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1标准是什么)

  最新版手风琴教程全套视频课程,针对性强,通俗易懂,大量实例教程结合理论和实践.手风琴教程全套视频教程,提供免费更新,学不会退款,针对性强,一次购买,终生受益,全国包邮!

  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要将害群之马清除出教师队伍,并依法进行惩处,对侵害学生的行为必须“零容忍”。2022年1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发布《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规定,实施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犯罪的教职员工,终身不得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意见》为法院判决“终身禁业”提供了法律支撑,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近年来,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目共睹,涌现出一大批受人尊敬、爱戴的好老师。但教师队伍数量庞大,也出现了打破道德底线、突破法律禁区的个例,其违法犯罪行为严重损害了教师形象,恶化了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破坏了教育生态。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存在熟人作案比例高、再犯罪率高、受害主体自我防范能力受限等明显特征,而教职员工及未成年人教育场所更成为犯罪高发的重点人群和主要场所。因此,未成年人教育用人单位必须始终将品行师德作为聘用考核的关键标准,任何具备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工作便利的教职员工都必须严守师德师风底线,对违法犯罪行为保持严肃态度和必要警觉,最大限度地降低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的风险。

  统一适用从业禁止制度的裁判尺度。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规定了从业禁止制度,即对于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判决禁止其从事相关职业,期限为3年至5年。法律、行政法规另有禁止或限制性规定的,从其规定。此外,为了强化对未成年人保护,2020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了第62条,针对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规定了终身禁业制度,明确“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查询应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发现其具有前述行为记录的,不得录用”,“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应当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是否具有上述违法犯罪记录进行查询。通过查询或者其他方式发现其工作人员具有上述行为的,应当及时解聘”。

  但司法实践中对上述法律规定的理解还有待进一步统一,判决和执行中还有一定的分歧。例如,有的法院在判决中,并没有明确判处从业禁止,而需要用人单位查询并“自行判断”,这可能导致有的用人单位不严格执行;还有的法院把本该终身禁止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工作的,判决为一定期限禁止从业,这就可能让不该从事有关工作的人员再次进入这一行业。因此,有必要结合执法司法实践反映的情况,明确相关法律法规在从业禁止中的适用、统一裁判规则。《意见》明确了对犯罪的教职员工判决从业禁止的具体规则,旨在尽可能消除用人单位弹性执行的空间。如《意见》规定,教职员工实施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第62条的规定,判决禁止其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即终身不得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如此判决,既能够让被告人明确知晓自己被禁业的范围,也能够让用人单位更好落实入职查询义务,还能够起到监督和警示作用。

  明确从业禁止制度适用的范围。《意见》明确了“教职员工”的界限范围,即“在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工作的教师、教育教学辅助人员、行政人员、勤杂人员、安保人员,以及校外培训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对于教职员工以外的其他主体,《意见》也作出了规定:实施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的人员,禁止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同时,重点对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重点防控,精准实现对教育领域的重点保护,改变了过去对于前科制度在适用罪名类型、适用领域、适用时间等方面可能存在的“一刀切”的问题,在有效保护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同时,又能兼顾违法犯罪人员社会回归的问题。

  司法、学校与社会保护要全面协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未成年人保护事业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意见》不仅明确了司法机关适用从业制度时的具体要求,同时涉及人民检察院、教育行政部门等主体在监督从业禁止制度落实、衔接执行生效判决等实践规范,充分激发了各方主体活力,为司法判决的有效执行保驾护航。

  在实践中,要保障《意见》真正落实,需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教育行政部门各司其职、尽心尽力,共同努力、做好配合:人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要高扬法律利剑,处理好刑事判决与犯罪教职员工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处理、处分和处罚的关系;检察机关要加强监督,及时纠正偏差、堵住漏洞,对于有必要适用从业禁止措施的,要在提起公诉时提出相应建议,对于判处从业禁止的,要就落实情况进行事后监督,如果有关单位未履行犯罪记录查询制度、从业禁止制度,应及时提出建议;教育管理部门、举办方、行业主管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配合,避免出现管理漏洞。此外,还应不断健全、细化工作机制,探索、完善切实可行的衔接办法和流程,进一步有效整合犯罪记录查询制度、从业禁止制度以及前科制度等有利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重要制度,发挥制度执行合力。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作者:楚国清(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为我们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领会到位、落实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围绕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在目标原则方面,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在实施路径方面,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检验标准方面,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教育事业,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们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也是检验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成效的关键指标。新时代新征程,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立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使命责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不断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让党的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在校园传承弘扬。用好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公祭仪式等,激励广大青年学生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非凡成就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放飞青春梦想。

  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拥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高校考察指导、看望教师代表并与师生座谈交流,要求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同时号召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新时代新征程,高校要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高度,统筹考虑师资队伍的素质要求、人员构成、培训体系等,不断健全师资队伍的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机制。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教师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在立德树人的实践中作出更大贡献。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要求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不断增强传道授业解惑的本领,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离不开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更加重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不断健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制度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一个动态演进、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新时代新征程,高校要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涵盖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尤其要办好思政课这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着力建设知识结构完备、方式方法先进的教学体系,建设集思想性、科学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教材体系,不断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效果。注重因材施教,激励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学科研究,培养更多学术思想活跃、具备国际视野、发展潜力大的综合性领军人才。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1标准是什么

  据教育部官网消息,日前,教育部公开曝光第十一批7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7起典型案例涉事教师均已受到严肃处理,反映出各地各校在深入贯彻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牢牢把握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强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师风作为首要要求,从招聘引进到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干部选任等方面实施全过程、全方位考察和管理。在常态化开展师德教育的同时加强警示教育,划“红线”,守“底线”,筑“防线”,维护教师职业形象,提振师道尊严。对师德失范行为从严依规处理,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教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依法依规撤销或丧失其教师资格,列入教师资格限制库,清除出教师队伍。压实、压细学校各级党组织和行政有关负责人责任,强化责任意识,对落实不到位的进行严肃追责问责,构筑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

  今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明确指出教职员工实施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的,将依法禁止其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该规定在涉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的实际判决中均已落实。此举对于促进各地做好司法保护与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的衔接,进一步净化校园环境,切实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将起到积极作用。

  附:

  一、湖南省长沙市龙湾国际幼儿园教师彭某某伤害幼儿问题。2021年4月,彭某某在课上将幼儿石某某掉落的鞋子踢还给本人,击中嘴巴导致该幼儿乳牙掉落受伤。彭某某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六项规定。根据《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给予彭某某辞退处理,扣发当月工资,向幼儿及其家属道歉,在幼儿园教职工会上作出检讨。对幼儿园负责人进行约谈,对园区年度评估作降级处理并在教育系统内进行通报批评。

  二、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罗陈乡完全小学教师付某体罚学生问题。2021年6月,付某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体罚,导致学生受伤,事后向家长道歉并达成谅解。付某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五项规定。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等相关规定,给予付某记过处分,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对其所在学校校长和工会主席进行约谈,给予其所在学校副校长诫勉谈话处理。

  三、中山大学教师杨某某性侵女学生未遂问题。2021年7月,杨某某酒后对女学生图谋不轨,因涉嫌强奸罪被刑事拘留,后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杨某某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六项规定。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相关规定,给予杨某某开除处分,丧失其教师资格,列入教师资格限制库,终身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所在部门党政负责人向学校作出书面检讨。

  四、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塔中学教师张某惩戒不当问题。2021年12月,张某因学生作业完成不理想、学习成绩下滑,对该班部分学生进行不当惩戒。张某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五项规定。根据《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等相关规定,扣除张某当月班主任绩效、其他绩效及季度绩效奖,三年内不得评优评先,在全体教工大会上作公开检查并向全班学生和家长公开道歉。对其所在学校主要负责人进行警示谈话。

  五、辽宁大学教师何某性骚扰女学生问题。2022年7月,何某通过微信多次对学生进行性骚扰被实名举报,经查属实。何某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六项规定。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相关规定,给予何某免职处理,调离工作岗位,移交学校纪委立案处理,撤销其教师资格,列入教师资格限制库,撤销其在辽宁大学期间所获各类荣誉、称号。给予其所在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副书记诫勉谈话,责令院党总支向校党委作书面检讨。

  六、江苏省盐城市向阳路小学教师朱某某收受学生家长钱物问题。2022年9月,朱某某收受学生家长钱物的清单被网曝,经查属实。朱某某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九项规定。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等相关规定,给予朱某某撤销教师资格、调离原工作单位的处分。免去其所在学校校长、政教处主任相应职务,进行政务立案。

  七、浙江省义乌市文华小学教师顾某某猥亵学生问题。2022年11月,顾某某因在校外辅导期间对多名学生实施猥亵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四个月。顾某某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七项规定。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等相关规定,丧失顾某某教师资格,列入教师资格限制库,终身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禁止其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工作。给予其所在学校校长解聘处理,学校2022年度考核结果不合格,并在教育系统内通报批评。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12月28日,教育部公开曝光第十一批7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7起典型案例涉事教师均已受到严肃处理。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7起典型案例涉事教师均已受到严肃处理,反映出各地各校在深入贯彻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牢牢把握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对师德违规问题“零容忍”。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强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师风作为首要要求,从招聘引进到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干部选任等方面实施全过程、全方位考察和管理。在常态化开展师德教育的同时加强警示教育,划“红线”,守“底线”,筑“防线”,维护教师职业形象,提振师道尊严。对师德失范行为从严依规处理,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教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依法依规撤销或丧失其教师资格,列入教师资格限制库,清除出教师队伍。压实、压细学校各级党组织和行政有关负责人责任,强化责任意识,对落实不到位的进行严肃追责问责,构筑良好的师德师风氛围。

  今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明确指出教职员工实施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的,将依法禁止其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该规定在涉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的实际判决中均已落实。此举对于促进各地做好司法保护与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的衔接,进一步净化校园环境,切实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将起到积极作用。

  附:7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

  一、湖南省长沙市龙湾国际幼儿园教师彭某某伤害幼儿问题。2021年4月,彭某某在课上将幼儿石某某掉落的鞋子踢还给本人,击中嘴巴导致该幼儿乳牙掉落受伤。彭某某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六项规定。根据《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给予彭某某辞退处理,扣发当月工资,向幼儿及其家属道歉,在幼儿园教职工会上作出检讨。对幼儿园负责人进行约谈,对园区年度评估作降级处理并在教育系统内进行通报批评。

  二、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罗陈乡完全小学教师付某体罚学生问题。2021年6月,付某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体罚,导致学生受伤,事后向家长道歉并达成谅解。付某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五项规定。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等相关规定,给予付某记过处分,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对其所在学校校长和工会主席进行约谈,给予其所在学校副校长诫勉谈话处理。

  三、中山大学教师杨某某性侵女学生未遂问题。2021年7月,杨某某酒后对女学生图谋不轨,因涉嫌强奸罪被刑事拘留,后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杨某某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六项规定。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相关规定,给予杨某某开除处分,丧失其教师资格,列入教师资格限制库,终身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所在部门党政负责人向学校作出书面检讨。

  四、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塔中学教师张某惩戒不当问题。2021年12月,张某因学生作业完成不理想、学习成绩下滑,对该班部分学生进行不当惩戒。张某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五项规定。根据《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等相关规定,扣除张某当月班主任绩效、其他绩效及季度绩效奖,三年内不得评优评先,在全体教工大会上作公开检查并向全班学生和家长公开道歉。对其所在学校主要负责人进行警示谈话。

  五、辽宁大学教师何某性骚扰女学生问题。2022年7月,何某通过微信多次对学生进行性骚扰被实名举报,经查属实。何某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六项规定。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等相关规定,给予何某免职处理,调离工作岗位,移交学校纪委立案处理,撤销其教师资格,列入教师资格限制库,撤销其在辽宁大学期间所获各类荣誉、称号。给予其所在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副书记诫勉谈话,责令院党总支向校党委作书面检讨。

  六、江苏省盐城市向阳路小学教师朱某某收受学生家长钱物问题。2022年9月,朱某某收受学生家长钱物的清单被网曝,经查属实。朱某某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九项规定。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等相关规定,给予朱某某撤销教师资格、调离原工作单位的处分。免去其所在学校校长、政教处主任相应职务,进行政务立案。

  七、浙江省义乌市文华小学教师顾某某猥亵学生问题。2022年11月,顾某某因在校外辅导期间对多名学生实施猥亵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四个月。顾某某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第七项规定。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等相关规定,丧失顾某某教师资格,列入教师资格限制库,终身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禁止其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工作。给予其所在学校校长解聘处理,学校2022年度考核结果不合格,并在教育系统内通报批评。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1标准是什么

  作者:黄 莉(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丰富和发展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是党的教育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是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行动指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把立德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是立德的根本要求,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根本定位与时代特征,是发展教育事业的立足点,是我国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立德是培养什么人的首要任务。培养什么人,是思考和谋划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也是丝毫不能偏离的政治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首要问题,“德育”居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之首,立德是培养什么人的首要任务、根本要求。当前,我们的教育正遭遇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挑战,社会各种思潮通过各种信息媒体向青少年奔涌而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给青少年带来消极影响。如果我们不能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以引导,青少年可能就会迷失方向、丧失信念。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把促进人的德性成长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目标,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时代新人。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之大“德”,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我国发展的实现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之路,确保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在教育各领域得到贯彻,确保各级各类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朝着完成立德这个根本展开。

  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这一中心任务,需要培养数以亿万计能堪当这一时代重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培养奋斗精神,教育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二、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把德育摆在教育的突出位置,是我们党抓教育工作的一个鲜明特征和基本经验。我们党成立100多年来,党的教育方针虽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述,但始终强调德育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德育为先。我们党历来重视以德育人、以德治教,始终把德育摆在突出位置。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重视德育成为我们党的教育方针一以贯之的鲜明特征。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提出,深化了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规律性认识。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本国实际对社会主义教育的理解和把握。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在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和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对德育优先始终坚持批判性的继承与弘扬,始终坚持在传承德育优先思想优秀内核与丰富立德树人深刻内涵相统一的过程中,不断凸显德育优先的时代性特征。

  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更加突出立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教育如何落实立德这个根本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立德的重要性,不断丰富和发展立德的内涵。在目标原则方面,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在实施路径方面,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检验标准方面,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等。这些重要论述,将立德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强调不能仅仅将教育等同于智育,而是要把握思想根源、道德品质这些核心问题;教育不仅是培养专业人才,更要培养有道德的人才。

  立德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到底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需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突出教育立德,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着眼于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彰显了我们党在发展社会主义教育问题上的根本立场、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指明了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必须牢牢把握的前进方向。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战略任务、战略阶段、战略要求、战略环境,面临的道德挑战日趋严峻,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明素养,已成为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加需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强化和突出德性的价值,把立德作为根本,着力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信心,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更好地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三、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领域各环节

  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立德”来设计,教师“立德”来教,学生围绕这个“立德”来学。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想政治课砥砺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的最好教材,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中全覆盖、全过程贯通,全面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和实践要求,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学生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定信仰信念、深厚为民情怀、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深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人格力量,不断夯实立德的思想根基。

  在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在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精神状态等方面同新时代要求相符合的时代新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把所有德行教化经过实践转化为个人本领和能力,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基础作用,围绕立德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各环节,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教育多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同时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同向同行、携手立德树人的强大合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这个根本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从学生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持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思想政治教育“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贯通起来,将陈列在祖国大地上、融含在民族历史里、贯穿在勇毅前行中的各种宝贵教育资源有效汇聚起来、组织起来,教育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引领思想、塑造价值、陶养品格,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会学生有能力、有责任、有爱心,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培养出党和国家需要、对社会有用的时代新人。

  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的灵魂工程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要从教师思想建设入手,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要求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使每一位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职责,成为学生完善人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典范和引路人。引导教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自觉做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典范,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在立德树人的实践中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 《红旗文稿》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