教导我们的孩子。请你深思,传统的观念带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有些传统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要想让父母们改变是非常困难的。也许父母们对这些观念也不理解,甚至也不知道有用还是没用,只是一代代地传下去。传统观念告诉我们:“玉不琢,不成器”、“打是亲,骂是爱”、“孩子不懂事,需要哄(骗)”……于是一代代的父母就都循规蹈矩,遵照着同样的观念对待自己的孩子。据统计,亚洲的孩子是非常可怜的,平均每个孩子每天听到数百次以上的“不!”:“不要跑得太快了,小心跌倒!”“别动菜盘子,会摔破”“不要爬高,小心摔跤!”“电门不要动,会触电!”“刀子不要拿,会割手!”“大人说话孩子不要插嘴!”……于是,父母日复一日使用“不可以”等传统观念和孩子“沟通”,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被粗暴的扼杀了。孩子与生俱来的新体验需求、责任感的需求被父母“无情”地打击了。在科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有主见、有自信,有生存能力、适应能力,有竞争力、有创造力,有创新观念、创造思维的新型人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除了传统美德还需要继承,当现今的父母还用陈腐落后的传统观念教育孩子时,一定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改变其实很简单,只要方法正确。父母沟通效能八****则,将让你和孩子沟通无障碍。高品质的亲子沟通让你的孩子不同凡响,让你的孩子拥有飞翔的翅膀……打破旧观念 沟通无障碍传统观念虽然根深蒂固,但是改变其实很简单。父母沟通效能八****则,将让你和孩子沟通无障碍。高品质的亲子沟通让你的孩子拥有飞翔的翅膀……

  (十)、父母的行为是对孩子的承诺在《芝加哥太阳时报》上,有这样一篇短文,耐人寻味。没问题,孩子,大家都这么做 强尼六岁,他父亲开车超速被警察抓到时,强尼正在车上。他父亲把驾照拿给警察时,也递过去一张二十美元的钞票。“没问题,孩子,”他父亲把车子开走时对他说“大家都这么做。”他八岁的时候,有一次由乔治伯伯主持的家庭会议,他也在场。会议的目的是弄清楚用什么办法逃掉一些所得税。“没问题,孩子,大家都这么做。”他的伯父对强尼说。他九岁的时候,妈妈第一次带他去看话剧。妈妈多塞给售票员五块钱,才有了两个座位。妈妈说:“没问题,孩子,大家都这么做。”他十二岁时,在上学的路上把自己的眼镜给跌破了,他的法兰西丝阿姨说服保险公司说眼镜是被偷走了而得到七十五美元的赔偿。她对他说“没问题,孩子,大家都这么做。”他十五岁时,被选上美式足球校队的右卫。教练教他如何在阻挡时,让裁判无法察觉地抓住对方的上衣。“没问题,小子,”教练说“大家都这么做。”他十六岁时,第一次在一家超级市场中找到一个暑期工作。他的任务是把过熟的草莓放到每一盒子的最底层,把好的草莓铺在上层。“没问题,小子,”经理说“大家都这么做。”十八岁时,强尼用一个邻居的成绩单顶替去申请大学奖学金。强尼的成绩才勉强及格,而邻居的成绩位列学校前三名。“没问题,孩子,”他的父母亲说“大家都这么做。” 十九岁时,有一个学长告诉强尼,如果愿意出五十块美金,可以跟他买到考试正确答案。“没问题,”强尼安慰自己“反正大家都这么做。”这一次,强尼舞弊被抓到,被学校开除了。“你这样做,怎么对得起你妈妈跟我?”他父亲说“爸妈从来就没有教你做这丢人的事。”强尼的阿姨和伯父也对此事感到震惊。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自觉不自觉地养成一种习惯,在他们心中,往往有两种标准,一种来对待自己,而另一种则用来要求孩子。当父母做事时,只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哪怕是做错事,也很容易宽容自己。而当孩子发生同样的错误时,他们则严加训斥。当父母做些不愿让孩子知道的事时,通常会回避孩子。可当他们有时不得不面对孩子的时候,他们会为自己找到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开脱。这时,父母往往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骗骗孩子就可以了,甚至编造些“这些事只有大人才能做,小孩子不懂”之类的谎言,以为对孩子不会造成什么影响。而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当父母的行为与语言自相矛盾时,孩子往往很容易模仿父母的言行。这些父母,往往在心中期待着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他们同时也幻想着,自己的某些不当行为不要在孩子身上留下任何痕迹。为此,他们不停地在口头上教导孩子,要学好,不要学坏。直到有一天,他们发现,孩子的行为让他们无法接受了。父母却反过来质问孩子:“你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从来没教过你,你从哪里学来了这一套?”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的行为是对孩子的承诺。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自觉不自觉地养成一种习惯,在他们心中,往往有两种语言,一种来要求自己的孩子,而另一种则用来对待别人。对自己的孩子用其中一种,对朋友或其他人则用另外一种。他们对朋友、哪怕是朋友的孩子子,说话的时候一般都比较客气,也很讲究沟通的方式和方法,考虑对方是否能够接受,用什么方式效果会更好。而对自己的孩子,则认为自己最亲密的家人不用费心考虑这一切,孩子都是自己的嘛,就什么话都可以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有的父母甚至日复一日地,责骂、训斥、讽刺、污辱、威胁甚至毒打等手段对待孩子。仿佛自己的孩子和别人不一样。自己的孩子属于一个特殊的族群,可以随便些。殊不知,你的孩子与别人是一样的,有着同样的心理需求,也需要被尊重。当父母不知道这一点时候,就会对孩子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很多父母认为孩子还小,并不需要太用心,当真的等到有一天,你对孩子的行为感到不可理喻时,再来审视亲子关系是否处理得当,已悔之晚矣。美国一家著名的研究机构,用20年的时间,跟踪孩子的成长,发现孩子的行为表现多半取决于亲子关系的好坏。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基本人格、基本性格,以及孩子为人处世的风格等方面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假设在一个房间的右边是一个非常名贵的书架,书架里摆满着文学名著;左边放置一套十分名贵的音响。从门口进来两个人,一个是音乐发烧友,另一个是文学爱好者。他们走进同样的房间,可他们头脑中留下的影像会一样吗? 插图:在那个房间里,两个人头脑中的影像不一样……那个文学爱好者一定对书架上的书倍加欣赏,而音乐发烧友一定会陶醉于优质的音响所带来的快乐。孩子的行为大半取决于亲子关系的好坏。孩子行为的产生,自然有他(她)行为产生的“内因”和“外缘”。 “内因”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通过日复一日的亲子沟通,在孩子的潜意识中不断累积的经验、情绪和重要事件的烙印。“外缘”是指生活中遇到的外部事件的总和。行为的“结果”,是由不断累积“内因”和“外缘”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在日复一日的亲子沟通之中,不断积淀而形成的孩子行为的“内因”。孩子面对外界的一个个不同的“外缘”,他们就会有不同的反映,有不同的表现,也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许多父母为孩子“不够自立”而苦恼,或者为孩子“不求上进”而困惑,或为孩子“不愿意与人交往”而担心……影响孩子不同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与亲子关系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凡事讲究因果关系,要培养孩子完善的人格,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就必须从改善“亲子关系”开始。我们认为,父母除了需要了解“行为冲突定律”和“独立成长定律”这二项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基本定律之外,还必须掌握改善“亲子关系”的沟通效能八****则。父母的行为是对孩子的承诺孩子行为表现的好坏,大半取决于亲子关系的好坏。

  (十一)、六个成长阶段 各有不同需求父母要想使孩子的生理与心理健康成长,首先应该对孩子的成长阶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孩子从出生到18岁长大成人,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依附期(0-18个月)在这一时期,孩子完全依附父母,离开父母他将无法生存。父母不断地、适时地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如:尽力令年幼的孩子感到饱足、干爽、舒适、安全。同时,父母也应不断、适时地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如:父母应经常以柔和平缓的语气与孩子说话,经常对其报以微笑、理解的回应,令孩子感受到自己处于安全与关爱之中。对依附期的婴幼儿,经常拥抱和抚摸肌肤,无论对其生理成长或心理成长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这种直接的肢体接触,是维系婴幼儿与母体的连接、传递关爱最有效的手段。依附期良好的亲子交流,是奠定孩子在未来世界中具有安全感的基础。2、探索期(18个月-3岁)在这一时期,孩子开始好奇地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时孩子心灵方面的唯一渴望,仍是与父母在一起,只要父母在孩子面前,孩子就感到安全,他(她)便会左右走动,大胆探索周围的一切。探索期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支持与鼓励,需要父母支持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行为。孩子需要父母观看与肯定他们所从事的一切探索,父母对他(她)所做出的努力,应以面部表情、声音及各种动作,给孩子以温暖的回应。在这一时期里,孩子口中的“为什么”非常重要。当孩子提问题时,父母不可忽略不答或随便打断,这意味着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搜集信息、展开学习。对于这个身体、智力尚发育不全,同时探索欲望又极强的小生命,安全问题显得十分重要。父母仍要留在他们的身边,为了保护孩子免遭身体方面的伤害,各种安全防范措施,父母应在此阶段考虑周全。3、认同期(3岁-4岁)在这一时期,经历前面两个阶段之后,孩子已经熟悉并习惯了父母和周围的环境,这时,孩子便开始寻找自我,寻求自我认同。在前面两个发展阶段他头脑中的主要问题是:“你是谁”和“这是什么?”。而这一阶段中的问题则是:“我是谁?”孩子逐渐开始形成自我意识,经过不断体验,学会一套自我表达方式。这时,父母对孩子的表现,不应该横加否定或不予理会,父母应该成为一个热心的观众与听众,与孩子积极互动。同时,父母也应该在孩子寻找自我的过程中,以浅显适宜的方式,与孩子分享一些基本的价值观。让孩子既有机会了解基本的行为规范,又能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我,同时给孩子提供一个充分的自我创造空间。4、竞争期(4岁-7岁)在这一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新体验的需求和责任感的需求,逐渐开始显现。他开始蓄势待发,准备测试个人对世界的影响力,验证个人的能力,他会尽情品尝新体验的乐趣,勇于体验任何新事物,敢于冒险与竞争。这时正是孩子进入托儿所、幼儿园开始正式学习的年龄。孩子会设法找到自己在孩子群体中的地位,对验证自己的能力深感兴趣,他从此进入了竞争与比较的世界。孩子与父母间融洽而亲密的关系,是令他放心大胆测试个人极限的心理基础。在这一时期,孩子仍然需要父母的热心鼓励与协助,随时满足其心理需求,充分支持孩子强烈的好奇心与竞争意识,适时回应与认可孩子的自我表现。父母对孩子的任何新体验应予以嘉许,对孩子的任何努力应予以赞赏,对孩子的任何成就应予以肯定。当孩子受到暂时的挫折时,父母应该让孩子感觉到绝对的心理安全,以鼓励孩子再次探索,提高再次体验的勇气。5、关心期(7岁-12岁)在这一时期,孩子的生活已经逐渐丰富起来,在原有家庭关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同学、老师、邻居等各式各样的关系,他们的绝大部分行为表现和成长经历,都在父母的眼界之外发生。在此之前,孩子一直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属于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受。而在这一时期,孩子开始在外在世界,发展自己的社交关系,在小朋友的世界里,重新定位自己。这一时期孩子对社会的认识焦点,是与其他小朋友之间的友谊。他在家里,通常是以父母的呵护为主,同时,这一时期的孩子开始认识到,小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因此,孩子开始在乎自己与其他小朋友之间的情感关系,在乎自己是否被其他小朋友接纳和喜爱,开始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孩子基于强烈的友谊需求,逐渐培养出关怀他人的能力。在这一时期中,父母应鼓励孩子与朋友相处,甚至邀请孩子的朋友加入自己的家庭活动,孩子有渴望同伴认同的需求,父母应协助孩子满足这一需求。孩子在这一阶段的健康发展,将奠定他以后关怀他人的基础。6、亲密期(12岁-18岁)这个时期是成人期前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孩子的生理方面,尤其是性能力逐渐成熟,孩子开始渴望浪漫的伴侣关系。异性的吸引力是他(她)关注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期待与同性朋友发展亲密的友谊。孩子会在各种充满人际关系的世界中展现自己的能力。这时孩子开始关怀周围的人和事,会对报刊上所读到的信息高谈阔论,同时,编织着自己五彩缤纷的梦想。对于父母与社会的教导,孩子往往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抗。而对同龄伙伴的行为,孩子往往会容易顺应。这是这一时期孩子的典型特征。这时候,培养孩子的情感交流能力和思想交流的能力,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因此,父母与孩子间要坦诚相处,彼此分享内心真实感受,孩子自然会体验并学习到如何创造亲密关系。这一时期,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对于孩子的青春期生理问题、心理问题,主动给予正面指导。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关注孩子可能受到的外来不良影响。 孩子的成长阶段一、依附期(0-18个月)二、探索期(18个月-3岁)三、认同期(3岁-4岁)四、竞争期(4岁-7岁)五、关心期(7岁-12岁)六、亲密期(12岁-18岁)

  (十二)、别拿想象当标准要求孩子 有一篇短文,读起来颇耐人寻味。儿子的作业“梧桐树就是梧桐树。”这是儿子用“就是”造的句子。老师用红笔大大地打了一个叉。这个句子,使我想起了鲁迅的名句:“我家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有的时候,梧桐树并不一定是梧桐树,就像鹿有时侯并不一定是鹿,而是马一样。二年级的学生,他不懂得辩证法。“我们一起去自杀。”这是儿子用“一起”造的句子。老师用红笔大大地打了个叉。孩子,在茫茫的人海中,有许多人万念俱灰,心如槁木,但自杀主要是一种秘密的个人行为,是对世界与人生的决绝;当自杀由个体行为变成集体行为时,那真是惨绝人寰,令人寒彻肌骨啊!何况你们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人生,是人一辈子的功课。让我们帮助你,做好这门功课,直到永恒的假期来临。两只鸟飞过天空,远处有依依杨柳。儿子时的写话作业,必须写到这两只鸟。我指导他说:“一对鸟飞过天空。”儿子反对:“你怎么知道它们是一对鸟儿?你怎么知道一只是男的,另一只是女的?你更不知道它们结婚了没有。”我哑口无言,儿子写道:“两只鸟飞过天空。”每当我看到一男一女穿过人群,就会哑然失笑,想起儿子的两只鸟。(本文摘自《共同的秘密》)孩子有孩子的思维,大人有大人的思维。孩子的思维有孩子自己的标准,父母、老师的思维也有他们自己的标准。由于认知的不同,孩子与大人的思维到底谁对谁错,很难有共同的标准。古印度有一个寓言:一个国王用大量的黄金,还搜集了全国最名贵的珠宝和钻石,打造了一张黄金床,床上镶满了名贵珠宝。因为这张床是如此名贵,所以他要做出一个合乎全国人民尺度的标准长度来。于是,他量了全国所有成年人的身高,并得到了全国的平均身高。按这个标准,打造了这张床。每天晚上,国王一定要请一位大臣或百姓,夜宿寝宫,让他睡这张名贵的床。当他太高,躺不下这张床时,国王就会叫一个刀斧手量量这个人的身高,然后用斧头砍下双脚多余的长度,好让他能刚好躺在床上。当躺下的人身高不够时,国王也会叫出二位大力士,一个人拉住他的肩膀,一个人拉住他的双脚,用力地往外拉,将这个人刚好拉到这张床的长度。当然有时候,会拉断他的双脚,有时侯会一命呜乎。国王一定要让躺在床上的人符合床的长度。这是国王每天一定要做的事。 在亲子沙龙上,我讲完这个寓言后,请学员们用自己的理解,来表达他们对国王这种行为的感受:“变态!”“无聊!”“凶恶!”“不仁道!”“残暴!”“可恨!”……学员们显然是被这个故事激怒了,形容国王的措辞异常的激烈,仿佛这样说还不能解恨。我说:“我理解大家的感受,现在不要再去形容国王了。我很认真地想一想,当有人用这些形容词形容你自己时,你有什么感受?”所有的人都惊异地张大了嘴巴,左右张望。我继续说:“在你们的心中,不是也有一张这样名贵的床吗?你不也用这样的标准来培养你的孩子,来要求你的孩子吗?你甚至认为,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是令你最满意的。“而你要求孩子的标准,就好像那张金光灿灿的,用黄金钻石打造的,名贵无比的床。“其实,这张“床”也只是你想象中的标准,一个你想象中好孩子的标准。“你的孩子,就像被留下睡觉的那个人。你总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孩子,你成天对孩子说长道短,将孩子刻意雕琢,好让他符合你那“金床”的标准。你非把他培养成为心目中的好孩子不可。“在这日复一日的雕琢过程中,你或赞美或指责,或同情或威胁,给孩子心灵上造成的伤害与摧残,无异于那个残暴的国王。然而,你却对这一切视而不见、麻木不仁。”亲爱的读者,相信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然而,你真的在“爱”你的孩子吗?在很多父母的心目中,都有这样一个标准:一个学习优秀的;一个听话的;一个能干的;一个将来能考上名牌大学的;一个懂得在人前给父母增光的……这些都是你心目中好孩子的标准吗?你爱的是哪个孩子?那个孩子是谁?是你的孩子吗?还是你心目中的“好孩子”?然后你用所有“爱”孩子的手段,不管是赞美或指责,不管是同情或威胁……总之,用所有的手段,把孩子塑造成你心目中的样子,因为那个样子才是你要的。当你以心目中好孩子的标准,在同你现实中的孩子不断作比较的时候,最可怜的人,就是你的孩子。因为,孩子只会无所适从。你会告诉他:“爸妈都错过了,现在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了,以后全靠你了。你要给我上大学,读硕士,读博士……”你想通过孩子来完成你未完成理想。这样,孩子只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连父母都无法做到的事情,你却要求孩子做的完美。别拿想象当标准要求孩子你究竟是爱你的孩子,还是爱你心中的那个“好孩子”,然后努力把你的孩子塑造成那个样子。在这里,我要向父母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你千方百计把你的孩子雕琢成你心目中的样子,那是你孩子真正需要的吗?孩子究竟需要的是什么?甚至孩子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子,你了解吗?

  (十)、温暖来自父母的“尊重”与“关心”在亲子沙龙上,一位母亲和大家分享了她的心得。他五岁的儿子生性好动,每天运动量很大。可吃饭的时候,儿子总是放不下玩具,磨磨蹭蹭,心不在焉,父母都快吃完了,可他面前的饭碗几乎还没怎么动。妈妈于是不放下筷子,一边喂他,一边哄道:“来,听话……”儿子勉强张开嘴巴,却同时提出条件:“妈妈,我吃完你要带我到操场踢球。”看电视的时候,儿子总是不知不觉地越站越近,妈妈说他:“儿子,站远点,靠后面来看。”可儿子却充耳不闻,倒是越贴着电视机看得入神,妈妈只得一遍遍地喊他。爸爸在客厅里都听得不耐烦了,于是大吼一声:“儿子,听话!”儿子一阵哆嗦,赶紧走开。可是,那天不知什么原因妈妈又向儿子叫了声“听话”后,才刚满五岁的儿子忽然瞪大眼睛:“妈妈,为什么你老要我听话、听话,为什么你们就不听我的话呀?”……叫孩子听话都是对孩子的关心,很多父母都会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他们为了孩子好,对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也不管孩子是否能接受。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那就是,我这是在关心孩子。当孩子不听话时,父母对孩子的惩罚和压制都是为了教育孩子:“因为爸爸妈妈爱你,希望你好。”父母认为,有时候对孩子的冷漠与限制,也是为了塑造孩子的行为。于是,在父母的要求下,孩子必须去上各种课外补习班,必须牺牲玩的时间去练钢琴,必须比别人读更多的书,必须更有教养……父母评判孩子的好坏,取决于孩子是否达到父母的这些严格的条件,而不是依据孩子本身的价值。当这种无视孩子需要,以父母自身的需要为出发点的作法,即使父母认为孩子是倍受宠爱的,却让孩子无法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有些父母认为自己小时候受的苦太多了,现在条件好了,决不让孩子再受委屈,于是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把孩子应该负的责任,全部背着自己身上,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是爱孩子。当父母对孩子既不关心,也不尊重时,那会极度“伤害”双方的关系,造成对孩子的“冷漠”;会造成孩子人格成长的障碍。对一个孩子冷漠,无异于把他“杀死”。孩子宁愿你打他,都不愿意接受父母对他的冷漠。此时,孩子往往会做出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惹父母生气,以引起父母的注意,也不愿意让父母对他疏远。下图可以说明,关心与尊重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尊重 放任

  温暖

  冷漠

  干涉

  关心从图中可以看到,只有尊重没有关心,是对孩子的放任;只有关心没有尊重,是对孩子的干涉;既缺少关心,又缺少尊重,是对孩子的冷漠;只有在既关心又尊重的时候,孩子才能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两个基本的心理需要:一个是新体验的需要,另一个是对责任感的需要。当既关心又尊重孩子时,孩子就会从心底里感到“温暖”,不仅能够心理健康地成长,同时也会发展出责任感。孩子内心的温暖来自父母的“尊重”与“关心”。温暖来自父母的“尊重”与“关心”只有尊重没有关心,是对孩子的放任;只有关心没有尊重,是对孩子的干涉;既缺少关心,又缺少尊重,是对孩子的冷漠;只有在既关心又尊重的时候,孩子才能感觉到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