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创2023年北美首映票房!娃娃原型竟是为德国油腻大叔设计的成人玩具?

  由格蕾塔·葛韦格(《小妇人》)执导,玛格特·罗比、瑞恩·高斯林等主演的奇幻冒险电影《芭比》(Barbie)全球首周票房斩获3.37亿美元,北美首周末票房为1.55亿美元,创造2023年北美最高首周末票房。评分方面,电影《芭比》一上映就斩获了豆瓣8.8、猫眼9.4分、淘票票9.3分(国内)的高分,烂番茄新鲜度89%,观众爆米花90%,MetaCritic综合评分81,IMDb评分7.6。

  1

  如果只是一部单纯的商业化喜剧片,那么这部影片一定是成功的。但葛韦格不止于此,她偏偏还想把当代最具争议的社会问题搬上荧幕:女性意识觉醒。

  无怪乎观众看完《芭比》后的评论两极分化,有人批评,这部影片彷佛是一场流于形式的女权按头大会,分裂社会,搞性别对立,最后又有什么好处?

  参考大意:制片人更关心的是两性相互对立,分化、煽动、嘲笑和贬低对方。几个世纪以来,男人们一直都是这样对待女人的,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不加思索地反击他们的理由。当然,仍有男性滥用权力。但由此推断 "男人"(原则上是 "每一个男人")要为这个星球上的一切罪恶负责,就显得过于单一了。

  分化社会只会让那些害怕男人和女人最终重视自身差异、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对抗现存社会弊端和不公正的人受益。

  此外,这部影片还清楚地表明,至少在好莱坞,形式正日益战胜内容。表象多,现实少--而我们迫切需要的恰恰相反!

  有人觉得电影不仅好看,还带来了对现实的思考,新颖地诠释了父权、性别凝视和女性主义。

  参考大意:以为是一部粉红色的喜剧片,结果却是一部非常具有政治性的电影,它以一种超级夸张的方式批判了社会,并对芭比娃娃的形象提出了质疑。

  参考大意:影片试图通过指出、模仿和逐渐消解根深蒂固的角色模式来质疑它们,告诉我们所有人(无论性别),我们可以定义自己,而不是为所谓的“理想型”而奋斗。

  当我看到这里的评论栏时,我感到非常困惑,因为有些人把废除有毒的男性气质和父权制等同于“厌男症”。这完全是两码事。废除父权制是为了所有人--因为男性也深受父权制之害,他们认为自己必须履行自己的角色模式("男人不能哭"等)。

  2

  有趣的是,在影片中被象征为女性的芭比,最初却是一位德国艺术家笔下的应召女郎。由于太受喜爱,她成为了当时德国男性的手办周边(成人玩具),又一番阴差阳错,才成了火遍全球的儿童玩具和知名Ip。

  1945年,Ruth和 Elliott Handler夫妻俩和友人在美国一手创办了Mattel玩具公司,起先生产相框、服装首饰以及娃娃家具等玩具。50年代初,Ruth看到女儿玩的化妆娃娃,产生了一个想法:她想制作一个类似模特的娃娃。但这一想法很快因为过高的成本制作费而被她的丈夫驳回。后来,在一次旅行中,Ruth在瑞士的一家店铺看到了身高约30厘米、有金发马尾辫发型的娃娃,它的头部、四肢都可以移动,服装也可以变化。Ruth嗅到了商机,带了3个娃娃回家,而这个系列正是芭比娃娃的前身,由德国艺术家Reinhard Beuthien在1940年为汉堡小报Bild-Zeitung创作的连环画角色“Bild Lilli”:

  与在快餐店工作或从事科学事业的Barbie不同,Lilli是一个喜欢勾引有钱人的性感应召女郎。该漫画也颇有挑逗意味,喜欢偶尔打打擦边球。例如,一个警察告诉穿着比基尼的Lilli两件式泳衣是违法的,Lilli反问“那你觉得我应该脱掉哪一件?”

  Lilli和一个算命先生坐在一起,问他“你能告诉我这个富有而英俊的男人的名字和地址吗?”

  ??自信独立的应召女郎

  艺术家笔下张扬跋扈的Lilli不是好惹的角色,但却是德国战后经济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Lilli自信、独立,不避讳自己对物质的向往和内心的真实想法,成为了当时许多德国年轻女孩和妇女的榜样。

  当然,Lilli也迎合了很大一部分男性读者的胃口。由于呼声很高,1953年,《纽约时报》和玩具公司O&M Hausser为了他们的忠实中年男性读者推出了Lilli系列娃娃手办周边:身高不到一英尺,胸部丰满,梳着铂金色马尾辫,浓妆艳抹,这就是最初Lilli娃娃的形象。Lilli娃娃配有比基尼或皮草大衣等服饰,价格7.5-12德国马克(依据不同尺寸)不等,这在当时并不便宜,却在儿童和成年人中越来越受欢迎,很快,烟草商店、成人用品店和酒吧都开始出售Lilli娃娃。男性在单身派对上把这个娃娃作为恶作剧礼物,把它放在汽车仪表盘上、挂在后视镜上,甚至把它送给女友当做暗示性礼物。

  ??“发明大国”放弃维权

  Ruth买下Lilli娃娃后返回美国,对它的设计稍加修改,并用自己女儿的名字Barbie命名这个新娃娃。1959年3月9日,芭比娃娃在纽约玩具博览会正式亮相,换了名字的娃娃和Lilli几乎一模一样,在互联网并不发达的当时,芭比娃娃花了很久才到德国,虽然德国也知道这是个Lilli仿制品,却没信心起诉当时家大业大的Mattel公司。1964年,Mattel公司收购“Bild Lilli”版权,Lilli的老家德国也停止生产相关娃娃,甚至连图片报也不再印刷Lilli相关插图。截至Ruth的女儿Barbie五十岁时,Mattel公司已经售出了10亿加芭比娃娃。

  图源:messynessychic.com

  ??是健康性感还是畸形审美?

  时代周刊把其成功的原因归为芭比娃娃为女孩们“培养了健康的形象”,但后来,越来越多人批评道,芭比娃娃的尺寸放在人类身上是行不通的,这样的腰围根本无法为人体所有重要器官提供足够空间,不利于为青少年树立健康的美的观念,连Ruth也曾在采访中表示,她认为芭比的形象比当时的美国女孩都要性感。

  后来,芭比娃娃的尺寸也不断被重新设计:胸围宽度变小,腰围扩大。但还是有很多人痴迷芭比形象,甚至有一种精神疾病以芭比娃娃名字命名,也就是芭比综合征,指想让自己的外形看起来像娃娃一样。1973年,Barbie正式离开Mattel公司,她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致力于流行文化、动物爱情以及运动服饰等。但是Barbie却始终是一个有着高度工作热情的女生,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芭比时代消亡史

  近几年,芭比也是负面新闻缠身:2003年,沙特阿拉伯禁止销售芭比娃娃;在伊朗,芭比娃娃被称为“不道德的西方文化”,同样被禁止售卖;2016年,芭比推出语音识别和数据评估功能却涉嫌侵犯隐私和儿童权利;也有很多人批评生产芭比娃娃所用塑料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以及芭比在中国工厂压榨劳工报酬等等。除了负面新闻,芭比娃娃也必须承受高端玩具的高科技冲击。

  3

  芭比的“前世今生”好似就是一部女性史,社会的意识形态永远在改变着,父权制也好,审美观念也罢,都不过是加至于身的枷锁,“厌女”还是“厌男”,从来就不至于这么极端。或许,再回头看看最初的Lilli,完美也好,不完美也罢,让女性回归女性,认同粉红色的力量,这才是“女性主义”吧。

  今日互动:

  看过电影的小伙伴,你给这部影片打几分?

  关注微信公众号@沪江德语,回复关键词:【Diedrei】免费获得50集百万德国人睡前必听的广播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