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玉米对人类视力保护的重要意义
今天我们来聊聊食用玉米对我们眼睛的重大保护作用。美国医学家认为,玉米是抵抗眼睛衰老的极佳食物。
黄玉米中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其中的玉米黄质(玉米黄素)和叶黄素(黄体素)为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含紫罗酮环的二羟基类胡萝卜素,互为同分异构体,其区别是其中一个紫罗酮环的双键位置不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病理学实验结果均表明,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能促进视觉发育,预防老年黄斑性病变、白内障,改善眼部健康。图一 黄玉米
黄斑位于视网膜中心部位,掌控视力。由于老化,黄斑部位的脂肪氧化、受损而遭到破坏,会出现黄斑变性,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黄斑色素主要累积在由许多光感受器神经轴突组成的Henle纤维细胞层中,其中神经轴突覆盖在光感受器上。玉米黄质和叶黄素是人眼视网膜黄斑色素的组成成分。人眼视网膜黄斑中心附近和周边区域分离的杆状细胞结构中均存在玉米黄质和叶黄素。
叶黄素又名为“眼黄金”,是天然类胡萝卜素中的一种,属于光合色素。是视网膜中最重要的营养成分和构成视网膜黄斑区的主要成分。它在视网膜的黄斑部(视力中心)和晶状体中较多,尤以黄斑部为最。叶黄素方圆不及针尖麦芒的1/10,却能高效地通络机体,发挥效用,珍贵程度堪比“佛家舍利”。叶黄素与玉米黄素同属黄斑区域的主要色素成分,是人眼之中仅有的两种类胡萝卜素。天然植物中的叶黄素含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的生物活性物质。能抵御游离基在人体内造成的细胞与器官损伤,预防老年性视网膜黄斑病变引起的视力下降与失明。这是叶黄素优于普通胡萝卜素的独特功能。
有关黄斑变性的病理生理学理论认为黄斑变性的产生与高能短波光和紫外线、可见光的辐射有关。研究表明, 叶黄素和玉米黄素以高浓度存在于人眼底黄斑中, 作为近紫外蓝光的吸收剂对眼睛行使保护功能。当光线到达眼睛的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之前先通过高浓度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层, 这两层通过吸收这些光线而防止黄斑氧化损伤, 以保护黄斑免遭破坏。图二 紫外线引发眼损伤
人眼视网膜的外部片段氧分压很高,在蓝光诱导的光敏氧化过程中,可生成大量的单线态氧,最终使各种细胞结构发生不可逆损害。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具有很强的吸收蓝光的能力,在蓝光到达光感受器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下部的脉络膜血管层之前,黄斑类胡萝卜素可以在人眼视网膜内部形成一种很有效的蓝光过滤器,使蓝光的强度降低40%-90%成,从而改善视网膜图像,降低视网膜氧化压力。叶黄素还可以在视网膜光损伤中保护感光细胞,防止其凋亡,从而保护视力;光线产生的自由基亦可被叶黄素清除干净。
成人视网膜黄斑中的黄斑色素以玉米黄质为主,玉米黄质与叶黄素的比例为2.4:1,而0~2岁婴幼儿的黄斑尚未完全形成且结构稀疏,其中叶黄素含量高于玉米黄质,两者的比例为1.49:1。婴幼儿时期,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对视网膜的发育和成熟具有重要意义。膳食叶黄素摄入量和血清叶黄素水平与黄斑色素密度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调节膳食摄入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可改变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对人体各阶段的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本身具有特定的抗氧化能力,能够同时能通过淬灭单线态氧和捕获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阻止自由基对生物膜的侵害。玉米黄素分子中拥有11个共轭双键且尾端基团上带有羟基, 这种结构使得它们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体内的玉米黄素是人体可利用的重要的强抗氧化剂, 可通过淬灭单线态氧清除自由基等抗氧化行为来保护机体组织细胞, 以降低某些疾病发生的危险。有研究发现,抗氧化维生素类胡萝卜素 (玉米黄素) 和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抗白内障的作用。在眼睛的晶状体中存在玉米黄素, 它能淬灭单线态氧, 能间接地减少晶状体蛋白的氧胁强, 从而防止白内障的形成。
研究发现,高达52%的黄斑病变患者体内叶黄素部分或者完全消失,而且黄斑部所含有的高剂量叶黄素又是人体无法自生的,必须依靠体外摄入来填充。缺少叶黄素,长时间持续用眼时就会感到不适,视力也有下降的趋势,甚至会有失明的风险,所以必须靠及时充足的补充,来降低黄斑部退化、病变,以保护视网膜,确保视觉清晰。常吃富含叶黄素的食物或叶黄素补充剂,血液中的叶黄素浓度会升高,视网膜黄斑上的叶黄素也会增加,从而减少老年性黄斑退化的发病风险。图三 眼部黄斑变性致病
据美国统计, 40岁以上成年人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增龄性黄斑变性症”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 及其眼病 (一种老年性角膜浑浊所至的盲眼病) , 2001年美国该类症患者约有1, 400万人。研究者对AMD患者365人和健康者520人进行深入研究发现, 凡摄食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黄绿色蔬果者, 患增龄性黄斑变性症的危险性明显下降。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许多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 摄取较高量的黄体素和玉米黄质, 能使人们患老年黄斑变性病的几率降低43%。
此外,玉米中所含的β-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能转化为维生素A,也是维持正常视觉的必需物质。
实际上,玉米作为可供人类选择的主食之一,具有非常优秀的食用体验,在新时代注重养生,主食多样化的背景下,更多的人会选择玉米作为日常主食之一。关于玉米的食用,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农业与食品化学》期刊上撰文指出, 在115摄氏度下, 将甜玉米分别加热10分钟、25分钟和50分钟, 其抗自由基活性的作用分别升高了22%、44%和53%, 这就是说, 加热越长时间的玉米, 抗衰老的作用越好。所以, 在家中煮玉米, 最好能多煮一段时间。
参考文献:玉米黄素及生理功能——张慧,徐公世
黄体素、玉米黄素及其生理功能研究现状——姚惠源
身体缺叶黄素,眼部”黄斑“更容易病变——谢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