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究竟是马化腾的游戏害了人,还是教育有问题?

  每天看到朋友圈流传的各种真理,道理,原理,我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证明出完全相反的各种真理,道理,原理。缺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是这片土地自春秋战国以来丢掉的最大财富吧。

  背景资料:

  最近,马化腾的腾讯游戏上了热议榜。家长们几乎一边倒的声讨:

  关闭腾讯游戏……

  腾讯游戏的原罪到底是什么?

  能让全国家长上至教授高知,下至普通百姓痛恶欲绝!

  游戏成瘾严重危害到了相当多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成为影响教育的重要社会因素,游戏成瘾已列入精神疾病。

  网游巨大市场的背后,是大量因沉迷游戏失去自控能力而毁灭前途的孩子,是无数家长和老师彻夜的焦虑。

  一、网络游戏对人类的影响远比你想象中要大!

  上个世纪,电视机刚刚流行的时候,就有专家说看电视对孩子不好。

  当时科学界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有一些成果认为看电视会诱发孩子的暴力行为,还有些认为会引起孩子多动症。

  当然也有一些相反结论的研究成果出台,不过有些人认为支持这些相反研究的资金往往来自于这些电视机生产厂家。

  现在很少再有人去研究电视机对人的影响了。而对于网络游戏,其实学术界也已经讨论了有20年了。

  在前十多年的时间里,学术界教育界都是一边倒的批评网络游戏。

  近几年来,部分研究者通过来自大脑影像学的研究认为:

  网络游戏的确会对大脑的脑区产生持续的影响,但是这些影响有不少有益的部分。

  比如说训练反应能力,训练反应速度,甚至培育了人类大脑更多的网络联系,促进神经之间的突触联系,甚至可以提高注意力品质等等。

  二、网络游戏对大脑的影响

  从上面这一系列的历史沿革,我们可以看到: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简单的网络游戏是否会对人产生不利的影响,而是科学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在对人的大脑产生了深度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的焦虑之间是一种恶性循环的关系。

  无论是对孩子还是成年人,游戏都会是一种安慰剂。用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诸多苦难和烦恼。

  游戏的设计能满足人心理上的多种需要。

  当现实生活受挫,可以在游戏世界里面快速地得到满足和补偿。

  生活竞争中失利,可以快速在游戏中通过打怪升级获得一种等级提高的虚拟满足感。

  看起来是件好事,能够适度地满足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焦虑。

  但是,它会导致另外一个恶果,那就是更多的陷入到虚拟的胜利中,而逃避现实生活所带来的一切。

  容易产生心理学里面所谓的社会退缩、社会回避和社会退行的现象。

  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迷恋游戏而不愿意再进入学校生活。

  游戏设计者给予人们在游戏中成功的各种规则,往往和现实生活规则有极大的不同。

  现实生活的规则往往是真实的努力和付出。

  游戏世界可以通过打怪升级,可以通过购买装备,可以通过更多的循环实验,死去存盘再来的方式获得胜利。但真实世界人们往往没有第二次机会。

  因此,多数情况下游戏世界所训练出的大脑思维方式,并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真实的生活。

  电子游戏世界给予人的对世界,对他人、对资源的掌控感、操纵感,实都是一种虚拟的,在真实世界无法获得的东西。

  而网络游戏则会进一步降低人们对真实世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兴趣。

  小明语录:

  一大早,大家都忙着刷微信,把各种论点和生活假定输入自已的大脑,调整自己和他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但凡习惯形成,智慧就会减少。

  网络游戏对大脑生理的影响

  最近几年,来自美国的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和来自德国的一些研究都指向网络游戏会深刻地改变人的大脑生理结构。

  小明老师写的这本《互联网心理学》里面对此有更详细的介绍。

  电子设备、视频游戏,其实已经影响了全世界新生代孩子的大脑结构。

  有人对70后80后90后大脑分别进了进行了扫描研究发现,西方年轻一代人更多更早的接触到电子设备和视频游戏。

  比如德国的小孩儿每天上iPad时间已经超过了睡眠时间,

  达到了八个小时以上。他们的大脑在额叶区域和上一代人有了许多不同。

  他们更喜欢同时关注三件事情,而不像上一代人同时专注一件事情。

  他们的注意力分配方式永久性地被改变了。

  他们注意力持续的时间和上代人也不一样。全人类注意力的持续时间都因受到科技产品影响而大大的缩短。

  最新的研究认为,我们现在人类的注意力的时间,已经由过去的十多分钟缩短为五分钟了。

  不仅如此,新一代孩子的大脑生理结构被电子设备影响之后,更引起了他们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变化。

  由于他们更少地与真实的人进行直接亲密的接触,因此他们识别人们情绪和表情的能力也在下降。

  它们的大脑情感功能上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反应出别人为什么会生气,他们与人进行亲密关系和情感联系的能力也在下降。在心理学里面,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共情能力下降。

  在这里小明给大家介绍一种新的职业,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面会非常的火。

  那就是教下一代孩子如何谈恋爱,如何生活,如何与人发生情感联系等等。

  包括我们心理学家还可能会需要教下一代的孩子如何去抚养他们的孩子,如何与他们的孩子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系,而不是整天各自拿一个平板在上网玩游戏。

  互联网更进一步地在改变我们人类上万年来所形成的大脑结构。

  德国有一些神经心理学家研究认为,生于互联网时代的人更加的习惯于孤独,而不是与人交往。

  甚至会不习惯与真实的人结婚生子。下一代人许多都会购买橡皮娃娃,或与机器人产生人与物的情感联系。

  最可怕的就是你知道这一切的改变,但却无能为力。

  因为互联网的发展目前看起来似乎是人类文明选择的一个方向。

  互联网也是一个拐点,这个拐点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从真实世界突然拐向了虚拟的网络世界。

  这将意味着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被互联网所改变。

  而对于眼下这一代的孩子而言,那将意味着他们未来的职业将更多地与网络有关。

  也就是说你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被网络影响都不行,因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多数被迫要与网络有关系。

  小明认为:

  在孩子的幼儿阶段,我们应该尽量减少一切电子设备对孩子大脑的生理影响。

  在孩子进入到初中和高中阶段之后,要让孩子尝试去使用网络,借助网络来查询有效的信息,但是要减少孩子用网络和电子游戏娱乐自己,安慰自己的替代性习惯。

  当孩子进入大学之后,他已经成为了自己决定自己生活的成年人。

  他们将更多的会和自己的同学,同龄人一样投入到网络生活中。

  这点是人类发展的方向,没有人能够改变和阻止。

  如果你的孩子在成年之前,要更多地带他们去接触真实自然的世界,产生对自然世界的兴趣。

  至少会在他们成年之后,会有一部分时间仍然维持着对真实世界的爱好。

  能够帮助他们在真实世界和网络世界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

  这种平衡不仅会影响他们的人生,包括影响他们的职业,甚至会给他们带来更好的创造力,继而也会影响他们未来抚养孩子时候,与他们的孩子相处的能力和建立真实情感联系的能力。