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停止内耗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

  感觉一直在忙,一但静下来,便觉得满身疲惫,空虚无比。

  明明什么都没做,却感到无比乏累。

  这就是典型的“精神内耗”。

  自我消耗是一种可怕的习惯,就像身体里的两个小人,在拉扯,在打架,就是没办法前进。

  只有停止内耗,才可以拨云见日,真正收获自己想要的东西。

  01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徒增焦虑

  在撒哈拉沙漠,有一种灰色的沙鼠。

  当旱季来临的时候,它们便疯狂囤积粮草,用来应付即将到来的冬月。

  一天到晚,它们满嘴叼着草根,不停地进进出出,看似很是忙碌。

  可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当沙鼠储存够足够过冬的草根时,依然不会停下寻找草根的脚步,要不然便会焦躁不安,到处乱窜。

  实际上,它们原本就不需要这么多草根来过冬。

  最终,辛苦搬回来的草根,只能一个个眼睁睁看着腐烂,然后再费劲从洞穴清理出去。

  当其他小动物安然地在草地上晒太阳的时候,却只见满地的沙鼠在忙个不停。

  无独有偶,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很多。明明什么是都没有发生,自己却非要做好一切才会安心。

  俄国作家契科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主人公别里科夫便是一个极度焦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

  他是一个胆小、怯懦、迂腐的人,一生极尽丑态。

  总是担心晴天会下雨,穿着雨衣,带着雨伞,穿着长靴,把脸缩进衣领,坐车躲入车棚......

  伏尔泰说:“让人疲惫的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

  人总是习惯担心没有发生的事情,为了明天的事情杞人忧天。

  很多时候,让我们停滞不前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在内心我们不肯放过自己的那个人。

  02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怀疑自己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敏感的人活得很累?”

  有这样一个高赞回答:“因为,无论别人一个眼神,一句无心的话,一个无关痛痒的玩笑,她都会硬套在自己身上。”

  有的人,天生就很敏感,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总是无端陷入深深地内耗漩涡中。

  周迅和黄觉在参加《人物》专访时,黄觉聊起来一件趣事儿。

  多年前,黄觉有一次见到周迅,发现她手里拎着矿泉水瓶,脚穿一双松糕鞋。

  黄觉看了一眼,便随口说道:“这双鞋真是有点难看啊。”

  但没想到,就因为黄觉无意中的这句话,却成了周迅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像一根刺一样,随时扎着她的心。

  以至于后来每次见到黄觉,都会问一句:“哎,我今天的鞋子好看么?”

  直到生活中,挑选鞋子成了周迅出门前的难题,总会考虑协不协调。好不好看的问题。

  事情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提起来,周迅还是有点难以释怀。

  有时候,并不是别人故意伤害我们,而是自己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

  就像《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写道:“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经常这样?

  领导的一个眼神,你便怀疑他对你有意见;

  同事的几句话,便让你觉得他们在背后讨论你;

  朋友一分钟没有及时回复消息,便让你觉得友情不值得......

  我们试着放下精神世界的枷锁,尝试接纳自己的,因为你永远无法满足所有人。

  03做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而我,笔记记了好几本,依然写不好文章。

  我学习新媒体写作也有很长时间了,但是水平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

  源于我总是纸上谈兵,没有扎实地去深耕写作。

  我在一段时间的瓶颈后,索性直接躺平。

  最近才反思发现,真正让我望而生畏的不是写作,而是内心那个“你一定写不好”的声音。

  种种思绪纷繁,强行给自己内心加戏,越想越糟糕,越想越心烦,最终成为“重度拖延症”患者。

  翻开之前的笔记本,看着自己之前写下种种鼓励自己的话,可行动却依然停留在之前。

  好多人可能都跟我一样。

  计划如山倒,执行如抽丝。

  在一个特别的日子里写下自己的奋斗目标,却在行动时犹豫不决,迟迟不能下手,最终只能导致计划付诸东流。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说过:

  “所谓人生困境,不过是你胡思乱想,自我设置的枷锁。”

  人生,就是在解决问题中度过的,一浪接着一浪,一山更比一山高。

  大多数烦恼,都是来自我们内心的自我设限。

  犹豫不决,便会让我们失去勇往直前,乘风破浪的勇气。

  内心的戏少一点,行动多一点,你会发现,原来烦恼,早就已经烟消云散。

  04行动,是治愈内耗的解药

  有人说:“内耗,就是一片沼泽地,看似平平无奇,却会让你越陷越深。”

  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战场上的士兵,只有你自己。

  输赢,都有你自己来决定。

  要想赢得这场战争,不妨试试这样做:

  1.设置微小计划,执行无压力

  《微习惯》一书,号称“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

  这本书从方方面面为我们展现了微小习惯的执行,积累,以及运用。

  每一个惊艳的成绩,都离不开一个个日积月累的力量。

  当你慢慢养成解决微习惯的能力,你也许会完成更高的目标。

  2.闲时少忧思,不如多读书,

  杨绛先生说过:“你的问题,就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很多人在空闲的时候,就喜欢胡思乱想。还不如有空多读书,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

  当你面临生活困扰时,总会在书中找到答案。

  当你读过越来越多的书,你的格局和认知便会随之而提升,便不会再纠结于眼前的鸡毛蒜皮。

  3.尝试早起,保持运动

  《早期的奇迹》一书中作者提到:

  “专注、高效、成功的早晨会让你一天都精力充沛,最后必然会创造出专注、高效的生活。”

  早起,是一个人头脑最清新的时候,很适合阅读,健身,跑步,冥想等。

  一切有利于舒展自己的事情,都可以让你拥有一个元气满满的一天。

  习惯早起的人,会对生活有一种掌控感,凡事提前,才会让生活节奏有条不紊。

  不妨尝试着接纳自己,尝试用早起来唤醒内心沉睡的自己,与内耗和解,然后整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