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十篇
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篇1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传统文化支撑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观领域有对立的一面,但是这并不妨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对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的吸收、借鉴、改造和融合。
首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创造性地吸收、改造、融合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理论成果。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行者,他曾经指出: “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是吃过大亏的。”“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 主 义 的 历 史 主 义 者,我 们 不 应 该 割 断 历史。”[1]( P534)毛泽东思想富含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例如,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显然是对周公“敬德保民”、孟子“民贵君轻”“政得其民”、荀子“君舟民水”等先贤“民本”思想的吸收和改造,而其关于游击战争的军事思想则是对《孙子兵法》中“势”的创意运用。邓小平也非常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和改造,他曾经提出要划清文化遗产中民主性精华同封建性糟粕的界限。邓小平之所以能大胆冲破“两个凡是”极端个人崇拜的陈腐教条观念的严重束缚,并开创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与其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汲取的“御政之首,鼎新革故”的改革创新精神和“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实证思想是分不开的。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主张,也吸收和改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明德慎罚”、“为政以德”、“民为邦本”、“敬天保民”、“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等积极思想。
第二,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持续发展,既要能够兼容多元文化,亦要彰显主导价值观念,并对多元文化进行整合与引领,在多元化中求得最大限度的共识和统一。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并不表示排斥多元的价值取向,那么,如何在尊重差异、兼容并蓄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的文化生态传统为我们提供了范式。中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和主导,道、释、法、墨等其它文化并存发展的多元一体、一元主导的文化生态格局,体现了价值观念多样性与同一性的辩证统一,这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关系,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模糊化、边缘化等错误倾向”[2]提供了文化生态传统。一方面,传统文化生态格局中的一元主导并非一元独断,同样,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不是说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不允许其他学派、不同观点的存在。我们追求的一元是多样性的统一,应该保持最大程度的开放性、包容性,充分尊重多元价值观念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社会思潮越是多样化,就越是需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指导地位。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决反对指导思想的模糊与泛化,惟其如此,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原动力和团结和睦的凝聚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传统文化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从历史脉源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对传统文化中和谐大同与仁爱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升华,两者在目标诉求、价值理念等方面具有趋同性。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泛指各种事物处于有条不紊、均衡协调的状态。传统文化中视宇宙为一、和谐整体的世界观以及重“和”的思维方式都是秉承了和谐、持中价值原则,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最高伦理。儒家、佛家、道家追求的或是社会的适宜和谐、或是人心理的平衡和谐。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所描绘的“大同”思想,孟子的“人和”社会构想,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创造的理想天国,康有为《大同书》中系统阐述的大同思想,孙中山主张“天下为公”的“三民主义”,都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的美好愿景,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大同”社会理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种共同理想正是继承并超越了中国传统的和谐大同构想,才使全国各族人民对其产生可感知的亲切感和可接受的文化认同感,“和谐大同”这幅被先贤往圣们构想描绘了无数次的美好愿景,如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升华为全国各族人民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和谐的同时,更强调和而不同,在尊重异己性的前提下万物相感相通,通过互相沟通建立同类感和共通感。这种和而不同的理念“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源远流长且影响深广,其合理成分与现实价值对探索与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实现模式有重要的启发意义”。[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正是基于和而不同的辩证思想,在传承传统和谐社会构想的基础上又融合了民主、法治、竞争等现代社会诉求。
民本思想是务实思维在政治实践中演绎出的治国理念,前文所提到的周公“敬德保民”、《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民贵君轻”“政得其民”、荀子“君舟民水”的重民保民思想以及墨子“兼相爱,交相利”、屈原“哀民生之多艰”的爱民思想等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基本价值理念。而历史上开明统治者通过轻徭薄赋、休养恤民方略所营造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盛世泰景则是民本思想的成功实践。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虽然突出了民众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但其实质仍是以君为本,是君主专制前提下的开明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则在继承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超越,因为共同理想的最终实现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关怀,中国共产党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传统民本思想在传承过程中,经过中国共产党领导几代人为共同理想努力奋斗的淬炼,已升华为真正以人为本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从毛泽东思想中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邓小平提出的我们的工作要由人民“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来评判,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以及胡锦涛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中都可以得到印证。
三、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传统文化支撑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动力之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改革创新精神同样有着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探寻其传统文化底蕴,可以更好地传承与弘扬这两种精神。
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篇2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文化 传统文化 传统基因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泱泱文明,有着无与伦比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受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的对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怀有深厚的感情。他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P533-534)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带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特点的思想就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所继承和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传统基因。
一、民族的文化:民族忧患意识
民族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是知识分子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知识分子秉承儒家的入世精神,以民族振兴为己任,每当外敌入侵,便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同仇敌忾,为抗御外侮而奔走呼号、舍生取义,体现出一代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和对当时政治的关心和忧虑。孔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2](P278)他周游列国,身体力行地为后世的儒者演绎了入世情怀。孟子也发出过“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3](P116)等忧国忧民的豪言壮语。西汉时期的贾谊有云:“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4](P325)此后,历代知识分子都极力倡导这种献身精神,他们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民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实践。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不激励着后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奋斗。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继承并发扬了这一民族精神,年轻时就已经萌生了民族忧患意识,立下了救国救民的伟大志向。1915年,在读到《明耻篇》时,题下“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5](P10)的豪迈诗篇。他还认为,在天下大事与身家性命发生冲突时,要以天下大事为重:“惟其爱天下万世之诚也,是以不敢爱其身家。身家虽死,天下万世固生,仁人之心安矣。”[5](P532)正是这种深深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爱国激情促使在中华民族承担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社会现实面前,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政治革命。而民族的振兴要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革新的助力,挖掘其中的爱国主义资源,激励国人的爱国热忱,保障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因而,掀起了一场旨在保持文化民族性的文化革命,力图使传统文化精神在新文化中发扬光大。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在内容上必须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这正是中华传统的民族忧患意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传承和发展。由此可见,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中的各项内容,无一不是从救世济民的伟大抱负出发,救世情怀是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政治基础。
二、科学的文化:实事求是的学风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朴素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并为人们所选择和接受的思想文化基础,构成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传统基因。我国古代先哲们十分重视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强调主体的亲身践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求实的学风就已经初露端倪。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P31)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墨子提出“取实予名”论:“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为不义者也。”[6](P252)强调的是实际经验的重要性。东汉时期,班固在《汉书·河间献王传》一书中描写汉景帝刘启的儿子刘德治学严谨时,称其“修学好古,实事求是”。[7](P923)此后,“实事求是”就用于描述治学求真务实的态度。宋代以后逐渐兴起的实学思潮又发展了这一治学态度,提出“经世致用”,通过继承先秦儒学黜虚崇实、注重践履、知行合一的特点,发扬了先秦的朴素唯物主义。到了明末清初,顾炎武强调以经世致用之实学反言心言性之空谈。19世纪初,龚自珍针砭时弊,力主转变九州风气,进一步发展经世致用之学,以取代空疏的宋学和繁琐的汉学。总之,古代的“实事求是”反映的是一种为学治事注意从实际出发的学风。
中国古代注重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学风对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他在年轻时就已经学会面对现实、调查研究社会问题的治学方法,主张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而且要读无字之书。他曾多次以游学方式深入湖南农村,了解民间疾苦,还利用办夜学的机会接触工人和他们的工作环境。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8](P109)的著名论断。抗日战争时期,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批判地继承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全面地阐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9](P801)在这里,把传统意义上的“实事求是”提高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去认识,将这个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转化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是因为继承了传统的实事求是学风,才强调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的,主张实事求是、客观真理及理论和实践一致性。
三、大众的文化:民本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民本思想。早在殷周时期就产生了民本思想的萌芽。《尚书》中就有“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10](P227)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从“仁者爱人”的思想出发,指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3](P5)“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2](P350)主张仁政,反对暴政,广布仁政恩惠于民,率先提出了朴素的民本思想。孟子在继承孔子朴素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丰富,成为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者。孟子总结了“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3](P190)的历史经验教训,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P448)的著名论断,强调:“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P7)这些政治思想和主张都体现了孟子厚德载物、惠民强国的民本思想。荀子对民本思想也有新的阐发,他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11](P114)汉唐时期,民本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西汉政治家贾谊鉴于秦亡之训,强调:“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12](P140)唐朝名相魏征向唐太宗李世民讲过“君舟民水”的典故,为太宗所采纳,并作为座右铭反复告诫自己。宋元明清时期,民本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从北宋的包拯到明代的张居正无不强调以民为本的重要性。近代以来,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提出了更为深刻的民本思想。三民主义学说中的民权主义主张封建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确立全体国民平等自由的选举权、参政权,这些主张都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可见,民本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深深地积淀在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受传统文化教育和熏陶成长起来的,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他在长沙求学期间,就在课堂笔记《讲堂录》中写道:“人心即天命,故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命何?理也。能顺乎理,即不违乎人;得其人,斯得天矣。然而不成者,未之有也。”[5](P531)不难看出,此时的已经初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在此后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进行了扬弃、改造和创新,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新内容。
首先,批判君权神授论,主张在民,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9](P1031)的伟大论断正是对这一思想的精辟诠释。其次,把传统的“畏民”观升华为“爱民”观,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突破了君本位思想的藩篱,赋予了人民实实在在的权利和尊严。尽管传统文化在多方面富含民本思想,但它主要是为君主专制提供御民之术的依据,使统治者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自身行为加以适当约束,从而维护其阶级统治。与传统文化中把民本思想降低为手段的做法截然相反,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传统民本思想提升到目的层面,一切为了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最后,以传统民本思想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实践,提炼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对传统的“听政于民”思想的扬弃。总之,所有这些思想都决定了新民主主义文化鲜明的价值取向,即旗帜鲜明地主张大众的文化权利。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民主的文化,其大众性正是传统民本思想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中的具体体现。
综上所述,民族忧患意识、实事求是的学风和民本思想,作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传统基因,昭示出中华民族丰富的优秀文化遗产中蕴含着无数宝藏。新时期,我们要继续继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弘扬中华文化,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选集(第1、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李炳南论语讲要.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
[3]刘兆伟.孟子译评.北京:中华书局,2011.
[4]阎振益.新编诸子集成: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5]早期文稿.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6]方勇译注.墨子.北京:中华书局,2011.
[7]班固.汉书.长沙:岳麓书社,2008.
[8]陈戌国校点.四书五经.长沙:岳麓书社,1991.
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篇3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教育最为深厚的文化背景.我国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面临诸多问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亚需提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与历史潮流相符合,同时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传统文化专指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指的是具有稳定的价值追求、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十六以来,党中央提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国民教育全过程,纳人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提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任务.高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一、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性
《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的第七条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传承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成为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解决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传承民族丈化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就目前而言,中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遗失和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缺失。
1.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
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被边缘化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高校功利主义教育培养模式致使大学生漠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较为模糊,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机制。
在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培养模式,功利主义在教育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突出表现在: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设置市场化导向增强,而弱化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大学教育更注重教授学生专业知识,而忽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习时间分配上,大学生除了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外,绝大多数时间用于外语、计算机的学习,忙于考取各种证明自己就业优势的“证书”,忽视了对传统人文学科的学习。
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指导也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的重要原因.正如有学者指出:“我国高校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多限于文艺活动、文艺表演、书法、艺术、乐器表演等,在这些活动上冠以传统文化之名。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精神只能有大致的、概括的、笼统的了解。但究其深处,则对传统的了解甚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强调也往往表现在对其总体精神的提倡上。不少高校将传统文化教育放置于诸多学科的最边缘,甚至不将其纳人到正常教育教学之中;不少高校虽然强调传统文化的一些表现形式,但缺乏对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整合,进而形成制度化的教学机制。
2.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
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文化素质教育”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专业课程之下,正在沦落成学生获得学分的工具;其二,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审视,传统文化教育附属于政治理论课教育之中,成为纯粹服务于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
自1999年起,我国部分重点高校相继成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一大批高校将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列人教学计划,进人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高院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提出了诸如“通识教育”的说法,许多高校增加了人文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的比例。然而,关键问题是这些课程仅仅作为大学生选修课来开设,许多学生只是把这些课程看作是“拿学分”的工具。对于我国大学目前开展的通识教育,一些学者已经明确指出其中的弊端。有学者在评价大学通识教育时,认为大学“不是把通识教育课程看成是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而是把它看成仅仅是在主课以外‘扩大’一点学生的兴趣和知识面,说到底只是在传统的‘专业主义’不变的前提下给学生加点‘小甜点”,,“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方式去发展通识教育,我国大学发展通识教育的努力实际将只能流产,再过十年二十年,也不大可能有什么结果。”
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单纯服务于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是传统文化教育附属化的另一集中体现。诚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竭的重要资源。正如有学者指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源泉……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真正发挥自己的优势,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对中国优秀文化精神吸收、弘扬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这种观点带有普遍性,几乎成为学术界的共识.然而,该观点最大的不足在于将传统文化视为辅助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资源,而不是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该观点看似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但又将传统文化教育寓于政治理论教育中,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具有的学科特点和独立性。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全民族的传统文化素养,而不是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工具。结果是,有识之士不断地强调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传统文化教育却一直没有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处于附属的地位。
3.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
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集中体现为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被金钱奴役的境地。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公益性的,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权利,至于国家投人大量资金的公办高校更应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然而,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将传统文化教育贵族化、市场化,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贵族的专利,成为普通民众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某大学开设国学班,讲授《周易》、《四书》.《道德经》、《庄子》等国学经典课程。然而,该班一年只上24天课,总收费达2.8万元,平均一天的学费高达一千多元。国学博大精深,一年断断续续地上几十天课,就能使受教育者真正理解国学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精华吗?毋庸置疑,国学热反映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回归,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但问题在于现在的国学热在很大程度上是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催发的,它的轻狂虚华与国学的沉稳坚实形成鲜明对比。司文化传承的主体应该是人民大众,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少数人的专利终究会使传统文化脱离群众实践,远离群众生活,丧失其最为深厚的生存土壤。
(二)提升高等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形成“文化自觉”
笔者认为,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应该从三方面去理解:其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程度,以及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学习和初步研究的能力。其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及其精神的态度和感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特指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其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体力行。主要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地维护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地洛守中华传统美德.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首先,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当代大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了解,缺乏必要的历史文化常识,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都在浓厚传统文化的环境中长大,能够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然而问题在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粗浅的层面,而且认识有余而行动不足。对于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并不十分知晓;对于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学生并不热情.
其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存在偏差。一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无用论”的观念。他们认为,面临市场经济和激烈的求职竞争,大学生更应该关注实际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至于传统文化,学习与否似乎与未来求职没有直接的关系。另外,还有部分学生持“传统文化落后论”的观念。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文化,片面夸大中国传统文化落后愚昧的一面,对本民族文化丧失了自信,认为传统文化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将来发展中国的是西方的“先进文化”而非中国传统文化。
青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如果大学生失去对本民族文化的 认同,追求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长期下去,必然导致本民族文化的灭亡,最终导致本民族的衰落。
最后,大学生传统美德观念较淡薄。中华民族在五千 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目前大 学生中仍存在一些与传统美德不相符合的现象。在集体 和个人的关系上,个人优先集体;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注重权利而忽视义务;在团结和竞争关系上,强调个体竞争意识,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在诚信和利益关系上,更加看重利益而丧失诚信,在欲望和责任关系上,追求个人欲望,缺乏对社会、家庭和婚姻应具有的责任感。
大学生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客观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所谓文化自觉,就是人类对自身命运前途理性的认识和把握,这种认识和把握形成主体的一种文化信念和准则,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使当代大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更要具备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文化修养,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鉴于目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现状,将传统文化教育纳人高院教育教学之中,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积极主动地将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框架、价值体系和道德信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民族复兴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发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弘扬民族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要求。正如有学者指出:“今日之中国文化,是昨天中国文化的延续,又是明天中国文化的母体”。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生存精神,“厚德载物,包容会通”的仁爱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公而忘私”;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人际和谐”;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强调“修身慎独”。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彰显其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世界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拉近了世界各种大文明圈的距离,以基督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世界各文明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冲突和摩擦也再所难免.党的十六大中明确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华民族必须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发现优秀 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潮流的适应性,进而主动整合世界文 化,在新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目前,部分高校开始在素质教育试点、通才教育实验 和公选课实验的基础上探索通识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付诸实践。北京大学推出“元培计划”,复旦大学成立了本科学院复旦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建设等。在授课内容方面,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讲授中华元典,如“四书五经”和诸子百家,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然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为学生提供一些选修课,申报一些精品课程,而是牵涉思想导向、教育方针、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诸多方面。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思想政治教育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这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课题,也对反思传统文化提供一个平台。即,如何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适应。
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要使其能够得到中国人民普遍认同,就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文化,相反,二者还可以融为一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不仅是着眼于欧洲,它的视野囊括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它的体系容纳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的积极成果。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理论上的相似性,诸如唯物辩证法与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与传统文化的“天下大同”的政治伦理思想等等。所有这些共同性都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具有强烈的家族性和地域观念,强调重义轻利,内省特征明显。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天人合一的生态观,重信义的义气观以及传统的和合意识和整体利益道德准则等,都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必须大力发扬优良传统文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价值。
(二)坚持“综合创新论”的方针,使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符合
传统的东西未必都是积极合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中华民族几千年社会变迁,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局限性。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来源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冲击,青年学生的思想价值趋向会发生新的擅变。在这个大背景下,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两个基本间题,解决三大矛盾。
两个基本问题是指如何反思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其集中表现在三大矛盾上,即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矛盾、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矛盾、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矛盾。根本上说,无论是两个基本问题,还是三大矛盾,归结一点就是解决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潮流相适应的问题,这也是高校能否真正落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
解决中国文化与历史潮流相适应的问题,首要的就是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方针。中华民族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极取营养,发展自己。
(三)坚持鲜明的教学特色,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目前,部分高校并没有真正使传统文化教育融人正常教学内容之中,没有厘清高校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混同,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教学工具,或者试图将传统文化教育并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所以,必须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差别与联系,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教学特色。
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篇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346-02
党的十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在这一代大学生手中变成现实。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直接关系到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落实。2006年4月21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指出:“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1]因而探寻科学发展观的传统文化渊源,在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中,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教育作用十分必要。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模式,是在一定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主导下构建的。科学发展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对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理性反思,是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正反经验的概括总结,也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优秀思想文化资源的继承发展。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在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但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延续发展从未中断过的文化,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科学发展观的人文价值取向和科学的理性认知,都能在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探寻到思想渊源。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朴素而丰富的民本思想和辩证思维,在引导大学生领会、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为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提供了思想资源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同志在2003年7月1日讲话中阐释以人为本的“本”时讲:“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2]。同志还专门列举了《孟子·梁惠王下》中“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名句,来说明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民本思想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的重要思想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列举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内容作为教学资料。如《尚书·五子之歌》中提出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泰誓》强调“以民为天”。《孟子·尽心下》中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代柳宗元告诫官吏“吏为民役”。宋代司马光也强调“民者,国之堂基也”。明代邱浚在《大学衍义补》中总论固本之道时指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言,万世人君所当书于座隅,以铭心刻骨者也”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也体现在实践中。中国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还有清代的“康乾盛世”等,都是开明的政治家尊崇民本思想并将其奉行为治国安邦的重要原则的结果。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育引导学生区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本质区别。在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的“民”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对象。所谓以民为本、安民、益民、裕民、养民、惠民,是为了“治民”和“牧民”,都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以民为本只是统治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马克思主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科学发展观中的“人”,就我国现阶段的状况而言,就是指全体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及统一战线各组成部分在内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参加者,就是广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了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以人为本不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再现,而是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质的飞跃。民本思想通过科学发展观升华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思维为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提供了思想智慧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各种凸显的复杂矛盾,同志指出:“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里蕴含着系统、联系、发展和矛盾等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传统,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土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过程中,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思维引导大学生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智慧。
季羡林先生总结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性思维特征时曾说过:“东西两大体系,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相异者更为突出。据我个人的看法,关键在于思维方式:东方综合,西方分析”,“所谓‘综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连成一气,使之变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它完全符合唯物辩证法。”[3]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天人合一,就是把天地、人、社会看作是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教育大学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传统文化提倡和合思维,所谓“和”是指不同事物和事物的不同方面相互依存,通过相互调适、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实现事物整体的和谐与发展。《国语·郑语》记载,史伯提出了“和”“同”的不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晏婴形象地描述了和的作用:“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之以薪……”和五味以成美味,和五音以成乐曲,和七彩以成画卷。孔子则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冯友兰先生对“和”与“同”做出这样的解释:“‘同’不能容‘异’;‘和’不但能容‘异’,而且必须有‘异’,才能称其为‘和’”,所以孔子才强调要去同取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发展时期”,也是“矛盾凸现时期”。面对复杂的社会矛盾体,应该树立和而不同的和合思维方式。科学发展观提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推动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达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配合、相互促进、和谐有序、共同发展。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协调发展,这是中国传统和合思维在当代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
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向学生讲明,建立在古代朴素辩证法基础上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这种直观思维重视经验,缺乏理性判断、偏重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常过多地使用暗示隐喻,难以准确地表达思想和反映事物的本质。而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倡人与自然之间平衡发展,是建立在现代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是对世界科学理性的把握,是对传统文化辩证思维继承和升华。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道法自然思想为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提供了生态伦理启示
长期以来,受科技至上和人类中心论的影响,现代科技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对大自然造成了破坏和掠夺,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工业污染、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生态危机。中国传统文化的道法自然思想可以为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提供生态伦理教育的资源: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庄子提出的“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逸周书·文传》提出的“土不失其宜,万物不失其性,天下不失其时。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拾鸟卵,不捕幼兽,以成鸟兽之长”。《管子·八观》提出“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网罟必有正”。孟子倡导不违农时,谷不胜食;不用渔网网到大池塘或深水捕鱼,鱼不胜食;斧以时入山林,材不胜用,人民满足于生有食、死有棺材称为“王道之始”。荀子眼中“圣王之制”的内容之一是:顺应天时,伐木捕鱼遵循“不夭其生、不绝其长”的原则,以达到“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以上见解反映了自然经济条件下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于当代尊重自然、珍惜资源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突出强调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各种发展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重点要解决的是人口、环境保护、资源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及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的协调互动,实现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是对传统文化自然生态伦理的继承弘扬。
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丰富的思想和智慧,我们要学会继承扬弃,并善于挖掘利用,使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和辩证思维,成为教育青年大学生领会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G]//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428.
[2].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4-04-05.
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篇5
[关键词]文化自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黄洁(1979- ),女,江苏海门人,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南京邮电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2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3SJDFDY017)、2013年度南京邮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校级规划项目“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与构建”(项目编号:XC213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057-02
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再到“十”报告指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如何切实提高文化自觉、切实增强文化自信,是摆在各行各业面前的重大问题。大学不仅是知识传承和创新的地方,更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场所,有没有文化自觉,能否树立文化自觉是高校发挥文化功能的重要前提。鉴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同质性,构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质及文化功能界说
1.文化自觉的内涵和维度。“文化自觉”这个概念最初由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他认为,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①尽管后来又有一些学者分别从“认识论”“反思论”“基因论”等角度将“文化自觉”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其中不免有合理成分,但是笔者更加支持和认同费孝通先生关于“文化自觉”的理解。这是因为,从19世纪末至今,对文化的争论无非是关于“古今中外”的问题,面对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如何做出取舍,如何既避免文化复古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又避免全盘西化,如何辩证地对待自身文化,实现民族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提升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是问题的核心。费孝通先生仅用简单的“文化自觉”四个字给出了答案。据此,笔者认为文化自觉至少可以从三个维度去认识和把握,即对文化价值的认知,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对文化建设历史责任的担当。
2.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质。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同质性,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促进人的“文明化”和“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文化,它是一种文化形态,其过程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也是一种以文化形态、方式、方法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体现着文化性质,具体包括文化继承性、文化超越性、文化民族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继承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文化继承所具有的应然性和必然性。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在任何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向教育对象灌输的教育内容自然而然带着过去文化的印记,任何以文化虚无主义的观点脱离文化历史,割裂文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失败。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超越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超越时空、阶级、派别的局限对文化进行继承和创造。只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一切世代、一切阶级、一切文化流派的文化思想都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所超越和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民族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民族风格和特征。因为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个性,而正是这种民族文化铸就了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灵魂。而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会选择能够适应民族土壤的文化精神来教育民众。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文化的内容、文化的形态、文化的方式、文化的方法促进人的文化选择的传承、创新,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文化能丰富人的境界,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激励人的精神,促进文化主体的知、情、意、行等多方面全面发展和主体人格形成、稳定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创建一个陶冶人们心理的‘文化场’,以文化传承、文化渲染、文化渗透、文化自觉等方式表现出来,在潜移默化中使社会准则和思想品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质,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使然。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文化的选择、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创新来实现对人的教育。”②
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文化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性质的根本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实现形式,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质和文化功能保证了文化自觉的实现。文化自觉包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承,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命之一就是通过继承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因此,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应该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文化传承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相互融合。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要性
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文化自觉的应有之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的历史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③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同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地方。而理性批判和合理继承、创新是文化自觉的根本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代的东西当下化,传统的东西现代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整合、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和创新发展,这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的根本体现。
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积极回应。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已经成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教育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高校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补给却缺乏系统性、制度化,这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认知程度不高、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念越发淡薄、民族文化自信心不足等现实问题,更不要谈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了。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之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内容是对此困境的积极回应。
3.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中国传统文化如孔子“仁爱”思想中的“恭、宽、信、敏、惠”“孝、悌、忠、恕”,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墨家“兼爱”,道家“无欲”“不争”等思想,《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教育著作在价值追求、人才培养、道德养成等方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多的契合点。同时,又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来源于人民、来源于实践,这些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易于被群众所接受。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对其进行分析辨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和广为熟知的民族语言,把反映当今时代生活和实践的思想内容融入这些概念和形式中。一句话,就是要用旧瓶来装新酒,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实现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积极增进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和创新,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为主渠道增进对传统文化的内容了解和认知是前提。目前来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并没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专门教材和必修课程。1982年新加坡教育部便组织编写了《儒家伦理》教材,获得很好的社会效果,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成功范例,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不仅有效地利用了传统教育资源,也能使当代大学生在学校中产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寻找到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认知中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2.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努力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良好氛围。认识源自实践而高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和提高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仅仅来自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应该来自于大学生课外的素质拓展活动。学校可以经常举办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文化沙龙、演讲比赛、国学讲坛、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文化遗迹,欣赏传统书法、音乐、手工艺作品等传统文化实体,使广大学生在领略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切身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校报等传统媒体,以及校园网、QQ群、人人网、微博等新媒体手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融入校园文化,让学生浸润在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3.以队伍培养为关键,有效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能否有效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领学生传承与创新,教师是关键。“要给学生一滴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要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首先要培养一支有较高传统文化素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作为人才保障。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培养学科高学历人才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学科化、现代化转化的知识技能和科研能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勇于探索和钻研,通过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不断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和感召力,用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符合时展、满足大学生需求的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来教育凝聚一代青年,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化创新的能力,为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提供智力源泉。
[注释]
①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22.
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篇6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7 ― 0056 ― 02
党的十以来,发表了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多次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提出要求坚持贯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文化方针。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根,是民族之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得到创造性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在坚持基本要求的基础之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创新、发展和升华。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理论意蕴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根本所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要想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该且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主要是指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并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精华。与之相背的是传统文化的糟粕。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与世界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基础,根据历史时期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划分为两个传统文化:一是中国古代传统优秀文化,二是中国近现代文化传统。
何为创造性转化?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使之与现代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①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根据时展要求,贴切地改变陈旧的形式,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创造性转化的基础是批判地继承,创造性转化是创造性发展的基础,只有将其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得到更好地弘扬。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理解辨正
明确创造性转化的基本内容,“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②
深刻把握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关联性,这是创造性转化的基础。中国历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既不能以当前的文化价值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也不能止步不前,停滞于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应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现代境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全体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继承和发扬传统的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彰显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天人关系,强调道德伦理。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为首的是儒家,儒家既讲和,和为贵,又讲礼,既讲民富,又讲国强。既讲厚德载物,又讲自强不息。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等等十五条思想精华。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思想资源宝库,自身拥有十足的魅力。将其创造性转化,有利于增强其生命力。
(二)契合时展的实际需要
当今是一个信息时代,新潮地迈进了自媒体时代,无论是对于价值观的引导还是舆论宣传,其宣传范围更广、更宽,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拓展了传统文化的辐射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消解和重构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和内涵意蕴,处理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前文化思潮的矛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随时代主题发展而变化,要反映时代的声音,凝聚时代的力量,使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三)应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挑战
我国当前处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西方文化通过影视作品、高价物品无形中渗透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许多大学生成为哈韩、哈日族,成为好莱坞电影的追随者,过洋节,却对中华传统节日罔然视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极低。其次,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人们价值取向的选择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通过新媒体消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地位,对中华传统文化没有做到科学的分析。第三,对于对待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我国的思想界出现了一些错误的价值取向,出现一些歪曲的说法和言论,竟然宣传将儒家思想上升为国家意志,要“去马归儒,复旧中华传统”,完全与的讲话精神背道而驰。面对如此多的挑战,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显得更加紧迫。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本要求
从哲学角度来看,矛盾的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当代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满足一些基本要求。
(一)根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立场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厘清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绝不是用中国传统文化抵制甚至取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包括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一贯的态度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是同构共生,相得益彰的关系。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完全肯定和完全否定是错误的思维方式,不能采取全盘接受的偏执态度。对于我国文化思想界出现的和文化复古主义要秉持否定的态度,而应该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另一方面,创造性转化必须是科学转化,要采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方法。甄别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将其精华部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部分带有糟粕性的东西辩证转化,发挥其时代价值。
(二)基础: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与血液,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人对传统文化漠然置之。殊不知,国家也需要民族文化的指引,迫切要求加深对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认同。“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①对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有正确的态度,重新审视其独有的品性,准确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我们都知道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那么认同民族文化,核心就是对价值的认同。建构民族文化的认同,首先深入了解、把握、领会传统文化的内容,学习领会中央相关的文件政策,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又要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汇通。
(三)主线: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
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不仅是过去的,现在的,更是未来的。首要的是满足时展的实际,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际。我国正处于全球化经济高速运转时期,多元文化的冲击之下,与传统文化所处的背景不同,所学习的方式不同,我们要把传统文化放到新的时空背景下给予新的时代内涵。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赋予新的内涵,但是不能偏离其原有的含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概括了时代性,创造性,符合与时俱进的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的沟通对话,实现蜕变,获得新生。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符合人民大众的实际,符合人们接受知识的方式及社会实践的实际。人类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后,一种视觉文化的传播时代,在带来便利的同时,难免会产生一些鱼龙混杂的影视文化,深深地毒害人们的心灵,加大了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难度。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机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善于结合舆论热点与网络热词,转换成传统语言文字表达,吸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其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常化,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服务人民,贴近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对其进行引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创新话语表达方式,适时有效地将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 考 文 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2).
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篇7
关键词:儒家文化圈;德育共性;启示
0 引言
儒家文化圈是指以儒、 佛、道思想为社会基本道德理念的国家而形成的具有同根同源性的文化、生活圈。日本、韩国、新加坡三国作为亚洲地区各具特色的后发展型国家代表,具有儒家文化特点的德育工作在推动三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比较研究的多元视角来看,对比研究儒家文化圈三国的道德教育,对于我国当前文化激荡与多元文化冲突发展时期的德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亚洲儒家文化圈国家的德育共性分析
1.1 强力性与政治性是亚洲儒家文化圈国家德育的前提
任何国家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亚洲儒家文化圈国家德育具有明显而强有力的政府支持,各国政府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并强力推行符合本国特色的德育工作。
在日本,政府对公民道德教育进行全面性干预,日本政府亲自参与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的制定,由此日本的公民道德教育形成了一套由政府主导的“统一管理、统一布置”的政府干预体系。可以看出日本的公民道德教育一直都有着明确的政治内涵要求,日本公民道德教育的核心就是全面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在日本得以延续。
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显性的,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强政治倾向性的。在韩国虽已历经了多次重大的课程改革,但道德教育在韩国课程体系中的的地位和作用是始终不变的。从其政府主导上看,政府主要是发挥导向与决定作用, 韩国政府不断的调整其政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民教育体系;从其教育目标上看,无非就是为了维护其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从内容上看,最主要的就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不动摇,弘扬与宣传其资产阶级民主。从以上这三个表述与具体实施情况完全可以窥见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政治挂帅与政府主导的作用。
新加坡政府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继承东方儒家伦理文化基础上,公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各种族都能接受的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同时从本国实际出发把含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国策,实行统一指导、全面干预,从中可以看出新加坡政府在里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指导角色。
1.2 兼容性与结合性是亚洲儒家文化圈国家的德育特色
从某种程度上说,亚洲儒家文化圈国家社会发展模式是儒家思想主导型文化结构和现代文化结构和现代西方技术成功的结合体。亚洲儒家文化圈国家学校德育同样具有兼容并包与中西合璧的特点:
日本儒学不是中国儒学照相式的翻版,而是经日本文化改造的变形物,日本更加注重适用性和政治性。考察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我们可以发现,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自己的理论基础(本土思想和理论)――神道教理论、武士道精神,又善于吸收外来的思想和理论如儒家思想和民主主义思想。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民主主义教育、国体教育和集团主义教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日本德育教育在内容上开始不完全照搬东、西方教育的内容,而是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不断吸收东、西方德育教育中对自己有用的东西,采用东、西方结合的德育教育模式,并逐步使日本德育教育更加符合本民族的特色,从而达到兼容并包的德育效果。
韩国一直处于东亚儒家文化次中心的地位,并形成了自成体系的韩国儒家理论。韩国儒家理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道德伦理教育为根本,全面推行自成体系的儒家理论教育有效提高了公民道德素质,显著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新型的自成体系韩国式国民精神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的矛盾冲突加剧,在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西方价值观侵袭下,韩国青少年一代的思想日渐受到影响,不言而喻自由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等西方意识形态对传统儒家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此情况下,韩国政府适时主导与强化了本国传统儒家伦理价值观教育,试图形成一种融汇东方传统与现代西方价值观的道德教育观念。
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多种族和多文化的国家, 中华文化精髓也深深影响着新加坡的生活形态。近年来,新加坡在国民道德教育施行过程中积极融合东西方文化精髓,积极推行内外兼修、东西合壁的教育思想,就是不仅崇尚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同时又注重对东方价值观念与道德传统的传承,力求走出一条务实上进的的国民道德教育之路。
1.3 民族性与国民性是亚洲儒家文化圈国家的德育基础
日本德育重视传统的道德价值观教育。1947年,日本修正了教育基本法,抛弃了推崇了50年的武士道军国主义德育路线,以培养国民热爱真理与正义,尊重个人价值,富有自主精神,身心健康,爱好和平为宗旨。尤其注重传统道德价值观,如忠孝、家族和皇道等观念巧妙在与”建设家乡,“为大和民族利益”等口号结合起来,体现了日本德育的民族性与国民性。
在韩国,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国民精神教育,在积极推行国民精神教育过程中,始终把传统道德教育作为德育之本。通过对全体国民进行的“国民精神”教育,弘扬资本主义社会民主精神,提高竞争意识。正是以这种团结一致的力量冲破了美国的统治和日本的奴化教育,特点鲜明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
2 亚洲儒家文化圈国家德育对我们的启示
2.1 明确导向:坚持“意识形态化”,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导向放在第一位
各个国家都在旗帜鲜明地宣扬本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通过亚洲儒家文化圈国家学校德育对比研究,从中我们会发现,三国公民道德教育自始自终坚持资本主义这个政治方向不变,始终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在本国的积极推行来推行意识形态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中也始终包含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倾向和对共产主义抵制与批判的内容。作为社会主义高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类人才,积极有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体现其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导向放在第一位是我们绝不能忽视的。
2.2 及时调整:有效激发政府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引导作用
在社会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国政府应该对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各类社会思潮、思想动态、风气风尚、国民精神及行为特征进行及时有效的体察、归纳、总结并及时对道德教育进行改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面对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这两种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抗与冲突、竞争与合作的局面,为防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与自由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的悄然渗透,我们务必要学会善于抓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既要解决现实存在的与面临着的道德困境,又兼顾道德内容的有效施行、推广与教育内化。所以,我们要全面认识政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创新性,与时俱进积极坚守好思想政治教育这块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
2.3 古为今用:发挥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时代价值
日本、韩国、新加坡三国都非常重视儒家文化思想在本国公民道德教育中的积极引领作用。作为东方儒家思想的发源地,我们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既不能一味墨守成规地继承,也不能一无是处地摒弃,要吸取精华,弃其糟粕,确实加强对传统儒家道德伦理思想的再研究、再开发和再利用,确实把握好传统儒家文化的精髓,结合当今时展的新特点,不断充实改革创新的时代内容。与此同时,作为现代公民,我们还应具有世界性的眼光,站在历史与现实的高度,在不断继承和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发挥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对公民道德教育的促进作用,充分展现其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2.4 中西融合:综合吸取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精髓充实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我国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上同样面临东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与碰撞,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做到保存与发展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又要做到将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兼容并收为我所用,进一步体现了时代性与融合性,很好地解决与调节东西方文化交互、冲突、对抗过程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批判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将外来文化传统与精髓与本国文化传统与精髓进行有效的再整合与再创新,综合运用东西方的文化精髓来充实我国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丰富和完善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3 结束句
综合利用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精髓来充实日本、韩国、新加坡三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以上三个国家的根本办法,三国既不是一味地固守传统文化,敌视西方文化,也不是盲目照搬照抄西方文化,而是能够以本国国情为根本出发点,对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精髓进行有效整合利用并创造性地发展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达到了既保持了自有的民族文化传统特色,又吸收兼容并包了外来的优秀文化,使传统儒家文化与外来西方文化在三国的公民道德教育中共同叠加,发挥促进作用。同样我国的公民道德教育要体现时代性、先进性、科学性也务必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西融合,方能产生积极的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 索丰.儒家文化对现在韩国基础教育的影响[J].外国教育研究,20O2(9).
[2] 李幼斌,黎齐英.民族特性与德育-德、日德育共性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O2(3).
[3] 张云飞.韩国民族精神教育隋况简介[J].高校理论战线,2004:56.
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篇8
[论文摘要]在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传播管理的实践活动,本来就具有国际化的趋势。在网络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由于网络媒体具有全球性,就更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坚持全球性原则的必要性。民族精神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灵魂,是一种激发人心向上的动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越成功,网民个体民族精神也越强烈,也越能激发网民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决不是简单地对具有民族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传统的肯定,而是要植根于民族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传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民族性原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统一的。中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也要使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本文所说的网络是指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实现便捷通讯和资源共享为目的,发展人的本质的虚拟世界。它主要是指互联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认清网络本质和影响为前提,利用网络促使网民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虚拟实践活动。川原则是指人们在既定目标和特定条件下,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须遵循的准则和标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原则,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世界性与民族性有机统一的原则。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要坚持世界性的原则当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交通通讯高度发达和大工业及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出现,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在科技、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广泛。各民族国家的文化多必须在保留本民族文化的主体和特征的同时,积极学习、吸纳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成果,来完善、丰富并更新发展。
全球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类社会的整体化、网络化、依存化。全球化作为同一个社会整体而存在,所有国家和民族在信息、交往方面实现网络化,相互关联,各个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已经成为任何一个地区和民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就在《共产党宣言》里预言了全球化过程的来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m[2](P276)此后,人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一种超国家、超国界的全球化力量的蔓延。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传播学家和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首创了“地球村”( Global Village)的概念。他指出:此概念不是指发达的传播媒介使地球变小,而是指人们的交往方式以及社会和文化形态的重大变化。生活“远在天边”的人和事物全部“近在眼前”,成为一个极度开放的世界。信息技术手段为交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选择性,“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而网络使人的感情沟通由一维向多维发展。在今天,当我们重新阅读马克思的那段预言式的文字,感受会更加深切。因为世界的全球化的趋势发展迅猛,各个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互影响,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明显而有力。世界的各个局部正在连成一个整体,全球化现象已经出现在人类的眼前,并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参与全球化的主体是各个主权国家,各国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融人经济全球化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壮大自己的民族工业、民族经济。[3](Pl,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重要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个全球化潮流,任何国家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加人到这一文明主潮流,离开这一主潮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便难以发展。诚然,各个国家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他们的共同点。研究任何国家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管如何强调其特殊性,这一点是无法回避的,不能以强调其特殊性而否定其普遍性。在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传播管理实践活动,本来就具有国际化的趋势。在网络条件下,因为网络媒体具有全球性,所以就更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坚持世界性原则的必要性。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民族性的原则
文化的多样性在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宗教和意识形态、伦理和道德习俗,有自己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建构及人种特征,等等。每一个民族都生活在自己民族特有的文化圈中,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民族文化圈是在民族生成过程中长期文化发展所形成的,是该社会共同铸成的进步过程。
网络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媒体革命,它突破了任何组织、民族及国家的限制,成为一种多元性世界广域文化,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的文化参与的机会,有利于人们的生活观念的更新和创造性的发挥。但是,网络的虚拟性使使用者“个人主义”倾向突出,造成网络在文化层面上的离散性,难以担负起文化“整合“的使命。目前,全球互联网有60%以上的内容来自西方。西方文化产品也随处可见,它们在满足大众化需求的同时,也引导着大众需求的方向。因此对西方文化产品的消费可能导致部分人思想意识上的西化,而这部分受众数量的增加便对整体的社会文化潮流造成影响,并对我们的价值取向带来冲击。当一些腐朽文化也搀杂其中进人我国社会时,无疑增加了我国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难度。既然网络在文化层面上的特征是“离散”,难以担负起文化“整合”的使命,那么,各个民族、国家必然在网络大行其道的同时更加重视那些能够充分发挥“整合”作用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利益的文化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代代相传,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也是一种网络文化传播管理。一个国家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的确确是一个有别于他国的特殊发展过程,它不仅是自觉适应网络化潮流的世界化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能动创造、开拓进取的民族化过程。走自己的路,发展自己的特色,这是一个国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如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丧失了本民族的特点,一个国家就不可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别人的老路,受制于人,永远难以自立自强起来。所以,只有民族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才是正常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现代化。但是,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在实践中也并非那么很好处理;过分强调民族化,可能会离开世界文明主潮流;过分强调民族化,又会脱离本国实际,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难以成功推行下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一定的民族文化、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教育管理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因为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和统治阶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存在和发展,也在参与民族文化实践中实现,因而就具有民族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个性在于弘扬各自的民族精神。培养民族精神是各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