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和李安联手给你看了假的《色戒》,今天我还你一个真的
她是有铮铮铁骨,有爱国义节的,
真正的女枭雄。
左郑苹如
1
1918年,郑苹如出生于革命之家。
其父郑钺是浙江兰溪人,早年留学日本,攻读法律。
在日本,郑钺加入了孙中山的革命行列,成为同盟会会员,是国民党的元老之一。
回国后,任上海市高等法院特区分院首席检察官。
其母木村花子(后改名郑华君)是日本地位显赫的武士家族之后。
她素仰中华文化,与丈夫婚后回到中国,支持革命运动。
郑苹如正是在这不同寻常的家庭里出生,
她从小聪明出众,胆识过人,
跟着母亲学了一口流利的日语。
秀外慧中——用此成语来形容郑苹如,是极为妥帖的。
后来她成为出色的女特工,
都是厚积薄发的沉淀。
《色戒》剧照
2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郑苹如毅然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她在中统驻沪专员嵆希宗介绍下,加入中统,从事情报工作。
那年,她刚刚19岁。
风姿卓越的她,也是上海滩惹眼的名媛。
足见得她的耀眼。
不过,鉴于她的特殊身份,只称“郑女士”三个字,而未写全名。
不久,郑苹如又结识了日本首相的儿子,近卫文隆,
近卫文隆对郑苹如一见钟情,十分迷恋。
郑苹如曾想绑架他,胁迫日本停战,中统考虑行动效果而作罢。
本想这已是万难,没想到,万难过后又是新的劫难。
郑苹如上《良友》画报
3
1939年,丁默邨、李士群为首的汉奸在上海极斯菲尔路成立76号特务组织。
他们用恐怖变态的手法,血腥镇压抗日救亡活动。
丁默邨尤为心狠手辣,他的双手沾满抗日军民的鲜血。
他早年曾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叛变加入国民党。
之后又以军统局处长的身份投靠汪精卫,成为汪伪特务组织的“一把手”。
由于长期吸食鸦片,他看起来苍白显老,又因常年服食壮阳药,好女色,显得猥琐不堪。
到1939年末,中统上海区区长陈宝骅命令郑苹如施展“美人计”,诱杀丁默邨。
丁默邨曾是郑苹如中学时学校的一位董事,他们曾有一些交往。
郑苹如借以“师生情谊”,设计了邂逅的情景。
丁默邨本就好色,佯装成涉世未深少女的郑苹如神魂颠倒,两人频频约会。
不久丁默邨就将她安排在身边做秘书,郑苹如有了出入76号特工总部的机会。
丁默邨对郑苹如的迷恋,被76号的二号人物李士群看在眼里。
他暗中派人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想找机会把丁默邨拉下水,进而取代他。
此时,中统见时机成熟,便布置郑苹如下手。
郑苹如心里明白,这条不归路,很有可能将自己推向致命的虎口。
但她丝毫没有畏惧。
只要丁默邨一下车,四面八方的子弹就会一起射向他。
然而诡计对端的丁默邨有着老特务的职业反应——
当他的轿车快到郑家时,他竟改变主意,掉头离去。
第一次刺杀计划泡了汤。
丁默邨
4
中统上海区的负责人不久换成了张瑞京,他再次安排郑苹如“刺丁”。
没想到张瑞京被李士群逮捕,他竟将刺杀计划和盘托出。
李士群觉得这是一石二鸟的好机会,立刻要求张瑞京按原计划执行。
丁默邨觉得这个美人无非是想敲他一笔竹杠,便没多想,欣然前往。
当郑苹如挑选皮衣时,丁默邨警觉地发现窗外有两个人正打量着自己。
多年的特务经验使他立刻觉察到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他立刻冲出商店,纵身跃入防弹汽车内。
中统人员没料到丁默邨反应如此敏锐,于是匆忙开枪,但子弹只打中了车身。
汽车全速前进,不久就消失在街道上,丁默邨毫发无伤地逃脱了。
第二次刺杀计划也宣告失败。
《色戒》剧照
5
郑苹如被抓后,先是被关进了恐怖的76号囚室,随后又被转移至汪伪政府的司令部内。
审讯期间,郑苹如始终否认自己是中统的特务,只是不甘心被丁默邨玩弄。
汪伪政府首脑恼羞成怒,他们一致要求处死郑苹如。
丁默邨虽愤恨郑苹如对自己的谋杀,但他还是怜香惜玉,没想置她于死地。
但李士群抓住了他的把柄,他也无力再救郑苹如了。
22岁的郑苹如知道即将抵达的荒郊就是自己的殒命之地,她没有哭泣。
只对押解她的林之江说:“白日青天,红颜薄命……唯勿枪击我面,坏我容貌。”
林之江面对这样的忠肝义胆,为之动容,他背过脸,指挥卫兵上前。
随即传来三声枪响,郑苹如交付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只留一抹暗香存于人间。
《色戒》剧照
6
让我们动容的不仅仅是郑苹如,她的一家皆为忠烈。
郑苹如被捕之时,汪伪政府曾要挟其父郑钺出任伪政府司法部长,郑钺断然拒绝。
但听闻女儿死讯后,他悲愤成疾,于1941年抱恨而终。
郑苹如的哥哥郑海澄本在日本学习飞行,“七七事变”后,他毅然选择回国,
郑苹如也曾深深爱过一个人,这个是她的大学同学,叫王汉勋,是哥哥郑海澄的空军战友。
1939年,王汉勋曾两次写信约郑苹如到香港结婚,但国难当头,郑苹如一拖再拖。
于是两人约定等抗战胜利,再举办婚礼。
没想到郑苹如在1940年牺牲了。
这对烽火中的恋人,为了民族大义,先后倒下。
郑苹如
7
尽管当年的“刺丁案”曾轰动上海,但在坊间的传言中,张爱玲的书中,李安的电影中,
那只不过是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而真实的郑苹如,竟鲜有人知。
她本可以成为大上海有名的时尚之星,她本可以有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
但她却为了自己倾心爱着的土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与生命。
请记得,她的名字叫郑苹如。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底到1941年底的4年时间里,
国民政府的特工组织在上海的暗杀行动就有150余次。
有很多像郑苹如一样勇敢卓绝的人,献身抗日。
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还未被传扬。
还有无数个郑苹如,未被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