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德范文
传统道德范文第1篇
一全球化及其带来的道德变局
虽然受到当今世界上诸多势力的批评、反对或否定,全球化在当代世人的经验世界里是处于快速提升之中的。这个经验性判断当然可以由我们经常吃喝的麦当劳、可乐等全球化饮食、每天上网浏览的全球信息、整日受到的全球污染来证明,也可从他国学者的论述中得到证明:联邦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在六年前就描述道:“不久前,我在莫斯科的饭店房间里每天晚上都可以收看一个德国频道,即德国电视二台的节目;稍早一些时候,我在开罗的饭店里每天晚上都可以收看美国CNN的电视节目;几天以后住在维也纳时又看到日本的电视节目;在我汉堡的家里,每天晚上都能收看大约25或30个频道(我们已经加入了有线网),其中包括一个英国频道、一个美国频道、一个法国频道和一个土耳其频道。过不了10年,只要我们进入有线网或者屋顶架设一个解码器,就能收看上百个频道。”[1]很清楚,他在此描述的是自己对于文化全球化的经验。对于这种经验,戴维?赫尔德等人叙述道:“在全球化的诸种体现形式中,几乎没有什么像国际品牌、大众文化偶像和工业品以及卫星向各大洲成千上万的人现场直播重大事件那样如此直观,覆盖面广并且渗透力强。全球化最大众化的象征包括可口可乐、麦当娜和CNN(美国有线新闻网络)新闻。无论这些现象有着怎样的因果重要性和实际意义,也很少会有人怀疑,最直接感受到和经历的全球化形式是文化全球化。”[2]也就是说,全球化已经贯穿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之中,贯穿在人们最为直接的经验感知之中,而这种“贯穿”在程度上和速度上还在迅速增长。在本文看来,这种经验性的对全球化的证明方式是最为切实可靠的,它虽然不能对全球化中的各种复杂性作出说明,但却可以有力地否定对于全球化存有各种居心的否定。
在通过经验证明全球化及其迅速提升的基础上,讨论其内部机制、外在特征及其产生影响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在我看来,全球化的内在机制就其最为主要的方面来说就是资本化(capitalization),这一点实际上早在马克思对资本和世界历史研究中就被指出了。他说:资本在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同时,也创造了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3]又说:“资本的趋势是(1)不断扩大流通范围;(2)在一切地点把生产变成由资本进行的生产。”[4]在此,马克思主义清晰指出,资本具有扩散至全球的趋势,这种趋势是资本本身具有的内在必然规定性。今天,马克思揭示的资本内在逻辑已经转化成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对此,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指出:“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实际上,物化关系作为一种‘普照的光’(即资本——引者),借助复制的形而上学,实现了对现实的时间和空间的统治。资本主义的同质化的时空依然是人们所面临的惟一现实。”[5]国外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背景的学者也指出:“现代世界体系是一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是因为“作为其基础的世界经济在整体上是由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支配的”。[6]这些话清楚表明,资本运行的巨大旋涡是全球化的主导机制。在这一机制的作用下,全球化的主导外在特征就是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mondialisation)。这种同质化既表现在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与西方人的衣食住行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上,也表现在我们生产和生活的程序及其处理观念正在趋同上。这种一体化既表现在全球性的各种成文不成文的规则正在对我们起着越来越强的制约功能上,也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正在开始对于世界发挥的影响和作用上。而毫无疑问的是,这种同质化和一体化是资本化的必然结果和外在表现。
在本文中,我们无力对于全球化对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多层面影响予以讨论,只想对考察它对世界道德局势的影响。从宏观上,全球化已经并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道德状况,形成一个巨大的多层次道德变局。下面我想将这个变局的特点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人类历史上各种道德传统被挤压到同一时空场中,使之发生各种冲突和同化,这里的同化是基本层面的会通和趋同,普世伦理就是展现出的某些苗头。
我们知道,人类在自己的文明史上创造了多种道德传统,除掉大量由于各种原因湮灭掉的之外,保存到今天的还有佛教道德、基督教道德、伊斯兰教道德、印度教道德、锡克教道德、耆那教道德及各种世俗道德等。由于全球化造成的时空压缩,使这些道德观念及其实践者需要面对面地接触、肩并肩地生活。一方面,这使本来极少接触的各种道德观念在同一时空点出现从而彰显出彼此之间的巨大差异,并使各种道德实践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比如,目前伊斯兰世界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的冲突中就不可避免地包含着道德方面的因素;马来西亚前领导人马哈蒂尔等人对亚洲价值观的阐扬及对西方价值观的批评也表现出东西方道德观念的冲突。另一方面,全球化造成的时空压缩也使各国人民学习、接受、实践其他的道德观念成为可能,这无疑也极大地推扩了人类道德实践的空间。而且,也使人们必然要寻求和建构普同性的道德,寻找人类共同的道德底线。这充分体现在当代诸多学者对于普世伦理的思考和探索上。其最为典型的文献体现当然就是1993年9月4日由世界宗教大会通过的《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孔汉思起草)及1997年9月1日呈交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世界人类义务宣言》(由众多国家的前领导人签字)。另外,世界各国学者对此还有更为丰富的探讨。比如,弗朗西斯科??洛佩斯?塞格雷拉讨论形成一种国际社会伦理的可能性[7];安娜伊莎贝尔??普雷拉?弗洛雷斯则试着思考将和平确定为人类一种新的社会道德契约[8]。可以说,普世道德的寻求构成当代人类思想的重要工作,并取得了某些值得关注的进展。
2、各种道德传统在全球场景中受到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感官主义、自由主义道德的深刻的消解,但力图寻求各种新的扩张和发展。
由于资本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进展,其带来的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感官主义、自由主义道德在今天的世界上大行其道。它们既展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也更为露骨地表现在网络世界中。这势必使多少都有禁欲主义和集权主义色彩的传统道德受到冲击和消解。在这种情况下,传统道德及其载体(如宗教组织或个体实践者)便对此做出两种反应。一是坚持甚至强化自己的传统,其代表便是各种宗教都有的原教旨主义理论和实践。另一种是修正自己的传统,表现出某些与时俱进的色彩,其代表则是各种宗教都有的温和派和改革派。前者可以霍梅尼革命后伊朗政权和阿富汗的“道德实践”为例,他们在国内严苛的伦理政策引起许多世人的关注和不安;后者则暂可以较为复杂的基督教的解放神学和过程神学为例,他们对于传统基督教道德的革新虽然受到各种不同评价,但的确表现出迥异于传统的特征。目前这两种反应都表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这也使全球化带来的道德变局表现出一种扑朔迷离的复杂性。
3、公正、平等、民主、自由成为全球基本的道德准则,但仍然在实践和学理两个层面受到批评和挑战。
毫无疑问,全球化势必将资本运作的基本道德原则带向整个世界。从正面和积极方面来理解,这些道德原则应该是公正、平等、民主、自由等。这在今天的全球社会生活中有着多方面的体现,在此,我们想以由日本、欧洲和美国的商界领袖长期协商拟定的考克思圆桌商业原则来说明一下。这份原则一开始就声称:“就业与资本的流动性使经济活动及其影响不断地全球化。”“没有道德准则,就没有稳定的经济关系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接着它提出许多原则,其中包括:“供应商和竞争商应该本着诚实公正的精神履行义务,相信这样才会带来更多的商机。”“公司应认识到,真诚、公正、真实、守信与透明不仅有利于经济活动的信誉和稳定,而且有益于提高商业交易(尤其是国际商务)的效率和顺利性。”“在商业的各方面公正对待顾客,其中包括高水平的服务和顾客不满意时的补救措施。”“与雇员坦诚沟通,公开分享信息(仅受法律和竞争情况限制);”“及时与雇员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不满和要求;”“与雇员有冲突时应相互信任,协商解决;”“避免歧视行为,确保公平对待、机会均等不受性别、年龄、种族和宗教的影响;”“尊重物主/投资者的要求、建议、不满和他们的正式决定”;“在定价报价、许可、售卖权等所有业务中追求公正性;”“尊重人权与民主制度,并尽可能改善人权与民主状况”。[9]这里引用的是经商的原则,这些原则清楚地体现出其背后的道德倾向。极为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经商原则和道德大部分还体现在《不同者的宣言: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教徒的国际商务伦理准则》中。这是由三大一神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商业、金融、学术和宗教机构的领袖们制定的。从这两份文件中可以看出公正、平等、民主、自由已经成为它的制定者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无疑也是他们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形成的人生道德原则。无论从学理还是从实践的层面来看,公正、平等、民主、自由已经成为全球道德的基本准则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当然,我们要看到的是,也有人从各个角度对于这些原则提出批评。比如,蒋庆就认为“民主具有与西方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相连的独特的文化属性,这种独特的文化属性产生于具体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具有超越历史文化的普遍性。由于民主要受其历史文化背景的限制,当我们讲民主时,只能是讲西方的民主,而不可能有人类的民主。”[10]这些批评能否成立和有效当然还需要深入的探讨。
以上我们所谈三点仅仅是全球化带来的道德变局的主要方面,同时也是较为直观的表象层面,对于各种次要的、细密的内容和深层、复杂的内容没有进行讨论,因为后者需要更深的研究和更大的篇幅。
二全球化道德变局中的中国传统道德
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道德资源如何能在当代社会发挥其应有价值是学界应该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本文看来,这项课题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道德变局的问题。下面我们想首先考察传统道德的状况,然后再考察传统道德资源在全球大潮中发挥作用的应然方向。
1、经过一个半世纪的洗礼,中国传统道德的存在状态是:文献俱在,少数人力图复兴,但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不占据主导地位,不接受者甚多。
我们知道,中国社会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就发生了天翻地履的变革,中国的道德状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传统道德真正的实践者越来越稀少,能够为人们所见的只是大量道德文献。如果仅就这些文献估计,在人类各民族之中,中华民族的德资源大约是最为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的了。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而言,这些文献的主要部分可以分为儒、释、道三家。从规模上看,这三家的道德文献可以说是浩若烟海,比如儒家的五经及董子、程子、朱子、陆子、阳明子的著作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道德说教或是对自己道德进行论证的本体论等内容,还有许多
二、三流的思想家的著作中道德伦理的成分就更多,至于《颜子家训》、《朱子家训》及《语》、《小窗幽记》等文献就是更为典型的道德训条。佛教的道德文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约束佛教弟子的戒律,这也就是“三藏”中的“律藏”;另一类是这些佛门戒律对于世俗人类的影响及其影响之下形成的一些信条和典籍,比如明清时期的大量劝善书(当然,这些劝善书也和儒、道二家有关联)。道教也都有较为丰富的道德文献,同佛教一样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道经“十二类”中的戒律类,指的是功过格及戒规、科律等;二是这些戒律影响民间形成的一些著作,其中大多和佛教类同或混合。总的来说,这三家的道德资源都相当广博,是它们整个思想体系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还有大量武德、医德、师德、文德、艺德等职业道德方面的文献。一般而言,它们大多包含在这类职业的有关著作之中,比起这类职业的具体操作内容在比重上并不算大,但其内容的启发价值不容人小觑,有些信条直到今天还在对这种职业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现实功能。
在实践方面,在当代中国,完全按照传统道德持身立世的人毕竟已经不多,但是保持传统道德的基本精神来为人处世的人还是有一定比例。其中,释、道二教内部严格遵守戒律的信徒应该说还是有相当人数,而能创造性地实践儒家道德在当代社会中也不是不能发现。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河北省徐水县的孙大午先生,他在自己的企业推行儒家的一些伦理规范,不仅使自己企业中的许多人受到影响,而且影响到周围村庄的民风。可以预期的是,在当代中国社会上这样的例子还将出现更多。从总体上看,在当代中国,能够继承和较大程度上持守传统道德的人在整个社会上所占比例不大,并有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某些年轻人)在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于传统道德持否定和批评的态度。这无疑和全球化带来的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及公正、自由、独立的影响有关,因为这些内容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基本上没有的,甚至对此有一种较强的否定倾向。今天年轻人大部分都接受全球化的崭新影响,而不太接受传统的影响。这在世界各国和各个领域都是如此。
2、中国传统道德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在学理上,大力发掘资源,并予以全球化背景上的理论整合;在实践上,经过改造之后的传统道德可以在整个社会广泛推行,并亟需出现具有榜样色彩的典范。
实事求是地说,在今天全球化的理论层次上观察,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资源虽然极为广博,但系统性较弱一些,而且内部存在各种对立和冲突,也和现代社会生活距离较远。因此,有必要在当代条件下予以重新整合和改造。这里的“整合”有两个维度,一是中国传统各家美德的整合,二是和其他各种国外传统美德的整合。其中,前者看似简单实则极难,因为“三教合一”的提法已经有一千多年,但仅就伦理道德来说就一直没能取得多大的进步,其根本原因在于其信仰体系和思想体系的深层分歧;后者自然也会存在类似前者的问题,但由于全球化的广阔背景却在今天为此提供了一些有利条件,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时空压缩导致的各道德传统之间的深层了解甚至共同生存感受成为可能。这里的“改造”有两个最为基本的出发点,一是从当代中国现实出发,二是从全球化的现实出发。前者的含义在于改造传统的根本目的是为现实服务;后者的含义在于改造中国传统必须兼顾整个人类的状况,必须着眼于为所有的世人服务,这是全球化时代的历史必然要求。在当代中国,无论是“改造”还是“整合”指向的都是传统道德资源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坦率地说,这个理论工作目前仅仅是有所起步,其巨大的工作尚在后面。在此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个工作中的一个基本理论要点是必须吸取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公正、平等、自由、民主等基本的现代道德观念,在这些观念的基础才能较好地改造我们的传统道德,其应有价值才可能发挥出来。
在实践层面上,这个应有价值的真正实现在相当的程度上还依靠人们在实践中的宏扬。因此,经过改造之后的传统道德在当代中国社会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关键还在于人的努力,关键还在于出现具有真诚意志的道德典范。这是中国传统美德在中国社会广泛推行的关键所在,也是在全球化的世界上中国传统道德能占一席之地的关键所在。但是,在此我要提醒注意一些伪冒道德实践者和蠢陋道德实践者的出现,他们可能是借助传统道德之名来谋取各种各样的私利,或者是过于教条化地理解传统道德而没能吸取公正、自由等今日全球化的基本道德。比如,在当代有些自称为儒者的人就可能有伪儒、陋儒的存在。对此,我们有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锐利的目光。
从总体看,全球化是一个积极和消极、肯定和否定、建构和解构等多种对立力量并存的必然历史过程,它也是人类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整合阶段。对于任何一种传统道德它都会发挥具有对立性质的双面影响,中国传统道德资源在这一巨大潮流面前自然也不可能逃脱这一宿命。但量,必然的历史过程最终仍然要由人的活动来完成,在全球化带来的道德变局面前我们完全不必束手而待,而是应该挖掘、开拓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创造更为灿烂、更为美善的当代道德和未来道德,以期不负我们的先人留下的无尽恩泽,以期不负我们是礼义之邦的子民。
[1]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社会学》(柴方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4页。
[2]戴维?赫尔德等著《全球大变革》(杨雪冬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456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391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391页。
[5]张一兵、蒙木桂《神会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态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1页。
[6][埃及]萨米尔?阿明《世界一体化的挑战》(任友谅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65页。
[7]见弗朗西斯科??洛佩斯?塞格雷拉《全球挑战、伦理与国际社会》一文,载《全球化与世界体系》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8]见安娜伊莎贝尔??普雷拉?弗洛雷斯《和平文化,社会的一种新道德契约》一文,载《全球化与世界体系》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9]《考克思圆桌商业原则》,载《国际经济伦理》(乔治?恩德勒主编,锐博慧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传统道德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伦理道德;现代转型;重构
我国传统道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前后相继,交相更替,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伦理思想和价值观念,形成了具有独特内容和风格的传统美德,有诸多的道德规范,有丰富的践履道德规范的德行,有如何实现道德建设的教育思想,有我国文化独到的修身之道,以及道德名言、理论,等等。这些内容不仅是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个体生活秩序的深层设计,也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更是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今天,进一步探讨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转型与重构,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特点
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博大精深,形成一个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儒家伦理思想更全面、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占据核心和主干地位。
儒家道德思想和道德学说中的核心概念是“仁”。“仁”的最高原则是“爱人”,其核心在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基本准则和要求;而将这样一套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扩充到社会政治领域,提出“礼仁”一体,使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是儒家伦理的鲜明特色。这使得儒家伦理在漫长的我国封建社会具有了与封建政治一体化的正统地位,对当时社会秩序的调整和传统文化的继承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1.修身养性,打造内质
修身是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最具特色的概念,也被称为“修德”、“克己”、“正身”、“修己”。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强调人性本善,同时又认为如果没有一番修身慎独的功夫,本性的善是无法转化为现实的善。要实现这种转化,首先必须做到律己修身。孔子认为,修身是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这样的修养功夫,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其基本精神是“求诸己”,也就是对自身厚责,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即“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而“求诸己”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慎独,“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这就是说,慎独就是在自我独处时要严于律己,戒慎恐惧“,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经过这样的修养锤炼,人们就可以成为品质高尚、节操坚定的正人君子。修身为本的思想影响了封建社会两千余年,不仅知识分子多形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安贫乐道的气节,而且一切志士仁人把修身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前提,作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基础和前提,毕其一生去追求、去践行[1]。这种重视修身的道德思想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不仅在知识分子群体当中,而且在广大的劳动人民当中都表现出重视追求精神生活的民族品格。
2.克己奉公,注重整体
传统伦理道德强调人们要有社会责任、国家责任、家庭责任,强调每一个人应对社会做出贡献。因此,人们的家国意识、乡土情结特别浓厚,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是重视群体价值的最突出体现。在大一统观念的支配下,国人都应以国家统一为乐,强调为社会尽责、为天下尽忠的献身精神。家族为本位的集体主义,是传统道德重视群体价值的又一体现。在宗法制下,家族是个人实现其个人价值的保证,因此只有维护家族的利益,才能实现个人的利益。群体拥有支配的权利,个体则只有服从的义务,个人只有克制身心,服从群体,才能与世俗融洽相处。重视国家、群体的利益,以家族为本位的集体主义,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来源之一,它形成了国人顾大体、识大局、以他人为重、以集体为怀的情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天下为公、克己奉公的美德[2]。这种美德,培育的是对社会、民族的义务感、历史感、责任感、使命感。历来为我国人所推崇的“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这种道德观念的反映。
3.先义后利,见利思义
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坚持尚义不尚利,提倡先义后利,以义制利。孔子告诫人们要“见利思义”,见到利益要想到道义。同时,孔子根据对义利的不同态度划分出君子和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倡导要做讲究大义的君子,而不做只讲利益的小人。孟子更进一步认为“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3],董仲舒更概括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4]的命题。“重义轻利”这种道德观念是“君子”追求的道德观念,因为“君子”只有通过节制人对利欲的追求,自觉“存义去利”,才能保持国家清廉和公平。这种义利观注重社会公利,引导人们为国家和百姓作贡献,这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本位的义利观。这种义利观造就了中华民族积极向上、追求完善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素质,也培育了一批为国家、民族的利益勇于献身的民族英雄、爱国志士,如岳飞、文天祥、于谦等,他们以自己的生命实践了成仁取义的理论,给后世留下了气壮山河的英雄伟绩。
二、传统伦理道德在社会转型中所受到的影响
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对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总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5]。而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封建生产关系,在对小农经济与封建政治关系的思考中,儒家探索出与封建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纲常伦理,并使之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但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形成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民主观念、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在价值判断和经济判断之间也不断发生着无法回避的矛盾甚至冲突,作为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伦理道德,受到了现代社会强有力的冲击,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
首先,传统的伦理道德只注重人们的道德教育,而忽视了法律、法规等手段对社会管理的作用,破坏了法律的独立性,阻碍了法律的形式化,导致了法律的道德化。究其原因,由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和改革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是伦理或政治一元化的社会,由此造成长期以来的道德一元化。而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已经走向多元化,一元化的道德规范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对多元化道德的需求,便在若干领域造成道德规范的缺失。
其次,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时,强调树立群体意识、整体意识。传统道德中公私概念非常模糊,一方面只有家族利益而没有个人的独立地位;另一方面又是“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大家可以沾一点便宜的意思”[6]。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是公有,公有是共有,也没有公私之分,没有个人产权边界的概念。而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求利,利润追求的最大化和利益占有的利己性是市场经济行为的根本特性,离开这一点就不会有市场经济行为,也不存在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行为目的,都是为了赚取最大利润,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这就要求充分尊重人的个性、能力、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权利,克服传统的“义务型”伦理的强权倾向和片面性。
再次,传统的伦理道德提倡重义轻利,国家要不以利为利,个人要以义为重,甚至产生“以贫为荣、以富为耻”的扭曲的道德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直接导致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不能也不可能把发展社会生产力、追求物质利益作为社会的基本问题和价值目标来加以解决、规范和追求。
综上所述,个体的道德理性是有限的,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新旧伦理观念相互冲突,善恶是非界限非常模糊,这就需要社会以制度的形式,建立一系列明确的社会道德规范,告诉人们什么是应当做的和不应当做的,协助个体确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同时,个人的道德意志也是有限的,往往难以克制自私欲望的膨胀,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制度所提供的约束,包括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都可以强化个体的道德意志。三、传统伦理道德现代化重构的路径
迈进新世纪,在我国社会广泛而激动人心的现代化转型中,不只是现实社会关系的重新整合,同样面对着对于传统伦理道德的重构、整合、创新。那么如何来重构呢?不能因为传统伦理道德存在的某些问题而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重新建立一套全新的伦理道德体系。应本着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原则,并根据现时代的特征,建立符合我国特色的伦理道德体系,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实现道德与法律的统一与互补
虽然传统伦理道德中有其消极的一面,如等级特权、尊卑有序的观念是为自然经济和专制制度服务的,与现代社会极不相容,但诚实守信、等价交换,公平竞争等道德在现代社会仍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于传统道德应客观评价,有效利用,做到真正的扬弃。另外,道德习惯的形成,除传统的劝导、说服、教育外,还需要一定的强制性。在市场经济中某些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如假冒伪劣、权钱交易、损坏公物等,仅靠道德约束是不够的,必须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要改变重德轻法的传统,逐步确立法律的权威。同时,我们应看到道德规范有其立法的必要性,这既可以保证社会变革中道德规范的更新,又可保证已形成的道德规范的贯彻执行。此举是重建现代道德文明,树立道德新风,防止道德沦丧的重要途径,也是强化伦理道德观念与强化法律意识同步进行的有效方式。当代我国的法制现代化是我国人民在现有的历史条件下展开的法制变革运动,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特色。
2.强调社会价值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我国的传统社会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道德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庞大而又严密的道德文化体系,并由此衍生出一整套缜密的道德规范,将人们的言论和生活,自内心深处纳入传统经济需要之网络。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利益关系在进行着不断的调整。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竞争、民主、法治经济,虽然能够激发人们的竞争意识、开拓精神、创新思想和效率意识,但同时,市场自身的趋利性、排他性和商品交换等价值原则,容易引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离开一定的经济道德基础,只能是金钱至上、物欲横流、信誉崩毁、甚至罪案丛生。因此,这就意味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仅强调个人利益或集体利益,而要更多地强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将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与国家经济政策有机地协调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集体与个人是互为目的的。一方面集体作为个人利益的代表应以个人为目的,在物质上根据社会公正原则尽力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不断提高个人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在精神上尊重个人的人格尊严和个性发展,促进个人利益的实现。另一方面个人在一定程度上也应以集体为目的,为维护和增进集体利益而努力工作。只有集体利益得到了满足,集体壮大和发展了,个人的利益才能更容易得到体现和实现。通过两方面的共同努力、相互促进,使个人和集体都达到共赢,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应建立一套完整的道德赏罚机制
通过注重人的心理需要、情感因素和对利益的要求,来引导人们的行为。道德赏罚机制就是赏善罚恶、扬善抑恶,它是社会运用利益机制对法律规范调整范围之外的个体行为进行的一种特殊的道德评价和调控方式。所谓“赏”,就是社会通过给予实施道德行为者更多的利益来肯定某种行为的合理性,从而昭示和倡导一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所谓“罚”,就是社会通过剥夺实施不道德行为者的既得利益来否定某种行为的合理性,从而显示道德规范的权威性,以禁止不道德行为的再次发生。如对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行为可通过树立典型、舆论引导等方法,对行为者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进行奖励,以保证行为者的利益;而对于不道德行为,如制假卖假、坑蒙拐骗等,我们应当通过各种媒体对其进行揭露和批判,并对其进行物质上的处罚,从而让人们分清是非善恶,对自身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改革本身是对原来基本秩序的重塑,是一个从有序到无序再到基本有序的过程。无序状态的存在,既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也是再次走向有序的一个基本环节。今天讨论该问题,着眼的是“失”中有得,是在失去陈陈相因的传统后重新建构我们的伦理体系。社会转型时期迫切要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使社会从动荡走向有序,从“个人伦理”走向“制度伦理”,这是当代我国道德嬗变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王红武.关于我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的思考[J].学术探索,2007(3):6-10.
[2]于铭松.论我国传统道德伦理[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92-97.
[3]魏英敏.当代我国伦理与道德[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335-350.
[4]王殿卿.东方道德研究(第三辑)[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196-19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2-134、434.
传统道德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道德;道德困境;扬弃
现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传统的道德规范已经逐步解体,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完全形成。人们对于现代社会的道德状况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对于不明确的道德规范充满了困顿。经历了自然灾害、战争、恐怖主义之后,人类对于自身命运感到迷茫,更加深了人们的道德忧思。新时期人们对于一些道德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漠视,但对于关于道德问题的思虑却从未停止。而随着现代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我们既不能忽视传统道德的影响,而且更应该反思与超越传统道德。
一、传统道德中存在的产生道德困境的潜在因素
即使在传统道德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古代社会,也有文化悖论的存在,传统道德也不例外。传统道德虽然为我国古代道德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机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还是无法克服其自身的缺陷。其在转型期的中国,为现代社会的困境的出现提供了理论与现实的可能。第一,传统道德中的一元导向性是产生道德困境的重要因素回首千百年来,中国道德文化体系的设定主要包含两方面,个人导向型和社会导向型。即社会价值标准和制度规范的制定分别以个别人的利益为准或者以社会大众的利益为准。而且这两者的执行往往会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往往都是社会大众的权益、幸福被个别人所掌握。以牺牲社会上大部分人的利益来为自身统治的利益服务。千百年来,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于幸福和人们的终极追求目标有着不同的阐释。墨家倡导利,佛家倡导空,儒家则倡导仁和义……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体系。但是,在封建社会政教合一的体制之下,在血缘关系为主导的宗法体制之下,重义轻利成了人们一直遵从的价值标准。然而在现实社会的实践中,当人们对于仁义的倡导超越了人们的幸福感,人们感到遵守这种仁义并没有为自身带来任何权益,便会对继续遵从这种仁义产生困顿。而且现实社会人们往往受各种私欲的纠缠,只要人们内心的这种私欲不消失,困顿感也会向幽灵一般始终纠缠着人们。这时人们便会发出“我们为什么要遵守道德”的提问,表明人们的道德信仰遭到了破坏。当理想与现实出现了强烈的反差,人们内心的困惑便会加深,当这种困惑不断纠缠着人们甚至可能产生大规模的道德恐慌,陷入更深的道德困境之中。第二,传统道德中蕴含的功利性是道德困境产生的潜在威胁由于我国从古至今一直倡导以德治国,德行是人们为人处世,在朝为官首要考察的,如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倡“仁义”。但这样也会导致人们将任何社会问题都归结为道德的原因。但是却忽略了人都是崇尚利益的,古人强调道德重要性,提倡培养人们的非功利价值观。但是在古代政教合一的体制下,过度推崇道德,恰恰使道德成了统治者控制普通大众的政治工具。统治者借以笼络人心,为使其社会安定。道德教育被赋予很强的政治性,人们接受道德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出仕做官,这也是道德中蕴含的最直接的功利目的。人们原本怀着非功利的目标,却需要通过功利的手段来实现。这样长期发展会使人们仅仅为了出仕,而逐渐成为传统伦理制度的盲从者,最终只剩功利的手段,忘却了非功利的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道德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动,“正义是一种有别于仁慈和慷慨的底线道德,它的重要性在于通过禁止侵害他人的权利而满足别人的安全需要。但当社会没有统一的正义标准,故在不同的正义标准发生冲突时,取舍的标准唯有社会功利。”[1]随着社会的变动,功利目的增强,人们也会在遵循道德的过程中阳奉阴违,形式主义,丧失了对于道德规范的信任感和认同感。道德包含一定的功利性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种功利性的存在需要在一定的制度规范和法律范围内。并且它是与完善的伦理体系相互配合的,二者彼此之间有一定的约束性。但现实社会往往是,人们不能很好控制自我,为了追求功利忘却了最初的道德原则,越过了底线道德,为了纯粹的功利而行。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使得人们对于原始的道德规范和伦理秩序充满了质疑。也使的现代社会的道德困境更加严重。第三,传统道德的变迁滋生的道德困境道德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观念和评价准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发展的好坏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但是道德本身相比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会使人们在坚持中产生忧虑,陷入道德困境。道德的演变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进入其轨道,经历各个历史阶段的文明。道德的发展与生产力的进步的关系,始终表现在三个方面:同步、超前与落后。当道德同步或超前于生产力时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前进的步伐,但当道德的发展落后于生产力时,就会出现道德与生产不协调,导致社会甚至整个时代的困境。本文所说的道德困境是指“指主体在面临道德选择时产生的一种对于善与恶甚至是善与善二者择其一的一种特殊困境。”[2]人们会面临选择两难的道德困境与道德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道德也经历自身的变迁,原本约束着人们道德观念和行为的伦理秩序也发生转变,进入了旧的道德秩序逐渐裂变,新的道德秩序正在形成的关键时刻。然而此刻,虽然旧的道德秩序已经逐步解体,新的道德秩序却没有完全形成,而是处在一种时代的过渡期。这时社会上并没有一种强有力的道德约束标准,其实也意味着原本约束着人们道德行为的制度规范失去了效力。每种社会形态都需要自己强有力的约束标准,当一种社会形态转变,其道德标准也会随之改变。古代社会强调忠孝两全,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多元化,并且引入了西方的“自由”、“民主”观念。现代社会价值标准多元的情况下,会使人们在选择时产生困顿,对选择哪种道德标准感到迷茫。马克思说:“现代社会中,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因此,我们要以清醒的眼光看待世界。在多变、复杂的现代社会,需要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标准。并且道德在转变过程中本身含有一定的滞后性,道德转变,会满足一部分的利益,同样也会损害一部分的利益,因而道德的转换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当这种阻力在道德转变过程中过大时,人们便会对于是否要改变原有道德规范产生困惑。当这种困惑长期积压在人们心中,便会影响原本赞同道德标准转变的那部分人的积极性,他们对于道德的热情也逐渐减退,整个社会便会陷入一种道德困境。
二、化解传统道德对道德困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传统道德作为我国千百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对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但是,传统道德自身固有的缺陷对现代社会困境的产生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们要批判、继承传统道德,缺少了传统道德,现代社会的发展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要走出现代社会的道德困境还需要我们借鉴传统道德的优秀成分,整合、更新传统道德。第一,整合、更新传统文化,实现传统道德完美转化由于传统道德代表着我国古代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至今让我们引以为傲的精粹。但传统道德对现代社会道德发展的影响是双向的,落后的传统道德不仅不能促进现代社会道德的发展,甚至会成为社会进步的桎梏。因而我们要在反思、批判、继承传统道德的基础上,发展现代道德,使传统道德融入到现代道德发展的轨道上。传统道德的转化离不开道德范畴的更新,千百年来,传统道德转化的过程中,范畴的转变为其提供了更为积极与更有活力的因素。但范畴的转变并没有为传统道德带来实质性的突破,反之却为其提供了道德体系僵化的佐证。另外学者们总是能给出传统道德不同的诠释,如义与利的范畴演绎,他们通过不同的诠释,又给出了已经僵化的传统道德新的生命,因而也难以突破传统道德固有的缺陷。而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道德遇到了新的挑战,不仅要接受道德发展的新元素,还要迎接外来道德因素,如西方传入的“自由”、“人权”等思想,这时道德范畴又有了新的生命。因而我们要不断吸收道德发展的积极因素,更新道德范畴。将新的道德内容和西方传入的道德因素与传统道德相融合。更新道德教育的内容,将传统道德的仁、义、礼、智、信真正融入到现代道德教育中去,在继续弘扬传统道德的基础上,加强对现代道德的教育,最终完成传统道德的转化。第二,加强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的教育,做到传统与现代的真正融合道德教化是我们沿用至今的一种教育方式。传统道德中蕴含着功利主义本是无可厚非,但当这种功利主义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占主导时,道德的约束力也就随之减弱了,人们对于道德的信任程度也会随之下降。因而要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自主意识。然而人们道德意识的提高,仅仅只靠外部力量永远不可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康德认为:“任何外部立法,都无法使得任何人去接受一种特定的意图,或者,能够决定他去追求某种宗旨,因为这决定或追求取决于一种内在的条件或者他心灵自身的活动。”[3]他律是人们依据客观规律而遵守的一种道德法则,但要使人们从内心接受某种道德规则还要依靠自律来完成,自律是人们内心的秩序。在现代社会这种物欲横流、舆论不张的时代里,要实现道德自律必须依靠人们的自觉和道德教育、道德培养来完成。现代人处在这种物欲纠缠的环境中,一部分人在实施一些道德行为时往往带有某些功利的目的。如社会上常说的“好心没好报”,其实就是人们在实施某种道德行为时带有“好报”的动机,以致于在这种“好报”没有得到满足时,人们会产生忧虑,最终陷入道德困境。因而,我们要抛弃这种心理前提和动机,就要提高自主意识。人是道德的主体,只有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主意识,才能更好地践行道德行为。处于现代社会复杂的环境中要有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只有道德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才能更好的践行道德行为,履行道德责任。要做到以上,首先要有正确的道德观,而道德观的养成离不开道德教育和道德培养作用的发挥。为了更好地加强道德教育,就要保证道德规范和道德教育的内容一致,不断培养道德自律。涂尔干就强调:“道德教育和舆论对人的品质有巨大的威慑力,应该利用这种威力使每个人在心中把自己的幸福和全体的利益建立起稳定的联系,尤其是应该把那些为普遍的幸福而应有的消极和积极的实践,与人们自己的幸福联系起来。”[4]因而我们要利用道德教育和舆论加强人们自律精神的培养,提高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唤醒人们的道德自觉,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感。人们在实施某种行为之前,虽不可能完全是为了“无条件的善”,但也不能仅仅为了某种功利的目的。就如康德所说的,我们要坚持自己内心道德准则,并按照这种准则行事,使自己的行动准则变为普遍的法则。第三,完善传统道德,创新适合现代社会的道德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传统道德也出现了转变,原本约束着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因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传统道德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当下社会发展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而建立适合当下的道德规范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者,批判、继承传统道德。传统道德作为我国古代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文化传承,对于我们的社会发展功不可没。而现代社会,人们过度崇尚理性,宣称“上帝已死”,技术理性成了人们高于一切的追求。在现代社会,网络覆盖使得地球村成为可能,基因技术使得上帝的特权被世俗的基因技术所取代。在这个技术理性控制的时代,一切都变得不再神圣,人们对于道德依赖也不像过去那样有耐心,人们甚至发出“为什么遵守道德”的提问。然而人们对于理性的崇尚并不能使之解决所有社会问题,比如人的终极价值追求,人的最终归属问题等。因而我们还是要弘扬传统文化,坚持自己的信仰,在此基础上发展社会理性,坚持情感与理性的结合,传统道德与现代社会规范的真正融合。二者,建立新的道德规范和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本约束着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逐步解体,出现了新旧道德规范的严重裂变。因而需要我们建立一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规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他律,罗尔斯就提出“要保证政治的正义性,首先要有一套正义的宪法,正义的宪法应是一种满足平等自由要求的正义程序;正义的宪法在所有可行的正义安排中,比任何其他安排更可能产生出一种正义的和有效的立法制度。”[5]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起一套正义的制度规范,来保障道德的运行,即运用契约论中,违反规则的成本大于收益的原理,利用人们怀赏畏罚的心理,直接作用人们道德行为,从而保障人们能够更好的遵守道德规则。在此基础上,一定要使这种道德规范的建立符合社会上大多人的利益,做到真正的制度公正,即他律公平。
传统道德范文第4篇
加强高中生的传统道德教育,学校是主阵地。而作为学校最基层的“校长”,班主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天天和学生接触,更加了解学生,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导向作用。
那么,班主任应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呢?我认为,汲取中国固有道德之智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对于高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古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智、仁、勇”统一,以身作则,墨子的“兼爱”,义利合一,孟子的“仁义”,荀子的“礼”,到近代孙中山的“天下为公”,蔡元培的“公民道德观”,无一不包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精华。
1 学习为先,以奖促学
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永远是第一位的。实践表明,一些学生之所以时常出现思想道德方面的不规范行为,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上的原动力。做为班主任,必须想方设法建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按照孔子“智、仁、勇”统一论,对学生进行激励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受此启发,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坚持以奖促学。我从自己的班任费中拿出钱来,设立了奖学金和奖品。几年来,我设立了许多奖项:对于考试第一名的学生,我送给他“成绩优秀奖”;对于稳居前五名的学生,我送给他“最佳稳定奖”;对于循序渐进,稳步提高的学生,我设立了“一步一个脚印奖”;为了激发后进生的积极性,我设立了“进步最快奖”;对于喜爱书法的同学,我把一些名言警句写成条幅激励他们,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等。我还把学生的名字编成对联,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名字成联奖”,比如张俊立考了第一名,我送给她的条幅是:“一张喜帖传捷报,俊秀人才立名园”。此外,我还设立了“重返第一奖”、“千年学年前五名。在高中的三年里,姐妹俩每人都得了很高一罗筐奖品,老二奖”、“勇进前十奖”、“返朴归真奖”等等。
2006级学生孙启东,学习基础较好,头脑非常聪明,但特别喜欢足球,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踢足球上。我找他多次谈心,谈人生,谈理想,谈未来,并帮他分析利弊得失。从那以后,他学习越来越努力,学习成绩也提高很快,和先后送给他“进步最快奖”、“一步一个脚印奖”、“最佳稳定奖”。在高二时,他连续三次取得了全学年第二名的好成绩。为了进一步激发他的学习潜能,我在全班同学面前送他一个“千年老二奖”。这个略带戏谑的奖项发挥了作用,在全班同学的嬉声中,他的脸红了。从此,他更加刻苦学习,终于在高三时取得了全学年的第一名,并且在2003年的高考中成为学校的“文科状元”。
王比翼、王双飞是一对双胞胎姐妹,性格外向,聪明伶俐。在学习上,姐俩儿的好胜心极强,成绩也很不错,被学校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在对她们进行奖励的时候,我针对她们的特点,有时奖励排名靠前的多一些,奖励排名靠后的少一些;有时干脆只奖励一个,而不奖另一个。这一着儿果然奏效。姐俩儿比着学,齐头并进,成绩一直稳居全学年前五名。在高中的三年里,姐妹俩每人都得了很高一罗筐奖品,在高考中也名列前茅,“比翼双飞”,双双考入重点大学。
以奖促学的做法我已经坚持多年了,由于我设立的奖项很多,即使是成绩最差的学生,也有机会获得奖励,所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建立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 严明纪律,诚信为本
纪律是学习的保障,没有好的纪律,要想取得好成绩是不可能的。而要抓好纪律,思想教育是关键。而以“诚信”为核心的仁义礼智信正是传统道德观根本之所在。为此,班主任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1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定期开展“塑造美丽人生”、“建设和谐班级”等主题班会。
2.2 以体验教育为途径,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献爱心”、“手拉手”、“诚信园地”等道德实践活动。坚持实践育人,明确“八荣八耻”,积极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2.3 以宣传教育为手段,大力增强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识和理解。开展“传统美德知多少”、“传统美德之星”评选等活动。
3 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非常琐碎,要想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班主任一定要打好一个基础,那就是——让学生从心里往外地服你。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重人格魅力的塑造。
3.1 要真心为了学生。做为班主任,应该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所作所为是为了班级,为了学生,而不是为了自己。比如,在对待扣分这个问题上,班主任绝不能张口闭口就是“分分分”,学生一扣分就大发雷霆,这样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我的做法是从来不在学生的面前谈分,我追究的是学生扣分的原因以及这种行为对班级、对个人的危害。时间长了,会使学生从心里接受你,并自觉配合你的工作。
3.2 要光明磊落。班主任也是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有一次,我被一个女生气急了,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大声喊到:“你不乐意呆,就给我滚。”话一出口,我马上感到说得太过了。于是,我又真诚地说:“刚才,我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向你道歉。”这位同学立刻站起来,有点儿受宠若惊的说:“老师,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犯错误了。”在她给我写的决心书中写道:“老师,你的真诚让我感动,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从那以后,她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3.3 要正确处理学生间的矛盾和磨擦。作为一个班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非常重要,而同学间的小矛盾又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问题上,我受到喜剧大师赵本山的启发,先分别找双方谈心,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把他们的手握在一起,并送给全班同学一句名言: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效果非常好,有的闹别扭的同学还成了好朋友。
传统道德范文第5篇
关键词:道德;中华传统道德;中华民族;道德继承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s is the history of each different class is created and hosted, at the same time, also the pluralism of Chinese nation created and bearing; it embodies the Chinese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national spirit characteristic, has its reasonable existence according to. " Overall westernization and thorough revolution " neg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ethics, because they do not know this.
Key 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s; moral; the Chinese nation; inheritance of ethics
中图分类号:B82-052文献标识码:A
在阐述传统道德何以在今天存在之前,必须对传统道德做一个比较全面的诠释。传统道德是由不同性质成分构成的多元综合体。传统道德不应被理解为性质单一的整体,而应区分出不同的成分。这里所说的性质,是指道德与传统社会基本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来说的。根据性质的不同,可以从传统道德中区分出三种不同的成分。第一种成分是,与一般社会生活准则相对应的道德观念和品质,比如诚信、知耻。这些道德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并不和某种特定的社会形态相联。显然,任何一种成熟的道德文化,都会包含大量的属于此类的道德,中国传统道德也不例外。第二种成分是士大夫道德中的某些独特因素。这种因素最集中地体现在儒家道德中,在墨家道德甚至佛教道德中也有所反映。传统社会中,全部社会成员分为两大部分,即士大夫和普通民众,前者受过较多的教育,通常还拥有较高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从事政治性的或文化性的公共事务,后者由体力劳动者构成,他们没有受过教育或受教育不多,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较低,从事直接的、一般是分散独立的劳动生产。第三种成分是与传统社会的基本制度直接对应、必然相关的道德观念和品质。中国传统道德源远流长,但就主体来说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产物,因此,它必定反映着这一社会基础的本质。无论在地主官僚与劳动阶级之间,还是在地主官僚集团内部,封建等级制度都要求一些特定的道德观念、道德品质。
然而近现代许多仁人志士在一波又一波的改革浪潮中,冲动有余冷静不足,更多的是从众与盲动,根本没有对传统道德有全面的理解,就草率地得出中国的传统道德:死了!或将要死了,或应当死了!于是得出了中国的道德须“全盘西化”,或者“彻底革命化”(无产阶级)。当然,“全盘西化”或“革命化”之时,中国传统道德就终结了,死了! 1916年陈独秀在其《吾人最后之觉悟》中写道:“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数百年来,吾国扰扰不安之象, 其由此两种文化相触接相冲突者,盖十居八九。凡经一次冲突,国民即受一觉悟……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按:指‘西教西器’、‘火器历法’、‘制械练兵’之类),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按:指‘行政制度问题’与‘政治根本问题’),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指‘自由平等独立’)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他所说的“伦理”虽然首先是指政治思想,然亦包含道德思想在内。此后,胡适在《中国今日文化冲突》(1929年)一文中就说:“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上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是一个“一分像人九分像鬼的不长进的民族”,要想拯救她就只有“死心塌地的学”西方文明。继之,陈序经明确提出“全盘西化”论。与此同时,又有“革命化”(无产阶级化)的主张,并且渐次成为主流。它认为,道德纯然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中国传统道德纯然是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亦即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它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并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服务,而封建的经济关系和封建地主阶级是近代中国贫穷、衰败、落后的总根源;要封建社会、打倒封建地主阶级,必须否定封建的道德,用革命的、无产阶级的道德代替它。
为什么道德传统(传统道德)不会终结和死去呢?因为,民族是文化的主体,民族由文化而凝聚和确立,但文化(哲学、宗教、道德、艺术、文学、科学思想,等等)以民族精神为核心而凝聚与整合起来。所以我们说,民族的生命与她的道德传统的生命,是同一的。欧洲民族的生命与基督教道德传统的生命是同一的,中华民族与中华传统道德的生命是同一的。当中华传统道德(道德传统)灭绝的时候,中华民族也将不复存在,反之,当中华民族存在和不断发展着的时候,中华传统道德也一定存在着、发展着。
全盘西化论认为,要救中国,就须在中国建立全盘西化的社会。历史证明,这是行不通的。西方模式的社会并不是理想的、能救中国的社会,同时,它也不能在中国实现。这是维新派的梁启超、革命民主主义者孙中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所一致地肯定的历史结论。今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个崭新的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改变了中国人命运的社会,但它并不是一个全盘西化的社会,而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它既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价值目标和理想的体现。所以如此者在于,全盘西化的目标既不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又不符合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和价值理想。20世纪初,从梁启超等人,至孙中山先生,再到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等,无不批评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弊病,认为那不是我们所应追求的理想社会,中国人应当另走一条道路。这另一条道路是什么样的呢?梁启超等人认为,应当是体现中国文化特点、民族精神的道路。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以“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为目标。以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则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现在则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目标和理想无不渗透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观,而并不是全盘西化的舶来品。
彻底革命论认为,传统道德就是封建道德,封建道德就是维护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因此,必须彻底否定传统道德才可能旧社会,建设新社会。问题就在于: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积累形成的传统道德,就只是维护封建社会、服务于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吗?我们认为不是这样的。首先,价值观特别是对道德理想、道德价值的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核,是推动无数仁人志士舍生忘死寻找真理、救国救民的精神动力。就不能简单地认为,它就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精神武器、上层建筑。”这种思想、精神的动力与根据只能源于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至少是与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有关的。所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完全正确的论断。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保守的、维护封建社会并使之不变的成分,同时,也蕴含着积极创新、变革社会的成分;中国人的精神与思想,既在不断地革新、变更之中,同时,又有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连续于其中。革命者不能割断自己与传统的联系,也不能割断新、旧社会的历史联系。新中国(新社会)建立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中华民族精神仍然是推动和鼓舞人民前进的动力,仍然是凝聚各民族的活的灵魂。
传统道德范文第6篇
作为绵延数千年的文明正大之邦、歌诗礼义之地,中华民族拥有广博庞大、精深缜密的传统道德资源。这些道德资源除了使今天的国人振奋和感恩之外,毫无疑问的是,如何继承并发扬就成为一个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任务。同于我们的祖先,这项工作需要我们在学理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承接前流、吸纳百川且再次“开拓万里之波滔”;不同于我们的祖先,今天的这项工作是在一个更新的时代、更大的背景上来进行的。而这个新的时代背景就是引起国际学界广泛研究和讨论的全球化。下面我们愿对全球化带来的整个世界的道德变局及在这一变局中华传统道德如何发挥应有功能的问题进行一些考察。一全球化及其带来的道德变局虽然受到当今世界上诸多势力的批评、反对或否定,全球化在当代世人的经验世界里是处于快速提升之中的。这个经验性判断当然可以由我们经常吃喝的麦当劳、可乐等全球化饮食、每天上网浏览的全球信息、整日受到的全球污染来证明,也可从他国学者的论述中得到证明:联邦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在六年前就描述道:“不久前,我在莫斯科的饭店房间里每天晚上都可以收看一个德国频道,即德国电视二台的节目;稍早一些时候,我在开罗的饭店里每天晚上都可以收看美国CNN的电视节目;几天以后住在维也纳时又看到日本的电视节目;在我汉堡的家里,每天晚上都能收看大约25或30个频道(我们已经加入了有线网),其中包括一个英国频道、一个美国频道、一个法国频道和一个土耳其频道。过不了10年,只要我们进入有线网或者屋顶架设一个解码器,就能收看上百个频道。”[1]很清楚,他在此描述的是自己对于文化全球化的经验。对于这种经验,戴维?赫尔德等人叙述道:“在全球化的诸种体现形式中,几乎没有什么像国际品牌、大众文化偶像和工业品以及卫星向各大洲成千上万的人现场直播重大事件那样如此直观,覆盖面广并且渗透力强。全球化最大众化的象征包括可口可乐、麦当娜和CNN(美国有线新闻网络)新闻。无论这些现象有着怎样的因果重要性和实际意义,也很少会有人怀疑,最直接感受到和经历的全球化形式是文化全球化。”[2]也就是说,全球化已经贯穿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之中,贯穿在人们最为直接的经验感知之中,而这种“贯穿”在程度上和速度上还在迅速增长。在本文看来,这种经验性的对全球化的证明方式是最为切实可靠的,它虽然不能对全球化中的各种复杂性作出说明,但却可以有力地否定对于全球化存有各种居心的否定。在通过经验证明全球化及其迅速提升的基础上,讨论其内部机制、外在特征及其产生影响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在我看来,全球化的内在机制就其最为主要的方面来说就是资本化(capitalization),这一点实际上早在马克思对资本和世界历史研究中就被指出了。他说:资本在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同时,也创造了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3]又说:“资本的趋势是(1)不断扩大流通范围;(2)在一切地点把生产变成由资本进行的生产。”[4]在此,马克思主义清晰指出,资本具有扩散至全球的趋势,这种趋势是资本本身具有的内在必然规定性。今天,马克思揭示的资本内在逻辑已经转化成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对此,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指出:“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实际上,物化关系作为一种‘普照的光’(即资本——引者),借助复制的形而上学,实现了对现实的时间和空间的统治。资本主义的同质化的时空依然是人们所面临的惟一现实。”[5]国外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背景的学者也指出:“现代世界体系是一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是因为“作为其基础的世界经济在整体上是由资本主义生产体系支配的”。[6]这些话清楚表明,资本运行的巨大旋涡是全球化的主导机制。在这一机制的作用下,全球化的主导外在特征就是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mondialisation)。这种同质化既表现在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与西方人的衣食住行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上,也表现在我们生产和生活的程序及其处理观念正在趋同上。这种一体化既表现在全球性的各种成文不成文的规则正在对我们起着越来越强的制约功能上,也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正在开始对于世界发挥的影响和作用上。而毫无疑问的是,这种同质化和一体化是资本化的必然结果和外在表现。在本文中,我们无力对于全球化对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多层面影响予以讨论,只想对考察它对世界道德局势的影响。从宏观上,全球化已经并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道德状况,形成一个巨大的多层次道德变局。下面我想将这个变局的特点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人类历史上各种道德传统被挤压到同一时空场中,使之发生各种冲突和同化,这里的同化是基本层面的会通和趋同,普世伦理就是展现出的某些苗头。我们知道,人类在自己的文明史上创造了多种道德传统,除掉大量由于各种原因湮灭掉的之外,保存到今天的还有佛教道德、基督教道德、伊斯兰教道德、印度教道德、锡克教道德、耆那教道德及各种世俗道德等。由于全球化造成的时空压缩,使这些道德观念及其实践者需要面对面地接触、肩并肩地生活。一方面,这使本来极少接触的各种道德观念在同一时空点出现从而彰显出彼此之间的巨大差异,并使各种道德实践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比如,目前伊斯兰世界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的冲突中就不可避免地包含着道德方面的因素;马来西亚前领导人马哈蒂尔等人对亚洲价值观的阐扬及对西方价值观的批评也表现出东西方道德观念的冲突。另一方面,全球化造成的时空压缩也使各国人民学习、接受、实践其他的道德观念成为可能,这无疑也极大地推扩了人类道德实践的空间。而且,也使人们必然要寻求和建构普同性的道德,寻找人类共同的道德底线。这充分体现在当代诸多学者对于普世伦理的思考和探索上。其最为典型的文献体现当然就是1993年9月4日由世界宗教大会通过的《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孔汉思起草)及1997年9月1日呈交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世界人类义务宣言》(由众多国家的前领导人签字)。另外,世界各国学者对此还有更为丰富的探讨。比如,弗朗西斯科??洛佩斯?塞格雷拉讨论形成一种国际社会伦理的可能性[7];安娜伊莎贝尔??普雷拉?弗洛雷斯则试着思考将和平确定为人类一种新的社会道德契约[8]。可以说,普世道德的寻求构成当代人类思想的重要工作,并取得了某些值得关注的进展。2、各种道德传统在全球场景中受到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感官主义、自由主义道德的深刻的消解,但力图寻求各种新的扩张和发展。由于资本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进展,其带来的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感官主义、自由主义道德在今天的世界上大行其道。它们既展示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也更为露骨地表现在网络世界中。这势必使多少都有禁欲主义和集权主义色彩的传统道德受到冲击和消解。在这种情况下,传统道德及其载体(如宗教组织或个体实践者)便对此做出两种反应。一是坚持甚至强化自己的传统,其代表便是各种宗教都有的原教旨主义理论和实践。另一种是修正自己的传统,表现出某些与时俱进的色彩,其代表则是各种宗教都有的温和派和改革派。前者可以霍梅尼革命后伊朗政权和阿富汗的“道德实践”为例,他们在国内严苛的伦理政策引起许多世人的关注和不安;后者则暂可以较为复杂的基督教的解放神学和过程神学为例,他们对于传统基督教道德的革新虽然受到各种不同评价,但的确表现出迥异于传统的特征。目前这两种反应都表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这也使全球化带来的道德变局表现出一种扑朔迷离的复杂性。3、公正、平等、民主、自由成为全球基本的道德准则,但仍然在实践和学理两个层面受到批评和挑战。毫无疑问,全球化势必将资本运作的基本道德原则带向整个世界。从正面和积极方面来理解,这些道德原则应该是公正、平等、民主、自由等。这在今天的全球社会生活中有着多方面的体现,在此,我们想以由日本、欧洲和美国的商界领袖长期协商拟定的考克思圆桌商业原则来说明一下。这份原则一开始就声称:“就业与资本的流动性使经济活动及其影响不断地全球化。”“没有道德准则,就没有稳定的经济关系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接着它提出许多原则,其中包括:“供应商和竞争商应该本着诚实公正的精神履行义务,相信这样才会带来更多的商机。”“公司应认识到,真诚、公正、真实、守信与透明不仅有利于经济活动的信誉和稳定,而且有益于提高商业交易(尤其是国际商务)的效率和顺利性。”“在商业的各方面公正对待顾客,其中包括高水平的服务和顾客不满意时的补救措施。”“与雇员坦诚沟通,公开分享信息(仅受法律和竞争情况限制);”“及时与雇员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不满和要求;”“与雇员有冲突时应相互信任,协商解决;”“避免歧视行为,确保公平对待、机会均等不受性别、年龄、种族和宗教的影响;”“尊重物主/投资者的要求、建议、不满和他们的正式决定”;“在定价报价、许可、售卖权等所有业务中追求公正性;”“尊重人权与民主制度,并尽可能改善人权与民主状况”。[9]这里引用的是经商的原则,这些原则清楚地体现出其背后的道德倾向。极为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经商原则和道德大部分还体现在《不同者的宣言:基督徒、穆斯林和犹太教徒的国际商务伦理准则》中。这是由三大一神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商业、金融、学术和宗教机构的领袖们制定的。从这两份文件中可以看出公正、平等、民主、自由已经成为它的制定者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无疑也是他们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形成的人生道德原则。无论从学理还是从实践的层面来看,公正、平等、民主、自由已经成为全球道德的基本准则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当然,我们要看到的是,也有人从各个角度对于这些原则提出批评。比如,蒋庆就认为“民主具有与西方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相连的独特的文化属性,这种独特的文化属性产生于具体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具有超越历史文化的普遍性。由于民主要受其历史文化背景的限制,当我们讲民主时,只能是讲西方的民主,而不可能有人类的民主。”[10]这些批评能否成立和有效当然还需要深入的探讨。以上我们所谈三点仅仅是全球化带来的道德变局的主要方面,同时也是较为直观的表象层面,对于各种次要的、细密的内容和深层、复杂的内容没有进行讨论,因为后者需要更深的研究和更大的篇幅。二全球化道德变局中的中国传统道德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道德资源如何能在当代社会发挥其应有价值是学界应该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本文看来,这项课题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道德变局的问题。下面我们想首先考察传统道德的状况,然后再考察传统道德资源在全球大潮中发挥作用的应然方向。1、经过一个半世纪的洗礼,中国传统道德的存在状态是:文献俱在,少数人力图复兴,但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不占据主导地位,不接受者甚多。我们知道,中国社会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就发生了天翻地履的变革,中国的道德状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传统道德真正的实践者越来越稀少,能够为人们所见的只是大量道德文献。如果仅就这些文献估计,在人类各民族之中,中华民族的德资源大约是最为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的了。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而言,这些文献的主要部分可以分为儒、释、道三家。从规模上看,这三家的道德文献可以说是浩若烟海,比如儒家的五经及董子、程子、朱子、陆子、阳明子的著作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道德说教或是对自己道德进行论证的本体论等内容,还有许多
二、三流的思想家的著作中道德伦理的成分就更多,至于《颜子家训》、《朱子家训》及《语》、《小窗幽记》等文献就是更为典型的道德训条。佛教的道德文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约束佛教弟子的戒律,这也就是“三藏”中的“律藏”;另一类是这些佛门戒律对于世俗人类的影响及其影响之下形成的一些信条和典籍,比如明清时期的大量劝善书(当然,这些劝善书也和儒、道二家有关联)。道教也都有较为丰富的道德文献,同佛教一样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道经“十二类”中的戒律类,指的是功过格及戒规、科律等;二是这些戒律影响民间形成的一些著作,其中大多和佛教类同或混合。总的来说,这三家的道德资源都相当广博,是它们整个思想体系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还有大量武德、医德、师德、文德、艺德等职业道德方面的文献。一般而言,它们大多包含在这类职业的有关著作之中,比起这类职业的具体操作内容在比重上并不算大,但其内容的启发价值不容人小觑,有些信条直到今天还在对这种职业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现实功能。在实践方面,在当代中国,完全按照传统道德持身立世的人毕竟已经不多,但是保持传统道德的基本精神来为人处世的人还是有一定比例。其中,释、道二教内部严格遵守戒律的信徒应该说还是有相当人数,而能创造性地实践儒家道德在当代社会中也不是不能发现。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河北省徐水县的孙大午先生,他在自己的企业推行儒家的一些伦理规范,不仅使自己企业中的许多人受到影响,而且影响到周围村庄的民风。可以预期的是,在当代中国社会上这样的例子还将出现更多。从总体上看,在当代中国,能够继承和较大程度上持守传统道德的人在整个社会上所占比例不大,并有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某些年轻人)在思想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于传统道德持否定和批评的态度。这无疑和全球化带来的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及公正、自由、独立的影响有关,因为这些内容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基本上没有的,甚至对此有一种较强的否定倾向。今天年轻人大部分都接受全球化的崭新影响,而不太接受传统的影响。这在世界各国和各个领域都是如此。2、中国传统道德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在学理上,大力发掘资源,并予以全球化背景上的理论整合;在实践上,经过改造之后的传统道德可以在整个社会广泛推行,并亟需出现具有榜样色彩的典范。实事求是地说,在今天全球化的理论层次上观察,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资源虽然极为广博,但系统性较弱一些,而且内部存在各种对立和冲突,也和现代社会生活距离较远。因此,有必要在当代条件下予以重新整合和改造。这里的“整合”有两个维度,一是中国传统各家美德的整合,二是和其他各种国外传统美德的整合。其中,前者看似简单实则极难,因为“三教合一”的提法已经有一千多年,但仅就伦理道德来说就一直没能取得多大的进步,其根本原因在于其信仰体系和思想体系的深层分歧;后者自然也会存在类似前者的问题,但由于全球化的广阔背景却在今天为此提供了一些有利条件,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时空压缩导致的各道德传统之间的深层了解甚至共同生存感受成为可能。这里的“改造”有两个最为基本的出发点,一是从当代中国现实出发,二是从全球化的现实出发。前者的含义在于改造传统的根本目的是为现实服务;后者的含义在于改造中国传统必须兼顾整个人类的状况,必须着眼于为所有的世人服务,这是全球化时代的历史必然要求。在当代中国,无论是“改造”还是“整合”指向的都是传统道德资源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坦率地说,这个理论工作目前仅仅是有所起步,其巨大的工作尚在后面。在此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个工作中的一个基本理论要点是必须吸取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公正、平等、自由、民主等基本的现代道德观念,在这些观念的基础才能较好地改造我们的传统道德,其应有价值才可能发挥出来。在实践层面上,这个应有价值的真正实现在相当的程度上还依靠人们在实践中的宏扬。因此,经过改造之后的传统道德在当代中国社会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关键还在于人的努力,关键还在于出现具有真诚意志的道德典范。这是中国传统美德在中国社会广泛推行的关键所在,也是在全球化的世界上中国传统道德能占一席之地的关键所在。但是,在此我要提醒注意一些伪冒道德实践者和蠢陋道德实践者的出现,他们可能是借助传统道德之名来谋取各种各样的私利,或者是过于教条化地理解传统道德而没能吸取公正、自由等今日全球化的基本道德。比如,在当代有些自称为儒者的人就可能有伪儒、陋儒的存在。对此,我们有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锐利的目光。从总体看,全球化是一个积极和消极、肯定和否定、建构和解构等多种对立力量并存的必然历史过程,它也是人类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整合阶段。对于任何一种传统道德它都会发挥具有对立性质的双面影响,中国传统道德资源在这一巨大潮流面前自然也不可能逃脱这一宿命。但量,必然的历史过程最终仍然要由人的活动来完成,在全球化带来的道德变局面前我们完全不必束手而待,而是应该挖掘、开拓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创造更为灿烂、更为美善的当代道德和未来道德,以期不负我们的先人留下的无尽恩泽,以期不负我们是礼义之邦的子民。[1]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社会学》(柴方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4页。[2]戴维?赫尔德等著《全球大变革》(杨雪冬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456页。[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391页。[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391页。[5]张一兵、蒙木桂《神会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态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1页。[6][埃及]萨米尔?阿明《世界一体化的挑战》(任友谅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65页。[7]见弗朗西斯科??洛佩斯?塞格雷拉《全球挑战、伦理与国际社会》一文,载《全球化与世界体系》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8]见安娜伊莎贝尔??普雷拉?弗洛雷斯《和平文化,社会的一种新道德契约》一文,载《全球化与世界体系》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9]《考克思圆桌商业原则》,载《国际经济伦理》(乔治?恩德勒主编,锐博慧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蒋庆《政治儒学》(三联书店,2003年)第55页。
传统道德范文第7篇
关键词:道德传统道德建设时代价值
中华民族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创造出了无数光辉灿烂的文化,而注重人生、长于伦理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伦理道德作为社会生活秩序和自我人生规范的自觉理性约定,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主宰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这里所说的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含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它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源泉和内容,今天社会所倡导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方面都可以从我国优良的文化道德中找到渊源。
如“夙夜在公”、“以国家之务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奉献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气节追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操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节约精神;“满招损,谦受益”、“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吾师”的谦虚谨慎好学的精神;“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一言为重百金轻”的诚信美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待人处事原则;“克已”、“内讼”、“养心”、“慎独”的道德品质要求等等,都是我们应加以推广的优良传统。无论时生怎样的变迁,也无论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文化内核都会在无形之中发挥着坐标和导向作用,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全新的经济模式正日益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兴旺、人民富裕发挥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造成拜金主义、坑蒙拐骗、黄赌毒等消极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的沉渣泛起,本只限于经济领域的等价交换的商品经济原则,却被一些人当作基本的人生信仰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方式。这些就为我们今天的道德体系建设提出了严峻的要求,而对传统伦理道德精华的提取与吸纳就有了其现实的紧迫性,下面我们就从现代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三大领城,探讨一下中国传统道德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传统伦理道德对杜会公德建设的价值
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对社会风气的好坏起着最直接的影响与制约作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公德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完善,因此全社会应承担起促进我国社会公德规范体系的形成,但其需多层面去努力。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强调“家国同构”,因此,孟子讲的仁、义、礼、智“四端”以及董仲舒提出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德”的理论,都含有基本的公德规范在内,这些规范只要剔除糟粕,经过加工改造,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德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启迪作用。
就爱国而言,当今社会尽管每个普通公民与国家的利益关系相对于计划经济时代有很大的不同,每个人在社会经济利益格局中的地位也会不断的调整变化,但每个人所负有的维护国家尊严、统一和声誉的义务是永远不会改变和不可推卸的。古人“临患不忘国,忠也。图国忘死,贞也”的古训,近代梁启超“以国事为己事,以国权为己权,以国耻为己耻,以国荣为己荣”的名言等等,这都是我们引以自豪的光荣传统。就团结友善而言,是我们待人乃至于对待其他动物和自然界必须遵守的道德信条。我国古代贤哲历来主张以“仁爱”、“友善”待人。孔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孟子也说:“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孔孟的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的思想是以“仁爱”为基础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加剧,利益矛盾频生,但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人道主义精神,仍然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实现社会安定,民风美善的精神力量。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对当代公德建设的价值启迪,从道德修养方面来讲,还体现在诸如“慎独”境界的追求和敬畏之心的培养等,《中庸》曾有“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正因如此,在中国古代有极多的诸如元代哲人许衡不食无主之梨的道德佳话流传。在我们的公德建设中,“慎独”境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公共生活通常是与众多陌生人相处,因此公德最需要人们有高度的自觉性去维护。
二、传统伦理道德对职业道德建设的价值
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中关于职业道德的遗产是非常丰富的。《尚书》中记载了官吏的道德规范,“宽而粟、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孙子兵法》中对军人有如下的规定:“将者,智、信、仁、勇、严”。对医法的记载,有从《黄帝内经》中“疏五过”、“征四失”到扁鹊“随俗而变”的高尚医德,这都表明我国古代职业道德思想的产生几乎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一样源远流长。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对当前职业道德建设的现代启迪,首先表现在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主干的传统伦理的“义利合一”这一基本原则的现代意义上。职业道德与职业的功利行为直接相关,因而如何在职业谋利行为中遵守基本的道义原则,使谋利行为与道义行为达到内在的统一,是职业道德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的一个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儒家的传统道德历来主张义利合一的基本原则:见利思义,不谋不义之财,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就意在此;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自觉遵守义大于利的原则,必要时做到“舍利取义”甚至“舍生取义”。
这些思想对我们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确义利观,改变某些领域里维利是图的不良倾向,有着极富针对性的启迪作用。传统道德对职业道德的价值,还体现在许多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中。如为政者的职业道德,孔子就说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一思想对今天为政者形成正直、清廉、刚正、公正的职业道德无疑有重要意义。又如教师的职业道德,韩愈在《师说》中把师德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三个基本规范,这对今天的师德建设有启迪意义。还如医生的职业道德,古代医学著作中有不少内容:“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亲、无自妄尊、不可骄饰”;“疾小不可云大,事易不可云难,贫富用心皆一,贵贱用药无别”等等,这些对今天的医德建设显然有着借鉴意义。
三、传统伦理道德对家庭道德建设的价值
家庭美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根据其总的道德要求所制定的,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