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背后的故事,比海更深

  新年伊始,看了《深海》的提前点映。

  观影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对这部影片的视觉效果感到赞叹——绚烂的飞鱼、水母如潮水般冲出荧幕在眼前舞动穿梭、甚至让人想要伸手触碰、一探虚实,真实而宏大的场景与景深令人充满遐想、如坠无边梦境……令我忍不住在心中默默感叹:现在国内的3D动画技术已经到达这种程度了吗?

  毫不夸张地说,《深海》是我看过的呈现效果最佳的国产3D动画电影,与此同时,它也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核,并非只是烟云易散的“表面热闹”。《深海》已入围第73届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单元。组委对此片的评论是:“田晓鹏导演的新片《深海》,以其前所未见的视觉和极具野心的叙事,让我们感到震撼。”

  但,出乎我意料的是,本以为这将是一部火爆春节档的高分电影,当我昨天打开它的豆瓣主页时,冲在热门的却是几条打了2星、甚至是1星的差评,令我匪夷所思。

  其中一条评论更是让人啼笑皆非——“整部影片不停地提及‘丧气鬼’,大春节的让人看这个?!真是晦气!!”

  不知写下如此评论的用户,他对“看电影”的诉求是什么,如果只想追求单纯的热闹、喜庆、不用动脑子的嘻嘻哈哈,他确实不该选择这部影片。 因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排在了短评首位,还有人看完电影发豆油骂我,导致我决定快马加鞭写一篇长评以证清白,连大年初一的晚会都不看了~

  也在此声明:无论是读书还是观影,我给出的每一次评分都出自真心,绝不会为了收钱违心评论,这是我使用豆瓣至今的底线(否则我早就挣发了~

  另外,忍不住还想多说一句。

  如果一个成年人,活得如此唯心,在生活中连“丧气”这样的词都接受不了、认为会给自己招致祸端,不难想象他会如何对待一个心事重重、不够讨喜的孩子——而在影片中,小女孩“参宿”身处的就是如此粗暴冷漠的成长环境。

  只能说,艺术永远来源于生活。

  不得不说,《深海》确实不是一部合家欢电影,它有着深刻的寓意与精神内核,是面向成年人的暗夜童话。

  每个人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与喜好参差不同,再加上可能存在的复杂利益与素质高低,孰对孰错在此不想多做评判。

  只想说:如果你的成长经历也曾遭遇坎坷,那你一定会喜欢这部电影、一定能看懂这部电影真正在表达什么。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观影之后感受到了《深海》的猛烈“后劲儿”,推荐意犹未尽的你去B站看下这部影片的幕后纪录片《心之所往,比海更深》。

  片中详细记录了这部优秀的动画电影背后许多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在文末附上了纪录片的观看链接,方便大家取用。

  在此,整理一些纪录片中展现的相关tips,分享给同样喜欢《深海》的同学:1. “参宿”、“南河”名字的由来

  “参宿”、“南河”是星宿的名字,缘起于本片导演田晓鹏对星空的喜爱。冬天,夜空中有三颗闪亮的恒星:天狼星、参宿四和南河三,它们组成一个“冬季大三角”。

  "参宿四"是猎户座的一颗红超巨星,内部极不稳定,可能随时会爆炸、吞噬自我。

  热爱观星多年的田晓鹏导演眼看着它的红光暗淡下去,内心充满感慨,他以“参宿“为《深海》里的小女孩命名。

  在他看来,这个孩子和这颗星星有着相似的命运,内心十分动荡、极易被负面情绪所吞噬。

  而“南河”则是“冬季大三角”中的另一颗恒星,与参宿相互对望,正如片中2位共同经历生死历险的主人公。2,“海精灵”与“丧气鬼”

  《深海》中的绝大多数情节都是小女孩“参宿”梦境的体现,但梦并不是虚幻的,它往往隐喻现实、表达着隐藏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潜意识。

  在影片中,参宿所处的现实世界阴暗、冰冷、下着瓢泼大雨,而她随后的梦境也是嘈杂的、拥挤的、混乱且过分缤纷绚烂。

  而一直贯穿整部影片的“海精灵”与“丧气鬼”则是参宿内心世界的另一体现。

  海精灵,喻示参宿的“梦魇”,是她对母爱的依恋、代表着一个小女孩求而不得的委屈与怨念。

  参宿在“海精灵”的诱惑下,跳入大海、误入惊险之地,借此隐喻她如不放下心结,将会为此承受巨大的束缚与羁绊。

  丧气鬼,在未修改的版本中名字为“红鬼”,与参宿在影片中一直穿着的红外套相对应,象征着参宿跌宕起伏的情绪波动,用以展现她内心的投射。 3,片中招财猫和水獭的原型是团队喂养的流浪猫

  《深海》的制作团队、田晓鹏导演的“十月工作室“长期喂养着园区里87只流浪猫。

  而这些被他们保护着的猫咪,也是影片中陪伴在南河与参宿左右的招财猫以及近百只海獭的原型。

  技术人员常常通过观察猫咪的毛发走向、动作特点,思考如何更好地展现小动物在影片中的姿态。4, 《深海》历经7年制作完成,先后有1478位中国动画人参与创作

  无论是在点映会上的主创交流环节,还是在《深海》的幕后纪录片中,田晓鹏导演在我眼中都是一位内敛、低调、真诚且精益求精、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艺术家。

  在《深海》提前点映后的交流环节,面对观众的提问,田导诚恳而谦虚,并含蓄地表达,因为影片在送审的过程中收到了审查部门指出的大量修改意见,其中一些甚至影响到了他最初想要表达的故事理念。

  为此,他一度崩溃,甚至再也不想做动画了,并在失落之下蓄起了满脸的络腮胡、将自己的微博头像替换成一张纯黑的图片、并将内容几乎全部清空——当时他觉得,《深海》大概上线无望,他在短期内都不会再有机会面对公众了。《深海》点映礼,站在中间的即是“蓄须明志”的田晓鹏导演

  实际上,一旦你看过《深海》的幕后纪录片就会知道,这部在制作技术上开创先河的动画电影让田晓鹏导演为之付出的心血与代价,远比他所描述的要巨大得多。

  7年前,田晓鹏导演凭借自己历经8年制作完成的《大圣归来》名利双收,票房高达9.56亿——在此之前,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是低幼动画《熊出没之雪岭雄风》的2.9亿。

  《大圣归来》不仅一举抬高了国产动画的票房水位,也让面向成人的国产动画真正登堂入室,简单来说,就是更容易拿到高位投资了,在此基础上,才有了我们后来看到的《哪吒》、《姜子牙》等同样优秀的动画作品。

  如果借此乘胜追击、加紧制作上线《大圣归来》续集,对田晓鹏导演来说,绝对是一条多快好省的高回报之选,但他却拒绝重复,选择做一个全新的故事,打造一个脆弱、敏感、甚至是灰暗、丧气的小女孩,并以此探寻二维动画与3D动画的边界……

  这便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历经7年、先后有1478位中国动画人参与创作的《深海》。5,首创全新3D表现手法:粒子水墨

  为精益求精、开创先河,《深海》使用了很多国内尚无的新技术,这意味着这部影片7年的创作历程异常艰辛,经过无数次不计成本的反复尝试与推倒重来。

  耗时两年,田晓鹏终于带领团队摸索出了结合中国水墨艺术的全新3D动画表现手法——粒子水墨。

  据悉,《深海》部分单镜头画面的粒子即高达20亿。

  未来,这项独具中国特色、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粒子水墨”技术也将能被其他影片广泛沿用,造福于整个国产动画产业。田晓鹏导演始终坚持“冒险创新”的创作理念

  田晓鹏导演执着创新、精益求精的作风由来已久。

  在十余年前制作《大圣归来》的过程中,由于田导执意追求完美、一再不计代价地要求反复推倒重来,导致制作周期漫长且耗资巨大,田不得不动用多年积蓄维持公司运营,与此同时,反复的返工重来也使很多不理解他的团队成员“苦不堪言”、濒临崩溃。

  整部电影做完,团队离职人员高达100多人,坚持创作理想的田晓鹏更是一度被多年好友指责“做垮了公司”,为此陷入深深的抑郁与自我怀疑之中……

  所幸,《大圣归来》上映后大火,才得以挽回损失。

  看过《深海》,再翻回来看7年前上映的《大圣归来》,在我看来,无论是南河还是大圣,田导借自己的作品所展现出的英雄形象都是一种人——在过往的人生经历中饱经伤害与挫折,表面看起来冷漠刻薄,但仍不失善良的多面体。

  是的,在田晓鹏的作品中,从来没有绝对完美的形象。

  正如他在与观众交流时所说的,他认为,人是复杂的、不该被符号化,我们的影视作品所呈现出的也不应全是真善美。

  再说片中对小女孩“参宿”的设定。

  这个原本快乐无忧的小女孩父母离异、家庭破碎,母亲远走他乡,对她冷漠疏远,父亲再婚后有了新的孩子,对参宿同样漠不关心……

  在这种环境下,敏感且饱受冷落的参宿陷入了深深的悲伤与抑郁之中——现实世界对这个小女孩来说,是无比残酷、冰冷,且孤立无援的。

  无论是对于父亲、还是母亲,她都已成为了一个“多余的孩子”。

  正因如此,她的轻生之举显得如此顺理成章。

  而陌生人“南河”的舍命相救,则让她肩负了不同的命运——替另一个人活下去。

  对于参宿和影片观众来说,这个结局无疑是阳光的、完满的,甚至是励志的。

  但,作为有相似经历的我,却宁愿这个小女孩永远不要醒过来。

  作为一个孩子,她所面对的成长环境实在是过于残酷了,走出梦境,意味着她要重新回到充满痛苦、哀伤、无助的现实生活中去——这对于她来说,必将是一场漫长而孤独的煎熬。

  一个如此脆弱敏感的孩子,如何能独自挺过去呢?

  恐怕即使侥幸长大,也注定会遍体鳞伤。

  如果说,整部《深海》的观影过程于我来说是一场视听盛宴,片尾默默展现于屏幕之上的那句“送给走过长夜的你”则彻底击中了我,令我瞬间暴风哭泣。

  我突然意识到,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参宿的故事,还有终于走出了漫漫长夜的我自己。

  那一刻,内心五味杂陈,“被看到”的感动掺杂着多年来难以言表的心酸与委屈随着泪水一同倾泻而出……

  或许,这正是我如此喜欢这部影片的原因吧,它对于我来说,有着不同其他故事的意义。

  正如导演所说:真正的英雄,是不得不面对灰暗现实的我们自己。

  “想要拯救世界,先要拯救自己。”

  感谢这部影片带给我的感动

  感谢终于熬过了漫漫长夜的我们

  《深海》幕后纪录片链接:

  第一集:

  第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